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帝国 >

第412部分

大汉帝国-第412部分

小说: 大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泉下有知,亦会为之惋惜!”
  “让朕想清楚。”刘彻仍是沉吟不决。这决定,可不好下啊。
  众人理解刘彻的难处,并没有催促,只是静静的等待。
  “皇上,这有何难决断的吗?”一直没有说话的周亚夫,突然大声道:“皇上,要不这样,大军凯旋之日,便是先帝下葬之期。有此一条,足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了!”
  “……”
  众人吃惊的睁大眼睛,打量着周亚夫,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周亚夫这话太疯狂了,疯狂到让人震惊的地步。皇帝的后事,是头等大事,谁敢延期?可是,周亚夫这话又有道理,很有道理。
  自古以来,就没有如景帝这般,尸骨未寒。外敌杀来的事情。若是暂缓景帝下葬,等到击破匈奴,大军凯旋之时,再来给景帝下葬,绝对是千古未有的奇事!其意义,用光所有的言词也难以表达。
  “有理!”众人齐声赞同。
  “就这么定了!”刘彻右手一握拳,终于决断了:“父皇,孩儿不孝,有违你的旨意,请原谅孩儿!”说到后来,声音很是沉痛。
  “除了在先帝葬礼一事上做文章外,还可以做点别的文章。”周阳放下心来,接着道。
  “姐夫,还有什么办法?”刘彻打量着周阳。
  “皇上,先帝驾崩,大汉若是一点不防备匈奴,这不在情理中。”周阳眉头一挑,眼中精光闪烁:“这就是机会。”
  “对!”刘彻明悟之人,马上明白过来:“这用兵遣将之事,就由姐夫来决断了!”
  这话一出,就是把击破匈奴这一重任交给了周阳。周阳倍感肩头担子沉重,站起身来,一脸的严肃。道:“臣这就调兵遣将了,派一将去边关。”
  “大帅,末将愿往!”李广、程不识、卫青三人站起身,齐声请命。
  “卫青听令!”周阳大声点将。
  “末将在!”卫青大声应命。
  “你立即赶往边关,约束三军。”周阳大声下令,问道:“我的意思,你可明白?”
  “大帅放心,末将明白!”卫青是个聪明绝顶的人物,念头转动之际,就明白了周阳的用意。
  “大帅,怎么不让末将去?”李广和程不识跨前一步。有些不满。
  “你们二位,是威震匈奴的名将,若是此时去边关,那不是在告诉单于,大汉对匈奴有备吗?”周阳摇头,脸一肃,道:“你二位就留在长安!”
  “留在长安?”李广和程不识二人一脸的不甘之色:“大帅,末将与匈奴厮杀一生,临到击破匈奴之时,不能没有末将呀!”
  二人急得跟什么似的,脸色都变了,要是哭能解决问题,二人一定会哭出声来。
  “只是让你们留在长安,并没有说不让你们参战。”周阳解释一句。
  “呼!”二人长出一口气,焦虑一扫空,欢喜不禁,齐声拍周阳的马屁:“还是大帅知道疼人!”
  只要能让他们参战,不要说拍周阳的马屁,就是叫周阳祖宗,二人也愿意。要知道,击破匈奴,是他们毕生的宏愿!
  “你们留在长安,也有任务给你们。”周阳接着下令:“从眼下开始,你们要在长安风风光光的出入。出行的时候,要多带兵士,队伍一定要雄壮,声势一定要大,越大越好。”
  “这个……”李广和程不识愕然不解。
  “大帅,末将之所以能赢得将士们的真心相待,那是因为末将从不张扬,这事,末将可是办不来。”李广的为将之道便是与将士们同甘共苦,从不张扬,这与他的为将之道相违背,迟疑了半天,还是说出来了。
  “不仅你们要如此,就是我也会如此做。”周阳沉声道。
  “这是为何呀?”李广和程不识齐声问道。
  “妙!妙!妙!”刘彻、张辟、申公、主父偃他们已经反应过来了。齐声击掌赞赏。
  “飞将军,程将军,大帅这是为了迷惑单于。”张辟彊给人释疑:“你们在长安闹的声势越大,单于越是相信,你们在长安,不会去边关,单于才会放心。”
  “哦!”李广和程不识恍然大悟,齐声赞道:“大帅,你的主意就是多!既然如此,末将领命。”
  这事安排好了,周阳接着道:“雷首山中的十五万大军,要马上北上。为了不泄露消息,凡大军所过之处,一定要严密封锁,即使百姓也不能靠近。”
  “皇上,臣请命赶往中原,完成此事!”张辟彊冲刘彻请命。
  “在下愿往!”晁错站起身请命。
  十五万大军的调动,声势会非常大,一个不慎就会泄露,这是重中之重。刘彻把张辟彊和晁错一打量,道:“二位愿往,朕就放心了!”
  大事已经决定了,接下来,众人商议协调、细节问题,费时老长,直到天黑,这才散去。
  卫青一出宫,立即带上公孙贺、公孙建、秦衣、秦无悔、张通这些将领,赶往边关。
  周阳骑着追风驹,赶回府里。刚进府,就给聂壹迎个正着,此时的聂壹,焦虑异常,不住搓手,一见周阳的面,顾不得施礼,就问道:“大帅,皇上可同意开战?”
  周阳左右一打量,还好,附近没人,沉声道:“聂壹,要沉住气!”
  聂壹明白,如此大事,越少人知道越好,他如此叫嚷,实是不该,自责一句:“大帅训诲的是,在下记住了!”
  “你即刻赶往边关,打探匈奴动静,一有消息,立即报来。”周阳一脸的肃然之色。
  “皇上同意开战了?”聂壹左右一打量,见没有人,压低声音问道。
  “嗯!”周阳轻轻点头。
  “太好了!”聂壹右手紧握成拳,狠狠一挥,振奋异常:“我担心死了!担心皇上不让开战!这下好了!大帅放心,我这就赶去边关,去打探匈奴的动静。”脚一抬,就要大步而去。
  却给周阳叫住了:“对了,你久在匈奴活动,对匈奴的地形极是了解。你多物色一些向导,到时,用得着。”
  “大帅,这事何必去物色呢?”聂壹笑嘻嘻的道:“大帅,你忘了,你派了不少兵士给我。这些年,他们随我在大漠上走动,对大漠熟之极矣,就是闭着眼睛,也不会走错。大军行动之际,就派他们来领路,包证不会出错。”
  “是有这回事!”周阳这才想起,当初为了协助聂壹,他从军中挑选过一批兵士给聂壹,为数不少。他们在大漠上行走了好几年,对大漠极是熟悉。
  在大漠上行军,最难的便是好的向导。尤其是在这样的冰天雪地里行军,向导尤其重要。眼下这时节,光认准方向是没用的。若只是辨别方向,根本就难不住汉军,因为在周阳的要求和指点下,汉朝已经造成指南针了,方向不是问题。
  有了这些对大漠极是熟悉的向导,这胜算以大了不少,周阳大是放心道:“你去吧!”
  “诺!”聂壹应一声,施礼告退,小跑着去了。
  “柳铁!”周阳跺跺脚上的雪花,大声叫唤起来。
  蓄着胡须的柳铁,大步过来:“公子,有何吩咐?”
  “你去挑选几百兵士,要个头大的,马骑得好的,嗓门大的,随我出去走走。”周阳大声吩咐起来:“从今天起,我出行一定要风风光光的,阵仗要大,旌旗、兵士,一样不能少。”
  “这……公子,你怎么改性子了?”柳铁万分不解。
  周阳虽是贵为大帅,一向出行只是带几个兵士随行,从来没有弄出大阵仗的事情。
  柳铁打量着周阳,眼睛越睁越大,仿佛不认识周阳似的。迟疑了半天,这才问道:“公子,我有没有听错?”
  “你没听错!我马上就要出去!你要即刻办好!”周阳脸一沉,大声道。
  “咕!”柳铁艰难的咽着唾沫应命:“诺!”
  在柳铁的调度下,没多久,数百兵士就调集齐了,个个牛高马大,气势如虹。周阳来到一辆极是气派的马车前,跳了上去,掀起帘子,一头钻了进去。
  这马车外面看起来,极是气派,里面的陈设却是极为简单,只有一张矮几,一张短案。周阳跪坐下来,掀起窗帘,道:“拿出精气神,给我吼起来,就说大帅出行,闲杂人等回避!”
  “走!”周阳一声令下,一队人浩浩荡荡的开了出去。
  “大帅出行,闲杂人等回避!”兵士们齐声吼起来,吼得山响。
  一出破虏侯府,立即引得百姓驻足,议论纷纷。
  “大帅这是怎么了?”
  “大帅一向出入都是骑马的,就没有坐过车。”
  “这车好气派!”
  在百姓的议论声中,周阳的队伍开走了。凡是周阳所到之处,百姓就会议论不已,各种猜测都有。
  就在周阳在长安大摇大摆到处乱逛之时,李广和程不识二人也是车乘极壮,在长安到处晃悠,引得百姓议论纷纷。
  ……
  雁门,帅府。
  卫青顶盔贯甲,腰悬环首刀,站在前面,威风凛凛,虎目明亮如九天之上的烈日,目光炯炯,打量着众将。
  公孙贺、公孙建、秦衣、秦无悔、张通,以及一众边关将领肃立,气象森严。
  “卫青奉大帅之命,统领边关诸军,从今天起,边关之上的事宜要改改了。”卫青扫视众将,大声道:“传我将令,所有边关将士休假十日!”
  “啊!”一众将领大惊失色。
  卫青这道将领也太惊人了,景帝驾崩,整个汉朝处于高度戒备之中,谁也不敢松懈。边关更是戒备极严,防止匈奴打来,这不需要多高的才智,只要稍有头脑的人,都知道此时给兵士放假,无异于把边关拱手让给匈奴。
  “卫青,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擅改大帅的军令!”公孙贺大声反驳起来。
  “公孙贺,你也是身经百战的将军,竟然如此不知军中规矩。我统领诸军,就得行我的号令!”卫青手按在环首刀上,眼色不善的打量着公孙贺。
  “卫青,你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你才从军多少时间?就敢如此说话?”公孙建也来反驳了:“当年,我们追随大帅出生入死,在五十万匈奴中杀进杀出时,你还在平阳郑家牧猪。”
  卫青家贫,这是人生的痛事,一闻是言,卫青一双眼睛瞪圆了,怒视着公孙建,大吼道:“来啊!给我打!狠狠的打!”
  兵士冲进来,把公孙建按在地上,一阵军棍打下去,打得公孙建惨叫声不断。
  一众将领看在眼里,极是不服气,可是,在卫青的高压之下,又不敢说话,唯有敢怒不敢言的份。
  卫青是真怒了,吼着叫着,要兵士对公孙建下毒手,打得公孙建皮开肉绽,一身是血。
  众将看着卫青的眼神极是不屑,什么东西,不就是周阳的一个小舅子吗?还狐假虎威了。
  “带下去!”卫青吼一声,公孙建给兵士象架死狗一样拖了下去。
  “我统领大军,就得照我的规矩行事!”卫青接下来又是一通训斥,大话狠话不少,一众将令听在耳里,气在心头,就要找卫青说理。
  卫青却是一甩手,快步而去,让一众将领们要说理也找不到人,只得摇头叹气的离去。
  卫青来到房间,只见公孙建站在当地,冲公孙建行礼道:“公孙将军辛苦了!”
  “辛苦什么,就是太冷了点。”公孙建从背上扯下一个垫子,血淋淋的,在手中一晃:“这猪血,弄在身上,跟冰没差别。”
  公孙贺、张通他们先后进来:“卫青,你的名声可是糟透了!众将正在骂你呢,说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