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平民世家 作者:htsh >

第234部分

平民世家 作者:htsh-第234部分

小说: 平民世家 作者:htsh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糟不到哪里去,而仙女则进入了一个大泥沼,所以印度官方愿意和仙女进行合作。事实上,各大公司在印度的欠款也不是不可救药的,经济危机期间世界各国的欠款回收都比较困难,只是印度市场更加混乱和难缠而已,这些欠款大多是那些公司用来保命的,自然不愿意拿出来,在这种时候谁也不怕打官司,一刻之千金,说不定谁先支持不住呢,特别是印度政府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理由是不刺激某些人的神经。当然,他们比谁都清楚,那些大公司即使收回了欠款,也不可能用于公司的生产发展,就是连产业工人也照样辞退,“这是总部的政策规定”,那么既然这样,就烂去吧!而仙女则不同,这个牛脾气的公司,不是来保命的,而是来促进市场恢复的,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比其他大公司要高得多,何况这个公司本身就是一个刺激性因素。

仙女当然也不会过分逼迫那些欠款公司,要是把那些公司给逼破产了,对仙女没有好处,能回收的回收,一时回收不过来的签订延期支付协议,保持友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仙女还对这些欠款公司进行一些业务上的优待措施。各家欠款公司实际上都是仙女所收购企业的下端客户,是他们开拓印度市场的极大助力,刚刚来到印度,急需积累各种社会关系,这可是一些现成的立即可用的关系,可不能让他们垮掉了。为了刺激这些公司的积极性,并缓解他们的资金压力,双方达成了产品分阶段长时间结算的“认识”,比如这样说吧,仙女发给他们一批货物,他们在两个月后支付25%,一年后支付另外的25%,两年后再支付总额的25%,直到第三年,才完全支付完毕,这使得他们可以用一年的资金销售四年的货物。这可是一个相当大的优惠,即使是一些产品出现了积压,也影响不了其整体的利润积累,这使得不少公司比较好的配合了印度政府的“欠款催缴”工作。大家也看出来了,仙女和政府的关系太亲密了,谁也不愿意在这种时候犯事,所以,仙女在收帐方面成了世界大公司中的佼佼者!

仙女的二批入印人员在四月初由李伟森带领,也来到了印度,这时候,在印度的胡氏家族成员已经达到了8人,而仙女的各类驻印员工也已经达到了160多人,这些人主要分布在印度的孟买与加尔各答两大城市圈。对印度市场实施针对性和面对面的接触,搜集资料,给总公司提建议,进行接触会谈忙得不亦乐乎!到了5月份,国康和准未婚妻柳惠风也来到了印度,这又引起了印度人的惊呼,对胡氏的进入感叹不已。5月底国康他们举行婚礼,把印度对胡氏的重视进一步推向了高潮。虽然是高潮迭起,但是仙女还没有真正的大规模进入印度,因为直到6月底或者7月初,仙女在印度的投资也不过1300亿元(不包括先前的美信公司投资),合同投资900亿元,相对于仙女的庞大财力,规模还是比较小的。仙女的富有和庞大已经是人人皆知了,而对于仙女的迟迟不再投资,印度人既无奈又充满期待。大家希望仙女一天来一个大项目,每天都刺激(印度)人们的神经,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即使是这几个月来的投资,虽然仅仅只有三笔,但是平均下来,也达到了每个月三百多亿元,每天13亿元以上,如果算上合同资金,每天的投资更是达到了22亿元以上,这已经使得经济学家们惊呼不已了。

仙女让他们真正震惊的还在后面,37年下半年,平均每月投资将近300亿元,每天的投资额在9亿元以上;38年全年,平均每月投资275亿元,每天投资九个亿以上;39年全年,平均每个月投资316亿元以上,每天的投资超过10亿元,长达三年的连续高强度投资,这可是非常罕见的投资活动,在整个世界的投资史上也是非常少见的。虽然仙女投资的都是一些大项目,但是拔起红薯连着秧,一连就是一大片,其影响往往都是大范围的。比如说北川公司,其欠款涉及的大公司就达到了50多家,债务涉及40多家,这就使得将近100家大公司和仙女就此扯上了关系;而长海公司的欠款客户也涉及到了70多家,大的债务客户有30多家,由长海公司而带来的客户也不少,仅仅两家日本公司就牵扯到了200多家比较大的公司,其影响能不大么?当然,仙女给予印度人的影响并不至这么简单,从37年下半年开始,仙女在更大范围内开始影响印度人的生活!

柳惠风来到印度已经两个多月了,从5月初来到印度,结婚也已经有一个多月了,这一个月来,两个人都是在度蜜月。仙女的领导们都尽量不让这对新婚夫妇插手,大家大多是过来人,知道新婚对于年轻人的重要意义,而国康的哥哥和嫂子们更是坚决保证两个人的“悠闲生活”,在胡氏,人情味是非常浓的,这使得新婚夫妇感到有点儿不好意思,毕竟在这紧张时期,大家都在忙着工作,悠闲是让人感觉不舒服的事情。在这一点上,他们都比不上某人,当然,这世上能够和他相比的也没有几个人。柳惠风一直在甜蜜中生活着,也是,两个人闪电般恋爱,再闪电般结婚,前后也不过三个月时间,如今才是在相处的第五个月上,怎能不让年轻人激动,虽然现在并不是花前月下的好时间,可是据说爱情是不分时间、不分场合的。年轻的少妇即使在自身的幸福激动中,也觉察出一丝异样来,凭她职业上的敏感,发现作为第二批进入印度的大批后续跟进人员,有不少是地产界人士,虽然不能断定这些人是否有名气,但是凭着对自己职业的敏感性以及对仙女的认识,断定这些人大都来自西星公司,是仙女的兄弟公司西星派过来的,而且还都是精干的人员。她看得非常准,这些人也确实是地产人员,是从西星系统转过来的,但是他们来自于西星的三家地产公司,尤其是从西星总公司和东林地产公司过来的人员比较多。李伟森带队过来的第二批工作人员,确实有相当部分是西星系统的地产人员,为了避免引起争议,来印度的西星系统人员,使用的身份都是仙女的员工身份,领着西星的工资和补贴为仙女工作,就是有人不习惯也不行,谁让总经理把他们“甩了出去”呢,只好认命了!这批人员,几乎全部是各公司各部门的精干人员,职位虽然不太高,但也都不低,尤其都是干实事的人员,把总的没几个,当然,名义上和实际上,大家以李伟森为领导,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的身边,又一个胡氏成员将成为他们的主要领导!

本来已经趋于平静的心再次跳动起来,对职业的爱好,让她产生了某种冲动,虽然仙女不会投资柳氏地产,这一点儿她是现在越来越清楚了,这个家族是不允的,任何人也不能改变这个现实。但是多年渴求的梦想并没有随着婚姻生活而改变,柳惠风知道,家族是不限制其成员参加工作的,不仅不限制他们参加工作,而且会支持他们从事任何喜欢的工作,自然更不会阻止他们参与家族企业的管理工作。在印度的众人中,七嫂黄雨雯就参与了新材料公司的管理工作,其他三位嫂嫂也都是各产业的管理人员,可以这么说,胡星宇派子女去印度,并不是单单从他的儿子方面考虑,他同样也把儿媳妇的能力给挖掘出来,因为不管是谁,只要是年轻人,都应该有工作的!听过妻子的请求,国康倒是吓了一跳,但马上就表示了支持,没办法,夫妻之间本来就应该互相支持,再说如果他把妻子给雪藏起来,不定会让怎么嫂子们笑排他呢!可是这也有点儿困难,因为他们如今还是在蜜月期,北京总部根本就没有为他们安排工作,印度的负责人们也不会给他们安排工作。

工作请求马上就传到了北京,短暂的间隔之后,7月初就传过来了人事任命,柳惠风被任命为地产部的协理人员,这职位说高不高,说低不低,如果她的能力高,很快就能独当一面,而如果能力不怎么行,那就只能当个办事人员了,这一点儿,大家都很清楚。柳惠风的加入地产,倒是引起了地产工作人员的一点儿震动,原本胡氏是没有什么地产人员的,大家都知道来印度的这些人,大多是和电子、新材料有关,其他的也只是一些会计和法律人员,鲜见有喜欢做地产的,如今竟然有了做地产的胡家子弟,能不让他们惊诧么!说起来,也让胡星宇和李玉东他们感到难为情,胡家的14个已经有了工作的子女,以及他们三驾战车的长子长女,竟然没有一个人喜欢地产这一行的,李如意和王静不喜欢,连得许刚川也不做叔伯们的“后辈手下”,就是这11个媳妇或者女婿也没有做地产的,整个家族的直系旁系均与地产无缘,这使得接到工作请求的老一辈十几个人大喜过望,更使得胡星宇在朋友们面前挣足了脸面,其高兴程度让大家嫉妒的无可奈何!当然,这媳妇愿意干是一回事情,能不能干好是另外一回事情,几个人丝毫不敢大意,先从头干起吧,于是一纸任命状传到了印度的仙女负责人手中;同时,对柳惠风在柳氏地产中的表现,也加大了调查力度。柳惠风倒没有意识到在家中引起的震动和同事的看法,她已经沉浸在某种创业的激动中,“不破不立”,或许,这就是爸爸的意思吧!

正文 第一3六节 仙女印度(五)

当印度人还在期待仙女的大规模投资的时候,仙女已经开始了在印度地产界的持续的投资过程,开始其长达两年的地产投资之旅。

印度的地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在经济危机面前,迅速的缩水、破产,大量在建的建筑被迫紧急停工,大大小小的地产公司纷纷倒闭,接二连三的出局,其损失之惨重程度,超过了许多行业!在世界范围内,地产行业都是一个增值快、收益率高,而且一有风吹草动又损失惨重的行业,而且有许多公司都是从地产起家,赚足了钱才转入其他行业。业界有这么一个认识,如果有一分的钱,就可以至少投资三分的地产,然后再扩大,越滚越大,因此地产是被认为是一本万利、以贷养贷的行业。但是地产也是一个极不稳定的行业,任何市场的风吹草动都会使其损失惨重!另外,地产也是一个一直被热炒的行业,其价位往往高的惊人,是个冒险者的乐园!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社会财富不断增加,地产投资持续升温,以至于地产产值不断膨胀,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区别。即使在中国,经历了四年左右的平稳发展,经济危机一来,也受创严重,其损失的程度超过了电子行业,甚至可以和新材料与生物科技行业等相比拟,单单西星公司就损失了50%左右,胡氏相关的产业还只有这一家的损失如此惨重。据李玉东他们的统计数字显示,如果没有把那些地产脱手,仅仅这1500亿元的地产,就会狠狠的拖住西星公司,据说那1500亿元的地产如今的价值不超过300亿元,而且要命的是,这些地产每个月至少需要4个亿的基本维护费用;当然,这是说这些地产还在他们的手中,实际上已经有三分之二的地产主人破了产,成为西星的经济危机的替罪羊。中国如此,那印度的地产公司就更加境况堪忧了。

印度的整体发展水平比中国晚不少,当中国的地产公司进入间歇期间,正值印度的地产业迅速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