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大清龙棺 >

第66部分

大清龙棺-第66部分

小说: 大清龙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正在闲聊着的时候,就感觉躺在旁边的大牙动了动,眼睛还没有睁开,就开始哼哼,哼哼了好半天,才慢慢的睁开眼睛,自己用手揉了揉后脑勺,一脸惊愕的看着我们,估计是自己还没有弄明白怎么就躺在了地上。

看着一脸茫然的大牙,我装作浑不在意的冲他说道:“大牙,你真有出息啊,敲会鼓都能睡着啊?”

大牙一听我这么说,眼珠转了转,估计是在回忆,想了半天,有些不太肯定的问我:“来亮,你说啥,我敲鼓敲睡着了?”

柳叶这时抿着嘴,告诉大牙,立春请来了神,念了一阵咒语,那些虫子自己就跑了。

大牙看了看柳叶,眼珠转了转,最后吧嗒了几下嘴,冲柳叶点了点头:“妹子,这话别人说我可不信,要是你也这么说,看来我还真是错过了一场好戏啊!我咋就能突然睡着呢?”

自己念叨了几句,转身又看了看立春:“神婆妹妹,你请的是啥天神啊,再叫出来,让我看看呗?就当专门给我加演一场了。”

立春看着大牙,眉头都拧成了个疙瘩,脸上不动声色,突然的就伸出右手,照着大牙的脑袋就拍了一下:“还加演!加演个头,你以为是龙套演员啊,说加一条就加一条!”

大牙被立春拍了一下,也不生气,捂着脑袋嘿嘿直笑,这才没动静了。

没想到这阵法这么厉害,估计和阵眼上那八尊石像脱不了干系,瞅这意思,根本用不着压阵,按这势头,估计用不了两天,就会阴气充天,直入霄汉,真怕引来天雷,再错伤无辜。眼瞅着这里也不是久留之地,我们赶紧拎着东西,快步退到了阵法之外。

柳叶突然抬头看着我和立春,有些疑惑的问我们知不知道为什么这里会有这么多的蜘蛛?

柳叶这么一问,我们都怔住了。确实有些古怪,突然跑出来成千上万的小蜘蛛,就算这东西是卵生的,多的也有些不可思议。

大牙此时低头沉思了一阵,打量了我们一圈后,才缓缓的说道:“我感觉这个什么‘殍蛛’好像是穴居狼蛛的变种,这种蜘蛛好像我国只有几个地区才有,而长春地区就盛产这个,据说是一种剧毒蜘蛛,平时待在洞穴中,是不织网的那种,一般在长期废旧不住人的房子里容易找到这种蜘蛛。”

“狼蛛?我觉得不太像。”柳叶听大牙说完后摇了摇头。

柳叶认为狼蛛没有这么强的繁殖能力,也没有听说过有长这么大的,这么多的同类蜘蛛出现好象是人为放养的一样,品种单一,个头相仿,如果真的是同一批长大的,那得需要一个多大的洞穴,需要有多少卵才能生出这么多蜘蛛呢?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这里附近是不是会有一个庞大的蜘蛛洞,想想刚才如潮水一样涌上来的那些小蜘蛛,我就感觉全身发痒,就好像一大团蜘蛛已经爬到了身上一样,头皮不禁有些发麻,不由自主的连打了几个冷战。

正文 100、天打雷劈

这一番折腾下来,已经晚上八点四十分了,眼看着戌时已过,亥时就到了。【55电子书网】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Txt55。】

虽然如潮水般的蜘蛛已经退了下去,但是黑沉沉的天空却依然还是乌云压顶,厚厚的云层把月亮遮的严严实实的,见不得一点儿月光。

站在土包上,居高临下,四处空旷,风也很大。

我们四处看了看,便转移到了外围的几棵古树下,这里地势很低,按常理来说应该可以避避风头,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股阴风似乎是贴地而行,即使站在这里也能感觉到阴风阵阵,眨眼的工夫就从脚冰到了头。

时间分分秒秒过得很快,我告诉柳叶和大牙,马上就要到亥时了,这个时辰天地间将会陷入阴阳混沌的状态,有了刚才的前车之鉴,这次一定要引以为戒,千万不能冒进,眼睛瞪大些,要加倍小心,都准备好家伙,以防万一,千万不要再发生什么意外。

我也打定了主意,实在不行,就破了此阵,再想别的办法。

我们围坐在一起,一边注意着这里的变化,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谈,消除一下心里的恐惧。

突然间乌云翻滚,遮天盖地的。【55电子书网】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Txt55。】毫无预兆地劈下来一道弧形的闪电,撕扯开乌云,粗暴地直劈下来,紧随其后就是一连串轰隆隆的雷声。我们“蹭”地一下不约而同站起来,警觉地看着周围。

闪电刚刚掠过,又是狂风四起,乌云低压,眼看着要下暴雨了。我们赶紧掏出一块帆布,四个人各拉着帆布的一角举过头顶,当遮雨蓬。狂风烈烈,手中的帆布被吹得几近脱手。震耳欲聋的雷声接二连三在一次次炸响,道道电光此起彼伏。接着传来一连串轰隆隆的闷响,天空就像突然被炸裂了一样,“咔嚓”一个响雷惊天动地,震得我们耳朵一阵嗡鸣。紧接着眼前一亮,一道闪电从天而至,劈到离我们不远的一处土包上,土石崩开,炸出一个深坑,把我们彻底都给震懵了。

天遣?真的有天打雷劈?

雨点就像豆子一样噼里啪啦的砸了下来,下得又大又急,眨眼地面上就雨水成河,混着泥浆从土包上冲了下来。

不过这阵急雨下得急停的也快,没有十分钟,雨就停了。

雨过天晴,乌云也散了,月亮像一个含羞的少女,终于舍得从厚厚的云层里又挤了出来,露出了娇容,芒寒色正,天地间都被月色浸成了梦幻般的银灰色。

我们踩着泥泞的小道,三步一滑,走到了土包子上被雷劈出来的大坑旁边,这才发现这洞看着洞口不大,但是劈得倒是很深。洞口呈椭圆形,有篮球大小,洞穴越往下越窄,有些锥形向下,最深处只有拳头大小,深不见底。

大牙瞅了瞅后,抬头冲我们说:“这洞是纯劈出来的,还是以前就有呢?看这洞这么小,肯定不是盗洞,狐狸洞都比这个大,看这粗细,倒是有点像耗子洞啊?就是打得有点太直了,整不好是豆鼠子洞吧?”

“豆鼠子?什么是豆鼠子啊?”柳叶好奇地问。

“豆鼠子就是大眼贼,和田鼠长得差不多,脑袋大,眼睛又大又圆。别和它扯这个闲蛋,挖挖就知道了,在这儿瞅到天亮也看不出个花来!”大牙一咧嘴。

刚下过一场急雨,这点雨水早就渗到地里,虽然地面上干干爽爽的,但挖起来却省事得多。

几铲子下去,就挖出个深坑,挖了一米多深了,还是直直地往下延伸着,越挖我们心里越没底。看这情况,估计不是什么豆鼠子,它也不可能打得这么深的洞,而且里面连弯都不打,笔直向下。

又往下挖了有半米来深,洞穴突然变大了,像喇叭口一样。

大牙用铲子一撅,突然就撅起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抡起铲子就要拍。

我赶紧冲大牙喊:“别拍,好像是死的!”

大牙刚才也是一时情急,下意识的动作,我这一拦,他看着那团黑乎乎的东西,战战兢兢地说:“妈了个巴子的,软了叭叽的是到底是啥玩意儿啊?”

我用手电仔细的照了照,那团东西有洗脸盆子大小,蜷成一团,黑得像块煤炭,我瞅了半天,认出来了,吓得我倒抽一口冷气:“我看着好像是那殍蜘呢?”

立春乍着胆子走过来看了看,说道:“就是殍蛛,这个是母蛛,比刚才的那个要大点,看样子马上就能成精了,估计是刚才被雷给劈死了,这种畜牲成精前都得过这关,能挺过去的就成精了,挺不过去的也就完蛋了。”

立春这么一说,我们想想刚才风云突变的那一幕,仍然有些胆战心惊,看来这大自然里有很多规则还不是我们目前能认识到的,赶紧让大牙把土填上。

大牙撅着屁股,几铲子就把坑又给填平了,用脚踩平,压的结结实实。

正文 101、水洼

眼瞅着就快到半夜子时了,我看了一眼立春:“立春,这里好像有些不对劲,我感觉阴气有些过盛,你有没有什么感觉?”

立春突然间盯着地面看愣了神,我有些不解地问立春:“瞅啥玩应瞅的那么入神?”

“来亮哥,刚才的这阵暴雨,地面上没有存住水,都渗进地里了,可你看那边,怎么有这么一大片水洼子呢?”

顺着立春手指的方向,抬头看了看,果然十几米外有一片白色。【55电子书网】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Txt55。】

唯有那块儿的水形成了水洼,没有往下沉,难道是地下有东西?

“来亮哥,你看脚下的洞,这么多,像不像是虫子洞?”

听立春这么说,柳叶和大牙也围上来,低头仔细看,地面上就像是用钉子扎过似的,每隔几厘米就有一个窟窿眼儿,洞口不大,五毫米粗细,几乎每个洞都这么大。

围着这土包子,像是蜂窝孔一样,到处都是洞,就像有人故意扎出来似的。整个大土包子就像一个筛子,除了中心一小块以外,洞眼一个挨着一个。

大牙倒抽一口冷气说:“来亮,这洞会不会是蜘蛛洞?那些蜘蛛崽子神出鬼没,会不会就埋伏在这周围啊?”

谁也没有吱声,又抬头往水洼那边瞅了瞅,水洼不是很大,二米来长,一米多宽,积水不深。【55电子书网】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Txt55。】

微风吹过,水里的人影随着荡漾,一瞬间竟然有种肢离破碎的错觉。

水不下沉,就说明下面肯定有防水层,难不成下面埋着什么东西?

立春和柳叶拿手电照着,我和大牙往下挖。挖了不到一锹深,下面的土就松松软软的,像团稀泥发粘,不是常见的黄土或是黑土。

这粘粘的稀泥一挖就是一大团,挖起来使不上力,我和大牙相互配合,一起用力一团一团地撅。

终于挖到了硬土,用铲头使劲砍了几下,砍不动这土层十分结实,砍一下就是一道白印。

大牙喘着粗气,用手捻捻土块,咋比水泥块子还结实。我也仔细看看,感觉像是古代的“灰背”。

制灰背应该算是古人在建筑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类似现在的水泥砂浆,由磨细石灰与细黏土混合拌匀,掺水,拍实,犹如现在混凝土的刚性防水层,其密实坚固用现在的检验标准也绝对达标。

这种方法做成的泥密实度极强,比现在的水泥都坚固耐久,很多千年古建都是用这种方法做防水,一点都不渗。

中国建筑的防水技术可追溯到上千年前,当时的人们就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建筑防水经验,比如“以排为主,以防为辅”,“多道设防,刚柔并济”等具有一定水平的超前设计理念,直到今天仍被世界各国的建筑师们所采用。

这种“灰背”其实是古建筑瓦下面的防水层,以防止屋顶瓦漏水。因为古建筑的屋架主要是木结构,屋顶任何部位的漏雨都会带来木结构的糟朽,所以灰背的防水性能与古建筑的寿命长短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这种“灰背”的制作方法也差不多,以前施工时曾经听一位老师傅说过,说是“灰背”传统的做法是往青石灰里掺拌生石灰,然后搅拌均匀,倒入江米浆和桐油,再用力搅拌,最后进行“晾背”,干燥后就行了,其坚固密实程度可比现在的混凝土都要厉害。

凭蛮力,根本就挖不开。不过这东西也有软胁,那就是用米醋浇,据说倒入两瓢米醋后,不到半小时,灰背就会软得像团泥一样,用手都能抠出来。

柳叶小声地问我:“那现在我们是不是只能等天亮了?”

“现在黑灯瞎火大半夜的,就算是能买到米醋,也别折腾了,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