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庶女攻略 吱吱 >

第47部分

庶女攻略 吱吱-第47部分

小说: 庶女攻略 吱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振兴笑道:“我们家不熟。好像和我大姐很熟。”
 钱公子点头,眼底闪过一丝艳羡:“像你们这样多好啊,走到哪里都有亲朋故交。”
 罗振兴笑了笑。 钱公子又道:“说起来,伯父和两位叔叔都在候缺吧?国舅爷也不管管?”目光有些闪烁。
 罗振兴微怔,片刻才反应过来,钱公子嘴中的国舅爷指的是他的姐夫永平侯徐令宜。
 他看着钱公子一副急于知道答案的样子,淡淡地笑了笑:“姐夫让爹爹别急。”
 钱公子听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又问罗振兴,“你常去后也加吗?他待你如何?我听说他脾气十分的温和,是真的吗?”
 “我不常去!”罗振兴笑道,“和他接触也不多……”
 钱公子眼中有淡淡的失望。
 罗振兴看得明白,又道:“不过,他待我还不错。听祭酒说,姐夫曾经专程去找过他,问我的学问,还拜托他多多照顾。我听得挺诧异的。就在祭酒说这事的前一天,他还特意请我去春熙楼喝酒,虽然也问了我学问上的事,却提也没提去找过祭酒的事。想来是怕我因此自满,耽搁了学业。”
 钱公子听了精神一振,笑道:“你姐夫也喜欢到春熙楼喝酒吗?我也很喜欢。不知道他喜欢吃些什么?鲥鱼、河豚、水八鲜还是鹿肉。”
 鲥鱼、河豚在四、五月上市,水八鲜在夏季,鹿肉在秋冬季……
 罗振兴一时对钱公子大为佩服。
 书读得好,又擅钻营……一时间,他起了结交之心。
 “你说的这些东西他府上都有,又怎么会特意跑到春熙楼去。”罗振兴注意着钱公子的表情。
 钱公子的笑容就有些不自然:“也是,他堂堂国舅爷、永平侯,春熙楼再好,也比不上皇家盛宴。没什么稀罕的。” 这已经是第二次提到永平侯是国舅爷了。
 罗振兴心里有些肯定了。
 他笑道:“姐夫喜欢吃什么我不知道,不过,我三婶却最喜欢吃春熙楼的烤乳猪……”说到这里,他“哎呀”一声,“我怎么忘了,应该到春熙楼订一只带去,让三婶也高兴高兴的。”
 钱公子忙道:“你说的三婶,是柳阁老家的千金吧?”
 罗振兴点头:“柳阁老已经致仕归乡了。”
 钱公子却笑道:“就算这样,我却听说李阁老的新茶税困难颇多啊!”
 罗振兴呵呵笑:“今天走亲戚,不谈这些,不谈这些!”
 钱公子笑道:“也是!”又道,“既然如此,我也不能空着手去打秋风。这样,我快马加鞭,这就去春熙楼订一只乳猪送到三叔家。”
 从罗大人变成了“三叔”……
 罗振兴笑望着他:“不用,不用。哪能让你破费。”
 “再说下去就不是兄弟了。”钱公子很是爽朗,不待罗振兴回答,已扬鞭而去。
 钱公子在罗家众人到达钱唐胡同之前已经置办好了烤乳猪,正带着春熙楼的两个伙计在罗华义门口等。
 罗振兴怔住,然后发现钱公子一直挂在腰间的那块雕着步步高升的羊脂玉佩不见了。
 他暗暗点头,叩了三叔家的门。
 三太太看见他们,喜出望外,忙叫了三老爷出来待客,又亲自张罗着准备晚饭。
 大太太拦住了她:“外面还有个烤乳猪,是兴哥买的。你让厨房随便做几样小菜就行了。我们妯娌坐下好好说说话儿。”
 三太太听了更是欢喜,叫了妈妈们把烤乳猪拿去厨房,挽了大太太手去了正屋的堂屋。
 大家坐下,大太太就问起了五爷、六爷。
 “去学堂了。”三太太笑容有些勉强,“老爷被困在燕京,总不能耽搁了孩子们的学业吧!正好中山侯府的家学离这只隔一个胡同,我就把孩子放那里了。”
 大太太颇有些意外:“你和中山侯府唐家很熟吗?” 
 第一卷第五十七章私语
 “和他们家倒不熟。”三太太道,“不过他们家请的一位门生的侄儿,姓赵,学问很好,是因为这个才去的。说起来,唐家为人跋扈,并不好相与。赵先生原也是碍着朋友的面子才去的。准备教完了今年就辞馆的。我听着一年的束修十五两银子,四级衣裳各一套,配一个小厮。还准备商量老爷,这样的费用我们也承担的起,不如请到家里专教开哥和誉哥。”
 大太太很是吃惊:“束修十五两银子,四季衣裳各一套,配个小厮。这也太……”说着,沉吟道,“三弟妹这个主意好,如果真是专业按,还不如请来家里。什么东西都可以马虎,孩子们的学业可马虎不得。说起来,我们又没有分家,这钱就从公中出了吧!”
 三太太一怔,忙道:“这怎么能行……”
 大太太已携了三太太的手:“一家人不说两家的话。”又道,“既然赵先生想辞馆,想来是不满意东家了。我看,不如将束修提到每年二十两,四季衣裳各两套,配个小厮。我看倒座还有个小院,不如把那小院专拨给先生用。” 三太太还欲推辞,大太太已笑道:“我是大嫂,你得听我的。”
 柳家这个时候倒下,对于人情世事,三太太比平常更敏感。大太太许承的东西并不贵重,三老爷也不是负担不起,但大太太的这番话却让三太太很是感激。
 她握了大太太的手,眼角有点湿润,重重地点头。
 大太太就望着静静围坐在她们面前的五娘、十娘和十一娘笑道:“我们大人说些家长里短的,你们听着也无趣。你们三婶屋后有两株梨树,这个时候应该开花了。让妈妈们领你们到院子里转转去。免得难受。”
 三太太听出音来,知道大太太是要支了几个女儿和她说体己话。笑帮腔道:“到梨花树下坐着喝茶更惬意!”又叫了贴身的妈妈带几个人去后院转转。
 三个人明白过来,曲膝给大太太和三太太行礼,然后跟着妈妈去了院子里。
 大太太就长长地叹了口气,苦笑着望着三太太:“三个一般长短了。真有操不完的心。”
 三太太朝着身边的丫鬟使了个眼色,丫鬟们无声无息地退了下去。
 她笑道:“等她们做了母亲,自然就明白您的一番苦心了。”
 “但愿有那日。”大太太语气怏怏地应了一句。然后坐直了身子,问三太太:“对了,你可认识哪家适龄的公子?说起来,五娘和十娘年纪也不小了。你也知道,她们都是庶出的。我们看得上人家,人家未必看得上我们。真是让我愁死了。”
 原来是为这事!
 三太太想到在余杭守孝时听到的一些风言风语……不由笑道:“如果是从前,问问我娘,总能找到几个合适的。” “可现在却……”满脸的歉意。
 “看我,说着说着,又说到你的伤心处了。”大太太自责地道。
 “不关大嫂的事。”三太太眼角一红,“是我自己想不开罢了。”
 大太太安慰了三太太几句,然后叹了口气,把话题又绕了回来:“其他的我也不敢想,只求人品端正,家世清白就行啊!”
 三太太见她念念不忘,只好道:“大嫂放心,我会帮着看着点的。”
 大太太点了点头,还欲说什么,有小丫鬟进来禀道:“两位爷下学回来了!”
 三太太满脸是笑:“快进来,他们大伯母来了。”
 大太太见状,知道自己所求之事泡汤了。
 从三太太那里出来,大太太的神色有些恍惚。
 罗振兴看在眼里。
 回到家里,他和母亲说体己话:“……您今天怎么突然想到去护国寺?又不辞辛苦地去了三叔家里?”
 大老爷一早出去还没有回来,加上今天去三太太那里去没有得偿所愿,她心里有些不痛快。她也想和人说说话,就把这件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儿子:“……要是十一娘的事成了,五娘和十娘就得赶快嫁出去。我瞧着姜夫人的意思挺满意的,这还有一个没着落呢?”
 罗振兴之前隐隐听妻子提起过,当时只觉得是妇人的荒唐言,现在亲耳听母亲一说,不由沉了脸:“娘,大姐还好好的,您怎么能……?
 “你懂什么?”大太太见一向孝顺的儿子竟然出言顶撞她,想到万一女儿走了,外孙还有这个舅舅撑腰,哪些儿子因为对这件事生出罅隙来就不好了,又想到,说不定因为这件事,能让儿子感受到世事的艰难,她索性道,“人走茶凉,人死灯灭。侯爷再念旧情,可天天看着新人笑,任是那铁打的也要变绕指柔。到时候谁知道会出什么妖蛾子?现在不早做打算,难道等谆哥####再去谋划不成?你可别忘了,他上有祖母,下有父亲,我们再怎么亲,也是外家。就是有心,只怕到时候也鞭长莫及。”
 “侯爷不是这样的人!”罗振兴把徐令宜暗中去拜访国子监祭酒的事告诉了母亲。“他完全可以在我面前夸耀一番。可他却什么也没有告诉我!要不是祭酒在我面前提及,我可能永远都不知道。”
 “侯爷是什么人?有谁比你大姐更清楚!”大太太不以为然,“我这段日子忙前忙后,也没有顾得上和你说话。我看着你比在余杭大不相同,可是出了什么事?”
 罗振兴有些意外。他没有想到母亲会问他这个,更不明白母亲是什么意思。
 “是不是进了国子监以后,突然发现以前自己不过是井底之蛙?”大太太没等儿子回答,冷冷一笑,“你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侯爷到国子监给你打招呼,你要是那祭酒,只怕也会卖弄这人情吧?”
 罗振兴脸色微白。想到自己刚进国子监时,谦虚谨行。有人问起他家中之事,他常常含糊以词,结果被人调侃嗤笑。
 后来他无意间透露了与永平侯府的关系,大家对他一下子亲昵起来……让他深刻体会到了世态炎凉。
 大太太见儿子不做声,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遂放低了声音,缓缓地道:“侯爷这个人,虽有不世之才,却耳根子软,遇事胆小懦弱,优柔寡断。别的不说,当初你大姐刚嫁过去的时候,想开府单独过日子。侯爷当着她的面答应的好好的,可到了太夫人面前,又立刻变了卦,你大姐一怒,他又变了卦,说过几天就跟太夫人说。反反复复的,没有个主意。后来承了爵,更是让你姐姐受累。
 侯爷是皇后的兄弟,按律令,本应封爵。结果侯爷怕皇上猜疑,硬是上奏请辞了。你说,这有什么好怕的?难道本朝就他一个国舅爷?还是那些受了爵位的国舅爷没一个寿终正寝了?哦,敢情别人都不怕,就他怕!你大姐为这件事,没有少和他怄气。”
 大太太有些激动起来。
 “后来平了北乱,皇上又提起给侯爷封爵的事。
 那时候,谕哥已经启了蒙,人人都夸聪明。偏生谆哥年纪小,又有不足之症,亲戚间就有”以后这家里全靠谕哥撑着了”,还有些糊涂人,竟然凑到秦姨娘那里献殷勤。你大姐就像把谕哥过继到二房的名下。可以来这事得太夫人和二夫人同意,二来得族里同意,颇有些为难,正愁着。知道侯爷又得了一个爵位,心里不知道有多高兴。想着,这个爵位就给谕哥承了。一来接了谆哥之危,而来说出去你大姐也有面子。说知道,又让侯爷请辞了。请辞不说,还没跟你大姐商量,你大姐还是事后从别人的嘴里听说的。这下子,把你大姐气得……从此就落下了个咳血的毛病。”
 说着,大太太不由眼泪涟涟。
 “侯爷可是一点也没有为你大姐着想。那外戚的爵位只封本人,没了就没有。可这战功得来的爵位可是功封,是世袭的。你想想,你大姐在的时候他都这样。如果要是不在了,谆哥儿还能有个活路啊!你可别忘了,徐家叫你舅爷的孩子再多,可只有谆哥是你大姐的骨血,只有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