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大军阀 >

第319部分

民国大军阀-第319部分

小说: 民国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条就是同意和平统一的政策,但是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南方不能提出苛刻的条件。至于什么是苛刻的条件,那就是北方的军人说了算了。
    接着就是参战督办的问题,人家欧洲的大战都结束了,再顶着一个参战的名头也不合适,就将参战督办改名为边防督办。
    第三条就是预筹各省善后。第四条是收束军队,先从调查军队实数开始。第五条是各省照章报解中央的税收。
    这后面的三条基本就是说说而已,没有任何意义。尤其是核查军队和报解税收,那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哪个督军不是吃着空饷的?哪个督军不是截留税收的?谁会把自己口袋里的钱向外掏?
    这边一有了结果,北京政府就直接给前方的部队下了罢战退兵的命令,这次可是以国务院和陆军部的正式公文下发的了。代总理钱能训还给南方发电报,劝南方的军队也同时撤军。
    云南的唐继尧到底没有挥师入四川。熊克武他们一听唐继尧的条件降低了,就知道这个事情还有的谈,于是就开始讨价还价。等唐继尧没有耐心了,想要直接带着部队北上四川的时候,英、法、美、意、日五国对广州军政府的劝告和平的说贴就转到了他的手里了。
    这下他就有些犹豫了,毕竟他的云南可是靠着法属印度支那的,那里是法国人的地盘儿,法国人的意志还是要考虑的。还有日本人,蔡松坡当年举旗护国讨伐尤世勋的时候,滇军就是全套的日械了,从军装到枪械,一水儿的日本货,比现在还没有成军的参战军都不差的。
    不过这还不能影响到唐继尧的决定,这只不过是个说明而已。等唐继尧准备好出征事宜了,五国的大使的正式照会就给广州军政府送来了,这下唐继尧不敢动了。
    而樊羽祥在撤到了云阳县之后,才总算是找到了渡河的船只。不过这个船还不是大船,而是小船,只是在江上跑单帮的而已。用了两天时间,才将蒋鸿遇的部队从南岸运到了北岸。
    之后樊羽祥就开始拜访云阳的袍哥,看能不能将这个事情给摆平了,即便是不能再进攻了,也要能守得住打下来的这几个县呀。可是他却是碰了壁,云阳是个小地方,这里的袍哥会都是万县的分枝,毛大爷一句话,这里的船帮也是要遵令而行的,要不然樊羽祥也不会遇到麻烦了。
    于是樊羽祥就开始让人去联系那个毛大爷,可是毛舵把子还没有联系好,北京的停战撤军命令也就跟着来了。这次可不是大总统的命令了,而是国务院和陆军部的命令,这下樊羽祥有些犯难了。
    进攻是不再想了,可是这几个县的地盘儿却是麻烦的很。现在真的是鸡肋了,直接放弃掉确实是可惜,毕竟也是一小片地盘儿呢。可是拿着吧,又不能和湘西的地盘儿连成一片,辎重这些都是要绕道湖北江运过来,实在是不方便。
    “长官,滇军派人来了,说要和咱们谈判。”一个副官进来回报道,把樊羽祥从纠结中带了出来。
    樊羽祥有些迷糊,但是依然是威严的说道:“大声些!我短了你的饭了?!”
    副官立刻又大声的喊道:“报告长官,滇军派人来了,要和咱们谈判!”
    “谈判?”樊羽祥瞬间就高兴起来了,他大笑道:“哈哈哈,这是瞌睡送枕头啊!让他进来吧!”
    “是!”副官敬一个礼,转身就去带人。
    但是樊羽祥立刻就又叫住了副官,命令道:“不用去了!先好吃好喝的招待着。你告诉他,我很忙,没时间见他,让他先等等。”
    “长官,”副官问道:“这个好吃好喝是~”
    也不怪副官会这么问,樊羽祥对钱卡的可是很紧,部队别说是吃空饷的了,就是饭食,他也是时不时的就会去和士兵吃一样饭菜,让军官们也不敢克扣。可是菜金本来就给的不多,就是不克扣,也只能是杂面饼子和稀菜汤而已。一年就只有八月十五还有过年的时候能见着点儿荤腥儿,这个好吃好喝可是不好掌握了。
    樊羽祥皱眉道:“给他从酒楼里订菜!四菜一汤!”
    “是!卑职明白!”副官终于得到了明确的指令,也就快速的答应下来了。
    而在成都外围的刘存厚,在得到了赵仁杰的提醒之后,也是不敢相信樊羽祥了,于是就在原地组织防御,打算先看看和谈的结果再说。
    就这样,全国唯一还有战斗的四川,也没有了枪声,全国的和平统一谈判也就有了开始的基础。
    不过南北之间的和谈可是不容易开的,就一个谈判地点就是好一通折腾。北方要在北京谈,南方要在上海谈。接着是谈判代表,北方要让王揖唐来做总代表,南方死活不同意,非要让梁士诒来谈。总之双方各执一词,纠缠不休,和会就先耽搁下来了。
    倒是欧洲的和会人家开的积极,北京政府早早就选好了陆征祥,顾维钧,施肇基,魏宸组,王正廷五人为中国代表,全团五十二人,早早就上船前去巴黎了。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去的都是欧美系的外交官,基本没有日本系的人员。
    而王正廷是南方的代表,他是接受了北京政府的任命的参赞之职之后,作为代表来参加巴黎和会的。不得不说,虽然南北双方都不承认对方是合法的,但是在巴黎和会的问题上还是表现的相当有大局意识,并没有各自派代表去参加和会,也就是没有在国际上正式分裂中国。
    在参加和会的代表们即将出发的时候,徐世昌组织了一次会议,专门来讨论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应该提哪些要求,要如何应对等等问题。
    当时已经不是国务总理的杜琪睿也被邀请参加,现在徐世昌还不能绕开杜琪睿这个幕后老大做决定,所以一切的会议还是会请杜琪睿这个参战督办或是边防督办来参加,来发表意见。
 

第572章 因由
 第572章 因由
 
    杜琪睿认为,中国参加欧战较晚,又没有实质性的参与,有名无实,所以要求不宜太高。这次和会主要是收回德奥租界,还有取消各国在中国的治外法权,还有就是可以提议撤销庚子条约中驻兵一条,以及修订海关关税。
    至于青岛问题,日本一再声明说是要还给中国的,应该是不会失言的。到时候看日本有没有青岛方面的提议,代表团可以随机应变。于是中国代表团对于青岛方面的准备很是不足,至于由青岛延伸而来的山东问题,那就更是没有准备了。这也是后来中国外交失败的一个原因,不过也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原因罢了。
    即便中国代表团准备的再充分,也还是同样的结果。因为之前日本是反对中国对德国宣战的,但是后来又积极的推动中国宣战。这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可不是平白来的,而是英法当时在欧洲损失惨重,他们急需大量的人力资源来填充战场,来解放工厂,矿山,码头这些场所的人力,来向前线输送更多的士兵。
    中国有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也能给德国在华的企业和资源输送方面制造障碍,要是加入进来的话会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法。但是日本又极力反对中国参战,对于中国的影响力,他们这些正在进行大战的欧洲国家是不及中国的近邻日本的。
    日本利用这个机会,和英国,法国,还有意大利签订了秘密协约,要他们在战后能够支持日本得到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这才开始支持中国参战。当然也是和俄国有密约的,可是现在俄国都要被干涉了,自然也就失去了价值。
    既然英、法、意三国都支持日本在山东问题上的要求,那日本也就不担心日后和会上会失去山东的权益。因此日本的态度才出现了大转弯。
    其实老杜一开始参战的时候是想要向欧洲派部队的,数量是五十万。他是想要用欧洲的钱和武器来组建一支真正有一战之力的国防军,但是美国人没有兴趣为中国人提供贷款。而且英国也直接拒绝了,他们认为即便是最精锐的中国军队也不可能在猛烈的炮火下坚持五分钟,还是派劳工来好了。用中国劳工来解放英法的人力,从而为前线增加兵员。
    后来老杜退而求其次,那就派四万好了,人少点儿,还向法国派出了先遣人员和远征军司令部,和法国人接洽出兵的事情。其实法国人是想让中国出兵的,即便是炮灰也能消耗一下德国人的炮弹吧。可是日本不同意,日本人都没有派地面部队去欧洲呢,要是中国派了兵的话,那战后的国际地位妥妥的会上升很多,那日本对中国的要求就很难实现了。
    而法国当时被打的都快要亡国了,自然没有钱来武装中国的军队,也没有舰船把中国的军队运过来,于是也只好作罢。
    再之后就是出现了广州的军政府,还有南北之间的战争,老杜这才没有了派兵去欧洲的心思,而是想要训练部队来完成国内的统一。这个时候日本人出现了,他们愿意提供贷款给中国,并且帮助中国训练参战军,还不用把这个参战军派到欧洲去,这才使老杜和日本人展开了全面的合作。
    而在陕西的赵仁杰,却是遇上了一个麻烦,也不知这个麻烦是大还是小。
    随着发电厂的设备到来,有两个美国技师到了西安之后,就开始发烧、咳嗽。美国人对中医不信任,他们坚持要看西医,进了教会医院。但是没有两天,这两个美国技师就死了,而且几个教会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也开始发热。
    洋人的死活,和赵仁杰没有多大的关系,而且还是死在洋人的教会医院,赵仁杰就更不关心了。可是有好些跟着美国人修建电厂的工人们也开始了发烧,而且在两天的时间内有四个人死亡,这就让赵仁杰感到意外了。
    “请王樾来!”赵仁杰在都督府命令道:“要快,我现在就要见他!”
    王全福赶紧答应道:“好的,卑职这就派人去请。”
    “你先去派人!”赵仁杰摆摆手,之后吩咐道:“一会儿我要看那些工人的发病记录,你要准备一下。”
    “是!”王全福答应一声就赶紧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王全福才回来,拿着这些天来发病工人的情况。记录很简单,只有姓名,年龄,何时发病这些内容。赵仁杰草草的看了一下,就觉得有问题了。
    因为这些工人都是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发病的,有点儿像是传染病的样子。虽然感冒是传染性的,但是在几天之内有六七个人死亡,这也太不正常了。
    “怎么就只有到前天的?”赵仁杰不满的问道:“昨天的呢?昨天是没有人发病?还是你们没有记录?”
    王全福回道:“这个情况是两天汇报一次,所以上面没有。”
    赵仁杰命令道:“从现在开始,要一天一汇报!还有主意军营里的情况,要是有发热的,就先隔离开,不要让他接触其他人!”
    “是,卑职会将长官的命令传达下去的。”王全福说道。
    赵仁杰又补充道:“还有其他各县,也要让他们注意!也是每天汇报一次,这次可能是传染病!”
    “传染病?”王全福有些不明所以的问道。
    “还不太确定,”赵仁杰也知道要是自己乱猜的话,会给人们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于是解释道:“先等王樾来了之后再说,你不要紧张。”
    其实王全福没有紧张,只是不知道这个‘传染病’是什么病而已。
    等了一段时间,王樾终于来了。他一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