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帝国 >

第246部分

大汉帝国-第246部分

小说: 大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阳暗中感叹,历史是强奸的产物!
  “这一次革故鼎新之后,大汉的文治不在前朝之下。大军再练成,把百越、东胡、西羌、西域平定,大汉的武功就不会在前朝之下!”景帝站起身,开怀畅笑道:“呵呵!”
  秦始皇扫灭六国,统一国家,平定百越,击败匈奴,赫赫武功,少有人能及。
  若景帝有生之年,把百越、东胡、西羌、西域平定了,汉朝的疆域将会扩大至少一倍,甚至更多,那么,景帝的武功绝对不在秦始皇之下。
  再加上周阳推动的文治一做成,那么,大汉帝国的文治武功将达于鼎盛,不在秦朝之下,疆域比起秦朝更大,大得多。
  这是何等的诱人,不要说做成,光是想想,就会让人晕眩,景帝哪能不心情舒畅。
  平定百越、东胡、西羌、西域,周阳他们早已听景帝说过,再次听来,仍是心神激荡,热血沸腾,不由自主的握住了剑柄。
  这晚,君臣谈兴极浓,一直说到深夜,方才歇息。
  次日,山谷中传来惊天动地的战鼓声。
  “咚咚!”
  如雷的战鼓声响起,汉军兵士开始集结。
  这些汉军虽然才组建起来,还没有经过训练,可是,他们集结的速度仍是很快。原因在于,周阳把建章军分散编到各部,担任军官、校尉。建章军的组建,就是为击破匈奴保存精华,此时不用他们,更待何时?
  有了建章军的指挥,汉军的集结要不快都不行。
  汉军集结完毕,站在将台上的周阳扫视全军,阵势不错,还算整齐,可是,缺乏锐利、骠悍之气,更缺乏腾腾杀气。
  锐利、骠悍可以训练出来,可是,杀气却不行,非得到战场上冲杀,用人头来喂养。
  这支汉军才组建,没有锐利与骠悍,更别说杀气了。
  “你们会有的!”周阳信心十足。
  景帝身着皇袍,头戴通天冠,穆穆天子之威,跃然而出,扫视一眼大军,很是赞许。虽然才组建,能有如此整齐的阵势,很不错了,不能要求得太多。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训练的展开,他们会成为精锐善战之师,强汉大军纵横无敌的必是铁板上钉钉的事情。
  周亚夫身着戎装,满脸红光,一张嘴裂成了荷花,努力想闭上,却是无论如何也是闭不上,嘴边的纹路格外清晰。
  这支军队才组建就有如此声威,经过周阳的训练,那还得了?这可是周阳训练的,他这个做父亲的能不自豪吗?
  李广、程不识、公孙贺、公孙建、秦无悔他们身着戎装,精神抖擞,站在景帝身后。
  周阳令旗一挥,战鼓声停歇,山谷中鸦雀无声,静悄悄的。
  “大汉的将士们:数十年来,匈奴横行,掳掠百姓,焚毁庄园,践踏大汉的土地!”景帝大声训话:“平城围高祖,遗书谩高后,此仇此恨,大汉永世不忘!”
  “大汉万岁!”三万将士齐声高呼,吼声直上云霄,山鸣谷应。
  “天佑大汉,将士用命,去岁大破匈奴!”等到吼声停歇,景帝接着训话:“可是,匈奴不会甘心,匈奴躲在大漠舔伤口。匈奴舔好伤口,还会来打大汉,还会来掳掠,还会来践踏大汉的家园,你们会容许匈奴如此做吗?”
  “不会!”
  三万大军再次大吼,吼声直上云天,震得天上的浮云为之碎裂。
  “朕也不会!”景帝右臂高高举起,用力挥下:“朕命令你们,练好本领,攻入大漠,直捣龙城,打得匈奴一个种都不留!”
  “汉军威武!”
  战号冲天响起,蕴含着无尽的豪情。
  “朕要在这里立一块碑,写四个字:誓破匈奴!”景帝朝身旁一块石碑一指。
  这块石块是新立起来的,紧邻秦孝公的苍龙碑。
  “誓破匈奴!誓破匈奴!”
  三万将士挥着胳膊,齐声呐喊。这四个字,正是无数热血男儿心中的梦想,他们来到这里,正是冲着这四个字!
  周阳从兵士手里接过托盘,双手捧着,来到景帝身前。当年,秦孝公在此立碑,商鞅为孝公捧笔墨,景帝要立碑,这事自然着落在周阳身上了。
  景帝却是右手一挥,把周阳手中的托盘推开,大步来到石碑前,咬破右手食指,用指血在石碑上写下“誓破匈奴”四字。
  字迹殷红,龙飞凤舞,带着一种威压,不在苍龙碑字迹之下。
  击破匈奴,是汉朝数代皇帝的梦,这是耻辱,这是仇恨,这字迹蕴含了景帝的精血。
  “轰隆隆!”
  突然之间,天空传来一声雷鸣,震得山摇地动。
  周阳猛抬头,只见原本晴朗的天空,乌云四合,雷鸣电闪,一轮骄阳已经不见。
  “轰隆隆!”
  雷鸣声不断,闪电大作,无数的电龙在空中飞舞穿梭。
  周阳看在眼里,惊在心头,难道冥冥中真有天意?
  传说秦孝公立碑之日,雷鸣电闪,山摇地动,原本以为是后人编造的,照眼前情景看来,十有八九是真的。
  这事来得太突然,原本好好的大晴天,骄阳高悬,一下子雷鸣电闪,乌云四合,所有人个个张大了嘴巴,吃惊的望着天空。
  雷鸣电闪来得快,去得更快,很快就烟消云散,骄阳重现,天朗气清,仿佛适才之事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似的。
  “昔日,孝公在此立碑,雷鸣电闪,天现异象。如今,异象再现,此是大吉之兆!”李广兴奋得脸上泛起了红光,冲景帝跪倒叩头:“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此谷的传说,景帝是知道的,一听这话,喜慰难言:“呵呵!”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周亚夫他们跪倒叩头。
  周阳虽然不太相信天意之事,可是,处此之情,不能说点好听的。
  “誓破匈奴!”
  景帝挥着双拳,高吼起来。
  “誓破匈奴!”三万将士大声怒吼,吼声如同巨雷,直达九重天。
  景帝训话完毕,接下来就该正式练兵了。周阳一声令下,三万汉军开走,奔赴各自的训练场地。
  景帝在周阳的陪同下,四处观瞧,只见汉军挥汗如雨,刻苦训练,不由得大是欢喜。
  陌刀手排着整齐的战斗队形,顶盔贯甲,在号令声中,端着陌刀,向前推进,仿佛一道刀墙,陌刀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骑兵身着盔甲,背负弓箭,腰悬环首刀,兵器钩上挂着长矛,排着整齐的战斗队形,隆隆驰骋,溅起大片大片的烟尘。
  弓箭手在李广的调教下,弯刀搭箭,对准箭靶。
  轻步兵在程不识的指挥下,排着队形,挥着环首刀,一刀一式的砍杀。
  弩兵调整望山,对准前方的靶子,凝神待敌,只要一声令下,就会万弩齐发。
  大练兵的情景展露无疑,山谷中热火朝天,汉军将士刻苦训练,风雨无阻!
  二百四十二
  龙城,依然是冰天雪地。可是。比起当初的大雪灾,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如今,已经是三月了。若是在江南之地,必是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的美丽时节。大漠的春季来得晚,寒风依然刺骨,却也暖和了许多,积雪融化了不少。
  “隆隆!”
  一阵如雷的蹄声响起,只见一队队匈奴骑马驰骋,溅起大片大片的雪花。
  这些匈奴军队的驰骋,与以往大不相同,他们手里多了一样东西,一根又粗又长的木棍,棍尖削得尖尖的。匈奴端在手里,好象一条条毒蛇,若是他们面前有敌人,这木棍会毫不犹豫的刺入敌人身躯。
  军臣单于骑在战马上,身着狐裘,手握马鞭,看着驰骋的匈奴,大是欢喜。脸上带着笑容:“中行说,你这奴才,这主意不错!”
  中行说虽是骑在马上,却是脸色苍白,右手捂着心口,脸上带着痛苦之色,忙道:“谢大单于夸奖。”
  自从败归之后,军臣单于就在想,要如何舔好伤口。要舔好伤口,第一件事就得重建匈奴军队,尤其是他的本部精锐,更是重中之中。
  去岁一战,匈奴惨败,单于本部精锐损失十之八九,若没有本部精锐,匈奴就失去了最锐利的弯刀。
  要重建匈奴军队,还真是棘手,战马不是问题,这多的是。问题是,没有足够的装备,皮甲好办,匈奴多的是皮,只要假以时日,就能制造出来。
  最难办的是弯刀与弓箭。匈奴损失的弓箭和弯刀,比起损失的军队要多,很多匈奴兵士只身逃归,弓箭弯刀早不知丢到哪里去了。
  一时之间。要造出这么多的弓箭和弯刀,还真不容易。匈奴不象汉朝,有那么多的工匠,这对匈奴来说,是个天大的难题。
  好在,伊稚斜已经下令,善待汉人工匠。为了让这些汉人工匠为匈奴效力,匈奴是威迫利诱手段全用上了,只要为匈奴效力,就有好日子过。不为匈奴效力,就要遭受毒打,甚至丢掉性命。
  汉人工匠自从给掳掠后,就过着非人的生活,吃不饱,睡不好,给辱骂毒打更是家常便饭,匈奴威逼一招效果不大,绝大多数汉人工匠宁死不屈,不愿为匈奴出力。
  可是,仍是有少部分汉人工匠投靠了匈奴,为匈奴制作弯刀弓箭。
  这些人虽然不多。还有数百上千人。军臣单于大是后悔,早知道周阳那般能打,他早些采取这一招,有这么多工匠为匈奴效力,完全可以打造出足够的攻城机械,去岁直接集中兵力攻击汉朝一座城池,那么一定会打得汉军无还手之力,匈奴也就不会有今日之惨况。
  他的想法不错,就是世上哪有后悔药。他去岁是志得意满,满打满算,只要匈奴大军一到,一定能攻下汉军的城池,夺取汉朝的攻城机械,根本用不着自己打造。
  光靠这么点工匠,为匈奴打造弯刀和弓箭,这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重建军队。军臣单于急呀,中行说又给出了一个主意,要军臣单于挑选一些对做工一事有兴趣、有天赋的匈奴人,让汉人工匠来教他们。
  这主意很恶毒,不仅能在短时间内重建匈奴军队,还能调教不少匈奴工匠,军臣单于大喜过望,把中行说这个奴才好好夸奖了一番,立即实行。
  添加了人手,果然就不同了,弯刀和弓箭的生产就快多了。
  军臣单于意外的发现,汉人打造的弓箭和弯刀,比起匈奴自己做的要好得多,弯刀更加锋利。弓箭的射程更远,军臣单于惊喜莫铭,还以为是昆仑神终于显灵了,佑护匈奴了。
  说到科技,汉朝是巨人,匈奴不过是婴儿,根本就没法比。有汉朝工匠在,弯刀与弓箭要不更好都不行。
  大喜之下,军臣单于把这些汉人工匠好好赏赐了一通,给了他们更多的牛羊、帐幕,甚至赏给他们匈奴女人。这些叛徒谢天谢地,把军臣单于好好感谢一通。
  弯刀有了,弓箭有了,匈奴军队顺利的重建了。
  重建之时,军臣单于记起汉军骑兵使用手弩和长矛的情景,大是艳慕,想要打造出这样的骑兵。
  在匈奴眼里,汉人可恶可恨可憎,可是,对于这一想法,所有的匈奴大臣却是一致支持。匈奴引以自豪的骑兵,在汉军骑兵面前一败再败,原因不在于他们的刀法不够娴熟。不在于他们的箭术不够好,而是在于,他们的装备根本没法和汉军比。
  若是匈奴也能打造出象汉朝骑兵那样的军队,其前景太美妙了,洗雪耻辱大有希望,一众大臣要不支持都不行。
  对于匈奴来说,这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想法绝对够好。
  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