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国宫廷往事:大明三百年(上) >

第35部分

帝国宫廷往事:大明三百年(上)-第35部分

小说: 帝国宫廷往事:大明三百年(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谁知铁棒才到门上,还不曾用力,那两扇砖门早就呼啦一声响,双双大开了。却见通道已有东西塞紧,众人又都吃了一惊。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九章  四面危机(27)
程济忙上前,将塞通道的东西扯了些出来看,原来是灯草,于是向建文帝朱允炆奏道:“太祖为陛下,真是心机用尽!”建文帝忙问缘故,程济说:“留此路,已足见太祖的亲爱之心,但太祖又恐空洞中蛇虫成穴,一时难行,所以将灯草填满其中,这样蛇虫不能容身又无人窥视。如今事急,陛下要由此通行,只消一把火,便可肃清道路,通畅无阻了。非亲爱之至,谁能想得这样周到?”建文帝听了,本已哭得快干的眼泪又泉水般涌了出来,不胜感激不胜感动地望着太庙方面,拜了四拜,然后命近侍点起火把,一路烧去。
  果然灯草见火,一点就着,顷刻就化成一把灰。不消半个时辰,内鬼门直至外鬼门一路塞得紧紧的灯草,就被烧得干干净净,而且竟然还是一条草灰之路,温暖而无阴气,君臣们平平稳稳地走了出来。程济唯恐被别人发现了踪迹,又吩咐近侍将内外鬼门照旧关好,不露一丝破绽。
  于是就这样,建文帝在前,伛偻着腰侧着身子先出了鬼门,秋云跑在后面,最后金焦、牛景先和程济也鱼贯出门,末后便是廖平等一干人在后相送。
    ■ 神秘的一叶小舟
  鬼门外便是御沟的河埠口,当时程济等九人随建文帝到了后湖边,正要寻船渡水,不想鬼门外恰好停着一叶小舟,舟中有一道装老人正驾着船在那里观望,看见建文帝众人走近,忙招呼让他们来乘舟,还向着建文帝叩首称万岁,同时将船撑到岸边,迎请建文帝上船。
  到了船中,建文帝坐下就问道士:“你是什么人?怎么知道我会到这儿,特意整舟相待?”那老道士跪下奏道:“小臣姓王名昇,乃神乐观住持,以前曾蒙太祖圣恩。昨夜三更,梦见太祖万岁爷,身穿大红龙衣,坐在奉天门上,叫两个校尉,将臣缚至御前,责问道:‘你官阶提点,职居六品,这都是皇恩所赐,可你受恩图报了吗?’小臣应道:‘臣虽犬马,岂能知恩不图报?但愧此身为道士,欲报无门啊。’万岁爷于是就说道:‘你既思报恩,明天午时,当今皇帝要亲幸你观中,你可整一舟,到后湖鬼门外伺候。迎请到观,便可算你报恩了。你殷勤周旋,不走漏消息,则后福无边;倘若不遵奉我的话,定遭阴遣。’然后太祖就命校尉解开捆臣的绳子,臣这才惊醒。所以才会有陛下驾临,小臣操舟相候的事。”建文帝听了,再次感动得泣泪不尽。
    ■ 亡命天涯
  建文帝等人登舟后,舟随风驶,不多一会儿船到太平堤边。上岸后,道士王昇在前引路,君臣们随行。到观中时,日已薄暮。
  坐了不多一会儿,杨应能、叶希贤等十三人也来了,建文帝此时身边有兵部侍郎廖平、刑部侍郎金焦、编修赵天泰、编修程济、检讨程亨、按察使王良、参政蔡运、刑部郎中梁田玉、监察御史叶希贤、中书舍人梁良玉、宋和、郭节等三人、刑部司务冯口、镇抚牛景先、王资、杨应能、刘仲等四人、翰林待诏郑洽、钦天监正王之臣、徐王府宾辅史仲彬、太监周恕共是二十二人。
  杨应能、叶希贤等见到建文帝,仍然俯伏称臣。建文帝本已听习惯的称呼,此时听来,倍觉伤怀痛心,重叹了口气说:“今日沧桑已变,君臣二字,只能永藏之于心,不可宣之于口。我既为僧,自有僧家的名分。以后都应以弟子相称,我作为你等的师傅,也就是尊重我了。唉!也不必再行君臣大礼了,其余礼节,也一概不必拘束,这样才方便往来。眼下道观也不可久留,须得赶快离开这里。”
  程济答道:“师言甚是。”众人也都涕泣应诺。程济又说:“大家随师出走,原是一片恋主的诚心,但倘若相从而惹是非,不如不相从。大家既要相从,必须斟酌一个相从的行藏踪迹,才不至于引人怀疑。必须得是无家室牵累,并有武功可以护驾的,方可随师左右,并且最多不能超过五人,其余都遥相呼应互为援助,师傅看这样可好吗?”
  建文帝称赞有理,于是当下酌定杨应能、叶希贤两个和尚,与程济扮作道人,三人随师同行同止,顷刻不离,以防祸患,秋云自然也随行。冯口、郭节、宋和、赵天泰、王之臣、牛景先六人,各自更名改姓,往来于各处,给运衣食,同时建文帝也不时到各处寓居。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九章  四面危机(28)
商量一定后,建文帝并汪秋云等上了小船,众臣又与建文帝在河埠口相对大哭了一场,那只小船便慢慢地荡开埠头,渐渐到了河的中央。不上一刻工夫,但见烟波浩渺,而那只小舟已去得无影无踪了。
  从此建文帝便云游四方,萍踪难定。就这样,年号建文的惠帝朱允炆在奉诏即位称帝的四年后,开始了亡命天涯的人生,也就是说从公元1399年到1402年,他其实仅仅做了四年的皇帝。四年的岁月转眼即逝如白驹过隙般仓促,如黄粱梦般快,梦醒南柯人迹绝,空余荒凉对自家。
  年号建文的惠帝朱允炆在他的匆匆四年如梦般的皇帝人生过后,再回首,真好像当年不过是做了一场皇帝梦,生于帝王之家的他除了一声无奈的叹息,还能怎么样呢?他不是朱棣,他不会再图大举,他永远是朱允炆,一个多情柔弱又仁义的年号建文的惠帝朱允炆。
  朱允炆仁柔的性格,加上秉承父性也好文作诗,他曾出道贵州,题诗壁间,留有二律云:
  风尘一夕忽南侵,天命潜移四海心。
  凤返丹山红日远,龙归沧海碧云深,
  紫微有象星还拱,玉漏无声水自沉。
  遥想禁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
  阅罢楞严磬懒敲,笑看黄屋寄团瓢。
  南来瘴岭千层迥,北望天门万里遥。
  款段久忘飞凤辇,袈裟新换衮龙袍。
  百官此日知何处,唯有群乌早晚朝。
    ■ 三十年后……
  在年号建文的惠帝朱允炆开始逃亡的三十年后,正统五年即公元1440年,公元15世纪中期的山西大同作为当时有名的大都会,三公六卿也不知出了多少;再加上此地山明水秀,六街三市热闹非常,楚馆秦楼到处皆是。这个大同府本是唐时出塞的必经之路,使臣络绎往来,都在那里就馆。趁着在那里的悠闲,走马观花,及时行乐,必玩得一个心满意足才肯起程回国。到了唐玄宗时代,刘景然做大同节度使,他认为塞外使臣往来,多在大同栖息,所以应在大同设置乐坊、乐户,这样既可解异邦之臣的寂寞,让他们在异乡得到温柔销魂乐,也可借机显示大中国的繁华富丽。当然这里面还有着重要的商机,若非如此,大同如何能成为这样一个遍地笙歌满天繁华的大都会。被称为明皇的唐玄宗准奏了这道朝臣的奏折,于是大同府奉旨设立起教坊乐户娼家,顿时此地就繁荣起来,尤其昌盛得很,笙歌彻夜,莺燕相聚,江南金粉连袂而来,大有二十四桥无边风月之概。此后相传下来,宋元至于明代,其烟花风月一点也不改,并且还越发地盛了。
  这烟花风月繁荣的昌盛中,更风盛风行的是一种画舫娼家,画舫自然得在水面上,这里有条江叫做菱湖,又称为鹦哥湖,江上的风景很是清幽。也有几十丈的水面,湖水澄碧,有名士题名叫它晴碧,青山绿水,不亚西子湖。宋朝的王安石曾荡舟游览菱湖,还领着一班名士吟风弄月,一时倒也应景应时而产生了很多佳作。
  这些画舫就依山靠水地系着缆,水上烟花中也很有几个佳丽,王孙公子为之落魄销魂也就是常常会有的事。江上的画舫都以姓氏做标志,以此作为区别,其中最有名的要算王家舫和钱家舫,又有一个杜家舫,舫上的几个姑娘也还过得去。还有一艘曾家舫也算是个首席,舫大且华丽,姑娘又多,而且个个是明眸皓齿,玉肤冰肌。舫中的主鸨姓曾,人家都称她为曾妈妈,据说她年轻时,曾做过皇宫里的奶姆,亲乳过某位皇子,也认识了几个王公大臣,她借着这个名头,在小皇子长大后,就离开幽深皇宫,到这菱湖江上操做起了这种被美其名曰神女生涯的生意,很有些势力也很有些魄力。凡到她舫上去玩的,多半是官家子弟和公侯的后裔,若是市贾常人,任凭他怎么样地花钱,她还是瞧不起人。关于鸨儿的势利眼问题,是历来人们都达成的共识,事实也还真是不差。
  这时曾家舫上,新来了一位姑娘,芳名苏小娟,生得桃腮如杏雪,脸际芙蓉掩映,眉间杨柳停匀。若教梦里去行云,管教襄王错认。司空见惯也销魂,何况风流少俊?尤其那杨柳纤腰,临风翩翩复盈盈,真如凌波仙子临世一般。苏小娟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还长于文采,其俊丽的律诗让她更是一时名盛。
  

第九章  四面危机(29)
那些富豪子弟、探花浪子,没有不愿意一识其庐山真面目的,没有不想吃这块天鹅肉的,顿时苏小娟门前车马盈道,络绎不绝,那群穿花蛱蝶整天往来于曾家舫上,络绎不绝。
  谁知这个苏小娟性情拘谨矜持,高傲自许,对于庸人俗客一例拒绝不见,必得风雅的文人才肯接待。但一见面之后,或是因为其貌不扬,或是因为话不投机,苏小娟就不管他是什么人,竟然下令逐客。可怜一班王孙纨绔,平日里只知恃仗着有钱,整天吃喝玩乐;至于千古文章,是从来不曾研究过的,因此大遭苏小娟的白眼。这样一来,苏小娟也就把自己变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禁脔,于是想尝禁脔的人越多,越是得不到她,苏小娟的芳名也就越发地大噪了。
  苏小娟的清高在势利的曾妈妈那里自然是让她讨厌的,可苏小娟自己却自认为品格胜人,从不肯随波逐流,哪怕因此受尽了折磨和委屈,她也不肯低头。有心太狠地惩治她,又怕伤了她的玉容雪肤,弄得曾妈妈无可奈何,只得听之任之。就这样身在繁华绮丽所中的苏小娟固守着自己的清白,心中只愿得遇个知音之人,终身随了他,那才是她最想要的结局。
  娼家早在春秋时,齐大夫管仲用七百个年轻美貌女子做了这种性质的工作,然后用她们在暗夜之中挣来的钱,作为军需。齐大夫管仲的这一做法传至后来,风气大盛大行,当然这与娼家的特殊性是有直接关联的,侍酒陪歌、追欢买笑、遣兴陶情、解闷破寂寞,凡此种种,都实在是少不得这一行的。这些风尘女子也不至于就一定成为人害,当然在世人口中,她们倒是地地道道的害人精,争奈“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于是有了欢爱之事,也就有了迷恋之人;有了迷恋之人,也就有了坑陷骗拐害人之局。这些风尘女子一个个如飞絮飘花,原无定主,只好随波逐流,不然也没别的什么好办法,而那些有钱人家的少年子弟为美貌娇娘失魂落魄,不惜余生,两下里都情有可原处。只可恨那些做鸨儿、龟子的,时时刻刻盯在那里吮血磨牙,只问银子从不管天理,转眼无情,回头是计。浮浪少年们没主意的多,有主意的少;娼家惯做风尘生意,有圈套的多,没圈套的少,所以弄得倾家荡产,败名失德,丧躯殒命,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