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老虎不许动 by 范海菡 >

第4部分

老虎不许动 by 范海菡-第4部分

小说: 老虎不许动 by 范海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拖到湖里。我趴在枯木上四肢并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划到生长着莲蓬的区域,这才采集了一束莲蓬。为什么是一束呢?因为怕不好拿我都是直接连茎干一起咬下来(哇哇,茎干太坚韧拔不动)。

  吃着野生的莲子,我咂咂嘴,感觉这里简直是个天堂:莲花间隐隐约约有许多水鸟,它们都很温和,姿态优雅。进食时慢条斯理,悠悠踱步;飞翔时上下翩然,舞姿灵动;划水时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成双成对遨游于天地间,与蓝天,白云,碧水,绿树,红花浑然一体,让我都想沉入水底变作一支莲,能够时时刻刻感受这一切,直至生命的尽头。

  等到扑通的落入水中,惊醒了我,我才发现自己看美景发呆重心不稳导致了悲剧。啊,该死,莲蓬顺着激起的波纹一荡一荡飘到了远处。我狗刨式游到枯木边爬上去,把刚刚的幻想赶走,我还是安分守己的做个豹子好了,水什么的不适合我。

  懈怠了六日,第七日我才考虑起返回人类世界,回到家乡的大事。按我豹形态的速度不知道多久才能跑出山林接触到人,更不必说人形。我现在以人的形态奋力奔跑也是比上辈子快那么一点持久一点罢了。这么大的滨海原始森林应该不是在中国境内,要是在美洲还要漂洋过海,不过这个可能性很小,据我观察周围的生态环境是亚洲的可能性很大,但不排除是在异世界,那我就永远都回不去了。天哪,我要是只鸟就好了,能飞上高空观察,振翅一挥几万米。

  正想着,眼前出现一幅秋高气爽,三鹤成行,直击长天的画面。如藏诗《格萨尔》描述:“长颈神鸟白仙鹤,长翅一展腾向空,秀腿点地立人间,长喙啄食神韵美。” 仙鹤扶摇千里、出尘绝世一般闲雅高贵的姿态。飞到近处接连缓缓落下,翅膀翩然扇动,是丹顶鹤。其中两只丹顶鹤把长长的脖颈曲向脊背,尖嘴朝天,接着双翅展开向前扇动,双腿跳跃。有时抖动双翅,两脚移动、旋转。无论是伸躯弯腰,跳跃抬头、亮翅行走、展翅衔物、跳踢追逐、鞠躬曲背、原地旋转,舞步都非常的灵动,动作迅捷变幻,妙不可言。丹顶鹤的色彩构成非常独特,整个身躯以白色为基调,二、三级飞羽和颈部为黑色,头冠鲜红凝重。这种白、黑、红的色彩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白色固有的一尘不染的品貌特质,常使人们从中体会到纯洁、神圣、光明、洁净、正直、坦率的思想启迪。黑色常呈现出力量。永恒、刚正、神秘、高贵、坚强的意味。在全部色彩中,黑色与白色是反差效果最强烈的色彩对比,黑白两极色集中在丹顶鹤的身上,会使人联想到太极图中阴阳鱼黑白色彩对比所昭示的阴阳、虚实、有无、正负的对立意念,给人以神秘感和强烈锐利的美的冲击力。红色对人眼刺激效用最显著,最引人注目,同时也最容易使人产生感情共鸣,常向人们传递出热烈、吉祥、兴奋、激情、绝艳、长寿的心理信息。丹顶鹤头冠上的这一点红,使它身上的整个色彩活跃起来,给人以鲜活的美感。丹顶鹤站立时,黑翅梢垂于尾部,从头部到尾部呈现出红、白、黑起伏的节奏感。丹顶鹤的造型体现出”S”型的曲线美。“S”型曲线是最富魅力的曲线。丹顶鹤线条柔和流畅的身体,长嘴、长颈、长头、长腿,给人以优雅、高贵的感觉。(引用《丹顶鹤文化》)

  我被这美震撼到了,心中只有一个念想:我也要变成丹顶鹤。

  忽地视线变高,我低头一看,呆在原地。

  我变成了一只丹顶鹤!一只嘴长、颈长、腿长的丹顶鹤!多么让人惊讶。一时间我大叫出声,只叫了两声就被自己金属利刃般高亢而嘹亮的嗓音吓到。我不好意思的错错脚,低下头。怪不得历代诗人咏叹鹤鸣:

  “应吹天上律,不使尘中寻”(唐孟郊《晓鹤》)

  “秋霄一滴露,声闻林外天”(唐元稹《和乐天感鹤》)

  “清响彻云霄,万簌悉以屏”(明于谦《夜闻鹤唳有感》)。

  附近的丹顶鹤听到我的叫声,也随声附和,引颈长鸣,一只丹顶鹤甚至飞落到我面前。我被天降大鸟惊得往后一退,不由自主的张开双翅保持平衡。哇靠,我的翅膀太大了吧,有两米多吧。我好奇地耸着翅膀扭头左看右看,爱不释眼。

  我跟前的丹顶鹤看到我张开翅膀,还以为我想和它共舞,也展开翅膀围在我身边舞起来。它先擎着双翅,尖喙向天小跑了几步,然后在原地跳起。体态优雅,如翩翩少年,神采飘逸,似英俊小生。我收起翅膀,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只丹顶鹤,身体也随其改变角度摇晃,好像古风版摇滚哦。不多时;它颈部向前伸出,头伏向地,仿佛在深深礼拜。不久又高高跃起,双翅振动。我奇怪与这两个动作,总有种我太好的预感,我停下来。

  身旁的丹顶鹤似乎是兴奋地鸣叫了两声,猛地飞起落到我背上,把我压得一个踉跄。

  我终于明白不好的预感在哪里了,靠,死臭鸟!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它竟然想上我!我气地发疯,癫狂地摇晃身体想把它晃下来,心想:等你下来你就死定了!

  身上的雄鸟紧紧地抓住我背上的羽毛,郁闷地除了保持平衡什么都做不了。后来它估计是后知后觉的发现我的抗拒,这才不情不愿的跳下来,想蹭蹭脖子安慰我的躁动不安。但是不安你妹啊,老子是愤怒啊!什么优雅的破鸟,都是禽兽啊!我抢将上去毫不留情地一口啄向它的长脖子。它被我啄地上窜下跳,狼狈不堪。哈哈,它肯定没见过像我这么脾气暴躁孔武有力的鸟了,我啄,我啄,我啄啄啄,看你还敢肖想我。最后它终于保持不住风度一跃上天离开了我的攻击范围。

  哼,算你跑得快。

  周围一派安静,所有的丹顶鹤都一动不动目瞪口呆地看着我,我朝他们长鸣一声,看什么看,一群没见过世面的土鸟。

  作者有话要说:分享一首诗《独鹤吟》。全诗如下:  碧玉喙长丹顶圆,亭亭危立风松间。  啄萍吞鳞意已阑,举头咫尽轻重天。  黑翎白本排云烟,离群脱侣孤如仙。  披霜泪月惊婵娟,逍遥忘却还青田。  鸢寒鸦晚空相喧,时时侧耳清冷泉。因为鹤行走时,细腿高抬,挺胸昂首,迈着“矩步”,从不萎萎缩缩,瞻前顾后,而是轻行而沉稳,徐缓而强劲,有一种绅士风度,透着一股阳刚之气。刘禹锡在《鹤叹》诗中赞道“徐引竹间步,远含云外情。”日本作家江口涣的散文《鹤群》中描述:“上百只鹤恰似飘摇于飓风中的鸿毛,轻盈飞扬;又如海中的巨大漩涡,缓缓升腾”。      本文所有重点描写的动物都是菡菡超级喜爱的哦

  ☆、返回人类世界之行3

  飞行在高度为五六百米的高空,气流托起我的两翼,白云似乎离我近了很多。俯瞰天空之下的森林,河流在该区分散漫溢,形成广阔的芦苇沼泽。这里湖泊泡沼密布,溪流河道蜿蜒迂回,构成原始独特的湿地风貌。我意气风发,只是高空的氧气含量太低我不能保持这个高度太久。

  一路风餐露宿,将休息进食算在内飞行了十来个小数后终于看到了一个人类的小型聚集地。深夜,我降落在村子边缘,化成人形。找到一户没人的猎户家,院子里户墙外挂着五只野鸡和一只野兔。看这屋里家具的风格应该不是古代,但是分辨不出是近代还是现代。家具摆设很少,是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搜了一下抽屉柜子什么的,在最里面的一个小房间的衣柜底下的小抽屉里有一小叠钞票,是青色水印老人头。欣喜万分,我拿了张,又凑齐一套内衣外衣,脱下草裙(呵呵,这么有纪念价值的衣服怎么能随手丢弃呢),穿了衣服,终于有点文明人的感觉了。找到一个小布包,把草裙塞进去。心里默念借用一下子先,一有钱就还回来。

  连夜走到下一个村子,我难掩激动的心情,黑夜掩盖了我大大的笑脸。我在中国!这里应该是黑龙江一代。老人头是九零年版的,如果现在是九零年,那现实中的我已经两岁半。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没有我,一个两岁半的肖恬。

  天蒙蒙亮时,我遇到一位夜宿山里打猎归来的老猎人,鄂温克族的多拉尔。乌热尔图。当他得知我是一人独自出游探险采风的年轻画家时,他热情地拉我进屋。我向他展示了我沿途采集的珍惜植物,他惊讶这些在他眼中只是杂草的东西竟然这么有价值。我又讲了一些我的探险经历,说我遇到一滩急流遗失了大部分东西,连身上穿的衣物都是沿路一个热心大叔送的。其实我有点紧张,说辞也漏洞百出,只是这位从没进过县城的老人非常的淳朴,他问我需不需要帮忙。我连连道谢,只是说自己已经结束了采风,物资也用完了着急想要回内地。

  乌热尔图老爹毫不犹豫的说:“我儿子中午回来,他会把这段时间打的猎物拿到县城卖,我叫他带你去城里。”

  我惭愧地表示自己没有什么可以报答的,老大爷用他老树般干枯的大手拍拍我的肩说:“要不是你走的急,我还想请你品尝我们这里的手把肉、灌血肠、熬肉米粥和烤肉串呢。送送你也是应该的。”

  中午老爹的儿子海兰察果然回来了,手里拎着一大串野兔野鸡,背上还背着一个小褡裢。相互认识后,他收拾了一下猎物,拿出仓房里晾干的皮子卷起来和兔鸡放到一起。随后他解开褡裢,小心翼翼的抓出一只小紫貂!

  我两眼放光的盯着紫貂,好像扑上去摸摸。我是个隐藏很深的绒毛控,做豹子时就经常把玩自己与身体差不多长短的尾巴。

  海兰察看到我这么孩子气的表情哈哈大笑,把紫貂塞进我手自还嘱咐我小心点,不要被咬到了。

  我抱着小紫貂爱不释手地从头摸到尾,紫貂柔顺地一动不动伏着让我摸。乌热尔图老爹和海兰察大哥啧啧称奇,说这玩意别看小,可凶着呢,怎么一到我手里就温顺地像个小鹿崽子。还说我一定是个善良的人,没杀过生。

  我听着他们的话嘴角抽了几下,我想他们猜的正好相反吧。紫貂这种机灵的小动物应该是嗅到了我身上猛兽的气息,被吓得动弹不得。摸了几把我不舍得把小紫貂还给海兰察。

  “这个小家伙可是我费了好大劲才捉到的。”海兰察洋洋得意,又说:“上上个月有个什么动物园的说要引进紫貂,我听他一形容,不就是粟鼠吗。他说一只活的收三百呢,这可是一大笔钱啊,他还说要是毛色好可以更高。我把他的话放在心里,进山蹲了一个多月吧才捡到这么个小的。。。。。。”

  我从他的的话里得知现在是1993年,一百块钱在这个基本上自给自足的村子里算得上一大笔了。看来我借衣物的那家是个很富裕的家庭。

  吃过午饭,老爹在我的布包塞了一大张鹿油抹面饼,一把干鹿肉条和一筒稀酸奶,直到塞不下了才满意的放我们离开。我一步一回头地向这个可爱的老爹挥手再见。

  县城,坐上去省城的老式拖拉机,我眼前满是夕阳灿烂的余晖。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名字是随便起的,不知道是否符合鄂温克族起名习惯

  ☆、何处是归途

  火车轰隆隆开着,坐在通往湖北襄阳的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