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佳妻 >

第75部分

佳妻-第75部分

小说: 佳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才两天的功夫,秦威就已经找上门来,当年秦威就对这个外甥相当看重,如今依旧如此,跟舒宁接触的时间久了,秦鉴之也觉得他生性纯良,压根就不像是一个官家子弟,难怪秦威会如此喜欢他。

    “我想问问你,父亲姓甚名谁?”秦威想了一会儿,索性开门见山的问道。

    “不知道。”秦鉴之摇了摇头,据实回答,“我自幼无父,只有母亲将我带大。”

    “我想见见你的母亲。”秦威沉声道,有太多的疑问没有解答,他相信只要见到了秦鉴之的母亲,自己的疑惑就能解开。

    “母亲现在登州府居住,并不在这附近。”秦鉴之轻笑了一声,像是觉得秦威的提议很有趣。

    “你母亲可是当年翰林院李大人的女儿,李玉娘?”秦威一双虎目看过来,眼里竟带着一点可疑的水光。

    “我自幼家道中落,外祖父母也都早早去世,我并不知道他们曾经做过什么,”秦鉴之摇了摇头,“之后母亲为了给外祖父治病变卖了家产,以至于流落他乡,居无定所。”

    秦威闭了一下眼,像是陷入沉思。

    秦鉴之也不着急,默默坐在旁边,难得有耐心的等待他继续问话。

    两个人在书房里你问我答,一直到深夜,秦威才从书房中出来,满眼血丝的看着在外面已经火急火燎在门口跳脚的小厮,低声道:“回去吧。”

    秦鉴之看着书房的门缓缓关上,伸手捏了捏额头,叹了一口气。

    谁知道事情居然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甚至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

    当年大将军秦威年纪轻轻就屡立战功,平定了边境数十座城池,赢得皇帝的赞赏,召他进宫封赏千金,谁知秦威在进宫觐见皇帝的时候被公主看到,正值他青春年少,整个人有一股宫里从来未有过的阳刚之气,令公主立刻芳心暗许,不顾所有人的阻挠,一心想要嫁给他。

    可问题就在于,就算秦威当年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可这边的人都成家早,秦威也早就有了一个结发妻子,两个人新婚燕尔,正是浓情蜜意,连姬妾都没有一个,更不可能插进一个尊贵的公主来。

    公主自幼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她可不管什么有妇之夫,哀求数日想尽方法讨来了圣旨,令秦威休妻,让李氏再嫁,自己便可以嫁给秦威,公主的思维也很简单,只觉得这么做,堂堂一国公主给他坐填房已经是委屈至极,却完全不管秦威到底愿不愿意。

    秦威正是年轻气盛,又是素来骄傲的性格,当然不愿意被强加一门婚事,不肯迁就皇家,不肯接圣旨。

    李氏跟秦威情投意合就是因为两个人都是宁为玉碎的脾气,小夫妻俩本来都商量好了共同进退,料想就算是皇帝也不该管别人的家务事,只要两个人齐心,总会渡过难关,还是秦威的娘亲怕违抗了圣旨全家倒霉,跑去劝了李氏让她快点离开,免得招来杀身之祸。

    李氏被婆母这么一劝立刻懵了,她没想到外面还没打进来,自家人先起了内讧,正在她一片混乱的时候,娘家也捎信来说不可轻举妄动,两家人的性命都捏在他们小夫妻俩的手里,娘家已经给她物色好了人选,她回到家再嫁也不是难事。

    李氏听了这些之后,顿时心灰意冷,当晚就收拾了行李,回了娘家。

    秦威当时被留在宫里和皇上谈论兵事,两个人都是少年心性,索性连着说了三天时间,等回到家里不由得傻了眼,妻子早已经收拾了行李回去娘家。

    等他追到李家才发现,头一天晚上的时候,李家就已经举家搬走了,从此就再也没有了李氏的消息。

    没有了李氏,自然也没有拒绝皇家的理由,公主终于如愿以偿,嫁入秦家之后,连着生了两个儿子,又对公婆颇为孝顺,对秦威也是一直仰慕崇拜,从来没有公主做派,更没有发过脾气使过性子。

    过了十几年时间,秦威也觉得公主对自己实在不坏,加之又有点恼怒李氏的不告而别,夫妻俩感情也还算不错,又有了儿女在侧,秦威也就没了念想。

    这个时代对女性的限制也没有特别多,再嫁虽然并不好听,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偶尔秦威想起李氏的时候,也只当这么多年过去,她早就嫁了人,虽然心中有几分怅然,也便放在一边,不再想了。

    可如今突然出现了一个秦鉴之,让事情变得大不一样了。

    如果当年李氏只是一个人离开,也就罢了,可如今有了一个那么大的儿子,那她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再嫁了,如今再回想,便是当年李氏临走的时候就已经怀了孕,她知道自己有了秦家的骨肉,却决然离去,这得是多大的恨意,又有多大的勇气?

    秦威心中又痛又悔,当年偏偏选了那个时候不在家中,如此酿成大错,现在反倒是他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尽到过当爹的职责,李氏一个柔弱女子拉扯着儿子长大,这个事实就像是一把刀插进了秦威的心口。

    不说秦威,就连秦鉴之也是吃惊不小,他当年一直以为是秦威年轻时候贪图富贵抛妻弃子,攀附公主,因此一辈子都活在仇恨和怨怼之中,谁知道如今秦威这么说出来,反倒是一系列的误会和无可奈何。

    秦鉴之听到秦威的话,首先是觉得他在骗人,可思来想去也没有找到他说话的任何破绽,反倒因为他的解释,让秦鉴之之前很多想不通的地方豁然开朗,这才让秦鉴之闷闷不乐起来。

    整件事虽然是因公主而起,可李氏出走也少不了两家父母的推波助澜,在这个以孝治国的天下间,谁又能说长辈什么不是?此事还真是没处责怪。

 第一百零八章 入冬

    收费章节(12点)

    第一百零八章 入冬

    秦鉴之居然就这么在观澜书院里住下了,还拜了一位书院里的老先生为老师学下棋,舒宁第一次听说的时候还觉得有几分震惊,可想到他本来就那样不受拘束的乱来,也就觉得也是正常。

    舒宁虽然没有在秦威那里得到确实的消息,可心中也有点数,从秦威走了之后,还一直都不敢跟秦鉴之联系,只偷偷捎信给吴少卿,送去些衣物或是点心。

    秦鉴之倒是全数收下,还回送了一本不知从谁手里淘来的医书,让舒宁喜不胜喜。

    吴少卿何许人也,自然猜到了两个人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装作不知情,却写了信邀请舒宁出城来到观澜书院一游,还真端出来一坛美酒,三个少年喝了一晚,之前的那些小尴尬和不自在在那一晚消失殆尽,秦鉴之和舒宁重归于好。

    秦威私底下又跟秦鉴之联系了两次,他一直想去见李氏,可又不知道见了要说什么,加上政务繁忙,一时半会儿也走不开,此事就这么耽搁下来。

    到了十月,原本气氛诡谲的京城因为一件突如其来的大事被打破,北边的几个大部落不知什么时候联合在一起,攻打西北边陲,并且连破了三个重镇,一举拿下了西边最大的城池。

    这个消息传来,朝野无不动容,皇帝原本听大将军说近来边关战事较多,还觉得是他危言耸听,不愿意放下自己最后的权利,又想要重整旗鼓的夺回兵权,这一次听到这些消息才真正慌乱了起来。

    贵妃那一派的将军从来没有打过仗,遭遇了几次重击之后连夜逃回京城请罪,他倒是个态度好,说自己本来就对政务比较在行,对军事基本是一窍不通,因此无法胜任边关驻守。

    这些话虽然是为自己开脱,却几乎是句句打在了皇帝的脸上,皇帝看着秦威面不改色的垂着脸在旁边站着,气不打一处来,将那位原本得宠的将军打入天牢,一干从属也发配的发配,贬职的贬职。

    皇上是因为大怒而冲动处理,回过神来才发现不对劲,他将现在的将军打得打杀得杀,秦威又被他雪藏了那么多年,眼看着边关还要等着用人,这回要怎么办?

    一时间朝堂上众说纷纭,太子这一派自然是力挺大将军重握兵权,他们的理由倒也充分,十几年前就是大将军本人打下边境那一块疆土,如今最合适的人选莫过于他。

    贵妃那一派则是誓死反对大将军回归,他们摆出各种各样蹩脚的理由,说大将军身体不适 ,多年来一直在京城里休养,已经不适合出征,再加上十年光阴,边境的状况远远不是当年那般,就算真的派秦威去,将来真有了损失,谁负责?

    在这个节骨眼上,皇帝经人提醒想起来另一个人,他的弟弟燕王此时正在京中,夏天的时候燕王的生母皇太妃身体抱恙,太医说已经病入膏肓没得救,燕王是个孝顺儿子,听了自然着急,连忙请求皇帝让自己从封地回京,希望在母亲身边尽孝。

    可还没等燕王到达京城,皇太妃就已经去世,这一来也不过是奔丧罢了,如今丧事已经忙完,燕王却还没有走,当年燕王也曾经带兵打过仗,正好让他用一用。

    皇帝很快宣旨,封燕王为大将军,秦威还是留在京城里替他在千里之外运筹帷幄,倒是听从秦威的意见,启用了好几个秦威从前的下属,等于让燕王带着秦家军去打边关。

    秦威虽然不满,却也无可奈何,一方面盼着边境早点平定,可另一方面却又知道边境一日无事,他就一日没有出头之日。

    之后的日子,秦威为了排遣心中的苦闷,倒是跑了好几趟观澜书院,跟秦鉴之偶尔聊一聊,这么几次下来,让他惊喜的发现秦鉴之居然对用兵打仗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并且还都见解不俗。

    两个人几乎是一拍即合,秦威更是恨不能直接住在观澜书院里,对这个儿子也是益发看重,只是越这样,他心里越不踏实。

    若是秦鉴之只是中人之姿,他对认回秦鉴之的心思或许还能淡一些,偏偏秦鉴之就这么投了他的喜好,而他家中那两个儿子,却都是更喜欢读书,更是有个已经立志要经纶济世,做再世诸葛的小儿子,他虽然对儿子的争气也心生欢喜,可毕竟还是遗憾自己衣钵无人传承,如今遇到秦鉴之才真正是人生没了遗憾。

    可这件事情如何对公主说,说了之后又要如何处理,却让秦威犯了难,若说起来,秦鉴之是李氏所出,应该算是家中的嫡长子,这么一来就让他现在家中的两个儿子都尴尬起来,毕竟当年他结婚时日较短,又匆匆娶了公主,如今十几年过去,就算是当年的老人,也都忘记他在公主之前还有一位妻子,反倒都觉得公主才是他的发妻,要知道发妻和续弦说起来可大不一样。

    而且最令秦威为难的就是,李氏如今还尚在人世,若是认回秦鉴之,那李氏怎么办?从没听说过父亲一府,母亲一府的,可他家中却还有一个公主在,李氏进门怎么都不可能是做正室,这一来,关系就又乱了。

    秦鉴之似乎也知道秦威的为难之处,平日见他来也没有多欣喜,面上淡淡的,只是跟他聊到带兵打仗才兴奋起来,不得不说,就算他心中对秦威并没有多少感情,但是说起这些他感兴趣的事情来,对秦威还是很佩服。

    这么多年的蛰居,秦威并没有真的放下一切,秦鉴之自认是环境所迫,才会在兵书上下功夫,如今在观澜书院,也是吸取了当年的教训,为将来做打算,而秦威,他却能看得出来,是真的喜欢这一行。

    这个发现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