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激情H文电子书 > 我是你儿子 >

第14部分

我是你儿子-第14部分

小说: 我是你儿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开电台前,###特意询问了节目播出时间。到了播出那天,###回了家,将杨树林的半导体藏了起来,直到该节目重播也结束了,才拿出来。
毕业典礼那天,很多学生叫来家长,分享自己的快乐,当然也有人出于这种目的:让你们看看,给我交的学费没白花。他们和家长站在草坪上,站在礼堂前,站在教学楼前,站在宿舍楼前,站在操场前,凡是能站人的地方,差不多都站了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在那照相。
###没有叫杨树林来,他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无非就是宿舍不让住了,每天不用再去课堂上答到了,###不明白为什么有人管这叫里程碑,还全家总动员,选个有纪念意义的或者是有点儿风景的地方,特正式地站在相机前,挺事儿的,而且一些男生还和父母做出亲热状,太傻了,都二十多岁了,也好意思。
很多学生家长开着自家车或者单位的车来帮孩子拉行李,杨树林问###,用我骑自行车帮你拉点儿东西回来吗。###没用,自己找了一辆黑面包,把四年下来还有保留价值的东西拉回家。
###大包小包地进了门,杨树林说,回来了?###说,回来了。杨树林说,这回就在家住了吧。###说,嗯。透着一股无奈。
自打搬回家住后,###觉得生活很不习惯。原来想几点起床就几点起,想什么时候吃饭就什么时候吃,现在不行了,一切时间都要以杨树林为准,比如早上八点的时候,肯定已经吃完早饭了,中午十二点的时候,肯定是在吃午饭,晚上七点的时候,肯定已经吃完了晚饭,晚上十一点的时候,杨树林要上床睡觉了,肯定会嘱咐###也早点儿睡,###因为没事儿干,便也就睡了。
###说,我这哪是在家啊,整个儿一坐牢。
半个月下来,###竟然每天能在七点的时候自然醒,中午十二点就饿,晚上十一点就困。
###毕业前没找到工作,他学的是通信工程,上大学那年正好赶上扩招,但是四年后工作单位没扩招,###不想进小公司,大公司又进不去,于是便成为那部分差额。
###觉得不公平,很多同学还不如他呢,有的连毕业证都没有,就是因为父母说了句话,便进大公司了,进去后什么活都不用干,每月好几千挣着,还经常出差,住星级酒店,成天在里面看电视,或者游山玩水,而他的工作却要自己找,一点儿指不上杨树林。
###知道听说文革时候插队的知青里流传一副对联,上联:老子无能儿务农,下联:老子有能儿返城,横批:比爹。###觉得,只要是在中国,这幅对联放在任何地方和年代都适用。
杨树林也想帮###找份好工作,但苦于没有门路,自己的工作尚且如此,如何帮得上###。
陈燕毕业后进了家民营大公司,俩人一直磕磕绊绊,中间闹过若干次小矛盾,也吵也闹,吵完了闹完了,平静些日子,俩人又好了,反复多次,习以为常。
杨树林和沈老师感情日益深厚,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俩人加一块快一百岁了,平平淡淡,也挺幸福。###毕业后住在家里,影响了他俩的来往,所以每隔几天,杨树林总要加一次班,让###自己吃。###知道杨树林他们厂要倒闭了,不要说加班,就是工作时间内都没事儿干,但对杨树林的加班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我是你儿子 第四部分(5)
 晚上吃面条,杨树林先给###盛了一碗,###端走,杨树林又盛自己的,问###够不够,用不用再来点儿,###说够了。杨树林端着碗坐在###旁边,刚要吃,又说:还是给你拨点儿吧。 ###说,我说我不要了。杨树林开始吃,还剩半碗的时候,###吃完了,杨树林说,再给你挑点儿吧。###站起身,说,你烦不烦,说一遍得了,别没完没了的。杨树林说,我让你多吃点儿有错吗。###说,我都说我够了。
杨树林说,我不是怕你想吃不好意思嘛。
###说,我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想吃我就说了,不像你们这代人,想干什么不说,掖着藏着,虚伪。说完把碗拿到厨房。
杨树林吃着面条自言自语:从一口面条上升到虚伪的问题上,到底是大学毕业啊。
这句话让###很不舒服,他联想到自己最近的状况,觉得杨树林另有所指,好像嘲笑他大学毕业还找不到工作,这么大了还吃家里,于是急了,说:我不就没找到工作吗,你等着,等我挣了钱把你给我花的钱都还你。
杨树林说,我说什么了,让你觉得我跟你要钱,我没这意思。
###说,你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意思。
杨树林说,你是不是压力太大了,什么都往那儿想。
###说,我没压力,以后我找工作的事儿你少提。
杨树林说,你太敏感了,还不让人说,有压力就是有压力,没事儿,别太往心里去,慢慢来,面包会有的。
###受不了杨树林句句话都刺在自己心窝里,但表面上还很豁达的样子,说,我的事儿你少管。
杨树林确实没想招惹###,只是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并不知道这样的话会刺激到他,而且看不出###生气,依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两人经常因对事件的态度不同而争吵,嚷嚷半天,谁也说服不了谁,###觉得俩大男人这样挺没劲的,杨树林却乐此不疲,似乎将此事当成生活中的一种乐趣,闲得没事儿,杨树林就故意招惹一下###,让他说两句话,然后自己再说几句火上浇油的话,###便开始还击,于是一场争吵又开始了。要不这样,###基本不主动和杨树林说话,杨树林会感觉很孤独。
为了躲避杨树林,###开始白天出去,晚上也不怎么回家吃饭。杨树林经常在###出门前问他晚上是否在家吃,语气大有对###老不回家吃饭的不满。###说,我毕了业不是为了在家吃饭的,你好意思做饭我还不好意思吃呢。杨树林说,那你每天都出去忙什么啊。###说,不用你管,反正没干坏事。这样一来,更加重了杨树林对###每天都干了什么的好奇和对他回家吃饭的期望。###对这种现状很满意:在父子关系中,自己已经占据了主动。
没过多久,###找到工作了,在一家生产手机的外企做研发。杨树林欣喜若狂,觉得这是一份非常好的工作,原因是,他听过这个手机品牌,常在电视上看见他们的广告。
###是经过了笔试、口试、面试三层筛选后上岗的。杨树林一直替###捏了一把汗,当通过了前两关后,杨树林叮嘱###:跟经理说话的时候态度好点儿,别像跟我说话似的,有点儿眼力劲儿,不该说的别说,别说人家的手机不好,就是真不好也不要说,二十四拜都拜完了,就差最后这一哆嗦了,可别功亏一篑。
###说,在外面怎么做我知道,现在招聘不兴你们那一套了,谁听话用谁,谁有本事才用谁,招你进来不是让你占着那个地儿什么都不干,光会来事儿没用。
杨树林说,古往今来,当官的都不喜欢用乍刺的。
###说,我要是领导我就不用会来事儿的,没本事的人才会来事儿。
面试###的是一个外国人,问###是否用过他们的手机,恰好###的手机就是这个牌子的,###拿出来,挑了诸多弊病,并结合中国人的使用习惯,提出了改进办法。
回家后,杨树林问###怎么样,###叙述了经过,杨树林说,我觉得你悬了,准备找找别的工作吧,别一棵树上吊死。当天晚上,###接到让他第二天去上班的电话。杨树林说,外国人就是不一样。 
  
 我是你儿子 第四部分(6)
 ###的工资是试用期三千五,转正后五千。###挣钱了杨树林并不是很高兴,甚至有些失落:儿子刚上班就比自己干了一辈子挣得还多。
从这一天起,杨树林在###面前的自信与日俱减,原来每个月###还张口管杨树林要生活费,每当这个时候,杨树林强烈感受到作为父亲的尊严,但是现在这个时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但不要钱了,还开始给杨树林钱,让杨树林喜欢什么就买点儿。杨树林感觉很悲哀:自己的时代就要过去了。
杨树林还没有从###给他带来的阴影中走出来,又遭受到人生的另一沉痛打击:下岗了。
杨树林所在的工厂倒闭了,他从此后不用再去上班了,阔别了和他朝夕相处近三十年的工厂。当###得知这个消息后的第一反应就是,以后杨树林去沈老师那不能再用加班的理由了。
杨树林回到家后,话终于不像以前那么多了,###练哑铃他也不跃跃欲试了,为了不让他伤心,###都躲着他练,当看不惯他的某些做法时,###也不和他戗戗了,把杨树林当成一个易碎的花瓶,小心翼翼地保护起来。
但杨树林却把自己当成已经破碎的花瓶,再也粘不上了,每天愁眉苦脸。###安慰杨树林:没事儿,虽然你下岗了,但我现在有工作了,就当咱们和了一把大牌,然后又点了一个屁和,整体上还是赢钱的。
杨树林听了更加难过,自己在###眼里居然就是一个屁和。
蹉跎了几天后,杨树林觉得虽然自己五十多了,但不应该丢掉男儿本色,不能被眼前这点儿小困难吓倒,要重新振作起来,开始新生活。杨树林认为,自己的新生活就是做好###的后勤服务工作,让他专心工作,干出一番事业。杨树林想,自己的时代或许真的过去了,但他坚信,每个成功的儿子背后都有一个把成功的机会让给了儿子的父亲。
杨树林把每天买菜做饭当成上班,变着花样给###做,力求味道独特,营养丰富,并参阅报刊上罗列的白领们常见的不健康症状,制定相应菜谱,予以食补。
杨树林想,现在各个公司都讲究改革和创新,他也在烹饪上进行创新,发明了好几道新菜。每当他把一盘融入了自己的智慧和创造的菜端到###面前的时候,心情是喜悦的,异常满足,满怀期呆着###的称赞。但###经常尝过一口后,说,先保质保量,再推陈出新。或者:先打好地基,再更上一层楼。或者:先学会走,再跑。
这并没有动摇杨树林创新的决心和信心,他将获得###的表扬作为自己现阶段的使命,在革新菜谱的道路上奋发图强。
杨树林觉得有必要让###培养点兴趣爱好,转移其对烹饪的注意力,否则在家里吃不上顺口的饭了。
###问杨树林那你喜欢什么,杨树林想了想说,除了做饭,没什么喜欢的。###说,你活了这么多年就没喜欢过点儿什么。杨树林说,没条件喜欢,年轻的时候插队,整天干活,回屋就睡觉,后来回北京结了婚,有了你,开始照顾你,一眨眼就这岁数了。###想,既然如此,杨树林想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去吧。
又吃了一个礼拜稀奇古怪的菜,###受不了了,让杨树林规规矩矩地做,家常就行了,不用标新立异。杨树林说,做事切忌浅尝辄止,执著才能成功,昨晚我又梦见好几种茄子的新吃法,明天我就付诸实践。###说,你这不是执著,是一条道走到黑。杨树林说,我宁可撞了南墙再回头,也不临阵脱逃。
杨树林在创新美食的道路上辛劳地耕耘着,但并不是一分耕耘就一定会有一分收获。杨树林的付出,并没有得到###的肯定。###经常抱怨菜要么咸了,要么没味儿,要么太辣,要么太甜。杨树林的期望落空了,在屡次受到###批评后,自信心和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终于有一次不堪忍受,说,别老说我,要不你试试。
###说,我是做手机的不是做饭的,手机做不好别人可以说我,既然你把做饭当成自己的事业,就应该虚心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