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帝国 >

第78部分

大汉帝国-第78部分

小说: 大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片草原,是自古以来,华夏与胡人大战最激烈之处,死在这里的人,已经数百万。在这里痛击胡人的名将有赵武灵王,李牧,蒙恬。
  “就是那里,是当日大战最为激烈之地!”秦无悔指着前面,很是兴奋,为周阳讲道:“当日河套大战,蒙将军设计,命秦军在河套最南端设阵,给匈奴造成秦军无力固守的假象。匈奴虽然掳掠多年,却从未与秦军大战过,更没有夺取河套之地的想法。头曼单于野心勃勃,以为大秦刚刚统一华夏,伤亡过大,无力夺取河套之地,想趁此机会把河套之地占据,他那是做梦。”
  匈奴人人都是飞骑,穿着皮甲,骑着战马,挥着弯刀,一见情势不利,拨马便逃,真不好追。这点,周阳已亲身领教过。若是把匈奴诱到最南端,再派出骑兵抄其后路,倒是一大妙计。阴山这么大,藏百万大军都不是问题。
  就在周阳转念头之际,只听秦无悔道:“匈奴不知蒙将军之计,不把秦军看在眼里,对秦军阵地猛攻。头曼单于哪里知道,正有五万多架弩在等着他们……”
  “你说多少?五万多架?”周阳的眼珠子差点砸在地上了。弩,是周阳接下来对付匈奴的利器,可是,才四千多一点,太少了。乍听此言,周阳一颗心怦怦直跳。
  秦无悔自然是不知道周阳所想,只是微微奇怪:“说是五万多架,那是把手弩算在里面。真正威力最大的就是你们说的秦弩,上万架。那一发威,还用说么?匈奴是成片成片的倒下。听我们的祖辈说,每一次射击,匈奴的骑兵队伍就会出现一个巨大的缺口。”
  秦弩,周阳不仅见过,还在营地试过威力,比起大黄弩更强几分。上万架秦弩发威,那是毁天灭地的威力,血肉之躯根本就抵挡不住。
  “整整打了一天,匈奴战死八万,算上受伤的,折损近半,却连秦军的衣角都没碰到!”秦无悔的声音高亢,有些刺耳了:“就一天功夫,匈奴就士气大挫,心惊胆裂,再也没有了与大秦打下去的信心,不得不撤退。蒙将军早就料算好了,放弃营地,命秦军骑上快马赶去北方的营地,等匈奴撤到时,秦军早就严阵以待。又是尸积如山的射杀,匈奴彻底给打怕了。”
  微一停顿,右手一握拳,振奋异常:“就在这时,秦军的飞骑全部出动,与匈奴硬撼。公子扶苏亲自冲阵,就是那里,是扶苏公子大战之地,也是此战最激烈之处。”
  周阳的眼前浮现出扶苏率军冲杀的情景,不由得热血振奋,右手紧握成拳,手背发青。
  “公子高呼着:飞骑鼻祖!率领将士们冲杀。所有的将士们齐声高呼:飞骑鼻祖!”秦无悔兴奋得脸上泛着红光,仿佛当日大战是他参与,而不是他的祖辈参与:“那是始皇下的旨意:要让匈奴知道谁才是飞骑的祖宗!”
  周阳感慨无已,秦始皇不愧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帝王,他一句话,数十万将士不惜性命与匈奴搏杀,就是要证明秦军老是飞骑鼻祖,这是何等的人格魅力!
  “那一战,匈奴五十万大军逃出去不过数万。阴山以南的上千里之处,到处都是红色。这里,在十年前还是红的!”秦无悔右手用力的指着前方。
  一仗打得匈奴五十万之众没了,那是何等的让人震憾!
  击破五十万和斩首五十万,那是两回事。秦军此战斩首四十多万,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就是汉武大帝的大手笔“漠北决战”,也没有这等斩获。
  周阳仿佛处身在当日的战场上,激奋不已,仰天一声长啸,仿佛无数的秦军正在欢呼,正在高唱战歌“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誓不休战!”
  一百二十二
  过了许久许久,周阳这才平息下来。扭头一瞧。秦无悔、赵破奴他们和他一般激动。是啊,他们都是热血男儿,处此激动人心之地,谁能不激动呢?
  “大帅,大秦之所以能在河套一战大获全胜,就是因为在阴山藏兵极多。十几万骑兵藏在阴山,匈奴根本发现不了。”秦无悔很是自豪。
  要是不解兵法之人,一定会认为藏十几万军队跟喝南瓜汤一样稀松平常,周阳却是知道其难度有多大。别的不说,光是十几万大军的吃喝,就是一个天文数字,需要庞大的后勤补给。更别说,还要躲过敌人的侦察,其难度可想而知了。
  “阴山广大,有不少山谷低洼处,正好可以藏兵。”赵破奴略一沉吟,点评起来。
  秦无悔看了他一眼:“大秦之兵不是藏在山谷低洼处,而是藏在山洞里。”
  “山洞?那得多少?”周阳吓了一大跳。
  就算一个山洞藏五百人,就需要三四百山洞,阴山虽大,到哪里去找这么多的山洞?肯定是挖出来的。这工程就浩大无比了。
  “这附近就有一个藏兵洞。”秦无悔朝右边一指。
  “带我们去看看。”周阳好奇心大起,一定要去看个究竟。
  “大帅,请随我来。”秦无悔走在头里,周阳和赵破奴跟在身后。
  向前走了差不多两里路,来到一处断崖下。这里草木茂盛,藤蔓丛生,绝对的原始森林,秦无悔却是朝崖下一指:“就是那里。”
  周阳一瞧,除了树木藤蔓石头,什么也没有。
  秦无悔走上去,在一块石头后面一阵摸索,再去另一块石头后面一阵掏摸,只听一阵嚓嚓声从岩中传来,露出一个洞口,黑沉沉的,不知有多深。
  “大帅,请!”秦无悔侧身相邀。
  赵破奴担心周阳安危,大步一迈,就要抢在头里,却给周阳拉住了:“放心,不会有事。”
  在秦无悔的带领下,周阳随在身后,进了山洞。一股霉味扑面而来,很久没人来过了。
  山洞里很黑,看不清楚里面的情形。秦无悔好象变戏法似的,在洞口堆着的漆箱里一阵翻动,找出了几支松脂火把。点燃了,递给周阳一支,赵破奴一支。
  举着火把,周阳看清了,这山洞又大又深,洞里摆放着不少东西,有榻、有锅灶,这里应该是秦军歇息之处。
  “里面有武器库,粮仓,马厩。”秦无悔朝里一指。
  山洞里存粮供军队食用,这可以理解。有马厩和武器库就难以让人置信了,周阳有些不信,秦无悔笑着解释:“为了痛击匈奴,大秦经营了很多年。藏兵洞不仅用来藏兵,还用来存贮武器、战马。”
  怪不得秦朝那么吸引人,实在是行事与众不同,周阳不得不服气。
  众人前行一段,果见一个不小的马厩,足以容纳数百匹战马。马槽仍在,就是有些腐朽,应是用山中树木所制。周阳用手一敲,碎裂了一大块。
  “在这里养马,哪来那么多草料?”赵破奴有些想不明白了。
  秦无悔没有说话,而是看着周阳。周阳知道,他是在考自己:“在这里蓄养战马,不能用草料,而是要要用精粮。军队藏在这里,离大战之期不远了,战马得上膘,战力才能最强,只有喂精粮了。”
  “大帅好见识!”秦无悔大拇指一竖,赞一句:“正是如此。”
  再朝前走了一阵,几个巨大的谷囤出现在眼里,高近五丈,宽有五六丈。望着这些谷囤,周阳很难相信,不由得揉了揉眼睛,秦朝做事不同凡响,要不是亲眼所见,真不会相信这是真的。
  秦无悔在谷囤上一阵拍动,手里多了些谷物,颗颗饱满,烂若新谷,放了一颗在嘴里,嚼动起来。
  周阳看得清楚,差点一屁股摔在地上。这些东西都几十年了,还完好无损,就是现代社会,也不见得能有如此保存技术。秦朝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了。怪不得秦朝魅力四射。
  抓起几粒谷子,放地嘴里嚼动,没有一点臭腐味,还带着淡淡的甜香,绝对是上等好谷,用来喂养战马,战马会膘肥体壮,打起仗来,冲击力才会最强。
  “这是麦囤。”秦无悔朝右边的麦囤走去,来到近前,弄出一些麦粒,递给周阳。
  关中种麦不种谷,是以秦军喜面食,不喜稻米鱼虾之物,麦是供秦军食用。谷是用来喂养战马用的。
  周阳接过一瞧,麦粒胀鼓鼓的,绝对完好,一嚼之下,甜香沁人:“真不简单,数十年了,还保存得这般好!”
  秦无悔很是自豪:“不要说数十年,就是一百年,也能完好如初。”
  周阳相信他说的是真的。以秦朝行事与众不同的风格,把粮食保存上百年不是问题。
  周阳要是历史学得好的话,他就会知道,秦朝谷仓散落的粮食,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仍是完好无损,别说区区百年了(考古专家找到了实物)。
  “这里就是武器库了。”秦无悔朝前行去,来到一堆堆得整齐的漆箱前停了下来。
  漆箱有数十之多,周阳用手一敲,咚咚作响,还没有损坏。
  “这山洞并不是秦军挖的。是赵军挖的。”秦无悔指着宽大的山洞,陈说其历史:“最早发现这山洞的是赵武灵王。赵武灵王在河套与匈奴有一场大战,是时,他用十五六万赵军,大破匈奴三十万之众,打得匈奴远遁,上百年不敢南下,直到头曼单于时才南下,却给蒙将军大破之。”
  赵武灵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对匈奴大战的君王。周阳从司马谈的手笔中读过这段历史,秦无悔提起,不由得热血如沸。
  “武灵王之后,李牧继续经营这里。赵国灭亡,大秦接着经营,是以才有今日之盛。”秦无悔于此事很是了解:“大秦虽然亡了,留在阴山山洞中的粮草可供三十万大军三月之用。”
  “三十万大军用三个月?”周阳差点跳起来。
  “是呀!要不然,我们数十年怎么挺得过来。每当我们打不过匈奴,就藏到这些山洞里躲起来,匈奴找不到我们。我们在这里有吃有喝,过十年八年都不是问题。”秦无悔脸上泛着红光。
  “这些粮草都还在吗?”周阳迫不及待的问。
  要是这里有这么多的粮草,将来收复河套之地,就会省很多事,这可是天大的事情,天大的美事!
  “我去过的十几个山洞,都完好无损,其他的地方,应该差不多吧。”秦无悔略一沉吟:“阴山共有三百多个藏兵洞,我去过的不过九牛一毛。”
  三百多个藏兵洞,得藏多少兵?不要说十几万,就是三五十万也不是问题呀。
  “除了粮草,还存有大量的军械。别的不说,就是连弩就有四五千架。”秦无悔指着面前的漆箱:“这里就有十几架连弩。”
  “呃!”周阳嘴里发出一阵磨牙的声音,过了半天,这才扯着嗓子,问道:“你说什么?阴山藏了几千架秦弩?”秦弩就是秦无悔嘴里的连弩。
  “是呀!”秦无悔惊奇的打量着周阳。
  “天佑华夏!”周阳兴奋莫铭,双拳紧握,不住踱圈子。越踱越快,仿佛在飞。
  秦无悔当然不清楚周阳为何如此兴奋了,瞧周阳那欢喜劲头,比打了大胜仗还要高兴。不就是说有几千架秦弩么,这东西放在这里数十年了,用得着欢喜得屁股上都是劲头?
  赵破奴参与弩阵的训练与试演,当然明白周阳为何如此欢喜了。周阳可供使用的弩才四千多一点,太少了。四千多架弩集中使用,出其不意,固然可以给匈奴以重大杀伤。
  可是,匈奴与汉军不一样,能打胜,就会一窝蜂的拥上去,要是打不过,拨马便逃。可以想象得到,将来这一仗,匈奴遇到汉军弩阵的射杀,挫了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