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激情H文电子书 > 癞蛤蟆专吃天鹅肉 >

第242部分

癞蛤蟆专吃天鹅肉-第242部分

小说: 癞蛤蟆专吃天鹅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玲笑道:“你是不是还想问我,怎么会给你岳父当保姆的?”
  蛤蟆摆了摆手:“呵呵,你不说,我就不问。”
  卫玲也说:“你不问,我就不说。”
  “啥问啊,说的。听起来怎么象猜哑谜?”外面走进一个老头儿笑着说,原来是江石铭见两人许久没回去,特地过来看看的。
  尽管卫玲和江石铭两口子盛情挽留,蛤蟆也只在绿沙镇只住了一天多,就急忙忙的踏上了归途。不过在转车的时候,蛤蟆发现自己的钱包丢了,虽然报了警,但见那两个小镇警察一副懒洋洋的样子,也觉得没多大希望,恰好此地离凤鸣山不远,而蛤蟆又恰巧与凤鸣山有些渊源,于是干脆取道上了凤鸣山。
  凤鸣山上有一座清风观,观内一位道士无尘子据说是终南道长春子一脉的嫡系传人,据说历代均在此镇压一位千年邪魔。多年年前还是少年时的蛤蟆随父亲在此游玩时,远远看见一座洞室前跪了不少的人,走近一看都是些半大孩子。原来是当时《射雕英雄传》正在热播,也不知道这些人从哪里知道了无尘子的道学渊源,所以专程前来拜师学艺。
  蛤蟆见这些人当时跪的辛苦便忍不住大笑起来。这些跪着的人心里恨的不行偏偏一动也不敢动,怕一动了师傅会说心不诚,只能用眼角的余光狠狠的往蛤蟆身上招呼,还好目光不是激光,不然非得把蛤蟆烤焦不可。
  蛤蟆笑够了,就对那些半大孩子说:“你们别跪了,没用的。这里全是道士,又不是武术教练,不会收你们其中任何一个为徒的。就算收了也没啥可教你们的。”
  听到人群里有人不屑地哼了一声,蛤蟆又说:“你们这些人怎么死心眼呢?别以为心诚就可以了,问题是你诚的不是地方啊。人家修道,你却专程来学武,就怕你心越诚,就越和人家的道南辕北辙,人家怎么会收你们嘛。”
  蛤蟆在这儿絮絮叨叨的幸灾乐祸,终于有人说了句:“滚!少管我们闲事。”
  “就是!师傅收不收我们关你屁事!”有人带了头,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蛤蟆耸耸肩膀:“不听劝就算了,反正白受罪的是你们,我先去买个冰棍吃,这天可真热啊。”说着还装模做样的在额头上擦了一把汗。
  转身刚要走,洞室的门开了。跪着的这些半大小子立刻抖擞了精神,端正了跪姿,伸长了脖子往里看。
  洞室内走出一位五十多岁的道士,与往常见到的那些早已被世俗熏染了所谓出家人相比,还真颇有些道骨仙风。
  道士出了门,对眼前跪着的一干人完全视而不见,径直对正要转身离去的蛤蟆一招手,只说了两个字:“你。来。”
  蛤蟆惊厄的一指自己的鼻子说:“我?我不是来拜师的。”
  那道士理也不理,手一背进去了。当下有个聪明的家伙说:“出言不逊,师傅要教训你了。”
  蛤蟆当时毕竟只是个少年,没那些所谓转世重生的牛人的见识和张扬,心中也有些忐忑。但转念又一想:我刚才也没说什么大逆不道的话,而且他一个出家人能把我怎么样呢?于是也就泰然了。
  洞室依山而建,面积不大,最多只有二十个平方,室内除了一个石台,上面密密麻麻贴了不少的符录封条,此外就是两个蒲团,并无他物。道士盘腿坐在其中一个蒲团上,见蛤蟆进来了,用手一指另一个蒲团,蛤蟆照葫芦画瓢的依样也坐下了。
  至于两人在洞室里说了些什么,外面的人不知道。两个小时后,蛤蟆好像一幅大彻大悟的样子(怎么看都象装的)出来了,也不理会众人询问的目光,一溜扬长而去了。
  少顷,那个道士也出来了,对大家说:“诸位请回吧,我刚才已经收了刚才那位邓秋枫做弟子了。”
  众人一惊,心里都非常的不服气:我们在这里跪了这么久还不如一个胡说八道的小子?
  其中又有个聪明的说:“师傅既然收了他,那他就是大师兄了。可是怎么也得收够七个呀,不然怎么摆天罡北斗阵?”
  “对呀,对呀。”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那道士微微一笑说:“你们当中一个符合贫道条件的也没有啊。原因刚才你们大师兄已经和你们说了。”
  众人当下不服气的七嘴八舌,那道士也不管,手一背,又进去了。这一进去就再也没出来。众人又跪了一阵也觉得无望,才纷纷下山去了。
  后来有几个人在山下的旅馆里遇到蛤蟆,纷纷上前询问,师傅到底和他说了些什么。蛤蟆就故作神秘地说:“师傅传了我一套入门的内功心法。让我回去以后勤加修炼,然后再回来传我剑法、空明拳法、双手互搏术、九阴真经,噶拉噶拉神功……咔嚓卡咔嚓拳,20年后还立我做掌教大师兄……”
  众人虽说多少都中了点武侠电视剧和小说的毒,但是也听出来蛤蟆是在胡说八道,正想合伙揍他一顿,恰巧蛤蟆父亲穿着军装过来,蛤蟆算是逃过一劫,没有因为多嘴多舌而挨揍。
  时间过了20年,再次来到清风观,感觉却与20年前大不一样:一是清风观已经经过扩建了,不原来足足大了两倍;二是游客如云,和以前不过几个善男信女不可同日而语;还有就是以前游人来清风观是不需要买门票,而现在门票已经二十五元了。
  就在蛤蟆考虑是否掏钱买票的时候,发现一位大约30多岁的道士正盯着他看,看的那个亲切,弄的脊梁骨直发毛。
  蛤蟆忍不住问道:“这位道长,我们认识吗?”
  那道士忽然对蛤蟆深施一礼说:“可是邓师兄?”
  蛤蟆当年和无尘子一席长谈,虽然谈的投机,也拜了师,那不过是少年心性,根本就没往心里去,这时骤然被人叫做师兄,心里还真不习惯。但是入乡随俗,也回了一礼说:“正是秋枫,不知……”
  那道士喜道:“果然是师兄,师傅命我再此等候师兄,说师兄今日必到。”
  蛤蟆心想,这个无尘子了老道还真有两下子,这也猜的出来。不过随这道士进观这25元的门票是省下了,蛤蟆对此很高兴。
  一路走着,二人摆些闲话。那道士说:“当年在师傅洞室门外,师兄曾点化于我,只可惜天资愚笨,直到四年前才体会师兄话中的玄机。”
  蛤蟆一愣,原来这倒是是当初跪在洞室门前的半大小子中的一个,怎么这家伙最终还是来当了道士呢?又攀谈了一番才得知,原来这个目前叫月华子的道士,以前还是个成功商人呢,后来投资失败,又被亲人背叛,才有了看破红尘的念头。
  蛤蟆心中暗笑:我当年就是那么随便一说,哪里有什么玄机。至于你怎么分析,怎领会精神就与我无关了。我要是真有那么大本事,能混的现在这么惨?看来现在有不少的所谓高人和专家,经常说些让人半懂不懂的话,让别人去领悟,恐怕都是假装深奥的欺世盗名之徒。他们的那些话说的什么意思,恐怕连他们自己都说不明白。
  跟着那道士来到无尘子的洞室,这里与20年前已经大不一样了。依着洞室已经建起了一个面积不小的四合院,院子大门是敞开的,但是里面的石屏风却足以遮挡游人的视线,不过门前一块木牌上写着“本观长老清修之地,游人莫入”的字样又增加了这个院子的神秘感。因此也有些游人会在此地驻足观望。
  院子门口有个守门的道士,见蛤蟆他们过来了,赶忙站起来,还未等先前的道士介绍,就施了一礼说:“见过大师兄。”然后就主动头前引路。
  进了院子蛤蟆见此地打扫的十分干净,心知这些师弟还是很勤勉的。那两侧的厢房想必是师弟们食宿的地方。又跟随两位师弟进了正厅,正厅内有三位道士正在打坐,见了蛤蟆进来也纷纷过来见礼,先前的那个道士便开始介绍这是几师弟,那是什么子,蛤蟆心不在焉的也没怎么记,依次回了礼就算了事。
  一个道士拿了个蒲团说:“大师兄,师傅吩咐,若是你来了,需先静坐半小时清心,方可进去。”
  蛤蟆看了一眼那蒲团,新的。就点了点头。那道士把蒲团放在蛤蟆身后,蛤蟆盘腿坐下了。
  蛤蟆虽然叫无尘子师傅,但实际上从未和这个师傅学过什么,对道家理论也基本上一窍不通,他也不知道这个无尘子为什么会偏偏收他为徒,而且居然还是个乌龙大师兄。不过盘腿坐在蒲团上也许是受了道观内宗教气氛的渲染吧,他居然也渐渐的入定神游去了,所以半个时辰的时间到也过的飞快,就是站起来的时候腿脚有点酸麻了。
  无须引路就进了洞室。20年的时光在无尘子身上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痕迹,他依然是一幅50多岁的样子。洞室内也无甚改变,多了一张大草席,上面的也多了几个,一个旧的,三个新的,其中一个新的在主位上,也就是无尘子的侧后,另外一旧二新摆在客位上。
  无尘子闭目凝神感觉到蛤蟆进来了,只说了三个字:“来了?坐。”
  蛤蟆看了一眼那几个蒲团,微微一笑就径直走到主位上那个新蒲团坐下了,也依着无尘子的样子坐下了。
  无尘子不说话,蛤蟆也不说话。又过了一阵无尘子才说:“你才上山来,走了许多的路,所以让你静坐一下,除去浮躁。”
  蛤蟆恭敬地说:“弟子明白。”
  无尘子微微一笑说:“你下山20年,可好?”
  蛤蟆道:“有劳师傅牵挂,这些年,说好也不好,说不好也好。”
  无尘子轻声道:“哦?”
  蛤蟆继续说:“弟子这些年无病无灾,衣食无忧,自然是好了。只是弟子深陷红尘,难免沾染些市侩之气,欲而不达,这就是不好了。”
  无尘子说:“呵呵,看来这些年你的这个道悟的还是不错的,若想无欲无求谈何容易,茫茫人世间,这做生意的想发财,做公的想升官,孩童幻想着快些长大,老人希望能延年益寿,女人想青春永驻,男人想金枪不倒……就是出家人也不能免俗,做和尚的想成佛,做道士的想成仙,几乎无人能脱得了这个“欲”字。”
  蛤蟆道:“师傅教诲的是。”
  无尘子笑说:“其实这个欲到也不全是坏的,大家都无欲无求了,这个世界也就不能发展了,只是要把握一个度,不可贪得无厌就好了。”
  蛤蟆也微笑说:“师傅,您说话一点也不象个道士。”
  无尘子随口说:“我若是脱了这身道袍,也就是光溜溜一个老头子,道士不过是俗家对我等的称谓而已。”顿了顿又对蛤蟆说:“你看那石台上的封印。”
  蛤蟆扭头望去,发现那石台上的封条附录又增加了不少,想必是无尘子近20年新贴上去的,就说:“弟子看见了。”
  无尘子说:“那你觉得那些附录是否真的有驱邪封魔的无上法力?”
  蛤蟆想了想才说:“有,也没有。”
  无尘子手拈胡须,微笑着问:“那你到解释一下是何原因呢。”
  蛤蟆思索了一下,反问:“前些日子弟子在山下看见法院冻结财产,那封条上盖了鲜红的大章,其实不过是两张纸而已,任何一个孩子都撕的破,可就是无人敢去碰,这又是为何?”
  无尘子哈哈大笑说:“所以说,有些道理原本是很简单,可惜能参透这个道理的人太少了,有的人明明参透了,却又不敢相信那是真的,结果眼睁睁让真理溜走了。”
  外面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