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九龙夺嫡 >

第196部分

九龙夺嫡-第196部分

小说: 九龙夺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阿玛,儿臣以为晴贝勒所言甚是,此案须得彻查到底,朝堂税赋根本万不容有失,此事既是由晴贝勒而起,不妨便由晴贝勒去负责详查也好,若是能就此将糜烂之盐务整顿一番,怕不是好的,此儿臣之浅见也,还请皇阿玛明断!”
    弘晴话音方才刚落,没等老爷子有所决断,却见大阿哥已是昂然出了列,顺着弘晴的话头唱了几句高调,而后话锋一转,竟是就此提议由弘晴去整顿盐务。
    “皇阿玛明鉴,儿臣以为大哥所言甚是,以晴贝勒之能,该是整顿盐务之最佳人选也!”
    大阿哥这么一提议,九爷跟着就冒出了头来,同样是一派出自公心状地附和了一句道。
    “皇阿玛,盐务之利巨也,久不整顿,糜烂难免,今是该到了厘清之时了,由晴贝勒出面,正适其宜!”
    九爷这么一出头,十爷自然也不肯落后,同样冒了出来,大嘴一咧,无甚客气可言地便将整顿盐务的重担往弘晴身上压了去。
    “陛下,臣附议!”
    “臣亦附议!”
    “陛下,微臣以为晴贝勒屡破奇案,正是整顿盐务之不二人选!”
    ……
    九爷、十爷的话显然就是个信号,呼啦啦地便有一大波朝臣们全都站了出来,乱哄哄地附议着,一时间弘晴还真就成了众望所归的人选了。
    “启禀皇阿玛,儿臣以为诸臣工所言有理,盐务者,朝廷税赋之重地也,一旦糜烂,后果恐有不堪,今,朝臣们既是一致举荐晴儿,儿臣也以为可也,还请皇阿玛圣裁!”
    朝臣们哄闹之声未落,原本坐在台阶下的太子已然起了身,朝着老爷子潇洒地一躬,满脸忧虑状地进言了一句道。
    嗯?怎么回事?这味道不对啊!
    弘晴此番站将出来,本意只是帮着三爷脱罪,却压根儿就没想到会惹出如此大的场面来,心头发沉之余,疑心不由地也大起了,只是一时半会也难以看清这一幕背后所隐藏着的玄机所在,正因为此,弘晴也就不敢轻举妄动,而是冷眼旁观着,可脑筋却是高速地运转了起来。
    “嗯,晴儿,诸臣工如此盛情举荐于尔,尔可有甚要说的么?”
    老爷子对盐务向来重视,也没少专对盐务一事下诏,可说到效果么,还真不好说得很——自打三藩之乱平定之后,到如今已是二十余年过去了,人口都已是增加了近倍,可盐税所得却仅仅只多了三分之一略强一些,这显然有些不对劲,为此,老爷子可是前后派出了数任钦差前去稽查,却全都一无所得,哪怕老爷子撤换了几任的两淮盐运使,这等情形也无甚改观,老爷子纵使不满于心,却又因着用力过度导致盐务崩盘之故,实也不怎么情愿去大动干戈,只能是默认了现状了事,这会儿见群臣如此踊跃地举荐弘晴,还真就将老爷子心底里的想头又给勾了起来,只是为了慎重起见,倒是没直接下个决断,而是将问题抛给了弘晴。
    “皇玛法明鉴,诸位叔伯以及诸位臣工们如此盛情,孙儿自不敢辞也。”
    说?到了这份上,弘晴还能说出个“不”么,就算说了,老爷子也未见得便会准了,与其被人硬架上火炉,倒不如自个儿干脆一些好了,有鉴于此,弘晴自是不多犹豫,很是爽利地应答了一句道。
    “嗯,那好,朕回头便给你旨意。”
    老爷子对弘晴之能还是很欣赏的,本心也是属意弘晴去办此差使,此际一见弘晴答应得毫不拖泥带水,龙心自是大悦,也没多啰唣,直截了当地便拍了板。
    “是,孙儿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老爷子金口既开,纵使满心的狐疑,在此等时分,弘晴也就只能是恭谨应诺的份儿,只是心中的疑惑却是不免更浓了几分,他可不相信几位阿哥如此这般的联手而为会有甚好心可言,奈何却是怎么也看不穿迷雾背后的真相究竟是甚,心情自也就好不到哪去,若不是城府深,只怕脸上还真有些挂不住了的。
    “散朝!”
    盐务一事既定,后头的议事也就平和了许多,再不曾出现群臣乱议之场景,大体上也就是些各部俗务,议了一阵之后,也就全都消停了下去,而此时,天已是近了午,老爷子也就没再在乾清门前端坐的兴致,起身行回了后宫,侍候在侧的秦无庸见状,赶忙高呼了一嗓子,持续了一早的朝议到此便算是告了个终了,诸般臣工恭送了老爷子回宫,也就这么三三两两地全都散了去。
    “晴儿,来!”
    朝既散,弘晴满腹的心思,自也不想多逗留,刚想着转身离去,却见太子在台阶下含笑招呼了一声。
    “臣侄叩见太子殿下。”
    尽管满心的不耐,可君臣分际摆在那儿,就算再不情愿,弘晴也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失了礼数,也就只能是疾步抢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大礼参拜道。
    “嗯,免了,免了,晴儿啊,盐务乃国之根本也,断不容有所闪失,尔此去责任重大,须得谨慎行事方好,却不可意气用事,当然了,若是有不轨之徒敢于造乱,却也无须客气,只管荡平了去,无须担心,一切自有本宫为你做主。”
    太子与弘晴说起来其实真没啥交情可言的,反倒是硬碰过几回,不过么,此际的太子却是一派长者的风范,淳淳教诲个不休,可说出来的,却偏偏全都套话虚言,当真有些不知所谓。
    “是,臣侄都记住了。”
    弘晴此际心有牵挂,又哪有心去听太子的废话连篇,不过么,肚子里腹诽可以,却是万万不能带到脸上来的,也就只是恭谦地应了一声,并无旁的言语。
    “嗯,那便好,本宫……”太子的兴致显然很高,哪管弘晴心中作何感想,笑呵呵地便又要说叨上一番,只是话尚未说完,却见秦无庸领着两名小太监匆匆而来,不得不就此停住了口,眉头也因此而微皱了起来。

第二百五十一章迷雾的背后
    秦无庸快步走到了台阶下,先是朝着太子躬身行了个礼,而后方才站直了身子,面色一肃,一板一眼地宣了老爷子的口谕。
    “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弘晴还真就没想到朝议这才刚散,老爷子便来了召见之口谕,一时间头脑不禁有些发懵,好在反应倒是够快,条件反射般地便跪倒在了地上,恭谨万分地谢了恩。
    “晴贝勒,请。”
    待得弘晴谢过了恩,秦无庸并无二话,只是侧身摆了下手,示意弘晴先行。
    “有劳了。”
    弘晴逊谢了一句,但并未急着动身,而是恭谨地朝着站在一旁的太子欠身行了个礼道:“皇玛法有招,臣侄不敢稍有耽搁,还请太子殿下海涵则个。”
    “嗯,晴儿且自去无妨,回头本宫自当设宴为你践行。”
    太子就是一好面子之人,这一见弘晴如此尊崇自己,脸上的笑容顿时便更和煦了几分,这便满面春风地虚抬了下手,客气了一句道。
    “孙儿叩见皇玛法!”
    弘晴没再与太子多啰唣,趁着转身之际,给了三爷一个会意的眼神,而后便即一路无语地随着秦无庸向乾清宫方向行了去,一路穿堂过巷地来到了乾清宫的后殿寝宫之中,入眼便将老爷子正端坐在榻上,自不敢稍有怠慢,忙不迭地抢到了近前,规规矩矩地一个大礼参拜不迭。
    “免了,平身罢。”
    老爷子深深地打量了弘晴一眼,而后展颜一笑,和煦地抬手叫了起。
    “孙儿谢皇玛法隆恩。”
    老爷子叫了起,弘晴也就顺势谢了恩,站将起来,微躬着身子,垂手而立,作出一派恭听圣训之模样。
    “晴儿当知盐务乃朝廷税赋重地,须轻忽不得,尔此番前去必是险阻重重,若有甚碍难处,且直说好了,但消朕能给的,自当给了便是。”
    老爷子当初平三藩时,可是没少让盐商们捐钱捐物,自是清楚两淮盐商们的财雄与势大,尽管对弘晴之能颇为欣赏,可却还是不免担心弘晴能否真挑起这么副重担,毕竟弘晴的实际年龄也不过才刚十岁出头而已,尽管早慧得比成年人更精明上不老少,可幼冲之龄却是摆在那儿的,正因为此,老爷子此番将弘晴叫了来,除了打算给予额外的支持之外,也不凡想听听弘晴的整顿方略之思忖。
    “回皇玛法的话,孙儿确有两事须得皇玛法格外开恩,孙儿对两淮之地并不熟稔,然,想来盐商们既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贩运私盐,想必脱不得官商勾结,欲整顿盐务,须先整顿官场,若不然,一切恐将是水中花、镜中月,有鉴于此,孙儿望皇玛法能准孙儿与巴军门联手为之,此其一也,其二,孙儿还想请皇玛法给孙儿一道调兵令,千数以下即可,除此二条外,孙儿再别无所求。”
    老爷子既是开了金口,弘晴自是不会放过这么个捞实权的大好机会,这便沉吟着提出了要求。
    “嗯,朕都准了,唔,若有需要,晴儿大可与曹寅联络,想来其还是能帮上你不少忙的,多的话朕便不说了,在外办差,一切须得以安全为要,遇事多与巴、曹二人商议,尔且自去好了,回头朕便予尔旨意。”
    老爷子虽想着就办差一事再多叮嘱上几句,可转念一想,似乎并无此必要,也就没再多啰唣,这便摆了摆手,下了逐客之令。
    “是,孙儿告退。”
    今儿个这么场盐务大戏发生得极为突然,弘晴到了此时还是有些看不透个中的蹊跷,正自急着回府找陈老夫子商议,这一听老爷子如此吩咐,倒是正中下怀,自不敢再多迁延,紧赶着谢了恩,便即起了身,打算就此向外退了去。
    “嗯,尔此去只管专心盐务,朝中一切自有朕在,尔就不必挂怀了,去罢。”
    还没等弘晴抬脚,老爷子突然又开口吩咐了一句道。
    “是,孙儿都记住了。”
    一听老爷子这话说得蹊跷,弘晴不由地便是微微一愣,只是一时间也没能瞧破老爷子此语的用心之所在,但却不敢发问,只能是规规矩矩地谢了恩,就此退出了寝宫,脚步不停地出了**,也没去工部点卯,仅仅只是派了新提拔起来的贴身书童观雨去工部告了个病假,直接乘轿子便往自家王府赶了去。
    “徒儿见过师尊。”
    三爷与李敏铨都不曾回府,宽敞的内院书房中只有一身白袍的陈老夫子独自端坐在几子前,默默地打着谱,一路急赶回府的弘晴见状,忙疾步走到了近前,恭谨地行礼问了安。
    “嗯,朝中可是发生了甚事了?”
    这一见弘晴如此早便赶了回来,陈老夫子的眉头不由地便是一皱,也无甚客套,直截了当地问了一句道。
    “回师尊的话,确是发生了些蹊跷事儿,今儿个早朝时……”
    弘晴早就习惯了老夫子的睿智,自不会对其一语中的而感到奇怪,这便飞快地组织了些语言,将今日早朝所发生的诸般事宜详详细细地解说了一番,便是连老爷子召见的情形也不曾拉下。
    “树欲静而风不止,该来的终归是会来,此调虎离山之计也,看样子一众阿哥们对三爷的忌惮之心已是到了容忍之极限,这是要联手而为了的,好在圣上睿智,宵小之辈纵使鬼魅,却不过是做无用功耳,倒是尔此去怕是难有太平可言矣!”
    陈老夫子不愧是当世智者,只略一思忖,便已看穿了迷雾背后的真相之所在,言语间对弘晴此番整顿盐务的差使有着浓浓的担忧。
    原来如此!
    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