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拉贝日记 >

第14部分

拉贝日记-第14部分

小说: 拉贝日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非盲目地参与这一件事,我是决心已定。(亲爱的多拉,请不要为此生我的气,我别无选择!)另外,希尔施贝格大夫全家和封·舒克曼太太以及德士古石油公司的主管汉森先生也都选择留在这里。可见我不是唯一一个不顾生命危险的人。韩(湘琳)先生决定与我同甘共苦,这也是我对他唯一的期望,他是一个正直的人!
  

11月20日
尽管气压已升高很多,但雨仍旧下个不停,防空洞又被水淹了,而我们却没有时间舀干里面的水。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包扎行李,不停地包扎。第二批行李中午运走,办公室杂工将它们顺利地装上了“库特沃”。韩(湘琳)先生的一个皮箱不幸裂开了,没有时间去修理,只好敞着送上船碰运气了。前线的消息越来越糟糕,听说日军突破了常熟的防线。如果消息属实,苏州将很快沦陷。还听说日军已经在清除扬子江上的障碍物了,和我预料的一模一样。我今天可以结算好账目,然后交给里贝带走,他今天晚上去汉口。他订的是“武陵”号的船票,这艘船今早已满员,经过南京时没有靠岸就直接开走了。不过又特意调来了另外一艘名叫“武昌”号的船。一路平安,里贝先生!他实在帮了我很多忙,的确是一个好同事。
  刚才我收到了妻子11月9日的来信,附有一封格蕾特尔10月20日从哈尔特恩寄来的信。谢谢妻子,现在的一封信意味着什么,用多么美好的语言都无法表达。更何况不可能总是遣词造句,特别是在饭前,两只脚还冰冷,就更难了!所以我们还是算了吧!
  下午6时,一家中国报纸出了一期专刊,宣布中国政府要迁移到重庆。南京中央广播电台证实了这个消息,同时宣布要为保卫南京战斗到只剩最后一滴血。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1月21日
星期日,雨水夹着冰雹——我们不可能指望比这更好的天气了。因为一旦日军司令部得知中国政府离开了这里,外国大使也已离开,那么可能会有更加猛烈的空袭,至少我们是这样估计的。刚才我又把4个装着书籍和瓷器的木箱送上了“库特沃”,但愿装船顺利,还没有得到汽艇是否开往“库特沃”的消息。听说昨天中国士兵持枪没收了汽艇。为了重新得到和使用这条船,德国大使必须首先出面干涉,他为此向中国外交部求助。
  让我发愁的是,我的防空洞中的水涨得越来越高了。我担心这几天不能使用它,因为我们暂时还没有时间去把它里面的水舀干。我正在寻找一个好一些的防空洞。听说现在城里确实有几个经得起轰炸的防空洞,如果我能碰巧找到这样的地方给我和我保护的人,那可就再好不过了!
  电厂厂长白先生请求住在我的房子里,我表示同意!现在总工程师陆法曾先生也来了,还想带他妻子以及佣人们住在这儿。由于远洋公司搬上了“库特沃”,校舍空出来了,可以提供给他们使用。
  下午1时30分,我坐车去了中山码头,想乘坐定于2时开船的汽艇去“库特沃”
  查看我的行李。码头上又是前几天那番景象,来来去去的士兵们挤成一团。尽管如此,栈桥的一部分还是被封锁了,因为冯玉祥要启程。正当人群挤得水泄不通的时候,他的卫兵出现了,拔出手枪为他开出一条路。这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一个卫兵用他的毛瑟手枪友善地抵住我的肋骨,示意我必须向后退。(毛瑟手枪的保险已经打开,子弹处于待发状态,能让人相信这是真的吗?)下午4时,汽艇终于来了。在“库特沃”上我只有10分钟时间去行李舱里走了一圈,找到了今天早上运到的最后一批木箱,感到十分满意。我向那些安静地坐着打扑克、喝啤酒的旅客们作简短告别后,坐上已经急得大声鸣笛的汽艇驶回下关。这最后一座通往外界的活动桥梁随之被拆除了。回到家以后,我见到了高将军,他请我在紧急情况下接纳他和他的佣人,我答应了。但是我一时还真不知道该把这些人安排在哪儿。
  我拜访了贝伦施普龙博士(他是封·拉梅灿男爵的继任者,目前主管警察局),我想要一个汽车特别通行证,以便在第二次警报拉响后和晚上10时以后也能不受阻拦地开着我的汽车出去(为安全起见,我也应当请人提供这样一个通行证)。贝伦施普龙也是明天去汉口,他刚刚获得了由最高统帅颁发的勋章。他让我明天带着他的名片去找警察厅厅长王固磐将军(如果王将军还没有离开的话)。我对王将军很熟悉,从在北平时一直到现在。这件事我本不必麻烦贝伦施普龙先生,可是,哪怕能帮上一点小忙也不错啊!
  上海电台播音员宣布外交部部长王先生将暂时留守南京。人们估计,这样安排外国大使馆就不会撤离,南京也就有可能免遭炮击。我不相信这种谎言,外交部的各个机构早已撤走,部长怎可能一个人留在这里。我在下关遇见了封·法尔肯豪森将军,他也得到了同样的消息。
   。 想看书来

11月22日(1)
天气晴朗。我的“气压表”又预报对了。7时30分,我还躺在浴缸里的时候,警报响了,不过只是虚惊一场。8时又取消了。我的那个鞋匠邻居真该滚开!只要警报一响,他就带着老婆、孩子、爷爷、奶奶以及天知道多少其他的亲戚跑来了。可是,现在防空洞里的水虽已有75厘米深,却看不到他主动来排水。唉——你听,这时,上海电台播音员正在播放一首优美的歌曲《献给你邻人一片爱》,要是这家伙不来排水的话,也没有办法!苦力葛(文海)认为,舀干防空洞里的水太难了,也就是说,需要很长时间。现在我们给消防队打了电话,请他们带一个合适的水泵来支援我们,他们暂时答应了。不过,到底来不来,还得等着瞧。
  罗森博士打来电话,要求我们几个留下来的德国人10时到腾空了的大使馆里商量将来该怎么办。我非得弄到一个汽车特别通行证不可,否则我就无法走出这座院子!
  厨师曹(保林)生病了,请来了一个中国医生给他看病。可是我看不懂诊断书:“内热表寒,不日即愈!”
  消防队出了洋相。他们没有给我送来水泵,而是送来了一部中国水车,一个所谓的绞盘,但是我不会用它。在这段时间里,我把所有能支配的人全都召集起来舀防空洞里的水了。应该原谅鞋匠,忘记他先前的一切所作所为,因为他、他妻子和他的3个孩子,还有他六七个亲戚舀水时都很卖力。等我们终于把防空洞里的水排干了的时候,却遗憾地发现防空洞的一部分即西墙已倒塌,真是让人非常讨厌的事。原来帮我钉封条的那个木匠要是还在的话,他可要倒霉了,但是这人已经走掉了。这段时间,这里的警报一个接一个地响:10~10时45分的警报是一场虚惊;下午1~2时40分则发生了一场空中混战。东面一架飞机勇敢地自卫以后,起火坠毁。后来又有一架飞机坠毁在南面,看上去飞行员好像是被打死了。可惜我用了望远镜也不能确定被击落的飞行员是哪个国家的。不过,后来听说被打死的飞行员中至少有一个是中国人。高射炮没怎么开火,即便是开火了,也都没有击中目标!南面落下一连串的炸弹。停了5分钟以后,警报又重新响起,从下午2时45分到3时20分,这又是一场虚惊。
  刘工程师带着罗先生从中央广播电台那边过来了,请我把该台的一部分设备送到“库特沃”船上安全的地方。为此,他特许诺给我一部大使曾经提出的功率为100瓦的电台。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开车去了大使那儿。可惜还是来晚了,特劳特曼博士正准备上船。真遗憾,两位先生早几天来就好了。
  在两次警报的间隔时间里,我和罗森博士正在德国大使馆里交谈。罗森博士还是留在了这里。我的游说毫无意义。
  下午5点,国际委员会开会讨论成立一个南京平民中立区。大家选举我当“主席”,我推辞不掉,因为为了做件好事,我让步了。但愿我能够胜任这个也许将来会变得十分重要的职务。在上船前不久,通过我的介绍,德国大使认识了斯迈思博士(委员会秘书)。大使同意委员会草拟的有关建立安全区的建议,该建议将通过美国大使馆(有一个电台)电发给上海美国总领事再转交给日本大使。我们已经获得了英国大使和美国大使的同意。我们在委员会会议上决定:在上海的日本大使收到电报之前,不准公开发表电报内容。我们十分希望我们向日本人发出的呼吁不是枉费口舌。因为这里没有法国人、意大利人,所以委员会里没有法国代表及意大利代表。从英文翻译过来的电文如下:

11月22日(2)
考虑到可能在南京或南京附近爆发敌对行动这一情况,由丹麦、德国、英国和美国公民组成的国际委员会特此建议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为逃难的平民建立一个安全区。
  国际委员会有责任取得中国政府的特别保证:撤除拟建的安全区内所有军事设施和包括军事交通指挥机构在内的军事机构;安全区内不准驻扎武装人员,携带手枪的平民警察除外。禁止所有士兵与军事团体进入安全区,无论这些军事团体具有什么性质,无论其军官军衔为何种级别。国际委员会将努力使上述保证得到尊重和令人满意地执行。
  以下具体标明的地区,国际委员会认为适合用来保护逃难的平民。这个区域位于城区的西部,迄今为止,日本空军在空袭时始终注意使其免遭破坏。
  所建议的安全区界定如下:
  东面:以中山路为界,从新街口至山西路交叉路口;
  北面:从山西路交叉路口向西划线(即新住宅区的西边界),至西康路;
  西面:从上面提到的北界线向南至汉口路中段(呈拱形)(即新住宅区的西南角),再往东南划直线,直至上海路与汉中路交叉路口;
  南面:从汉中路与上海路交叉路口起,至新街口起点止。
  国际委员会将负责用白色旗帜或其他有待确定的标志,清楚地标出这些边界,并将其公之于众。委员会建议:从收到双方政府表示完全同意的通知那日起,视为安全区正式建立的日期。
  国际委员会特别希望日本政府能从人道主义出发,保证尊重安全区的民用性质。委员会认为,为平民采取这种人道主义的预防措施,会给双方的负有责任的政府带来荣誉。委员会恳请日本政府迅即回复,以便能够尽快结束和中国政府之间进行的必要谈判,为保护难民做一些必要的准备。
  满怀信心的国际委员会希望这个建议能够得到友善的考虑。
  致以崇高的敬意
  J·M·汉森
  G· 舒尔彻·潘丁
  P·H·芒罗·福勒
  约翰·马吉
  P·R·希尔兹
  艾弗·麦凯
  约翰 H·D·拉贝
  J·F·皮克林
  M·S·贝茨
  爱德华·施佩林
  W·P·米尔斯
  C·S·特里默
  D·J·利恩
  查尔斯 H·里格斯
  刘易斯 S·C·斯迈思
  (作者注:在被占领期间,姓名下划了线的先生们留在了南京。) 11月22日
  开完委员会会议刚回到家,佣人张(国珍)求我给他妻子请一个医生。我请来了希尔施贝格大夫,检查后确诊张的妻子大约半个星期以前小产了。她必须立即去鼓楼医院。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