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帝国 >

第165部分

大汉帝国-第165部分

小说: 大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决战分出胜负之后,汉军一分为二,一部分追击单于残部,另一部分对付左贤王的五万生力军。
  如今,左贤王逃走,其对汉军的威胁已经不复存在,是该把两部汉军合在一起的时候了。
  路上,周阳他们谈得最多的就是北方的追击战战果如何。
  周阳他们不知道,北方的追击战正在上演一幕奇观,一幕从未出现过的奇观。
  这事,还得从决战当晚说起。
  ……
  匈奴一登上长城,欢呼不已。欢呼之后,马上就下了长城,开始了向大漠的逃亡之旅。
  在汉军的截杀下,在匈奴的自相残杀下,匈奴损失惨重,比起决战之际还要重。可是,仍有不少匈奴逃上了长城,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军臣单于知道,得把他们收拢,要不然,他们各自奔逃,能逃回大漠的有几人?
  匈奴的口众本来就少,死一个少一个。这些兵士对匈奴来说,特别重要,他们都是丁壮,未来的复仇需要他们,得尽可能把他们保存下来。
  主意一定,军臣单于命伊稚斜在长城上镇守,指挥匈奴逃跑。自己骑着追风宝驹,握着黄金权杖,下了长城。
  此时,长城以北,有不少匈奴,正徒步向北逃去。星月之光下,到处都是匈奴。
  他们虽然过了长城,却是把战马扔在了长城以南,不得不徒步而行。
  匈奴自小生长在马背上,出行必要骏马代步,就是走亲访友,牧放牛羊,也会骑马。就是打了败仗逃命,那也是骑在马上。什么时间改行做起了步兵,要靠步行逃命了?
  这是匈奴历史上的第一遭!
  “本单于在此,大匈奴的勇士们,聚过来!”军臣单于开始聚拢败兵,骑着追风驹,四处驰骋,大声叫嚷。
  他的声音远远传了开去,匈奴听见,丧魂失魄的他们,终于有了主心骨,快速朝军臣单于聚拢。
  这是军臣单于今晚第二次聚拢败兵,与第一次不同的是,他比较放心,因为长城以北没有汉军,可以让他从容聚拢。
  只要把败兵收拢,就能把他们带回草原。只要回到草原,匈奴就有希望。
  军臣单于的处置是正确的,闻讯赶来的匈奴越来越多,不到半个时辰,就有好几千匈奴,有了相当的规模。
  军臣单于没有马上出发,仍是派人四处收拢散兵。散兵见到军臣单于固然欣喜,欢呼声不断。可是,欢呼之后,紧接着就是伤心的哭泣。
  匈奴之所以哭,并不是哭他们的同伴,也不是哭匈奴的惨败,而是在哭他们心爱的骏马。
  骏马是匈奴的最爱,是他们的亲人,是他们的情人,是他们的祖宗,当时为了逃命,不得不舍弃骏马。如今,性命无忧,又想起了心爱的骏马,大是肉痛。
  “骏马呀骏马!”
  匈奴哭得很伤心,痛哭声响成一片,在静夜中格外响亮,远远的传了开去。
  一人哭,十人和,不一会儿,所有的匈奴都哭了起来。有多少匈奴,就有多少人在哭。一时间,长城以北为愁云惨雾所笼罩。
  听着匈奴的哭声,军臣单于的鼻子发酸。自打他做上单于以来,就是雄心勃勃,要把汉人的家园变成匈奴的牧场,要让汉皇在他面前求饶。
  昆仑神眷顾匈奴,为他送来了一个说话尖声尖气的人,在汉朝叫做太监,这人叫中行说。他熟知汉朝内情,了解汉朝民风军情,给他出了不少好主意。一开始,他还将信将疑,可是,在中行说的指点下,匈奴的掳掠收获越来越丰富。
  匈奴虽然掳掠了多年,于汉朝的繁华早就有所耳闻,可是,直到此时,方才真正见识到了。整个匈奴气势大涨,要把汉朝的财富据为己有。
  中行说更是为他谋划了夺取雁门,进攻长安的方略。他信心满满,自以为今年南下,一定能让汉朝心惊胆跳,即使不能攻入长安,让汉皇送更多的丝绸、茶叶、瓷器不是问题。
  哪里想得到,却是一败再败,败得如此不堪。这一败,不见得比头曼单于更惨,至少比起赵武灵王时匈奴首次败于华夏更悲惨。
  历史上,这一年是军臣单于最得意的一年,他制造了“凌辱之恨”,不仅把雁门给屠了,还进入汉朝腹地千里,兵锋直指骊山的甘泉宫,一把火把甘泉宫给烧了,朝朝野震动。
  为了平息事端,景帝不得不忍着屈辱,满足了匈奴的巨大胃口,送了更多的丝绸、茶叶、瓷器给匈奴,总算暂时把军臣单于的胃口给填满了。
  周阳的到来,让历史的车轮发生了改变。匈奴不仅没有得到一点便宜不说,还一败再败,败得是如此之凄惨。
  “昆仑神啊,你为何不护佑大匈奴?你为何不护佑本单于!”军臣单于仰望苍穹,欲哭无泪,质问高高在上的昆仑神。
  “大单于。”一个尖细的声音响起,把军臣单于拉回现实。
  “中行说!”军臣单于对这个讨他欢心的奴才很是在乎,乍见之下,大是欢喜:“你没事?”
  “谢大单于垂询,奴才没事。”中行说有些激动。
  君臣重逢,感慨万端,四目相对,再也说不出话来。
  军臣单于从马背上栽下来,中行说惊得尖叫起来:“大单于。”
  军臣单于摆摆手,双膝一软,跪在地上,脸朝南方,大声道:“周阳,狡猾的敌人,你比草原上的狼还要狡猾!日月之下,大漠之上,众王之王,大匈奴的大单于在此立誓:此生若不能雪此仇,誓不为人!”
  拔出弯刀,从额头上划过,任由鲜血滴在地上,大声祷告:“昆仑神在上,护佑大匈奴!护佑本单于!”
  这是匈奴的奇耻大辱,军臣单于一字一句,说得锵铿有力,掷地有声,不容置疑。
  中行说听得耸然动容。
  数千匈奴受到感染,不再哭泣,齐声大吼起来:“昆仑神!昆仑神!”
  听着匈奴充满激情的呐喊,军臣单于心里稍微好受些,站起身,挥着弯刀,大吼道:“大匈奴的勇士们,本单于带领你们回草原!”
  “回草原!回草原!”
  这三个字,绝对是匈奴最大的心愿,无不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呐喊起来。极富激情,虽只数千人,却是声浪直上云霄。
  “汉军威武!”
  然而,他们的吼声还没有落下,汉军冲天的战号声就响起了,算是对他们的回应。
  “隆隆!”
  紧接着,如雷的蹄声响起,汉军对着他们冲了过来。
  “汉朝的骑兵?”军臣单于猛吃一惊。他是万未想到,汉军骑兵来得这么快。转念一想,立时明白了。
  汉军在长城以南不好截杀骑着战马的匈奴,到了长城以北,匈奴由四条腿变成了两条腿,汉军四条腿,要截杀不是更加容易吗?
  一明白原委,军臣单于吓了一大跳,真要如此的话,能有多少匈奴逃回草原去呢?
  匈奴两条腿,汉军四条腿,匈奴能逃得出去吗?即使匈奴躲过汉军的追杀,可是,匈奴没有食物,饿也得把他们饿死,能有多少人逃得回去呢?
  处此之情,不要说军臣单于,就是起匈奴最伟大的领袖冒顿于地下,也是无能为力。
  他只有听着汉军的战号越来越近的份,什么也做不了。
  “大单于,快走!”中行说提醒一句。
  “回草原!”军臣单于以一个漂亮的借口开始了在长城以北的大逃亡,一拍马背,追风宝驹飞也似的驰了出去。
  他没跑出多远,就听身后传来一阵哭爹叫娘的惨叫声,匈奴给汉军骑兵象砍南瓜一般任意砍杀。
  骑兵打步兵,有着天然的优势。对这点,匈奴引以自豪,因为他们无数次打击过汉军。可是,今天,却是颠倒过来了,汉军骑着战马,对他们进行着无情的屠杀。
  昔日的骑兵成了步兵,昔日的步兵成了骑兵,报应来得如此之快!
  匈奴的恶梦开始降临了,无论他们怎么逃,就是没有四条腿的汉军快。无论他们逃得多分散,哪怕三五人,哪怕就是一个人,也会遇到汉军的追杀。
  一百八十五
  长安,洛城门。
  洛城门是长安城北的重要城门。出入的百姓肩摩肩,踵碰踵,络绎不绝。
  看守城门的兵士身着红色的军服,顶盔贯甲,腰悬汉剑,站得笔直。
  “长城大捷!斩首十万!”
  远远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透着无尽的欢喜。
  “长城大捷!斩首十万!好!”过往的百姓轰然叫好。
  一通叫好之后方才回过味来,惊讶不置的惊呼起来:“斩首十万?”
  汉朝与匈奴打了数十年,虽然不乏胜仗,可是,其战果很小,很小。就是李广、程不识,能有数百斩首,已经是很轰动的事情了。
  今年,汉朝的胜仗不断,斩首数越来越多,由斩首五千多,到一万多两万,百姓固然欢喜不已。可是,斩首十万,也太多了吧?这太难以让人置信了。
  百姓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入眼的尽是惊讶、难以置信之色,彼此之间问的只有一个问题:“这是真的?”
  “长城大捷!斩首十万!”
  沙哑的声音更近了。只见一个鸿翎急使飞驰而来。
  这个急使一身是血,衣衫上的血迹干涸,成了青紫色。身上更有几处伤口,只是匆匆包扎一下。这一切说明,他是从战场上下来的。
  他说的应该不会假,百姓不得不信了,齐声欢呼起来:“长城大捷!斩首十万!”
  “大汉万岁!”
  冲天的呐喊声在洛城门响起,带着无尽的喜悦,直上九重天。
  “快!清道!”
  守门的兵士兴奋的吼起来,飞身上马,为鸿翎急使清理道路,他们一边飞驰,一边挥着胳膊,大声呐喊:“长城大捷!斩首十万!”
  “长城大捷!斩首十万!”
  吼声直达云霄,鸿翎急使还没有进城,洛城门已经疯狂了。
  进出的百姓,停了下来,立在道旁,留出一条宽阔的通道,任由鸿翎急使驰过。
  不管识与不识,百姓相拥而泣,喜极难言,彼此拥着,尽情的欢呼、呐喊,渲泄着无尽的喜悦。
  “乒乒乓乓!”
  爆竹声此起彼伏。从洛城门开始,迅速向长安各城蔓延开去。
  只一会儿功夫,长城给喜悦包围,长安沸腾了,到处是“长城大捷!斩首十万!”“大汉万岁”的吼声。
  吼声一浪高过一浪,此起彼伏,毫无停歇之象,不知何日方歇。
  ……
  未央宫,宣室殿。
  文武大臣分列两厢,各就各班,跪坐在矮几上。庄严肃穆,济济一堂。
  景帝的御座上却是空无一人,景帝已经多日未上朝了。景帝之所以不上朝,并不是景帝厌倦朝政,而是自从得到周阳率军北上起,景帝就把朝中大事交给一众大臣去商议,自个儿呆在养心殿,关注起边关战事了。
  领衔的大臣是太傅窦婴,廷尉张鸥,许昌和庄青翟这些重臣。
  “各位:边关战事不决,朝中不宁。周阳虽是出身名门。少读兵书,通晓兵略,可是岁在弱冠,未经战事,错失战机,方才有如今的拖延不决。我等当上书皇上,另择良将。”许昌对周阳很是妒忌,在朝中没少说周阳的坏话。
  “是呀!一个只知吃喝玩乐的公子哥,懂什么打仗?许大人这是高看他了。”立即有文臣附和。
  “不是在下高看周阳,实在是周阳出身名门,是条侯的三子,将门出身嘛。”许昌志得意满,用好听的话来中伤周阳。
  他的意思是说,周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