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帝国 >

第235部分

大汉帝国-第235部分

小说: 大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哥,你别说了。”张灵儿眩然欲泣:“想是灵儿命苦。灵儿不敢奢望与大帅长相厮守,只要大帅平安幸福,灵儿就满足了。”
  “哎!”张通抚着额头,叹息道:“妹子,大帅人很好,可是,这事得讲缘份……”
  猛然醒悟,如此说不是在安慰张灵儿,是在打击她,忙闭嘴,在嘴边拍了一巴掌。
  “大哥,灵儿没有他念,你别说了。”张灵儿仿佛没有察觉他的失言。
  这是心病,得心药来医,张通也找不到什么言辞,叹息了一阵,关上门,出去了。
  张灵儿双手掩面,几欲哭泣,却是忍住了,低低祝祷:“皇天在上,张灵儿祝愿大帅与公主幸福美满,无灾无妄!若有危厄,张灵儿愿以身相替!”
  张灵儿与周阳虽是匆匆一晤,却是一颗芳心系在周阳身上,难以自拔。张通那话就是说有缘无份,深深的刺疼了她的心,终于忍不住,珠泪涌了出来,低低的道:“灵儿此生不愿再嫁,愿为大帅默默祝祷!”
  声音虽轻,却是不容置疑,坚定异常。
  ……
  未央宫,为宫灯点缀,喜庆十足。
  宫中的宫女、太监、杂役、兵士,人人脸上带着笑容,仿佛有天大的喜事似的。
  宣德殿,早已是人满为患了。
  宣德殿很大,容纳数千人不是问题,可是,今儿来的人太多,依然有些拥挤。
  这里的人既有朝中大臣,更有各地诸侯王,各地太守。大臣以周亚夫、窦婴、庄青翟、张欧四人位最尊,高踞尊位。
  诸侯王中还是以梁王位最尊。
  人人脸上带着笑容,见了面就打招呼,说些喜庆话。
  在这些人中,最欢喜的要数周亚夫了。周阳今儿订亲,他这个做父亲的能不欢喜吗?笑得一张嘴哪里合得拢,嘴角的纹路变成了突起的沟壑。
  窦婴和周亚夫座位相衔,把周亚夫的欢喜样儿看在眼里,大是惋惜“我家的蓉蓉也不错嘛,怎么就没有这福份,嫁给周阳呢?总不能与公主争夫吧?”
  梁王打量着周阳,眼神极为复杂。按照他的计划,周阳是他的女婿,乐的应该是他,如今,他一点也乐不起来,还得装出为了南宫公主终身有靠欢喜不已的样儿,那感觉就象吃了苍蝇一般难受。
  在一众侯爷中,有两人不时摇头。那是陈平和萧何的后人,他们家的闺女,明明请人图影画形,送到周府去了,却是没了下文。如今周阳成了景帝的女婿,他们能争吗?
  要是周阳做他们的女婿,他们这功臣之后就倍加荣幸了,可惜啊,没这福份了。
  “太后驾到!”
  “皇上驾到!”
  春陀尖细的声音响起。
  “恭迎太后!”
  “恭迎皇上!”
  所有人站起身,身子躬成九十度,极为恭敬。今天是喜庆的日子,这礼仪绝对不能出错。
  “笃笃!”
  一阵急促的拐杖点地声响起,只见头发花白的窦太后拄着拐杖,在景帝和馆陶公主的搀扶下,快步而来。
  窦太后脚步轻盈,脸上带着无尽的喜悦,嘴巴总是裂着,露出洁白的牙齿。一双已盲的眼睛中,似乎闪烁着特别的光芒。
  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这是她欢喜到无以复加的征兆,窦婴大是欢喜,只要老太太欢喜,天下太平,这喜庆必是喜上加喜。
  梁王眼里闪过一丝怒意。在三个儿女中,窦太后最是疼爱他,这种场合,一般都是要他和馆陶公主搀扶,景帝虽是贵为皇帝,也没这资格。如今却是咄咄怪事,把他梁王晾到一边,景帝代替了他,他一颗心直往下沉,仿佛帝位离他更远了。
  窦太后来到最中间的位置前,停了下来,转过身,面向群臣,未语先笑:“今天这是什么日子?这么特别!老身用鼻子这么嗅,就嗅出了一股不同的味儿。你们说,是什么味儿?”
  “请太后明示!”群臣忙凑趣。
  “你们不知道哇?那是喜庆味儿!”窦太后自问自答,特别开心。
  “恭贺太后!”群臣大声恭贺。
  “坐!坐!坐!都坐!都坐!”窦太后今儿特别欢喜,不停冲群臣招手,好象好客的主人似的。
  “谢太后!”群臣谢恩,等窦太后在景帝和馆陶公主的搀扶下坐了下来,这才坐下。
  “阿武呢?”窦太后扭扭身子,坐得更舒适些。
  “母后,武儿在……”梁王仿佛给馅饼砸进嘴里似的,激动不已。原本以为窦太后把他给忘了,没想到,窦太后还惦着他。
  还是娘亲最好,梁王这一刻感觉母亲特别伟大。
  然而,下一刻,他就如坠冰窖,全身发冷。
  “你好好瞧瞧,如何做一个好父亲!”窦太后的语气转严厉,手中拐杖在地上重重一点。
  梁王如同吃了苍蝇,一颗心直往下坠,不得不道:“谢母后!”
  “皇上,开始吧!”窦太后有些急切了。
  “母后,你别急!”馆陶公主压低声音提醒一句。
  “你这丫头,你哪知道为娘的心。为娘呀,那是想早点让那对璧人给老身叩头呢!”窦太后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阿母,你要是喜欢,就让他们给你多叩些头。周阳那小子特别坏,南宫的头,都让他来叩。”馆陶公主忙凑趣。
  “嗯!”窦太后马上就赞同这无理要求:“谁叫他是男儿汉呢!为南宫多叩几个头,那是应该的。”
  在馆陶公主点头赞同中,窦太后又有些心疼了:“会不会累着他?”
  景帝听在耳里,笑在心头,窦太后这么多年来,这是最欢喜的一天了。
  扫视一眼群臣,这才轻启金口:“今儿是年关,这是喜庆的日子,大汉群臣同乐。今年,大汉大败匈奴,匈奴损失惨重。数十年,大汉从未有过如此大胜,虽然庆贺过了,不妨趁此时节,再庆贺庆贺!”
  “大汉万岁!”
  “皇上万岁!”
  一众大臣诸侯王齐声欢呼。
  “汉军威武!”
  景帝一挥胳膊,大吼起来。
  吼声停歇下来,景帝这才接着道:“其三嘛,朕虽是贵为天子,也是人父。这一转眼间,朕的女儿就成人了,朕这做父亲的,就得给她择一门亲事。今儿,朕就做一回人父,为女儿订亲!”
  “呵呵!”欢笑声中,群臣忙着恭贺。
  人伦是大道,谁也摆脱不了,听着群臣的恭贺,景帝只觉其乐无穷,乐得不住拈胡须,一张嘴裂成了荷花。
  窦太后挺挺胸,欢喜无限的接受群臣的道贺,冲馆陶公主道:“丫头啊,你听听,说得多好!这做姥姥,还真是福气!”
  二百三十四
  这种乐趣不在帝王之乐之下。景帝美美的享受,直到群臣找不到说词,这才手一挥,群臣停了下来。
  接下来就是正事了,正式赐婚了,周亚夫挺挺胸,昂起了头颅,只要景帝旨意一下,他就是景帝的亲家了。这乐子,就大了。
  景帝冲春陀一招手,春陀上前一步,昂起了头颅,展开圣旨念了起来。
  这一道诏旨是废除南宫公主嫁去匈奴的国书,若是不先下这道圣旨,就就是“重婚”了。
  在圣旨中,景帝痛陈爱女之心,感人至深,最后才说出主旨“周阳大破匈奴,缴获单于王座、王帐、王旗、坐骑,振大汉声威,时变势易。废和亲之策”。
  和亲之策,是汉朝在国力不振的情况下,争取时间休养生息的办法。虽然没有阻止匈奴掳掠,还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为汉朝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可是,这一策略用着用着就变了味,每当匈奴犯边,那些畏惧匈奴的大臣们摇唇鼓舌,要汉朝送女人,换取边关的安宁。
  从三代以来,送女人给敌人换取毫无保障的安宁,这种事情还没有过,这是汉家的耻辱!华夏前所未有的耻辱,可是,汉朝国力不振,不得不行此策。多少人为之羞愤,多少人为了废除此策而大声疾呼!
  这一天,终于来了!
  和亲之策一废,那意味着汉朝的耻辱已经洗雪,汉匈奴实力对比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是大快人心之事。
  “大汉万岁!”
  所有人,群情振奋,振臂高呼,热血荡漾。
  听着阵阵欢呼声,景帝又一次激动起来了,这都是周阳率领边关将士们,用热血、性命拼出来的。
  “还是刀剑有用。文人的笔杆子对匈奴毫无用处!”景帝在心里大是感叹。
  每一次行和亲之策,就要送国书,还要写得恭恭敬敬,生怕汉朝的女人没人要似的,求着单于收留,那是何等的屈辱!
  等到欢呼声停歇下来,春陀在景帝的首肯下,开始念第二道诏旨。
  这道诏旨就是赐婚诏了。景帝对周阳这个爱婿,不惜溢美之词,大加赞扬,什么少读兵书,胸怀韬略,志在破击匈奴……什么好听就说什么,把周阳吹嘘得跟花儿似的,完美无缺。
  自己的爱婿,景帝不吹捧,还能吹捧谁去?
  最后才说,周阳与南宫公主两情相悦,赐婚。
  在这么多的吹捧之词中,唯有这句话最实在,周阳和南宫公主还真的是两情相悦。
  此时的周阳与南宫公主肩并肩站在殿外。等待仪式的开始。
  南宫公主一头秀发挽成宫髻,插着一支金步摇,身着华丽的深衣,端庄而又落落大方。粉嫩的俏脸上全是笑意,含情脉脉的看着周阳,清澈如泉的妙目中全是异样神采。
  周阳身着曲裾深衣,头戴进贤冠,面如傅粉,俊朗异常,乐呵呵的打量着南宫公主,越看伊人越可爱,目光哪里移得开。
  景帝的诏旨一下,群臣忙着恭贺。这次,恭贺的人就多了,不仅要恭贺窦太后、景帝,还要恭贺周亚夫、田汀
  窦太后和景帝,自是不用说了,非得恭贺不可了。周亚夫是周阳的父亲,也得恭贺。
  田汀恍⌒〉睦晒伲纠疵蛔矢窠邮苋撼嫉墓Ш兀伤悄瞎鞯木司耍馇资乱唤岢桑牡匚痪突嵋辉厩д桑胪詹煌耍懿还Ш芈穑
  王美人的母亲先是嫁到王家,生下王信、王美人、王儿姁,后又嫁入田家,生下田汀吞锸ち叫值堋
  南宫公主的亲娘舅是王信,田汀袅艘徊恪R彩悄锞耍簧偬郯瞎鳌
  田汀旃饴妫源尤氤僬饷炊嗄昀矗庖豢套钍浅ち常羝鹑绮焕弥啵肴撼贾苄
  窦太后手中拐杖在地上一点,群臣的道贺声戛然而止,仿佛给剪刀剪断似的。
  “还等什么呀?快叫璧人给老身叩头!”窦太后这事没少操心,等的就是这一刻呢。
  “呵呵!”景帝整整衣衫,做起了当岳父的准备,手一招,春陀扯起嗓子叫道:“有请公主、帝婿入殿!”
  本来,这赐婚只需要景帝一道旨意便成,不需要南宫公主和周阳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叩头。可是,窦太后坚持“我的孙女婿这么能耐,就不能多露露脸?”
  国事,景帝为尊,说到家事,就是窦太后为大,她坚持,谁能说个不字呢?
  再说了,这事,景帝也倍觉荣光。很是赞成。汉朝的公主虽然不多,还是有那么几个,帝婿还是有几个,可是,有哪一个帝婿有周阳这般了得呢?
  吕太后把鲁元公主呵护得跟花儿似的,能有如此了得的女婿吗?
  周阳这种能打仗、能练兵、懂技艺之学的帝婿,在汉朝是独一份。
  春陀的话声一传出来,南宫公主没来由的一阵紧张。这种事情,谁个女儿不紧张呢?洁白的素手在胸口轻拍着,努力平复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