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庶女攻略 吱吱 >

第577部分

庶女攻略 吱吱-第577部分

小说: 庶女攻略 吱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我吧!”十一娘笑着接过樱桃手中的帕子,帮儿子擦头发,“这么大的人了,也不知道照顾自己。
   谨哥儿嘻嘻笑,坐到了炕上“随手翻弄着满炕的小衣裳:“这都是我的吗?我有这么多衣裳啊。”,“全是六少爷的。”阿金笑着端了杯温水给谨哥儿,“才还没来得及穿。六少爷就长高了。”说着”指了一旁堆着一堆衣裳,“都是上好的料子。”
 
   谨哥儿拎起来看了看,就不感兴趣地丢到了一旁。问十一娘:“娘,大舅舅真的要去那个什么嘉禾县当县令了吗?。,“当然是真的。”十一娘细心地给儿子擦着头发,“吏部的公文都下来了。你大舅舅后天就要启程。”
 
   谨哥儿想到半年的相伴。很舍不得:“干嘛要去那里?燕京不好吗?那么远,逢年过节都见不到……。”他说着。扭了头望着十一娘。“娘,您去劝劝舅舅吧?在燕京一样可以做到五品,何必舍近求远,跑到那种又穷又偏的地方去!”官至五品。就可以荫恩了,就是所谓的封妻荫子。很多官员毕生的希望就是能过五品这个坎。
 
  “你舅舅可不仅仅是为了荫恩、做官。”十一娘笑道,“他是想为百姓实实在在地做点事。不想光荫浪费在那些书牍之间。”
   谨哥儿沉默良久。轻轻拖“哦”了一声。低声道:“我知道了……。”
 
   十一娘不由失笑:“你知道了什么?…”拿了梳子帮谨哥儿梳着擦了半干的头发。
   谨哥儿转过头去,歪着脑袋望着她:“大舅舅是想跟五姨父一样吧!上次我们去文登的时候,大舅舅就说过。”他说着,笑起来。“我也一样,我长大了,要去嘉峪关……”大大的凤眼亮晶晶的,神色说不出来的飞扬洒脱。
 
  十一娘愣住。
 
  自谨哥儿回京。她还没有认真地和谨哥儿谈这这个问题。一来是觉得江南之行谨哥儿还需要一个消化的过程;二来觉得谨哥儿还小,没才到选择的时候。没想到。他心里还惦记着去西北的事!
 
   “你这么早就决定去嘉峪关了吗?,。十一娘梳着头发的动作慢慢缓了下来,“你不是跟娘说,诸葛亮草船借箭,计谋无双,同瑜火烧赤壁,气势磅薄……”
   “是啊!。”谨哥儿笑道,“可我更喜欢西北。天苍苍,野茫茫。不像江南,什么东西都是精致小巧的,大人男行事,像妇人似的………”
 
   “又胡说!。,十一娘嗔道,“你舅舅是江南人,赵先生是江南人,陈阁老、窦阁老,都是江南人,哪一个像妇人?国家大事,还不是由他们决断?四海升平,难道就没有他们的功劳?
 
 在谨哥儿心目中,江南虽然好。但西北更投他的脾气。他想去西北。要是娘觉得西北不好。肯定会反对他去。就算爹爹答应了。只怕还会生出许多的波折,一个不小心,可能就真的去不成了!
 
 他要说服母亲。
  “娘,西北真的很好!”谨哥儿道,“那地方又宽阔又高远。想跑就跑,想跳就跳的……。”
  “可西北很苦。”十一娘笑道。“风沙吹面,又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你只不过是去玩了一趟,要是天天在那里,就会厌倦的。
   就像你天天呆在家里。总觉得外面有意思一样。”
   “才不是!”谨哥儿急起来。他不顾十一娘在给他梳头”转身望着十一娘,“我和爹爹从嘉峪关一直到了哈蜜卫,天天吃大饼,有时候还会在外面夜宿。可骑着马跑过一道道的山坡,看着那些土地都在我的脚下的时候,山谷被我抛在身后,我还是会觉得很有意思。”他说着,笑起来,“不像和舅舅去江南的时候。才个小小的三层木楼就说要摘星,小小一个土坡就是什么什么山,巴掌大的一滩水就是叫湖,没意思……”眉宇间几分不屑。
   十一娘骑过马。
   当坐在马背上的时候,人的视野会变得宽广,大地、人群都在你的脚下,有种俯视众生的优越感,会让很多人都着迷。
   或者,他仅仅是喜欢骑着马,无拘无束地奔跑的自↑由?
  “跑那么远,就为了骑马?…”她轻柔地问他。
   谨哥儿摇头,沉默了一会,道:“我想做嘉峪关的总兵!”
   “为什么要做嘉峪关的总兵啊?…”十一娘望着儿子。
   “到了冬天。鞑龘子就会跑到嘉峪关抢东西。每年冬天都会死好人。我还看到有人没了腿,没了手。在街上乞讨。”谨哥儿的小脸渐渐地绷了起来,“嘉峪关的总兵跟爹爹喝酒,说得哭了起来。说他老了。打不赢鞑龘子。让爹爹不要责怪他。爹爹也很无奈何的样子。和嘉峪关埋头喝酒,还喝醉了。”他说着,小手紧紧地攥成了拳,“我长大了,要做嘉峪关的总兵,去打鞑龘子。让他们再也不敢跑来抢我们的东西。”
 
 
 十一娘望着眼前这个小小的人儿。感觉即熟悉又陌生。
  “那你知不知道。打鞑龘子是很危险的事?…”她眼角有水光闪动,“一个不小心,不仅没有打败鞑龘子,还会把自己的丧命搭进去,连累你身边像长安、随风这样的随从也跟着你送死!”
  “不会的!”谨哥笑着。拽着十一娘往外走。“我们去院子里””
   十一娘想知道他的用意,跟着去了院子。
   谨哥儿的旁子旁才一排放兵器的架子”放着几长枪、棒、蛇矛。他插出棒子。挥舞了几下。空气中发出沉闷的裂帛声。他满意拖点了点头。一棒子打在了旁边的石榴树上。咔嚓一声,石榴树儿臂般粗的树枝应声而落。
  “娘!”屋檐下红色灯笼的烛光照在他的脸上,眼角眉梢的笑容里带着毫不掩饰的傲然,“厉害吧!我以后会越来越厉害的!”充满了自信。
   十一娘半晌无语。
  “谨哥儿!”良久,她上前轻轻地搂了儿子,“仅有蛮力是不行的。你还要学会怎样行军布阵,还要学会怎样与朝中大臣打交道。”她眼前一片模糊,哽咽着说不下去了,“那是一条很艰难的,很艰难的路……”
   儿子走的是条崎岖小路,她觉得很伤心,可为什么,心里隐隐又有种与有荣焉的骄傲呢?
   她落下泪来。
  “娘,您怎么了?…”谨哥儿奇怪道,脑子里飞快地转着,“您是不是怕我去了西北就见不到我了?不会的,我会常常给您写信,一有空就会回见您的………”
  十一娘抽泣起来。
  谨哥儿才些慌张起来:“娘,我,我现在还不去,嘉峪关的总兵说,要等我能穿那双牦毛牛的靴子才能去西北………”
  有结实的手臂把他们母子揽在怀里。
 ^
   “好了,好了”别哭了!”,徐令宜温声安抚着十一娘,“谨哥儿会没事的……嘉峪关总兵,可不是想当就能当的……谨哥儿要是没这本事,我是不会让他去的……”十一娘把脸埋到了那个温馨的怀抱里,低声地哭了起来。
 
 第699章 努力(上)
 
 薄薄的白色淞江三棱布被汗水湿透,紧紧地贴在谨哥儿的身上,像是从河里捞起来的一样。
 
 站在窗棂外朝张望的十一娘心里一阵疼,侧过脸去,想来个眼不见心不烦,却与手持竹条站在谨哥儿身边督促儿子的徐令宜视线碰到了一起。 
 
 徐令宜面无表情地收回了目光,竹条打在谨哥儿的小腿上:“站好了!”发出一声沉闷的声音。 
 
 十一娘不由闭了闭眼睛。 
 
 “是!”谨哥儿的身子略向上抬了抬,声音平静中带着几分疲惫。
 
 十一娘眼角微湿,她提着裙子,轻手轻脚,快步走了双芙院。 
 
 “夫人,您,您别担心。”琥珀安慰她,“侯爷是有分寸的人,六少爷不会有事的!”
 
 “我知道。”十一娘掏出帕子擦了擦眼角,“谨哥儿既然决定走这条路,侯爷对他越严格,他活下来的机会就越多……”嘴里这么说,眼泪却止不住。
 
 琥珀轻轻地叹了口气:“夫人,六少爷还小,说不跟着侯爷习了些日子的武,觉得太累,就放弃了。或者,长大了,有了更喜欢的,就不去西北了!”
 
 “但愿如此。”十一娘长长地吁了口气,“我们回去吧!谨哥儿说,今天想吃红烧狮子头。”说到这里,她唠叨起来,“他不是说不喜欢江南吗?那干嘛还要吃红烧狮子头!红烧狮子头可是江南菜……”
 
 身后跟着的丫鬟、婆子没有一个敢吱声的,个个使劲地憋着笑意。
 
 气氛骤然间就有了一份轻快。
 
 迎面碰到脂红。
 
 “夫人,太夫人请您过去说话。”太夫人自年初大病一场后,身体就变得很虚弱。十天就有五天在床上躺着,亲戚朋友来串门给她老人家请安也不见了,家里的事也不过问了,每天和杜妈妈、脂红、玉版在家里斗牌或说闲话,等闲不出门。十一娘觉得这样的日子太单调了,特意找了两个会识字的丫鬟陪着,每天读些杂书或是佛经给太夫人解闷。
 
 早上刚去问过安的,这才不到一个时辰,突然找她去说话,不知道是什么事?
 十一娘思忖着,和脂红去了太夫人处。 
 
 太夫人精神还好,歪在临窗的大炕上,倚着大红弹墨的迎枕,玉版在一旁打着扇,十一娘安排的一个丫鬟在给太夫人读佛经。 
 
 见十一娘进来,太夫人抚额皱眉。 
 
 “你是哪里不舒服吗?”十一娘坐到了炕边,柔声地问太夫人。 
 
 “不是!”太夫人眉头皱得更紧了,“我要跟你说什么的……我记不起来了!” 
 
 “记不起来了就别记了。”十一娘笑道,“等记起来了,您再跟我说。” 
 
 “我刚才都记得的……”太夫人有些不甘心地嘀咕着,“你让我仔细想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十一娘很是感慨,接过小丫鬟的扇子帮太夫人扇着风。 
 
 “您今天怎么没有和杜妈妈打牌啊?
 
 太夫人心不在焉地道:“我让她帮我手串去了。我记得我有串红玛瑙的手串,怎么好几天不见了……”说着,她睁天了眼睛,恍然大悟般地道,“对了,我想起来了。”然后拉了十一娘的手,“我正要问你,诫哥儿的婚事你准备怎么办?丹阳说,歆姐儿的婚期想定在明年三月间。诫哥儿是哥哥,他不成亲,歆姐儿怎么好嫁?我看,你还是快点把诫哥儿的婚事定下来吧!” 
 
 十一娘听着吓了一身冷汗。
 
 又不是同房的兄妹,哪有这样的讲究。就算是一母同胞的,兄妹间隔的近了,也有妹在兄前嫁的。主要是太夫人的口气,好像诫哥儿和歆姐儿是一母同胞的般。
 
 太夫人这是怎么了?
 
 “英娘还没有及笄。又是远嫁,”她笑道,“小定的时候就商量好了,等英娘及了笄再定婚期。” 
 
 “哦!”太夫人点头,一副茅塞顿开的样子,“我就说,怎么诫哥儿还不娶媳妇!”然后道,“好了,没事了,你去忙你的吧!我叫杜妈妈来陪我打牌。”
 
 十一娘笑着应是,接下来的几天却细细地观察太夫人,发现太夫人竟然丢三落四的不说,有时候一句话重复好几遍,前一句说了,后一句就忘记了。
 
 
 “侯爷,”她吞吞吐吐地道,“娘恐怕记性大不如前了……” 
 
 徐令宜有些不解。
 
 十一娘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他,正说着,有小丫鬟进来禀道:“二夫人过来了!” 
 
 两人忙打住了话题。
 
 “我觉得娘现在…不大记得住事了……有时候说话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