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大清龙棺 >

第74部分

大清龙棺-第74部分

小说: 大清龙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鬼新娘也头戴凤冠、身披霞帔,款款地从花轿里走出来,头上盖着一方血红的盖头,遮住了大半个面庞,现场里那些送亲迎亲的“人”都是面色青白,眉目清晰,就像纸活店里扎的纸人一样,一个表情。

鬼新娘被搀扶至鬼新郎前,鬼新郎用马鞭将新娘头上的红盖头挑了下来,我壮着胆子打量了一下,这才看到那鬼新娘长得很俏丽,肌骨莹润,唇红齿白,脸若银盆,眼如水杏,一时之间竟然看得有些入迷了。

正文 114、阴婚(3)

猛然间我激灵一下醒悟过来,晃了晃脑袋,抬眼再看时,差点把我吓出声来。【55电子书网】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Txt55。】那鬼新郎旁边站着的正是大牙,一脸木讷地呆立在旁边,扶新娘过来的那个姑娘则正是柳叶,只是他们都换上了那种长袍古装,大牙和柳叶是什么时候进到他们的队伍中?再看他们神态与旁边的那些鬼一样,也是一点表情都没有。

那鬼新郎从大牙手里接过两樽锡壶又递到新娘子手里,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那鬼新娘接过锡壶后就紧抱在怀里,然后在柳叶地搀扶下迈步跨过了前面的马鞍与火盆,和鬼新郎一同走进了对面的一个山洞里,柳叶和大牙竟然也尾随着进入洞里。

看着那山洞,我就感觉很奇怪,我和大牙捡柴禾时没有发现这个山洞啊?如果真的有这么大的山洞,我们当时肯定会发现的,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呢?

那些送亲的队伍看到新郎和新娘入了“洞房”以后,就汇聚到一起排了两列长队,慢慢地朝前走去,似乎还唱着什么,嘴巴好像在动,但是听不到声音。【55电子书网】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Txt55。】

过了一会儿,一个鬼影都不见了,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我东张西望了一阵,好奇地从山石背后走出来,走到那山洞的洞口,向里张望着。

洞里面好像点着长明灯,当真是“洞房花烛夜”,从洞口可以清晰地看到里面。洞内装饰得很漂亮,空间也不小,单纯看里面的装饰与布局,俨然就是一间婚房。此时的新娘正双手交叉放在腹部,端坐在床上,新郎却手执单刀朝每个角落虚砍一刀,也不知道是什么名堂。

我伸脖子正看时,就见那鬼新郎朝着我的方向,用力地挥了下刀,我就感觉一道刀光迎面而来,甚至可以感觉到刀锋的凌厉,吓得我是魂不附体,忍不住地惊叫出来。

再睁开眼睛,看到柳叶和大牙一脸焦急地看着我,而我依然靠在矮墙上,旁边的火堆已经有些黯淡了,我用手一摸自己的脑袋,竟然出了一头的汗。

大牙瞪着眼睛,关切地问我:“你没事吧?来亮,喊啥玩意呢?把我们都给吓醒了?”

我看了看四周,又打量了一下大牙和柳叶,这才反应过来,刚才做了一个梦。

只是这个梦太真实,太诡异了,我强挤出一丝苦笑,双手搓了几把脸,把我刚才做的梦从头到尾给他们讲了一遍。大牙和柳叶听得也是心惊肉跳,一个劲朝前方张望,只是前面空旷寂静,树影婆娑,看不出有什么不同。

大牙低头嘿嘿一笑,用手捶了我一把:“来亮,以前净听说做梦娶媳妇了,今天才知道还真有这种事,是不是日有所思,夜有……”

我一抬胳膊就给大牙扒拉个趔趄,瞪了他一眼,揉了揉有些发麻的大腿,看了看时间,发现已经过午夜了。

正文 115、易经(1)

朦胧的夜色下,远处的山石古木也都变得恐怖起来,一阵儿风吹过,发出“呜呜”的哽咽声。【55电子书网】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Txt55。】不知不觉,竟然起风了,天上乌云遍布,阴沉沉的。什么事都不抗念叨,我们正抱怨不停的时候,一道闪电划过,雷声滚滚,瞅这意思,好像是要下雨了。

大牙抬头看了看天,骂骂咧咧地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现在连老天爷都挤兑咱们,刚才是天打雷劈,现在眼瞅着又要狂风暴雨,走背字的时候,喝凉水都得塞牙!真他妈的不顺!”

柳叶听着大牙喋喋不休地唠叨,也自言自语地念道:“烨烨震电,不宁不令。”

大牙听到后,冲柳叶一笑:“妹子,念啥玩意呢?出口成章的,还都是四个字四个字的,成语接龙啊?”

柳叶“扑哧”一下笑了,冲大牙说:“什么成语接龙啊,刚才的电闪雷鸣,让我突然想起《十月之交》那首诗中的‘烨烨震电,不宁不令’这一句,仅仅几个字就把雷电交加的情景刻画得入木三分,一时有些感慨。”

我听柳叶说完后有些意气风发,情绪高涨,摇头晃脑地说道:“精辟的可不止是《诗经》,‘震来虩虩,震惊百里’,写的也是雷电袭来,万物恐惧,雷声惊动百里的场面,这几个字与‘烨烨震电,不宁不令’不相伯仲吧?”

柳叶惊讶地看着我,好像不相信我也能说出这么生僻拗口的话来“胡哥,你说的那几句话哪里说的,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我心里不免有些得意,告诉她这句话是出自《易经》里的第五十一卦震卦的卦辞,“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55电子书网】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Txt55。】卦象描写的是惊雷震动,天下万物都感到恐惧,但君子却能安之若素,言笑如故;就算雷声震惊百里之遥,仍能做到从容不迫,手中的匙和酒都未失落,当真是大丈夫镇定自若,威武不屈。

听我如数家珍的娓娓道来,大牙和柳叶都忍不住点头称赞。

正暗自得意的时候,柳叶突然盯着我问道:“等等,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你说《十月之交》中的‘向邑’暗指的是偏脸古城,而这里的情景与那首诗中的描述也是很吻合,你们说,人骨地图会不会与珠子有关呢?”

啊?

柳叶这么一说,我感觉这种猜测极有可能,人骨地图目前来看肯定与叶赫的风水龙脉有关,难不成,这块人骨地图真的是配合珠子的一个道具?努尔哈赤留下的珠子,可以说就是他的遗诏,以他对叶赫的愤恨,遗诏中按情理来说,应该会有对这件事的交待,不会只字不提。

如果真的和珠子有关,那应该就与那《十月之交》有些交集,想到这儿,我催问柳叶,诗中关于电闪雷鸣这一节到底是怎么说的。

柳叶告诉我们,《十月之交》的第三节是“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萃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写的应该是类似地震或是火山爆发时的天地异象。

大牙晃了晃脑袋:“要说电闪雷鸣还行,没看到什么百川沸腾啊,还山崩地裂,平地起山,这可有点扯犊子了!”

“谁也没说这几句话说的都是这里,再说了,一个是几千年前就有的古诗,一个是三百年前留下的秘密,不可能那么匹配,真要是完全匹配,也太耸人听闻了吧?整得就像几千年前的诗特意是给努尔哈赤准备似的。备不住人骨地图上有三个地方,对应的就是诗中的三句话呢,你脑袋转个弯行不行?和你配合,就没有过默契……”

我说着说着,发现柳叶瞪大了眼睛盯着我,弄得我结巴了两句也不再往下说了。

再一回想刚才我自己说的话,心里就是一惊,难不成真让我给蒙对了?人骨图上标记的地方会暗合诗中的三句话?这里就是“烨烨震电,不宁不令”,可能另一个地方就是“百川沸腾,山冢萃崩”,最后的地方就是“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不过这也太玄了吧?

可是人骨地图上只有两个标记点,没有三个地方啊?看了一眼山下,我突然恍然大悟,拉着大牙和柳叶,告诉他们,没错,肯定没错。

柳叶和大牙不知道我突然发什么疯。

我指着对面叶赫东城的方向,告诉他们,人骨地图上的一大一小两个标记点,那个大的标记点我们以为是叶赫东城,事实上,叶赫东城与叶赫西城就隔着一条河,在那块人骨地图上根本就没办法再详细标识,那个大圆点应该代表的就是两个地方,叶赫东城和叶赫西城。

正文 115、易经(2)

先前在那叶赫东城,一阵大雨过后,有处水洼“积水不沉”,我们才发现了底下的秘密,现在我终于想通了,“山上积水”这一现象在《易经》里的卦象就是“水山骞”!

大牙看了我一眼:“你发什么疯呢?什么‘水山骞’啊?”

我连比带划说,告诉他们,“百川沸腾,山冢崒崩”说的是河水翻涌,山地崩裂,其实是水在上,山在下。【55电子书网】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Txt55。】而《易经》中水上山下的卦象就是“水山骞”。当时柳叶还说过“山上积水”的话,只不过当时没往这上面多想,现在重新回忆一下,那处水洼的方位正好在西南方,与“水山骞”卦辞的指示完全吻合,我们是瞎打误撞,找对了地方,其实,真正解开那里位置的关键就是这一卦!

我自己感觉说的很清楚,可是等我说完后,柳叶和大牙根本没弄明白。

我耐着性子,告诉他们水山骞这卦是上坎下艮,这卦的原文说,蹇,利西南,不利东北。【55电子书网】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Txt55。】

下卦为艮,代表东北,代表阻隔,代表止;艮代表东北,那么和它相冲的是坤,代表西南。所以往艮的方向有阻隔,那么和它相冲的坤宫西南方向则会有出路,也就点明了方位在“西南”。

我这么一说,柳叶和大牙终于明白了。

大牙眯着眼睛问我,照这么说,刚才东城的那里对应的是“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那这里是不是对应的就是“烨烨震电,不宁不令”啊?那要是这样,这里对应的就是刚才我说的什么震卦?

我点了点头,如果说刚才的解释只是凑巧,按卦辞把这里也对应上,那就足可以证明,我先前的推测是正确的。

我闭上眼睛想了想,告诉他们,震卦先是描写了天象变化,接下来的卦辞为: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其实这一爻讲的就是在惊雷震动时会遇到危险,要攀登到高高的九陵上去躲避,先不急着找寻丢下的金钱,等到七天后自然会失而复得。

“钱?九陵?”柳叶和大牙有些想不明白,不知道这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其实《易经》上的卦辞都很简浅明了的,但是背后所要阐述的都是一些哲学道理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大多是借代,并不是以事论事,都是另有所指。在卦中,金钱其实也是一种意向,应该是指很重要的东西,而“九陵”则是指周边最高的地方。

听我解释完后,大牙和柳叶都不由自主地抬头向四外张望,寻找这里最高的地方在哪里。我也抬头踅摸起来,看来看去,发现我们这里就是最高的山头。

打量了好几圈后,大牙实在是憋不住了:“来亮,说是‘跻于九陵’,咱现在就在这最高点了,可是这个山包子上啥也没有啊,也没看到有啥记号,难不成真的像卦辞中所说的,就在这傻了叭叽地等上七天后,山顶上就会突然裂个缝子,平地出来个大门?这又不是《西游记》,不能那么悬吧?”

柳叶看了看我,又瞅了一眼大牙,然后像是自言自语地念叨道:“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现在我们已经到了‘九陵’,‘勿逐’应该是不要擅自行动,‘七日得’,关键应该在这句话上,‘七日得’是指什么呢?”

“‘跻于九陵’应该是指明的方向;‘勿逐’应该是让我们留在原地;‘七日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