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陈毅的非常之路 >

第48部分

陈毅的非常之路-第48部分

小说: 陈毅的非常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他敬爱的陈老总面前,只能讲真话,这才是对他的尊重,否则就是对良心的亵渎,受到心灵上的责备。
  他信得过陈毅,用不着隐瞒,便直率地说:“挨骂的时候,就想走,真想走啊!”
  几次接受治疗下来,陈毅对吴恒兴不但已是相当了解,而且已有了深厚感情,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吴恒兴因人施治的方法,他自己称之为“小灶的小灶”,是他的独创,救活过许多绝症病人,值得总结提高,发扬光大。
  这是一笔了不起的财富,可是现在却得不到推广。
  此时此刻,陈毅的心情万分激动。
  他吃力地从病床上抬起身子,紧紧地捧着吴恒兴的手说:“吴院长,我了解你!你爱国,爱家乡!对未来一定要有信心!”
  说到这里,陈毅尽量往起坐坐,让身子抬得更高些,等喘息稍稍平稳后庄重而坚决地说:“我们党的政策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不是要排挤知识分子,不是要排挤华侨的!祖国缺少你这样的专家,太缺了!你能留下来,我应该代表像我这样需要你治病救命的病人,给你三鞠躬!你相信我陈毅一句话,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是任何人篡改不了的!毁灭知识的人最终要受到历史的惩罚。
  总有一天,能推广你的‘小灶的小灶’,让天下受癌症威胁的人,都能延年益寿,生活幸福!”
  吴恒兴感动得热泪横流,除了一个劲地点头外,竟找不到一句适当的话。
  事后他回忆说,当时他觉得自己倒像是一个被救治的病人,而陈毅元帅则是世间最高明的医生,真正做到了手到病除,由于太激动,一时不知如何表达好。
  经过连续放射性治疗,陈毅的病情得到了一定控制,有时能下地走走了。
  五一节的夜晚,天安门广场流光溢彩,礼花缤纷。
  天安门城楼正中休息室里,毛泽东正同外宾们亲切交谈,不时飞出阵阵欢声笑语。
  “主席啊,您看谁来了?!”
  周恩来欢快的声音引起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和惊喜。
  毛泽东回过身来,顿时眼睛一亮,只见陈毅已经出现在他的视线中。
  “主席,您好!”
  陈毅身着整洁的绿军装,快走几步来到毛泽东眼前,亲切地敬了一个举手礼。
  毛泽东起身迎接,握住陈毅的手连声问候:“陈老总,怎么样啊?好了没有啊?”
  “主席哎,好了,好了!”
  陈毅没有被重病压垮,这既有精神因素,又有三一医院和日坛肿瘤医院的治疗效果,使他的病情有所好转,体重比手术前略有增加。
  所以,他的气色看上去也较好,与住院之初判若两人。
  毛泽东和陈毅亲切地交谈着,再三勉励陈毅好好治病,不要性急,一定要把身体养好。
  很多外宾目睹了毛泽东和陈毅亲切交谈的情形。
  他们都找机会同两年来很少公开露面的陈毅说上几句话。
  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也瞅准机会主动迎上来,紧紧握着陈毅的手连声问候。
  不少人猜测,陈毅的复出,指日可待了。
  陈毅的病情,一直牵挂着周恩来的心,每隔三五天或十天半月,他总要找吴恒兴来问问情况,有时实在忙得分不开身,就在电话里问上几句。
  一天深夜两点钟,吴恒兴如约来到人民大会堂,刚刚散会的周恩来兴冲冲地迎上来,喜不自禁地说:“吴院长,你治疗的效果真不错啊!昨天晚上,陈老总吃了烤鸭,嗬,吃得好香哟!”周恩来的情绪感染了吴恒兴,使他深受感动,不忍心立刻说穿事实真相。
  

三十四、患难之交(2)
“据我所知”,周恩来继续说,“癌症患者一般都厌食。
  吴院长,是不是医生弄错了,陈老总得的不是癌症?”
  事实终归是事实。
  作为医生,吴恒兴只能勇敢地面对眼前的严酷事实,说出了他很不情愿说的话:“总理,陈老总得的是癌症。
  陈老总的病历我都仔细看过,手术切片的病理报告我也看过,医生的最后诊断没有错,确实是肠癌。
  最近三一医院给陈总拍了片子,怀疑已经有肺转移。”
  长达几分钟,周恩来沉默无语。
  他默默地在大厅里来回踱步,愁眉不展。
  吴恒兴从来没有见过他所敬爱的总理这种反常的表现,心如刀绞。
  他见周恩来的嘴动了动,像自言自语,又像对他说:“是这样吗?”
  “是这样吗?”
  这是多么难挨的几分钟啊!吴恒兴这时想,惟一能使总理解除忧愁的,就是自己尽心尽力地工作,使陈老总早日康复。
  想到这里,想到医生的责任,他迎着周恩来忧虑的目光,尽量用乐观自信的口吻说:“总理,治好陈老总的病,我们还是有信心的!陈老总有毅力,有忍耐力,适应能力强,只要他有食欲,只要他身体不垮,癌肿转移到哪里,我就想办法追杀到哪里。
  要说根治,我办不到,但我要尽一切力量延长陈老总的生命。
  我要让他亲眼看到中国加入联合国,看到他会见访华的尼克松总统,我要……”吴恒兴说不下去了,噙在眼眶里的泪水,终于滚落下来。
  周恩来语音梗塞,握住吴恒兴的手,久久地摇动着,摇动着,好一会儿才从心底深处发出一个声音:“谢谢您!谢谢您!”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陈毅的脸上出现了红润。
  陈毅的妻子张茜和陈毅身边的工作人员,看见他在一天天向好的方面发展,能吃饭了,睡觉也比较安稳,提着的心放下了,脸上添了笑容。
  陈毅得知聂荣臻元帅住在同一个医院,硬从病床上撑起来,不要人搀扶,自己一步步朝老战友的病房走去。
  聂荣臻正躺在病床上做治疗,眼睛的余光看到门口的人影像是陈毅,只是一晃,却不见进来,便冲着门外喊:“门外是谁呀?陈老总吗?你进来,有什么呢!”
  看见进来的人果然是陈毅,聂荣臻激动无比,立即从病床上半坐起来,抓住陈毅的手紧紧不放。
  这时,病房里人多且杂,不便多说什么。
  后来,屋里只剩下他们两人,聂荣臻问:“刚才在门口探了一下头,怎么不进屋?”
  陈毅苦笑着叹了一口气:“哎,我怕连累你了呀!”
  聂荣臻连声说:“没关系,没关系,我不怕!”
  从此两位战友常在一起相聚。
  赶上秘书来医院念文件,聂荣臻也总是派人请陈毅到病房来一起听。
  5月下旬,离家三年,音信杳无的三儿小鲁,突然出现在眼前,给全家带来了喜悦。
  张茜搂着儿子大哭起来,陈毅和儿子都掉了眼泪。
  小鲁拿出三张五好战士喜报,陈毅打量着比自己还高的儿子,一字一字地读着手中的喜报,连声说:“好!好!”
  张茜听说儿子已经入了党,高兴地说:“我们全家都是共产党,是党员之家!”
  三年前,正当陈毅政治上极度困难的时候,社会上谣言四起,说小鲁是“联动”分子(即参加了反中央文革的组织)。
  江青向她控制的造反派宣称:“就是通过他(指小鲁),揪出联动的总后台。”
  这些谣言,给处于逆境中的陈毅造成很大压力,引起周恩来的重视。
  周恩来亲自找小鲁谈话,问他参加联动没有?小鲁明确表示:“没有!”
  周恩来非常满意,以后就托沈阳军区陈锡联司令员把他保护起来,安排他到东北一个部队的农场里去劳动锻炼,并宣布一条纪律:为保密起见,此事不得告诉任何人,也不得写信。
  小鲁信守向周总理的保证,整整三年没给家里写信,使那些想通过他整他父亲的坏人枉费心机。
  周恩来趁小鲁探亲在家,又约他去谈话,一见面就说:“你能守纪律,很讲信用,三年没有给家里写信。
  不容易呀!部队的同志对你反映很好!”
  陈毅知道总理同小鲁的谈话也很高兴,一再鼓励小鲁回部队好好干,不要认为环境改善了就骄傲起来,也不要担心他的病,他会慢慢好起来的,好了以后还想为党为人民多做些工作,把这几年的损失补起来。
  盛夏来临时,陈毅在家人的陪护下,到北戴河疗养,正好与朱德元帅一家和聂荣臻元帅一家为邻。
  蓝天无垠,碧波万顷。
  金色平坦的沙滩上,松涛阵阵的绿阴下,海风习习的楼顶平台上经常能够看到三位开国元勋的身影。
  他们经常相伴而坐,或是款款细语,或是大声说笑,仿佛总有扯不完的话题。
  他们三个人知道,被党的“九大”定为接班人的林彪就住在附近一座戒备森严的灰色别墅里,可是他们谁也不愿提起。
  周恩来为看望西哈努克亲王曾专程来过一次北戴河。
  他不顾大量公务缠身,挤出晚饭后的时间和邓颖超一起前往陈毅的住处看望。
  

三十四、患难之交(3)
他们和陈毅并排坐在海风拂面的长廊上长谈一个多小时。
  临别时,周恩来谆谆嘱咐:安心休养,不准洗海水澡,四届人大就要召开了,希望身体早日康复。
  这年9月2日,正是农历七月十三,是陈毅七十寿辰。
  他把管理员唤到眼前,说他这天要请客,请朱老总夫妇、聂老总夫妇和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请大师傅准备两桌饭菜。
  管理员却面有难色,显然有些迟疑。
  陈毅细问,他才说了实话:前几年在北京西山,只不过聚在一起吃吃饭,就有人说什么开“黑会”呀,充当“联络员”哪等等,只怕惹来新的麻烦。
  陈毅想想也对,就说:“嗯,也是的。
  朱老总离得远,就算了。
  可是聂帅紧挨着,总要请吧!”
  栅栏门外传来一声熟悉而亲切的声音:“不用请,我自己送上门来了!”
  大家一看,聂荣臻元帅不请自到,皆大欢喜。
  多年来,对陈毅身边的工作人员来说,在陈毅生日那天大家高高兴兴地聚在一起吃顿饭,已经形成一种规矩。
  说是为他祝寿,实际上是他掏钱请大家一次客。
  每年到了那一天,照例把所有身边工作人员和他们的妻儿老小请来,用这个办法来感谢大家一年来的辛苦。
  遇上他生日刚好有要事外出,也总是另找机会补上。
  令人遗憾的是,这年多数工作人员和他们的家小在北京不能来参加,人数比常年少得多。
  好在有聂帅光临,为这次家庭喜宴增色不少。
  张茜致词后,聂荣臻元帅深情地举杯向陈毅祝贺七十寿辰,祝愿他早日康复。
  其他人也相继向陈毅举杯祝寿。
  席间不时响起碰杯声和欢声笑语,气氛热烈。
  因为陈毅尚在病中,眼前丰盛的菜馐无法享用了,酒更是禁饮。
  为了感谢大家的祝福,他多次举杯在嘴上抿一小口,还一再劝大家开怀畅饮。
  陈毅的女儿珊珊因为兴奋和激动,满脸涨红,用她甜美的声音朗诵了她二哥丹淮从部队上寄来的用《永遇乐》词牌填写的《祝寿词》:“寿日皆欢,今度尤殊,七十古稀……”陈毅被深深打动了,使他想起自己一生的经历,特别是近几年的曲折经历,对其中一些佳句反复吟咏,反复品味,赞不绝口。
  因为陈毅一时高兴,竟当着众人的面夸起自己的儿女来:“珊珊朗诵得好!丹淮的词也写得好!我很喜欢‘忆风云,善恶终报,两鬓皆白何惜’这样的句子!”
  散席了,陈毅意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