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

第212部分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第212部分

小说: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按照印度海军中将塔布拉斯原先的计划,集结印度东、西两大舰队的主力。由刚刚完成了修复工作的“尼赫鲁”号航母与印度海军西部舰队的“维兰特”号轻型航母组成1个双航母远洋战斗群,即便印度海军在实力上仍无法正面抗衡中国远征舰队,但至少可以形成一支足以一战的水面战斗集群,仍能有效的牵制对手。甚至可以寻找机会策应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激战。但是印度西部舰队司令海军中将马德文德和海军参谋长库马尔上将保守的“存在舰队”理论却令印度海军失去了唯一的一次机会。中国海军航空兵的乘夜突袭,令原本保存完好的印度海军西部舰队在自己的军港之内遭受了重创,此刻印度海军只能依靠数量庞大的常规动力潜艇和缺少护航舰艇的“尼赫鲁”号航母小心翼翼的游弋于中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的边缘。
  曾计何时美国海军曾在全世界范围内鼓吹常规动力潜艇的无坚不催。五角大楼向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海军强国公开宣称,“狭窄的海域和浅海是常规动力潜艇最好的猎场,即便是大洋深处无所不在的狼群和黑洞也足以吞噬包括大型航母战斗群在内的一切力量。”一时间之间,迫切感受到美国军事压力的各国海军普遍开始装备大量的常规动力潜艇以抵消国力所导致的与美国海军对抗之上的巨大失衡。而美国海军在一次次演习和大洋角逐中的拙劣表现,和不遗余力的投入浅水近海反潜战研究的热情,更令各国对美国人的教条深信不已。
  但是现实无疑是残酷的,就如同美国人在冷战时代一度宣称“航母无用论”,但其面对两洋的造船基地却不停的上马这一艘又一艘更大更先进的航母。当美国人不厌其烦的宣布“常规动力潜艇”的威胁之时,美国海军却没有建造一艘常规动力潜艇。这一切的本身已经足以说明所有的问题。
  的确在狭窄的海峡、港湾和水文复杂的浅海之内,大型水面舰艇的确是脆弱的目标,常规动力潜艇可以利用近海固有的混乱水声背景,巧妙的躲藏于水下的攻击阵位上,对水面舰艇发动突袭而致命的袭击,这些攻击往往是无法预知和躲避的。但是在这个领域,大型水面舰艇的终结者并非只有潜艇,装备有大威力反舰导弹且具有隐身性能的导弹快艇和远程岸基反舰导弹同样可以完成这一系列的攻击任务。
  但在远洋之上常规动力潜艇的弱点更将暴露无余,印度海军所投入的3种常规动力潜艇之中水下航速最快的是德国生产的209/1500级常规动力潜艇,极限也不超过22节,而且还仅是一个理论数字,在实际海战之中根本难以达到。在抢占了有利的攻击阵位之后,常规动力潜艇当然可以悄无声息,关掉所有的发动机坐沉于海底,等待他的敌人送上门来,但在潜行的过程之中,却极易被拥有完备的反潜手段的对手所发现,比如强大的航母战斗群。
  所以印度海军所采取的战略只能是张网以待,将数量庞大的常规动力潜艇提前部署到中国海军可能进入了预设海底战场,以狼群作战最为标准的大弧线展开。然后由“尼赫鲁”号航母为诱饵吸引中国海军进入危险的口袋阵中,这个战略看似天衣无缝,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之中,却颇多限制。首先“尼赫鲁”号航母不能远离印度岸基航空兵的保卫之外,否则缺乏护航舰艇的航母很难依靠自身的舰载机独自抵挡中国海军两艘航母的全力一击,其次“尼赫鲁”号航母还要小心的保护己方的潜艇,因为没有舰载机的保护,设伏的常规动力潜艇是很难逃脱中国舰载反潜直升机的搜索和打击的。
  即便“尼赫鲁”号航母每次出击,中国海军都会如同恶狼一样紧紧咬住这艘拥有印度海军最后海上决战能力的巨舰,但是这似乎并不代表着中国海军指挥官的短视,相反中国海军根本不畏惧印度常规动力潜艇的这种所谓的埋伏,拥有强大实力为后盾的“上海…江苏”双航母战斗群所要作的不仅是吃掉“尼赫鲁”号,更有信心将所有的伏击兵力也一扫而空。
  “我们参战的潜艇都是以鱼雷为主要武器的,这就好比让使用匕首的步兵去对抗装备着重甲长矛的骑兵。”负责印度海军潜艇部队指挥工作的尚卡尔少将,当然知道今天萨克胡亚中校来找自己的原因。连续多次的小规模接触战,已经令印度海军的这一战略彻底的破产,虽然“尼赫鲁”号航母到目前为止每次还能全身而退,但是新补充的舰载机兵力却被中国海军航空兵消耗的所剩无几了。而参战的潜艇部队情况则更为糟糕。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艘德制209/1500级常规动力潜艇“沙尔基”号和“山库尔”号被击沉了。
  德制209/1500级常规动力潜艇和前苏联F级潜艇一样是以鱼雷为主要攻击手段的潜艇。鱼雷最大的缺点就是射程近、速度慢,而且对潜艇来说还有一个问题非常致命:那就是若使用热动力鱼雷,其航迹会非常明显,象一条条指示线,明白无误地直指潜艇的藏身之处。而受鱼雷性能的先天制约,潜艇部队若对一支敌方舰队发起攻击,必须先要向对方运动、靠近,以占领鱼雷发射阵位。虽然现代潜射鱼雷的射程已经达到50…70公里,但这个距离仍在舰载反潜直升机的搜索范围之内,这对攻击的潜艇来说无疑是极其危险的。
  以常规动力潜艇对水面舰艇编队的鱼雷攻击为例。由于水面舰艇编队速度快,常规动力潜艇水下航速慢,且受蓄电池电量的限制,潜艇不可能、也不具备在敌编队后方借助敌声纳盲区进行追击式攻击的能力,潜艇必须力争迎头突击,占领小舷角射击阵位。为此,要求潜艇以大深度和大航速航行,才不容易失掉战机,否则将造成攻击困难。
  而频繁的机动会使潜艇的水声反射面加大,高速机动会使自身增大,潜艇的隐蔽性会因此受到削弱甚至丧失:突破后,潜艇要上浮到发射深度,升起潜望镜进行最后的观察,以便发起攻击。从以往的经验和战例来看,在与水面舰艇交战时,潜艇在此阶段发现的概率非常大,造成了许多艇毁人亡和攻击失败的例子。
  由于大、中型军舰生命力较强,击沉一艘驱逐舰以上的军舰通常需要命中2—4枚鱼雷,若是航空母舰这类目标,命中的雷数还要增加了。为了充分发挥鱼雷武器的威力,增多命中雷数,潜艇一般采取近距离多鱼雷齐射的方式,对那些高价值的目标,比如航母则必须达成彻底击毁敌舰的战术企图。俄制常规潜艇艇首发射管一次齐射最多可以发射6枚鱼雷。此时,若对方编队发起反击,潜艇基本处于无还手之力的悲惨境地—重新装填鱼雷是件颇耗费时间的麻烦事,潜艇为逃避对方攻击所进行的规避行动也会使潜艇无法处于有利的发射位置。
  其实,在现代作战条件下,面对反潜探测与反潜攻击能力强大的水面舰艇编队,以一艘常规潜艇凭区区几枚鱼雷单枪匹马地向对方启发攻击无疑是自寻死路。潜艇要想达成攻击敌方舰队的战术企图,必须以多艘潜艇组成“狼群”,并在己方水面舰艇和航空兵的配合下进行多兵种的协同作战才有可能得手。
  潜艇在进行鱼雷攻击后,通常要进行战术规避以逃避敌方水面舰艇的反击,并且要进行水下重装鱼雷,为自己的反击和再次突袭作准备。此时,常规潜艇的处境是非常的糟糕的,航速慢、蓄电池电量有限,既跑不快也跑不远,反击手段基本丧失,从潜艇对水面舰艇发起的鱼雷攻击与撤离这两个阶段看,潜艇始终身处险境。
  作为潜艇兵,如果你的潜艇能跑得快摆脱敌人的追击是一回事,如果你眼看危险来临却跑不动则是另一回事。相信许多人都作过这样的噩梦:深厚的危险追击而来,你却跑不动,眼睁睁的看者距离越来越近,直至最后你被噩梦惊醒。身为潜艇兵萨克胡亚中校当然明白这样的恐怖,所以今天他将代表印度海军向尚卡尔少将“请出”印度海军最后的镇山之宝,虽然他们只是被租借而来的。
   。。

第五十章:困兽犹斗(二)
而就在印度军队内部各方力量为了打破中国军队通过在印度洋上庞大的兵力存在而对印度形成了强大军事压力而第一次开始同舟共济之时,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激烈的###却在酝酿着新的冲突和旋涡。此刻由印度前总理曼莫汉。甘地所领导的印度国大党(甘地派)和印度人民党的议员及其支持者此刻正以印度议会大厦为中心与以印度军队为后盾的总统阿卜杜勒。卡拉姆展开了漫长的对峙。此刻这种一触即发的冷战已经持续了将近9天了。
  在这9天中,印度军队此刻的最高统治者—陆军上将乔京德尔不断以阿卜杜勒。卡拉姆总统和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名义向议会大厦方面施加新的压力。他动用了至少7000名全副武装的新德里警察和手持突击步枪的印度陆军士兵,将议会大厦及其附近的街区展开全面的围困。军队利用坦克和铁丝网将议会大厦通往外界的主要道路严密封锁,切断了整个地区的水电供应和通讯手段。不过这个封锁的单向性的,也就是采取准出不准进的态度。
  而此刻被围困的议会大厦中,印度副总统兼联邦院议长谢卡瓦特此刻已经被通过议会任命的取代了总统阿卜杜勒。卡拉姆。在他的身后是数以百计的印度联邦议员以及1000名忠于内阁的国家安全警卫大队的士兵。虽然连日以来乔京德尔尝试了各种可能的方法“和平”解决该事件,但是除了数百名议会大厦内的工作人员被秉承着节约粮食和饮水的议员们放出议会大厦以外,乔京德尔的政治攻势但并未产生多大的效果。
  为了防备突发事件印度议会大厦里储藏了足够的食物和饮水,停水停电根本无法奈何这些决心斗争到底的政客们,前总理曼莫汉。甘地甚至从议会大厦的地下室里找出了印度政府储备的武器,这些封存的武器包括1000多支自动步枪,2000多支手枪,数十挺机枪、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甚至还有数目不祥的单兵肩射防空导弹,武装了所有的议员摆出一副誓死保护自己合法地位的架势,作好了就这样和乔京德尔长期对峙下去准备,以期待形势发生有利于自己的变化。
  这些政客及其追随者们相信,乔京德尔不敢公开动用武力向白宫进攻。首先乔京德尔缺乏法律之上的支持,这几天来印度议会已经多次宣布总统阿卜杜勒。卡拉姆解散议会的命令是违反宪法的;再者,议会大厦内拥有相当数量的支持者,也拥有相当数量的武器,乔京德尔果真放手让军队展开进攻的话,虽然胜负并没有太大的悬念,但是必然会导致大规模的流血,进而舆论、军队、地方都有发生分裂转而支持议会的可能,根基尚浅的乔京德尔未必敢冒这个险。正因为如此,9天来乔京德尔围而不攻,双方只能维系着这样僵持的局面。而曼莫汉。甘地相信只要僵持继续,那么事情就会出现转机。
  2008年3月2日的下午曼莫汉。甘地所期待的风云突变终于到来了,新德里的形势发生急转直下的剧烈变化,僵局终于被打破。大约在下午l点15分,由印度国大党(甘地派)和印度人民党起以及其它几个政党的大批支持者突然出现在了新德里的街头,在历次大游行的集合地—罗摩里拉广场再次举行示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