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帝国 >

第326部分

大汉帝国-第326部分

小说: 大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追认了战功,就需要继承人。秦军将士早已泉下作古,不可能赏及他们自身,只能赏给他们的亲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这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进行排查,选出最适合继承的人选。
  正是因为这工作很繁重,景帝才命申公处置。
  周阳他们在长沙停留了近十天。这十天里,周阳是忙前忙后,不仅要忙军务,更要协助申公处置秦军英灵归来一事。
  首先是要把这些骨灰、棺椁清理出来,一个郡一个郡的弄明白,便于各地官员扶灵归去。十几万,不是个小数目。处理起来,就很困难了。
  好在申公才干不错,周阳尽心,再有公孙弘辅助,在他们的配合,费时数日就完成了。
  各地官员先是祭拜一通,然后带人运回去。到了各地,还要祭拜,还要挑选继承人,还要赏赐,又是繁重的事务。
  一批又一批的骨灰、棺椁给运走,赵佗是送了一批又一批,每送一批就会哭上一通。这几日里,赵佗是每天要哭好几通,整天以泪洗面。
  周阳他们没有劝说,因为无法劝说。这些骨灰是赵佗数十年收集起来的,那是他的命根子,是他的情感寄托,如今要运回各地,虽是英灵安息所必须,对他来说,无异于用刀在捅心窝,很痛,很痛!
  “胡儿,赶紧备车!”赵佗拄着拐杖,从屋里出来,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儿。
  “大王这是要去哪里?”周阳和申公进来。
  “呵呵!”赵佗上前见礼道:“回真定去看看!数十年了。不知真定是什么样儿了?祖坟前的枣树还在在?祖坟是不是变了样?”
  赵佗的老家是真定,他日思夜想的就是回到真定,去祖坟上看看。
  他的祖坟与别人的祖坟不同,因为给吕太后挖过。
  吕太后当政期间,哪把赵佗这个秦朝余孽放在眼里,勒令赵佗归降。可是,赵佗不把吕太后放在眼里,不予理睬。吕太后气不过,把他的亲戚朋友抓进大牢不说,还把他的祖坟给挖了,甚至还派军队攻打南越。
  以吕太后想来,赵佗不过是秦朝余孽,暴秦那么凶悍,不也一样亡了吗?赵佗他能翻起什么风浪?这一仗,南越必亡。
  然而,战事的发展,远出吕太后的意料,汉朝不仅没有灭掉南越不说,反而给赵佗一路往北,打到长沙来了。
  那时候,追随赵佗出战的主要是秦始皇那支南征大军。当时。虽然他们的年纪不小了,可是,他们毕竟是追随秦始皇征战天下的精锐之师,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士气高昂,战阵经验极为丰富,汉军根本就不是对手。
  汉军败北之后,吕太后虽是不愿,不得不服软,赵佗这才退兵。退兵之后,赵佗称帝了,号称“南越武帝”,摆出一副要与汉朝死磕的架势。
  到了汉文帝时候,汉文帝不仅把赵佗的亲戚朋友给放了,还派人重修了赵佗的祖坟。做完这些,文帝派袁盎入南越说服赵佗,赵佗这才去帝号,归附了汉朝。
  祖宗对于中国人来说,那是神圣的存在。赵佗的祖坟被挖,他无时无刻不在念着,想亲眼看看祖坟,来到长沙这几日,早就想赶回真定去了。可是,送别秦军英灵更形重要,他才一直担误至今。
  “大王,恐怕不行了。”申公笑呵呵的道:“皇上说了,无论如何,要请大王去长安一趟。”
  “是请。是请!”申公特别提醒一句。
  “请?”皇帝历来要见人,那是“召”,就从来没有用过请字,就是周阳击破匈奴,景帝也没有用请字,这份量太重了,赵佗有些傻眼:“皇上这是……”
  “皇上说了,你为华夏守护南越,数十年如一日。你回归中原,皇上要为你举行一场大庆。”申公脸上带着笑容:“还请大王不要却了皇上之心。”
  赵佗的确是当得起“守护神”的称号,正是他守护了南越之地。若是他有野心做皇帝,秦末战乱之际,他手握五十万雄兵,杀回中原,与刘邦、项羽争夺天下,大势未可知。那可是五十万秦军,是秦始皇麾下的无敌大军,一旦他卷入中原战场,刘邦、项羽他们能不能称霸,很不好说。
  赵佗没那么做,而是塞断五岭通道,守护南越之地,保得岭南不失。无论怎么赞誉都不为过。为他举行一场盛大的庆祝会,那是应该的。
  “只怕我受之不起。”赵佗很是意外,迟疑着道。
  “大王要是受之不起,还有谁能受得起呢?”周阳反问一句。
  “哎!”赵佗长叹一声道:“那是弟兄们的功劳,不是我的功劳。”
  “前朝将士皆已泉下作古,大王就代他们受了吧!”申公一躬身,这是致敬。
  “既如此,赵佗就生受了!”赵佗很是感动,鞠躬还礼。
  周阳一声令下,向长安进发。秦衣仍是为赵佗赶车,赵胡随侍左右。与赵佗寸步不离的。还有一队黑衣秦卫,他们是赵佗的亲卫,非常忠心。
  长沙去长安,倒也不算远,停停歇歇,数日之后,就到了灞上。景帝传来旨意,要汉军在灞上扎营。
  周阳传下命令,汉军就在灞上驻扎下来了。
  随后,周阳、李广、程不识、公孙贺、公孙建、申公、公孙弘、赵佗,还有张通他们这些立有大功的兵士,直奔长安。
  汉朝数十年来一直想收百越之地,却是一直没有成功。如今,终于收复百越之地,对汉朝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比起长城大捷,丝毫不逊色。
  从灞上起,就有闻风而来的百姓,站立在大道两旁,欢迎周阳他们的归来。
  “大汉万岁!”
  “汉军威武!”
  一声接一声的欢呼声直上云霄。百姓扶老携幼,载歌载舞,欢喜难言。
  周阳、李广、程不识他们骑在战马上,不时朝百姓挥手致意。
  “呵呵!”赵佗一颗花白的头颅从窗口探出来,打量着道旁的百姓,笑不可抑,一个劲的道:“大汉醒啦!醒啦!”
  说得没错,自从汉朝创建到如今,数十年过去了。除了去岁,大败匈奴外,在对外战争中少有胜仗,多为败仗。以汉朝地域之广,人口之多,无异于一头沉睡的雄狮。如今,这头雄狮醒来,必将发出惊天怒吼。
  很快就到了清明门。远远看见景帝的皇辇,停在清明门。皇辇旁站着一个人。褒衣博带,风采照人,正是洒脱不凡的董仲舒。
  周阳一双眼睛四下里寻找,想看看能不能找到张不疑。可是,却是不见他的踪影。
  “董仲舒见过大王!”董仲舒快步过来,冲赵佗见礼。
  “见过董大人。”赵佗一双明亮的老眼在董仲舒身上不住打量,赞道:“董大人好风采呀!大汉地广人众,人才济济呀!”
  “大王过奖了。”董仲谦逊一句,上前和周阳、申公、李广他们见礼。
  见完礼,董仲舒这才传景帝旨意:“皇上有旨,请大王乘皇辇入宫!”
  “乘皇辇?”赵佗绝对想不到景帝竟然给他如此隆重的礼遇,有些傻眼:“这……不可,不可,万万不可!”
  “皇上说了,大王守护南越数十载,功莫大焉!不如此,不足以彰显大王之功,还请大王勿辞!”董仲舒接着道。
  “这个……”赵佗仍在犹豫。
  以周阳对景帝的了解,既然做出了决定,是不会更改的,笑着劝说:“大王,你就不要推辞了。皇上之所以如此隆遇,不仅仅是因为大王守护南越有功,还在于大王是前朝五十万南征大军的最后一兵,礼遇大王,就是在礼遇前朝南征将士!”
  “皇上万岁!”
  赵佗卟嗵一声,跪在地上,冲长安叩头:“赵佗谢皇上隆恩!弟兄们,你们看见了吗?皇上对我们如此礼遇呀!”
  在周阳和董仲舒的搀扶下,赵佗上了皇辇,太监一挥马鞭,皇辇朝长安城驰去。
  周阳飞身上马,跟在皇辇旁边。
  一进入清明门,只见城里人山人海,街道两旁全是迎接的百姓。
  “大汉万岁!”
  “汉军威武!”
  呐喊声此起彼伏,直上云霄。去岁,长城大捷归来,其盛况也不过如此。
  长城大捷,对汉朝的意义重大,那是汉朝创建以来,对匈奴最大的胜仗,一洗数十年的耻辱。
  收复百越,对汉朝的意义同样重大。一是彻底解除了南面的威胁,不用再担心有人统一百越,威胁汉朝南方。二是,没有了百越的牵制,汉朝的战略重心就可以转向北方,全力对付匈奴,与匈奴的生死战,胜算更大。
  对百越的意义,汉朝百姓不会不明白,这是要与匈奴大战的前兆,汉朝与匈奴的生死战即将上演。击破匈奴,靖边安民,那是无数汉人的梦想。
  “大帅!”
  “大帅来了!”
  周阳所到之处,必然会发出一阵惊天的欢呼声。
  去岁,汉军在周阳的统率下,打败了匈奴,斩首数十万,汉朝第一次扬眉吐气,汉人挺起腰杆做人。
  如今,在周阳的率领下,汉军收了百越之地,百姓对周阳的敬爱之情,就是用光三江四海水来研墨也不能说清。
  周阳不时冲百姓挥手,让百姓更加欢喜,赞不绝口。
  “大帅好亲切呢!”
  “大帅更俊了!”
  “大帅,你什么时间变得更俊了?”李广策马而来,与周阳并骑而驰,调侃一句。
  “飞将军,你听错了,不是我更俊了,是我本来就很俊。至于你嘛,却是越来越老了。”周阳笑着调侃起来。
  “你……”李广直翻白眼。
  “飞将军,你就休要眼红,大帅再俊,你也没有女儿。”程不识插上一句。
  “呵呵!”公孙贺他们齐声大笑。
  “呸!你有女儿?”李广很不满。
  程不识耸耸肩,算是回答。
  离开长安,已经半年多了,重回长安,周阳他们的心情都不错,说笑几句后,来到了驰道,不再说话。
  主父偃等在这里,传景帝的旨意,要赵佗、周阳他们走驰道,以示荣宠。
  走驰道,是汉朝最高礼遇。周阳他们已经走过一回了,并不妨碍再走一次。李广他们挺起了胸膛,昂起了头颅,特别振奋。
  周阳也是欢喜,打起精神。周阳并不是那种喜欢卖弄功勋的人,可是,这种礼遇是对他功劳的承认。承认自己功劳,那是人生最快慰的事情。
  谢恩之后,皇辇上了驰道,周阳一拉马缰,追风驹欢嘶一声,上了驰道。
  李广、程不识他们紧随其后。
  张通红光满面,欢喜得差点从马背上摔下来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竟有走驰道的一天。张通出身于破败的世家,真不知猴年马月才有如此荣耀。行走在驰道上,那感觉就好象在云端之上,飘呀飘的。
  车声辚辚,马蹄沓沓,在驰道汉军的注视下,周阳他们很快就到了未央宫前。
  朝中大臣在这里迎候。周亚夫手执玉笏,身着朝服,站在队伍的最前列,格外显眼,红光满面,兴奋得都快歌唱了。
  周阳这是第二次走驰道,他位高权重,也才走过一次。周阳是他儿子,两次走驰道,这说明什么?说明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比一代强,周家后继有人了。
  “阳儿,快,皇上在等着你们呢。”不等周阳见礼,周亚夫就笑呵呵的上前,挽住周阳的马缰。
  周阳飞身下马,见礼道:“见过阿父。”
  周亚夫一把拉住周阳,左瞧瞧,右瞅瞅,周阳更加成熟了,更加历练了,欢喜得一张嘴哪里合得拢,唯有呵呵直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