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上) >

第137部分

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上)-第137部分

小说: 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页。
② 诺思、尤廷:《罗易之使华》,文件 35,第 361—365 页。据罗易,书记处把有这些指示的信送到上海,
但是政治局经过漫长的讨论后,以一个反帝斗争的决议代替它。罗易没有引用,而是引述自己的话,政治
局推测,他是反对给上海同志们这个蛮干命令的。同上,第 366—369 页。
③ 中共第五次大会以后,政治局由陈独秀、张国焘、周恩来、瞿秋白、李立三、李维汉(化名罗迈)、谭
平山和蔡和森组成,据李又宁:《瞿秋白传:从青年到党的领导(1899—1922 年)》,1967 年哥伦比亚大
学博士论文,第 197 页。
①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工人运动》,第 545 页以下有会议和几个决议的报道;斯特朗:《中国大
众》,第 74—88 页有会议的描述。



明确地要求武汉政权与那个党分开;还有谣言说,几名武汉将领计划逮捕共
产党员和镇压劳工运动。谁也不安全。当由苏兆征任主席的大会在进行时,
甚至汪精卫在会上讲话表示支持时,共产党的政治局就如何处理总工会和李
立三领导的湖北省工会的武装和穿制服的纠察队展开争论。纠察队是使中外
工商界深恶痛绝的根源,而为了恢复萧条的经济和为数万名失业者提供工
作,武汉政权正在想尽各种办法鼓励中外工商界。纠察队是否应放下武器,
作为对国民党的让步?他们是否应渡江到武昌,参加张发奎的部队?6 月 28
日,即大会的最后一天,政治局显然在鲍罗廷家里聚会,决定进一步后退:
纠察队将自动解除武装。那天晚上(或是出于巧合,或是在取得默契以后),
守卫汉口的军警占领了全国总工会和湖北省工会的总部,纠察队交出步枪,
脱下他们的标记和制服。可是在第二天,办公地点还给了工会,并作了挽回
面子的道歉,纠察队重新出现,但人数较少,又无武器。那天晚上,大会的
代表在联欢会上招待士兵。汪精卫下令不准损害工会。②
要求两党决裂的压力不断增强。唐生智 6 月 26 日从长沙发出的电报,把
湖南的混乱归咎于那些领导农民运动的人,电报在 6 月 29 日公布。同日,第
35 军军长何键将军发表宣言,要求国民党驱逐党内的共产党员。他威胁要逮
捕他的士兵能抓到的任何共产党员。面临这一威胁,共产党领导集团决定把
党部搬到江对面的武昌,再在那里举行一次中央委员会扩大的全体会议,以
确定一条政策路线。6 月 30 日首先在鲍罗廷家中举行会议,政治局委员和两
名新来的共产国际代表参加。经过一番唇枪舌战以后,会议参加者接受了一
系列其后在 7 月 1 日被中央委员会通过的决议。这些决议标志着共产党为了
与左派国民党保持工作关系而作的最后让步。这个无产者的政党决定,工人
和农民运动应接受国民党有关部门的命令,并接受它们的监督,不过国民党
及其政府必须保护他们的组织;工农武装部队应接受政府的监督和训练,而
在武汉的那些仍有武装的纠察队应减少人数或编入军队;工人及其纠察队不
得行使诸如逮捕和审讯的司法权,如无国民党党部或政府的同意,也不得在
街上和市场巡逻。共产党领导集团很快因迁就法律和秩序的要求而严厉地责
备自己。另一个决议是处理在国民政府或地方政府机构中工作的共产党员的
问题。他们应作为国民党员而不是作为共产党员进行工作,为了避免冲突,
他们可以请假。①
6 月份的最后几天,俄国的军事顾问和鲍罗廷的参谋人员开始离开,这
些人在帮助国民党革命时曾用尽才能,耗尽精力,而现在,俄国的援助快要
终止了。在 7 月初期访问鲍罗廷的记者们发现他在患病,并且很消沉,但是
他决心尽可能久地留下。他的妻子在北京的监狱中,她是在 2 月 28 日乘俄轮
巴米亚列宁娜号前往汉口时被鲁军捕获的。他在离开前必须先安排释放他夫


② 《从容共到清党》,第 731 页,有蔡和森后来对政治局紧急会议的报道;又见张国焘:《中国共产党的
崛起》,第 649 页。蒋永敬:《鲍罗廷》,第 397 页,有汪精卫对突然搜查的描述;美国国务院 893。00/9159,
电报,汉口,罗赫德致国务卿,6 月 29 日,描述了占领的情况。斯特朗小姐观察了把全国总工会总部还给
苏兆征的情况,并讥讽地描述了联欢会。她的报道是在莫斯科写的。见《中国大众》,第 87—88 页。显然
是汉口驻军司令李品仙下令进行这次突然搜查。
① 何键的宣言载《国闻周报》,4。29(1927 年 7 月 21 日),该周报转载了八篇关于两党分裂的重要的武汉
文件。这些文件连续刊登在以后的几期上。蒋永敬:《鲍罗廷》,第 399 页引了《中共八七会议告全党党
员书》11 项决议中的 4 项。郭华伦:《中共史论》,第 259—260 页,列了同一材料的 7 项决议。



人的事情,而日本显然愿意充当斡旋人。7 月 12 日凌晨,一名中国法官驳回
了对她和在巴米亚列宁娜号上被捕的其他俄国人的指控。法官然后失踪,只
是后来才在日本露面,几名原来的俄国在押犯满心高兴地离开北京,只有鲍
罗廷夫人被秘密地安排在城内。她在城内的事实被一系列假的消息报道所掩
护,如说她已到达符拉迪沃斯托克,在外西伯利亚接受采访,在到达莫斯科
时发表声明等。到 8 月底,她伪装成一名修女,成功地离开了北京。①
两党决裂的时刻发生在 7 月中。通过徐谦屡次向武汉的同僚发出敦促辞
退鲍罗廷的电报,通过蒋介石把他的精锐的第 1 军调到南京和命令第 7 军及
其他两个军开往江西,冯玉祥和蒋介石在施加压力。前几个月留在上海的武
汉财政部长宋子文,在 7 月 12 日突然回到汉口,他肯定带来了南京集团的信
件。在汪精卫家中举行的几次私下会谈,被较为保守的武汉领导人所左右,
他们希望找到一个与其南京对手和平解决的办法。这将需要与共产党员脱离
关系和要求鲍罗廷离开。(鲍罗廷已经在作从陆路取道蒙古离境的准备。)①
7 月 14 日,政治会议主席团通过了汪精卫的两项建议:派一名高级代表
去莫斯科解释孙逸仙的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联俄联共政策,以便澄清未来的关
系;为了避免两党之间意识形态和政策的冲突,特别是为了结束存在两个独
立的互相对立的政策机构的制度,应寻找一个管理国民党内的共产党员的办
法。第二天,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一次扩大会议,听取了汪
精卫关于斯大林 6 月 1 日那封曾经影响政治局的电报的报告,并得知罗易已
经离开和鲍罗廷希望出走之事。会议决定在一个月内召开一次中央执行委员
会全体会议考虑政治会议主席团的建议(这显然暗示要共产党员脱离国民
党),在此以前,它委托党部处理一些拒不服从命令的党员。会议参加者还
一致同意政治会议应选代表去莫斯科,并通过了下令保护工农以及共产党员
人身自由的决议。这些决定对一般人保守秘密。②因此,看来这时党的文职领
导人计划推迟分离,然后和平地采取行动。一个对自身存亡极为重要的因素,
是希望俄国继续进行援助。但是就在这一天,何键将军的士兵在街上搜捕共
产党员,其中包括两名已经失踪的国民党中央委员吴玉章和谭平山。
他们一定与武汉三镇其他许多有名的中共党员一起躲藏了起来,这是响
应共产国际的紧急指示而在 7 月 13 日会议上作出的决定的结果。共产国际除
了谴责中国共产党的机会主义错误外,还要求发表声明,明确宣布共产党员
退出政府。但是,它禁止他们退出国民党。即使他们被开除,他们应秘密地
与国民党的基层群众一起工作,以形成对领导集团的决定的抵制和提出改变


① 美国国务院 893。00/9128,电报,北京,马克谟致国务卿,6 月 23 日,转 6 月 22 日汉口电报,报告了俄
国飞行员在早期离去。维什尼阿科娃…阿基莫娃:《在革命的中国的两年》,第 326 页报道了她在 6 月 20
日以后不久,遵照鲍罗廷的命令与几名军事顾问离开。其他人在 7 月份也成批随之离开,根据卡萨宁:《20
年代的中国》,第 291—292 页,布廖赫尔将军在 8 月 11 日离开。亨利?弗朗西斯?米塞尔维茨:《龙在
活动:中国国民党革命概述,1927—1929 年》;和文森特?希恩:《个人史》,第 240—241 页,两书都
有对鲍罗廷的采访。希恩详细地叙述了鲍罗廷夫人的逃亡,他大约在这次逃亡中发挥了作用(第 255—258
页),前引卡萨宁著作第 295—296 页补充了希恩的报道。
① 美国国务院 893。00/9165/9194/9213,北京发给国务卿的电报传送了 7 月 5、11、13 日汉口和南京的情报;
乔治?索科尔斯基论国民党,载《中华年鉴,1928 年》,第 1371 页,里面有私下会谈的报道,材料可能
是宋子文供给的。
② 蒋永敬:《鲍罗廷》,第 401—402 页;以及《从容共到清党》,第 736—740 页。两者都引了会议记录。



党内领导机构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共产党员然后应准备召开一次国民党大
会。①这种表里不一的手法真使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和总书记陈独秀受够了,
他多次主张退出国民党,但都被驳回。此时他辞去了总书记之职。中国共产
党 7 月 13 日的宣言,谴责国民党政府没有保护工商,实际上反而鼓励反动,
它还宣布了谭平山和苏兆征辞职。可是还声明共产党员既不退出国民党,也
不放弃与它合作的计划。鲍罗廷前往九江附近的山岳胜地休养。此时正好是
他妻子从北京狱中被释放以后。会讲俄语的瞿秋白伴随着他,瞿秋白不久在
他 28 岁时将成为党的新总书记。②
两党分离此时已成事实。7 月 16 日,即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公布其限制共
产党员但命令保护他们人身和不损害工农运动的决议的那一天,中国共产党
的 7 月 13 日宣言出现在招贴和报纸上。这促使政治会议主席团公布它关于斯
大林的危害性的电报的报道,并附有对共产党员一方面退出政府同时又计划
留在国民党内这种做法的谴责。主席团指责说,这等于破坏了国民党的容共
政策。它命令所有双重党员退出这个党或那个党。每一方公布了更严厉的文
件。但是几名左派国民党领导人则对这种分裂表示痛惜。邓演达发表了谴责
声明,并辞去了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和国民党农民部领导的职务。他已经失踪,
不久就启程前往俄国。孙逸仙夫人发表声明,谴责其同事已经走上反革命道
路,同时她前往牯岭,后来去上海和俄国。两个声明都强调现在基本的中心
问题——社会革命。它们指责说,武汉搞妥协的领导人已经转而反对社会革
命。①陈友仁也正在准备离开。
反革命这时进入了左派的首都。武汉三镇实施戒严令,部队再次占领工
会总部以及其他被怀疑的共产党据点,并且处死了许多不幸的斗士。对共产
党领导人来说,似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