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乾隆王朝一锅炖 >

第75部分

乾隆王朝一锅炖-第75部分

小说: 乾隆王朝一锅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乾隆问讯大喜,按世子例赐下诸多物事。皇后晓得乾隆这是为了转移香妃中毒案视线,虽说有些不合祖制,但到底没有出来劝说。

听闻喜讯,无论是尹继善阖府还是招商局一系都是喜不自禁,有了儿子就是有了传承,这八阿哥砝码有多了一个。

但是伴随着好消息到来却是另一个坏消息,大英帝东印度总督府就鸦片通关事宜与广州海关发生龃龉,双方不快致使擦枪走火。广州市民死二十余人,广州将军及两广总督发兵扣下肇事船只,南洋形势一触即发。

乾隆皱眉听闻此事之后,道:“着八阿哥永琪即刻前往广州全权处理该事,授其为南洋经略使。是战是和,令其自处之。”

终于,该来还是来了。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鸦片战争(一)


朝廷对永璇任命是明发上谕,除了永璇本人会接到圣旨之外,这份圣旨内容也会在邸报及其他全性报纸上刊发。这不仅是给民看,更是给海外人士看。毕竟永璇在倭战争中,不仅灭了倭,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英皇家海军气焰。

没有出乎朝廷意料,在明发上谕任命永璇为南洋经略使之后,英皇家海军紧急向位于印度远东军事基地派遣舰队。不过永璇也没有胆子先发制人,毕竟目前整个南洋还是一片混论,如果南洋海军贸然出击话,很有可能会被盘踞南洋英跟西班牙,甚至荷兰海军给击败。而且目前法人在中南半岛上动作也让永璇头痛。

“王爷,如今这南洋可真是个烫手山芋啊!”金镛在幕僚会议上首先发言。

幕僚会议算得上是华夏文官制度中一个创举,其实很多人都没有料到科举制度、幕僚制度、以文节武等等这些都在日后为西方民主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只不过华夏幕僚都属于官员私人顾问,而西方日后幕僚其实也是庞大公务员系统一部分。只是他们大多只需要向所服务官员负责而已。

在金镛引出话头之后,立刻就有负责南洋情报幕僚开始分析南洋形势。“本朝在南洋共有六个藩属,其中南安、老挝和占城有本朝八旗驻军,而暹罗、真腊、三佛齐无驻军。除此之外,本朝实际上还拥有吕宋、菲利皮那、巴那马三岛,以及满剌加际港。英拥有苏门答腊、波尔匿何、色力皮、食力百松、巴比亚四岛,同时在西洋拥有印度这个补给基地,堪称南洋势力最强。西班牙曾经是南洋最大军事存在,但是在英打压下,目前只有茗达开、马大音、亚来沙四个较小岛屿。荷兰是西洋最早来到南洋家,但是势力仅仅只剩下交岛这个岛屿。除此之外,兰芳共和占据卧山岛,法兰西窃据缅甸、榜葛喇两地。

不得不说,永璇幕僚们还是很尽力,除了搜集情报之外,还飞快地利用这些情报在《坤舆万全图》上标绘出了目前各自形势。有了直观对比,各人眉头都紧锁了在一起。

毕竟在清朝人严重,南洋乃是自己势力范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如今形势对比乃是英、法、西、荷四将清朝在南洋势力团团围住,不仅断绝了清朝向外扩张道路,也在慢慢蚕食清朝在南洋地盘。

“暹罗、真腊、三佛齐三对本朝忠心如何?”永璇虽然是后世穿越而来,但是后世历史书可不会详细到连三外交细节都谈到,何况这三地在日后历史中也不是重要家。

“暹罗对本朝一向忠心耿耿,三佛齐与真腊就不好说了。”幕僚还是如实地回答永璇。

“为何?”永璇有些吃惊。按理说,目前南洋海军虽然还没有形成威慑力,但是大清陆军在自己倡导下,乾隆大力改革下已经是同时期整个世界上最强陆军了。这三佛齐与真腊毗邻清朝驻军,居然还能朝秦暮楚。

“真腊与缅甸为世代通婚之,法兰西窃据缅甸之后,便逐步收买真腊。就目前情报看来,真腊主似乎有些动摇。至于三佛齐,本朝宣布拥有满剌加之后,它便对本朝有了二心。”

“呵,还真是应了那句话,没有永远朋友,只有永远利益。”永璇其实对这两倒也没上面好惧怕,大不了直接派兵灭就好。“本朝贵为上也不能随意打杀了这些小,我这便奏请皇上,加封南洋六主为郡王。若是还有宵小之徒心有不甘,也别怪本王铁骑无情了。”

“王爷高见!”众幕僚纷纷送上马屁。

“王爷,南洋经略使府邸位于何处?南洋海军驻扎何处?”金镛忽然问道。

永璇苦笑了一声,乾隆还真想得出来,大明朝有江南经略使,统领江南诸省以抵御倭寇,大清朝就有样学样地弄了一个南洋经略使来经略南洋。不过驻地什么确都是问题,永璇略微沉思了一会,便道:“当初我在澳门倒有些宅地,那边亦是各在本朝外交驻地,既如此,我便奏请皇阿玛将南洋经略使府邸设于此处。至于南洋海军,依旧以马尾为基地,但是主力全部迁移到崖州来。为了防范未然,我将奏请皇阿玛调皇家北洋海军巡守于渤海、黄海及东海,同时让北海舰队在倭附近游弋。”

金镛略微想了想,补充道:“设于澳门未免有些不合规矩,不过想来这南洋经略使也非常设,勉强也可罢。”

永璇心中暗笑,这南洋经略使等于就是南洋总督了,而且又没有巡抚等等掣肘,若不是自己身上挂着阿哥身份,乾隆哪敢送出这样位置?

“既如此,便拟折子上奏吧。”

五日后,永璇折子便递到了御前。关于南洋经略事宜多达满满一箱子,再加上各种情报分析以及备注,军机处这一日便被苏州送来三箱奏折给惊到了。

“恭亲王果然是下笔万言啊!”于敏中打趣道。

尹继善只是笑笑,“若不是重要军事,想来王爷也不会八百里加急递上来了。诸位同僚,随老夫见驾罢。”

如今傅恒在家病休,军机处便是尹继善为首。其余诸人也知道既然递上了这么厚折子,想来也是牵扯到重大事宜,便随着尹继善前往养心殿见驾。

尹继善晓得永璇写折子惯例,除了竭尽详细阐述事实之外,也会备上一份简案便于阅读。同时简案上还会再关键处写上备注,说明详细内容在折子哪一份哪一行。所以对于乾隆来说,阅读永璇折子并没有太多烦心事情。

乾隆一边看着折子,一边有小太监将标注好势力范围《坤舆万全图》给挂了起来。每当有不解时候,乾隆便会让人翻出折子详细部分念给他听,两相一对比,乾隆便能明白。

扫完折子之后,乾隆道:“八阿哥拟折方法确实不错,着人传话下去,日后拟折子少给朕说些有没,朕要看到数字,要看到详细说明!日后再有在折子上写空话,没废话一个字,扣一两银子俸禄。”

其实大部分清朝官员并不靠俸禄为活,但被皇帝罚俸还是一件非常没面子事情。一旦被罚了,若不是皇帝哪天想起了你,表扬你几句,只怕你近几年在吏部考评都会一般。这就影响到大家升迁。

乾隆一声令下,除了礼部那些歌功颂德折子之外,其余奏折便少了许多空话,乾隆总算从一堆花团锦簇词汇中爬了出来。

“设东南经略使府于澳门,准!调南洋海军于崖州,准!”乾隆大声宣布着各项命令,“着有司拟定南洋六主封号,着北洋海军衙门严令皇家北洋海军严防死守,务必拒敌于门之外。”

伴随着乾隆一声声令下,军机处诸人终于知道了,这大战便是一触即发了。这次与倭不同,倭毕竟是清朝藩属,而且四周被清朝团团围住,就想有驰援也是来不及。而南洋则是各势力盘踞,稍不留心清朝很有可能会丢掉整个南洋。

乾隆将命令发布出去之后,开始闭目沉思。军机大臣们见乾隆不再言语,便暗自告退。

“你们不要拦着我!我要去救小燕子!”与此同时,荣郡王府一天一次折腾也开始。

尔康紧紧地抱住永琪,永琪则在他怀里挣扎着。

“五阿哥,如今有机会了。”尔康说。

“什么机会?”

“英使臣昨日来见奴才,说……”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鸦片战争(二)


“英吉利?”永琪对海外家并不了解,毕竟他在上书房时候并没有西学。等后来上书房开了西学课,南书房有了洋人资政时候,永琪眼中已经只有小燕子。“一个孤垂海外弹丸小,值得本王去接见?”

永琪对外没有任何了解,但是脾气却极像华夏高官脾气。事实上除了军机处、南书房官员之外,大部分清朝官员还是很看不起洋人。在他们眼中,西洋就是大清卖东西地方,其他就没有值得注意了。这一点,跟后世外人看中有着惊人相似。

虽然尔康也不晓得这个英吉利在什么地方,不过听他父亲说,西洋诸中,似乎以英吉利为首(法兰西王表示从未有过此事),而且英吉利跑船已经屯兵南洋,似乎这一战就能将永璇干掉。

福伦意思是希望永琪能与英吉利合作,借助英吉利兵势迫使永璇让位。

“让出南洋?”永琪略微吃了一惊,但随即盘算起来。那南洋虽然是大清朝势力范围所在,但一向都是老八地盘,自己伸不进手去,自己没必要留着。

盘算了一会,永琪道:“明日,会宾楼。你去安排吧。”

不得不说,虽然大清朝在培养军事人才和外交人才上没上面建树,但是培养内斗人才还是满有效果。永琪很快便算好了利益得失,觉得那一块吃不着还隔得蛮远蛋糕留着也没意思。

次日,会宾楼三楼雅间里,几个金发碧眼外人正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消息。荣郡王,据说是这个帝最得宠皇子之一,与那个恭亲王有不可调和矛盾。所以英吉利人在拿到这份消息之后便试图拉拢这位似乎有些不得志王爷。

自从菲利普公爵被宣布为不受欢迎人驱逐出境之后,他并没有远离。他在苏门答腊岛住了下来,并接受了两份职位东印度总督外交事务助理和大英帝远东舰队总司令,而在华夏外交事务则暂时由梅森爵士接管。

拉拢荣郡王抗衡恭亲王是菲利普公爵定下来既定计划,但是由于永璇一直在京,英大使馆人不好接触。待到恭亲王出京之后,英大使馆才跟永琪门人们接上头。

梅森爵士正在想着怎么争取到英利益时候,门忽然开了。大清帝“最得宠皇子”、荣郡王永琪带着他得力助手福尔康、福尔泰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

永琪自然不屑于跟他们打交道,坐在上首默默喝茶,那福尔泰则小心翼翼地伺候着永琪。福尔康则扇动着大鼻孔道:“尔等化外小民不止上事务,我们王爷怜惜尔等远道而来,故而赐南洋给尔等居住,望尔等感念皇恩浩荡。”

虽然福尔康话半文不白,但毕竟梅森等人在北京居住也有数年,还是听明白了。那梅森脸直接被气白了,什么“化外小民”?他在英也是有爵位,来到华夏他代表就是英,如此侮辱自己算什么?

不过梅森也晓得形势比人强,只得咽下这口气,淡淡地道:“本感谢荣郡王在南洋事务上对鄙支持,为了表示感谢,本王乔治三世决定授予珠格格女爵士称号。这是勋章及授勋文书。”

梅森将两件物事递给了尔康,尔康看了一眼便让尓泰交给永琪。永琪则是心中暗喜,小燕子终于有了名分,这样自己就可以让皇阿玛将她升为福晋了。

梅森冷眼看过去,见那三个人喜不自胜样子,心中也是冷笑不已。作为英驻华夏大使馆,他们怎么能没有华夏这些关键人物情报?整个华夏皇子中,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