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帝国 >

第141部分

大汉帝国-第141部分

小说: 大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非要找到攻破戟阵的手段,只有汉军的弩阵了。问题是,匈奴没有弩阵,匈奴一旦与汉军的戟阵相遇,那就是死路一条,由不得李广他们不高兴。
  汉军步兵遇到匈奴骑兵,那是屠杀,没有还手之力。可是。有了这戟阵,汉军步兵不仅可以自保,还能进攻,别提李广他们的兴奋之情了。
  “你们以为,戟阵还有什么缺陷?”
  虽然有秦军戟阵作为范本,可是,周阳初练戟阵,有些问题自己也不了解,不得不集思广益,大家一起来商议。
  “大帅,有没有问题,得打!”程不识的声音很高。
  实战才是检验战术的最好方式,周阳大是赞成,微微颔首。
  “大帅,匈奴挑战两日,我们受够了,这就去给匈奴点厉害瞧瞧。”李广很是兴奋的紧握双拳:“就拿侯产儿练手。”
  “拿匈奴练手!”冯敬他们大声附和。
  “禀大帅,单于亲率五万匈奴前来。”赵破奴快步进来禀报。
  “太好了!我们想什么,单于就送什么!”李广猛的站起,大声叫好:“匈奴还是有点可爱嘛!”
  “哈哈!”
  他的调侃逗起一片笑声。
  “摆起戟阵,准备迎敌!”周阳站起身,大声下令。
  “诺!”
  一众将领,轰然应诺,自去准备。
  军令一传下,营门大开,一队队手持长戟的汉军整齐有序的开出了营门。来到营门外,在李广、程不识他们的指挥下布阵。
  戟阵虽只训练了两日,可是,效果已经显现出来了。汉军成阵非常迅速。不多一会儿,一个个方阵列好。
  云车开出来,周阳上了云车,站到望楼上。绞盘声中,周阳升到最高点,放眼一望,只见旷野中摆着一个又一个戟阵。乍一望去,好象红色的海潮,根本就望不到头。
  在战场上,不能只靠一个兵种,戟阵是主,骑兵为辅。骑兵护住两翼,建章军守住后阵,既保证了后阵的安全,又是预备队,哪里有需要,可以随时驰援。
  北方尘土飞扬,闷雷似的蹄声传来,五万匈奴在军臣单于的率领下,气势汹汹扑来。
  军臣单于骑在追风宝驹上,打量着汉军的阵势,双眉一拧,大是惊讶:“汉军这是怎么了?犯昏了?连战车都不带。难道他们以为凭他们手中的戟,就能打败大匈奴的勇士?”
  他打了一辈子的汉朝,对汉军的战法相当熟悉。这种野外大战,汉军应该带上战车,远远就摆出了车阵。汉军不仅没有摆车阵,甚至连战车的影子都不见。
  要说汉军犯昏了,又不象。汉军统帅周阳出现在云车上,摆明了,是要与匈奴大战一场。可是,要想弄明白汉军的战术,他又想不透。
  戟阵是汉军的新战术。军臣单于哪里能想明白?
  “中行说,你熟悉汉朝,你说汉军这是为什么?是不是犯昏?”军臣单于眼里闪过一丝迷茫。
  中行说双眉紧锁,很是想不明白:“大单于,奴才也不明白。汉军以前就没有这种打法!”
  撇开秦军的戟阵,周阳也不是首创。在周阳之前,有人用过戟阵。可是,周阳这戟阵一是规模大,十数万汉军组成的戟阵,这是汉军历史上的首次。同时,周阳要凭戟阵与匈奴骑兵硬撼,仍是汉军历史上的第一次。
  在中行说的记忆中,压根儿就没有听说过这种事。
  “大单于,管那么多做甚?汉人要找死,我们就成全他们!”
  “胆小的汉人,终于英雄了一回!”
  一众大臣七嘴八舌的贬损起汉军了。
  “左谷蠡王,你以为呢?”军臣单于不得不咨询足智多谋的伊稚斜的看法。
  “这个……大单于,先打打看。”伊稚斜首次遇到,他是个持重之人,不好下结论。
  汉军是犯昏,还是另有战法,只有打一仗才能明白。军臣单于猛的拔出弯刀,高举在头上,大吼道:“大匈奴的勇士们:汉人胆小,一直缩在羊圈里!今天,他们终于出了羊圈!我,日月之下,大漠之上,众王之王,大匈奴的大单于,命令你们,杀光汉人!乌特拉!”
  “乌特拉!”
  “乌特拉!”
  五万匈奴大吼一声,匈奴对汉军发起了进攻。
  蹄声如雷,烟尘敝天,吼声直上云霄,杀气腾腾。
  汉军却是静静的站着,没有一丝声响。仿佛气势汹汹的匈奴不存在似的。
  一进入射程,匈奴开弓放箭,戟阵中的弓箭手还击。两军开始了对射,各有伤损。
  戟阵中,虽是长戟如林,空间不大,大盾派不上用场,可是,仍是可以用盾,周阳给汉军配发了一面小盾。汉军支起盾牌,阻挡箭矢。
  匈奴冲锋的速度很快,不过四五轮对射,就冲到了戟阵前。匈奴收了弓箭,嗥叫着,挥着弯刀,日光下,只见不计其数的弯刀在空中划过,发出一道道耀眼的光芒,很是骇人。
  云车上的周阳看得真切,手中令旗一展。
  “咚咚!”
  惊天的战鼓声响起。
  “汉军威武!”
  汉军的战号冲天而起,响遏浮云,气势只在匈奴的万岁声之上。
  “杀呀!”
  “杀光汉人!”
  匈奴嗥叫着,手中的弯刀对着汉军狠狠劈了下去。
  骑兵打步兵,有着天然的优势,按照以往的经验,只要匈奴一冲,汉军就抵挡不住,接下来就是一场屠杀。
  十几万汉军出营列阵,那就是一场大屠杀,今日的汉军,将会是尸积如山,血流成河,他们将会遭到汉匈奴战史上最沉重一击。
  匈奴都是这样响的,振奋异常,砍杀非常有力。
  然而,让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他们的弯刀还没有够着汉军,一片戟林出现在身前,要是冲上去,那是自杀。
  要想拨转马头,已经不可能了。距离太近,高速冲锋的战马,哪里收得住,只有眼睁睁的看着一片长戟刺入马胸,或是刺入自己的胸膛。
  要是与汉军面对面砍杀,汉剑劈来,还可以躲闪。可是,面对戟阵,连躲闪的机会都没有。那么多的戟,你往哪里躲?躲得了这支,还有那支,一来就是十几二十枝,就象一片戟林对着自己刺来,谁有那本事躲?
  若匈奴是汹涌而来的潮水,那么,戟阵就是阻挡潮水的坚固堤坝,匈奴赖以自傲的冲锋,竟然瞬间瓦解。
  地上多出了一地的尸体,人尸马尸,堆了厚厚一层。不论是人尸,还是马尸,有一个共同特点,身上的血窟窿一个挨一个,少则数个,多则十数个,甚至更多。
  如此之多的窟窿,最大的效果就是放血,给匈奴大放血!
  鲜血在地上急剧汇聚,根本就来不及浸入土里,只一口气功夫,地上就出现不少小小的血湖,在日光下发着妖异的光芒。
  “呃!”
  望着无法前进丝毫的匈奴,军臣单于嘴里发出一阵磨牙的声音。
  骑兵打步兵,具有天然优势,这是军事常识,只要上过战场的人都知道。可是,这一奉行了无数年的兵家法则,今日却给打破了。
  气势汹汹的匈奴,遇到戟阵,好象撞到铁板似的,丝毫不得前进。
  军臣单于打了一辈子的仗,平生第一遭遇到这种事,脑子里面有点短路,连惊讶的话都没有说,唯有张大嘴巴的份。
  不仅他惊讶,中行说、伊稚斜,以及一众匈奴大臣,谁个不惊?
  在旷野中,汉军和匈奴打,那是找死,这是数十年胜利验证了的法则。可是,如今却是颠倒过来,送死的是匈奴,而不是汉军。
  要他们相信这是真的,不是难,是很难!
  听秦无悔、李广、冯敬他们讲解秦军戟阵对付骑兵是如何如何的牛,当这一切出现的时候,周阳仍是很震憾。
  步兵不如骑兵,这是兵家共识,可是,在装备了特殊兵器、采用适当战术后,步兵一样可以打骑兵,用兵之道,千变万化,没有什么定则。
  这才是用兵的最高境界!
  周阳对兵法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李广更是兴奋得大吼大叫起来:“杀啊!杀光匈奴!”
  “杀光匈奴!”
  汉军爆发出了惊天的吼声。
  一连串的胜仗,使得汉军士气高昂,即使没有戟阵,面对匈奴,也是不惧。更别说,这戟阵的威力奇大无比,强横的匈奴在戟阵面前,束手无策,汉军士气陡然高涨,无不是放开了嗓子大吼。
  “把我们杀光?”军臣单于听在耳里,一阵惊悸。紧接着,就是冷笑,这才开始,离结束早着呢。
  此时言胜,太早!
  军臣单于下令,要匈奴接着进攻。匈奴第一波攻势瓦解,对士气的影响虽然大,还没有达到瓦解的地步,命令一传下,匈奴又排着战斗队形冲了过去。
  远了放箭,近了挥着弯刀砍杀。
  与第一波攻势一样,遇到戟阵,仍是无能为力,除了多出一地的尸体以外,毫无建树。
  军臣单于是个坚韧之人,并不甘心,命令匈奴不住进攻。匈奴的攻势很猛,一波接一波,前一波刚刚瓦解,后一波就到了。
  匈奴前赴后继,一连进攻了小半个时辰,伤亡不小,却是无法撼动汉军的戟阵。
  戟阵虽然厉害,也是步兵,没有四条腿的匈奴快捷。军臣单于命令匈奴退出射程,稍事歇息。
  匈奴得令,驰出射程,跳下马来,三五成群的坐在地上喘气,吃肉干的吃肉干,喝马奶子的喝马奶子,一如往昔。
  周阳看在眼里,冷冷一笑,这是戟阵,又不是车阵。车阵只能守,不能进攻,戟阵攻守兼备,岂能由你歇息好了再来进攻?
  手中令旗一展,战鼓如雷,这是进攻的命令。
  汉军动了,排着整齐的战斗队形,步调整齐的朝着匈奴压了上去。
  十几万汉军一齐开进,那是何等的声威?每一步下去,好象巨灵锤狠狠撞击地面,地面狠狠一颤。
  军臣单于听在耳里,惊在心头,仿佛汉军不是踩在地面上,而是踩在他的心坎上。现在,军臣单于终于明白,为何这两日汉军的动静如此之大,却是闭门不战,原来是在训练戟阵。
  汉军也太厉害了吧,两天就能训练出戟阵。转念一想,汉军多的是戟手,训练戟阵貌似困难,其实一点也不难。
  十几万枝戟斜向前指,那感觉好象十几万条蓄势待发的毒蛇,随时会扑上来。
  如雷的脚步声,整齐的阵势,纯粹就是一片海潮,红色的海潮!
  戟阵虽然还没有压上来,军臣单于已经感觉到那种沉重的压抑感。仿佛开过来的不是戟阵,是一座大山,对着匈奴撞来似的。
  十几万汉军发起进攻的事情,这在汉匈战史上还没有过,匈奴也是第一次遇到,直愣愣的望着,看得不明所以。
  “快,列阵!”军臣单于率先反应过来,大声下令。
  戟阵守如磐石,那么,戟阵的进攻威力又如何呢?军臣单于很想知道。
  原本躺在地上歇息的匈奴,手忙脚乱的跳上马背,重整阵势,准备给戟阵以迎头痛击。
  匈奴列成阵势,等着汉军来进攻。
  汉军一进入射程,匈奴可以放箭射杀。然而,军臣单于却是下令,要匈奴不要放箭。
  “大单于,此时放箭,汉人伤亡会很高,为何不放呀?”
  “大单于,哪有这么打仗的?”
  立时就有匈奴大臣反对了。
  伊稚斜代军臣单于回答:“大单于这是要看看汉人的进攻究竟有多大的威力!只有汉军以堂堂之阵发起进攻,他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