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平民世家 作者:htsh >

第184部分

平民世家 作者:htsh-第184部分

小说: 平民世家 作者:htsh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我女朋友,一个高中的。阿欣,这可是我们的老大呀,当初把我们几个打的可惨了,到现在还常常做恶梦呢!”孟杰夸张的说道。

“别听他胡扯,我像是个打人的人么?”司马义康笑着说道,虽然被人点破身份,但是见到了老同学还是很高兴。确实,左看右看,他都不像是个喜欢打人的人,接着转向了女孩,“怎么了?”

“你姓胡,那你是不是”阿欣欲言又止,眼睛却睁得很大,能让男朋友如此恭维的,实在是不多见!

“你说是,就是吧,不过,现在我复姓司马。”司马义康心情很好,既不否认也不承认。

“司马老大,你们兄弟呢,总不会只你一个人吧?”孟杰转过话题,这家伙特别灵活,把“胡”字改为“司马”一点儿也不觉得口吃。

“来了四个,贤康你也认识的,法律专业,现在姓张。咱们同学还有在北大的吧!”司马义康回答道。

“又是你们人多,算我服了。我查过了,咱们同学来了8个人,五个跟咱们一个系,哪天请大家聚聚,道在你们家你不是老大,可是在咱们这儿,你可是我们的老大,兄弟们请你!”孟杰说了句埋怨话,又热情的建议。

“这不好吧,不过,跟大伙儿见面倒是应该的,这几年,我可想你们了。”司马义康迟疑了一下,也就同意了,说实在话,这几年着实也想他们。

“哈,老大,这事儿包在我身上,这点儿钱我老爸还是给得起的,平常我请不动他们,难道能不给老大你面子么?”孟杰拍拍胸脯保证道,司马义康在一众同学中可是领头的,加上有他八弟的佐助,大小通吃,而仅仅是胡家子弟的身份,就没有人敢轻视他们。

孟杰倒不是在说大话,很快就纠集了30多人,远远超过了当初预定的八个人。没办法,大伙儿盘根错节的,一听到“康”字,马上就想起了胡家兄弟,结果他们兄弟的同学全部聚到了一起,当然,胡家四康,现在叫司马义康,苏礼康,景文康和张贤康也全部到席,加上一些人带来的新认识的同学,济济一堂,达到了30多人(其中他们工商管理系就有20多人);这些人中都有互相认识的,由于四兄弟以前在三个学校上学,这些来的同学也多是四个学校的学生(另一个学校是仁康他们学校的,这次也来了)。谁也没有想到一下子会来这么多人,不由得暗暗吃惊,对胡家兄弟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现在,让他们感到麻烦的是,还得重新为记住他们的姓氏,什么“苏”了,“张”了的,他们对胡家的内部情况不是很了解,自然不知道这几个兄弟都是谁的亲生儿子,反正,把他们搅得非常糊涂,于是,大家一致决定,以后见了面,不再称呼全名了,只叫名字就行了,这一点儿,让司马义康他们有点儿哭笑不得。想想也是,除了他们自己家人以外,其他人是很难分清楚的,小时候连他们自己都经常搞糊涂呢!新入学的学生达数千人之多,几十个人的小聚会倒不会引起什么轰动,尤其是他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当然知道这些人身份的除外。外地人大都对北京人有意见,认为他们沾了首都的光,事事都比外地好;当然,上海人不这么认为,阿拉们认为“上海比北京好”,虽然上海人也总是往北京跑!

司马义康没有想到会和王淳在大学里见面,一开始还有点儿不大相信,虽然据说王淳的成绩也不错,可是聚到北京的几率也太小了一点儿;但是两人还是见了面,没办法,前生的宿愿,命运的安排,一个班级的,能不见面吗?由于高中时的矛盾,两个人都尽量不招惹对方,骨子里的高傲,使得他们互相打着非常客气的招呼,可是这一切都让孟杰给破坏了!

“老大,这是你大连的同学?”孟杰听说他们两个人认识,而自己以前并没有听说过,也没有在聚会上见过面,就相当然的认为。他丝毫不忌讳对司马义康的称呼,“老大,老大”的见了就叫,连司马义康都拿他没办法。

“算是吧!我在三十二中,他在五十中!”司马义康不得不对插话进来的孟杰解释,还得尽量快点解释清楚。

“司马,这位是?”孟杰虽然在班里比较嚣张,一幅地主的样子,但是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认识他的,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他的,当然这是刚开学的原因。

“什么,老大,他不叫你老大,太不给你面子了吧!”孟杰一幅唯恐天下不乱的样子,他看两个人不是很热乎,就猜测道,“是不是通过这个认识的,你这个可是很厉害的!”

“孟杰,别给我捣乱行不行,咱们可都是有几年没动过手了!这是王淳,我们临校的!”司马义康苦笑着解释,这家伙猜得可真准,可这事情不能重提,与人为善是胡家做人的根本。

原本是开玩笑的话,但是王淳相当的敏感。王淳很早就来到了学校,孟杰也比司马义康他们来得早,孟杰的形象早就让受惯了众人追捧的王淳看不顺眼,虽说北大不比大连,此时也对孟杰的目中无人看不过去,认为是对他的羞辱,少爷脾气一时就上来了。“一丘之貉”,满脸的不屑。

这话立刻就引起了孟杰的反应,这小子也不是吃素长大的,何况又是在直接骂他,司马义康还没有发火,他就先闹了起来,在北京这一亩三分地,一个大连人还能怎样!“你说谁?老大,他是不是你朋友,要不是的话,我就替你修理修理!”孟杰一听对方的话,就觉察到这小子跟司马义康不是很合,既然不是司马义康的朋友,还能让他嚣张,还有他嚣张的地!

“别发火,孟杰!人家来者是客,你这个北京人哪能不尽尽地主之宜,包涵点儿,别当回事儿!”司马义康不想在刚开学时就闹事,也不想同学间闹的水火不容的,秉承父亲的脾性,得饶人处且饶人。

但是王淳也不是好惹的,来北京的这几天,早就憋了一肚子气,如今找到个发泄的借口,也顾不得这机会是不是机会了。两个人的个头差不多,王淳还显得更强壮一些,听到司马的不含任何感情的话,更觉得刺耳,也忘了对方的能耐了,就好像发了性子的公牛,即将暴动起来,而这时候,一个同样让司马义康料想不到的人出现了。韩筝是来找王淳的,这个外语系的北大新生恰好在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候,赶了过来,当然,能够阻止孟杰发怒的除了司马义康之外,就是女人的眼睛和表情了。王淳悻悻的收了手,孟杰则不愿意在漂亮女孩子面前表演猛士形象,也在司马义康的安抚下克制了冲动,保持了绅士风度。

对于孟杰的胡搅蛮缠,司马义康哭笑不得,对于经常缠着他的另外三个同学,更是伤透了脑筋。军训还没有开始,就形成了以司马义康为首,孟杰、曲晨,冯哲和吴少奇为翼的团伙队伍,再加上孟杰的“早恋”女朋友董欣,一时间,成了管理系的引人注目的小分队。外地来的可能不知道他们,北京的本地学生可是从后四个人的姓氏隐约猜到了他们的来历,而能让这样的四个少爷级人物众星捧月般“侍奉”的人,就呼之欲出了,渐渐外地来的同学也都知道了司马义康的底细。虽然他的姓氏和人们想象中的不同,但是“义康”是谁,不少人都知道,再加上四个“真实少爷”的陪衬,那么他的身份可就毫无疑问了,几个平时谁也不服谁的少爷成了跟班,除了那一家,还能有谁!

孟杰他们是真的服了他们的老大了,在军训中,几个人叫苦连天,虽然早早就做好了各种准备,更是在思想上对军训的艰苦也有了认识,但是现实还是让他们几乎软了下来!不管你是什么人,一到了军队,都成了普通小兵,除非靠关系“改善官兵关系”,否则,就只能按“军规从事”。孟杰他们都没有开小灶,开小灶会让人瞧不起的,根本不是男子汉的做为,所以也跟着大家一起训练。即使是出身一般家庭、平时严格锻炼的学生,也难以承受严酷的大学军训,何况那些平常就没吃过苦的少爷小姐们,整个管理系400多人,就有120 多人中途“阵亡”,坚持到最后的不超过300人,而司马义康是坚持到最后的其中一个。也不是说出身富裕家庭的人就不能吃苦,许多少爷小姐也是从小就受到多方面的培训,耐力方面也是好的让许多人无话可说,可是曲晨、冯哲和吴少奇三个人以及王淳都没能坚持到最后,不是累趴下,就是病倒,或者是找借口不干了(部分原因是被当作了训练重点)。不过他们三个人够意思,虽然自己向教官投了降,却一直陪着大家熬时间,更让大家伙感到吃惊的是,由于司马义康在军体拳项目上表现出了漫不经心的态度,被教官特意“招待”,但是可怜的教官根本不是前特种兵“弟子”的对手,在几百人面前,在整个连队的注目下,不好意思的丢了面子。虽然司马义康报出的几个名字毫不起眼,但是让另一位教官——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大吃一惊,赶忙劝阻了那个还想继续“领教”的年轻同事。闹着玩的,这小子有着几位大名鼎鼎的师傅,身手还会差么!自从军体拳事件之后,司马义康就受到了特别对待,每个项目的第一个动作都得第一个上,最高的标准他得执行饶是他经常锻炼身体,也渐渐感到吃不消了,要不是有人天天给他按摩,真的也要步曲晨他们的后尘了。

军事各项比赛的时候,司马义康不小心的击败了各路英雄,荣获了比赛冠军,对这一点,三个兄弟非常不服气,大家一奶同胞,不应该比他们强那么多的;但是除了多数单项上大家不相上下之外,一些项目上二哥确实占些优势,几个兄弟不得不“嚎啕”大哭。可是当他们知道二哥的非人经历后,一个个退避三舍,“算了吧,反正不是外人,自家兄弟嘛,我们能跟二个争么”,礼康代表兄弟们说道。事实上,几个兄弟也都不差,或许他们的学习成绩比不上某些人,但是说到身手,整个学校比他们强的人也没有几个。虽说社会上卧虎藏龙,但也不是到处都有,当然也不是没有遇到对手,至少有七个人可以和他们一决高下,这是军事比赛上全校同学亲眼目睹的,比如,贤康才得了第九名,是众兄弟中面对对手最多的一个。自从军训过后,整个学校就隐隐流传着一些传闻,有十年前的,几年前的,还有现在的,胡家再一次成为许多人关注的重点,不少人有意无意的对着他们指指点点。

不管怎么说,司马义康他们在学校还是很平静的,虽然有些许异样,大家对他们都很客气,他们也能和同学们良好相处。三年的独立生活,开始显现出它的作用来,一点儿也不比别人差的个人生活能力和一点儿也不比别人差的处理问题能力,甚至比同龄人更好的处世能力,使得他们和大多数人正常的交往,并渐渐消除了许多人对胡家大院的某些怀疑!

北大的有钱人家很多,事实上也不缺乏他们这一家!

正文 第一二0节 创业

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很快就过去了,八个上大学的孩子全部回到了大院,加上两个在家过春节的妹妹,这使得院子里的孩子一下又多起来;四个小家伙还没有上初中,还在小学混着,哥哥姐姐们一回来,就数他们最高兴了。院子里已经没有和他们年龄相仿的玩伴了,而前几年,尤其是他们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家里可热闹了,家里现在冷清的局面,小家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