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上) >

第126部分

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上)-第126部分

小说: 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的生力军的主要退路。驻上海的中国舰队的杨树庄海军司令,早已通过他
在上海的主要代表钮永建在与国民党进行谈判。3 月 14 日杨司令宣布他的舰
队投向国民党部队;在此以前,他已派三艘船沿长江直抵九江,供蒋介石使
用。3 月份第三个星期的遭遇战以及在铁路线上的罢工和破坏,使张宗昌非
把他的部队朝南京方向撤退不可,否则就面临被围的危险。
3 月 18 日,国民党军队的一次进攻突破了松江的前线,北军撤入上海,
但没有进入外国租界,租界由一支在各入境处布置路障的多国部队保护。毕
庶澄就自己的投降进行谈判,把作战计划交给钮永建,①然后乘日本船逃到青
岛再前往济南,他在济南被捕和处决。
3 月 21 日星期一,当白崇禧的部队逼近城的南郊时,总工会开始了“第
三次暴动”,到那个时候,工人纠察队约有 3000

人,由黄埔军校的学生训练,有的人有步枪和手枪等武器。几个游击小组也
已渗入城中,恐吓小组——西方报道称:“黑衣枪手”——又在活动。暴动
在中午开始,纠察队和枪手攻击街头的警察,攻占华界中的警察署,还抢夺
武器。与此同时,数千名工人进行了一次总罢工(有的地方在必要时是强制
进行的),虽然当时的气氛是庆祝和欢迎国民革命军。城内挂满了国民党的
旗帜。经过一天的混乱以后,共产党组织的地下力量,在群众支持下似乎已
经解放了华界,虽然与国民党代理人共同制订计划的程度有多大还不清楚。
约 4000 或 5000 名北军仍集结在通往南京的铁路的北站附近的闸北。根据当
时的报道,发生多起抢劫、纵火和杀人事件,有的是北军干的,有的是已经
夺得城市几个部分的非正规军干的。在这些非正规军中,有的可能既不属于
国民党,也不属于共产党。可是,暴动看来是有的共产党领导人作出的努力,
即企图夺取对上海华界的控制,为他们已经组成的临时政府作准备。领导暴
动的人中有周恩来、赵世炎、罗亦农和汪寿华。
3 月 22 日,白崇禧率士兵两万在城南部边缘的兵工厂设立他的大本营。
他的部将、指挥强大的第 1 师的薛岳将军降伏了残留的北军,他们之中的大
部分人随即被拘留在外国防线的后面。白将军宣布了他的维持秩序的权力,
要求所有非正规军并入他的军队,或者缴出武器,并答应外国当局他不允许
出现用武力接管外国租界的行动。他下令结束总罢工,他的命令在 3 月 24
日执行。在 23 日至 26 日期间,白崇禧的部队在对几个游击中心的一系列进
攻中,围捕了 20 名自封的将军(其中有一名共产党领导人)和许多“黑衣枪
手”,大部分领导人据说被处决。几支武装良好的工人纠察队的大部队留在
三个中心,纠察队把它的控制扩大到黄浦江对面的浦东。①


① 陈训正:《浙江和上海的夺取》,载《革命文献》,14,第 2231—2309 页,第 2288 页有毕倒戈的情况。
① 关于当时几份夺取上海的报道,有:《国闻周报》,1927 年 3 月 27 日。一篇赵世炎(化名“施英”)
的文章和几份总工会的宣言,载《向导周报》,第 193 期,1927 年 4 月 6 日,转载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



北军于 3 月 23 日撤离南京,晚上程潜将军指挥的国民党的右岸军随即进
城。24 日清晨,国民党士兵有组织地抢劫了英、美、日的领事馆,打伤了英
国领事,在全城攻击和抢劫外国国民,杀死两名英国人、一名美国人、一名
法国人、一名意大利神甫和一名日本海军陆战队的士兵。下午 3 时 30 分,两
艘美国驱逐舰和一艘英国巡洋舰,向美孚煤油公司的住宅区周围发射了一阵
组成屏障的炮弹,以掩护约 50 名外国人(大部分为美国人和英国人)逃离。
根据中国人的单独的调查,向这个人口稀少地区的炮击杀死了 4 名、6 名或
15 名中国平民和 24 名军人。②更早公布的中国和俄国的报告断言数千名中国
人被杀。炮击很快抑制了对外国人的进一步进攻。下午进城的程将军恢复了
他的部队的秩序;25 日,所有希望离开的外国人都可以安然安排撤退,虽 然
外国财产又被掠夺和焚烧了几天。①
除了真正参加的穿国民党军服的士兵外,对南京事件直接负责的人似乎
没有公正地确定下来。3 月 25 日,程潜发表公开声明,断言南京的反动分子
鼓动敌军和地方流氓抢劫外国人的财产和焚烧房屋,甚至还发生了伤人和杀
人事件。同一天,第 6 军第 17 师师长杨杰告诉日本领事森冈正平,士兵受到
了南京的共产党党员的煽动。领事向其政府报告说,暴力行动是由第 2、第 6
和第 40 三个军内的共产党的政委和下级军官以及共产党南京地方委员会的
党员计划的。国民党军官在给武汉的报告中,继续把攻击归咎于北军和穿国
民党军服的流氓,但是西方在华的外交官及其本国的外交部,很快就接受了
日本领事的说法——共产党的煽动。②这个解释后来也被国民党中的蒋介石集
团所接受。
南京事件是北伐期间的一个独特事件:以前没有发生过这种造成死亡和
大规模财产损失的对外国居民的广泛攻击。这次事件给上海的外国租界制造
了危机气氛。在北京,英国、美国、日本、法国和意大利的公使们就报复问


争时期的工人运动》,第 473—490 页。《北华捷报》,3 月 26 日,第 481—488、515 页;4 月 2 日,第 16
页。美国国务院 893。00/8406、8410、8414、8415、8421、8422,上海总领事高思来电,3 月 19—24 日,有
几份载《关于美国外交关系的文件》,1927 年,2,第 89—91 页;和 893。000/8906,高思的 1927 年 4 月 21
日的长篇快信:《上海领事馆区的政治形势》,报道了 3 月 21 日至 4 月 20 日的情况。《上海形势报告》,
英国副领事包克本所写,日期为 4 月 15 日,载英国外交部 405/253,机密,《关于中国的进一步通讯》,
13304,1927 年 4 月—6 月,第 156 号,附件 2。次要的报道同关于“第二次暴动”的脚注。
② 《北华捷报》,1927 年 4 月 26 日,第 108 页,登载一名中国人的“孜孜不倦的调查”,他报道 4 名中
国人被杀;《革命文献》,14,第 2381—2382 页,提到国民党第 4 师张辉瓒将军 4 月 5 日的电传报告,他
报告有 5 或 6 个人被杀;右岸军总司令部政治部领导李世璋 4 月 5 日的电传报告,谈到有 1 名军官、23 名
士兵和 15 名平民被杀。
① 外国目击者的报道,载《关于美国外交关系的文件,1927 年》,2,第 146—163 页;英国外交部,中国
第 4 号(1927 年),《关于 1927 年 3 月 24、25 日南京事件的文件》,卷 36,第 2953 号;《中华年鉴,
1928 年》,第 723—736 页《南京暴行》;艾丽斯?蒂斯代尔?霍巴特:《南京城内》,第 117—124 页。
其他报道载博格:《美国政策和中国革命,1925—1928 年》,第 290—317 页。入江昭:《帝国主义:探
求远东新秩序》,第 126—133 页。
② 《革命文献》,14,第 2379 页有程潜的发表于《东方杂志》(24。7〔4 月 10 日〕第 128—129 页)的报
告;第 2378—2383 页有其他的报告;入江昭的《帝国主义:探求远东新秩序》第 128—129 页有森冈的报
告。入江认为,杨杰的声明可能是捏造的。美国领事戴伟士认为张辉瓒指挥的第 4 师(第 2 军)士兵应对
攻击负责。《关于美国外交关系的文件,1927 年》,2,第 158 页。



题在他们内部和与各自的政府进行了磋商。他们就报复的一系列要求取得了
一致意见,但是他们的政府不同意制裁,即使国民党尚未道歉和惩罚那些有
罪的人。日本政府在外务大臣币原喜重郎的影响下,试图抑制英国和其他列
强,使之不采取过于好战的态度,同时希望说服蒋介石和国民党的温和领导
人去解决当前问题和最后稳定整个南方局势。总之,蒋介石被鼓励去反对他
党内的激进分子。日本驻上海总领事矢田七太郎通过蒋介石的亲密同事黄
郛,把他的意见转达给蒋。英国政府对国民党人的政策强硬起来了。英国此
时已经掌握了进行各种惩罚的力量,但美国政府不同意参加制裁。结果,经
过持久的国际间的争论后,列强没有采取直接制裁的行动:国民党内部权力
斗争的发展消除了这类想法。①
武汉政府在开始时对南京事件很不了解。外交部长陈友仁从英国驻汉口
代表台克满那里了解到南京外国人社区所发生的一切详细情况,并得到美国
和日本领事的证实。政治会议直到 4 月 1 日才充分了解南京事件的情况及外
国首都反应的某些迹象,于是认真地考虑如何应付这个局面。英国和美国看
来准备干涉,而日本的政策仍不明朗。鲍罗廷直率地指出——“如果帝国主
义者真的帮助反革命,这能导致革命军的毁灭”。他的建议是人们很熟悉的:
分裂英国和日本。通过平息日本人对革命的恐惧,通过担保在华的,特别是
汉口的日本人能得到保护(根据陈友仁的说法,日本居民害怕他们的租界将
被夺走),这是能够做到的。要每天对外国进行宣传,特别是对日本和英国
的人民,让他们起来反对干涉,宣传内容是责备帝国主义应对南京事件负责,
并辅之以道德的呼吁。同时,必须明确地向所有中国群众组织,“特别是向
我们的武装起来的同志们”解释政治会议关于在华外国人应受到保护的政
策。政治会议同意这个方案。①
事态的发展很快使政治会议向日本保证汉口日本租界安全的决定成为泡
影。4 月 3 日,在一名日本水兵和一名人力车夫之间的殴斗导致人力车夫被
杀后,愤怒的群众杀了两个日本人(根据中国人记载,抓了 10 个日本人)。
在这种一触即发的局势中,日本海军陆战队被派登陆,用机枪扫射,打死了
9 名中国人,打伤了 8 名。日本当局撤走了大部分日本妇女和儿童,关闭并
派兵驻守日租界的边界,同时派来更多的舰只。为了与政策保持一致,武汉
政府试图尽量缩小事件的严重性,同时使中国人的激情冷静下来。它下了禁
止报复的严格命令。②它的命令是武汉领导集团为了控制迅速发展的革命事态
而作出的许多努力之一。


① 入江昭的《帝国主义:探求远东新秩序》(第 130—133 页)详细叙述了币原的政策及他给其在华官员的
指示,根据日本外务省文件。威尔逊的《英国和国民党》(第 575—591 页)根据英国外交部和内阁的文件,
描述了英国的反应。美国的政策在以下的书籍中有报道:《关于美国外交关系的文件》,1927 年,2,第
164—236 页;博格:《美国政策和中国革命》,第 296—317 页。
① 根据政治会议 1927 年 4 月 1 日的会议记录,存国民党档案馆。蒋永敬:《鲍罗廷》,第 124—126 页,
全文引了鲍罗廷向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