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九龙夺嫡 >

第119部分

九龙夺嫡-第119部分

小说: 九龙夺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额娘,都说女大十八变,这小时甚好,大未必佳,要不再等几年看看?”
    辈分的事儿说不通,那就拿旁的来解释,左右这门亲,弘晴就是不想认下。
    “怎地?不相信额娘的眼光么,嘿,额娘看人准着呢,那小丫头就一美人胚子,长开了,定是倾国倾城的主儿,许给你,算是便宜你小子了,就别得了便宜还卖乖了,这事就这么定了,回头额娘自与你阿玛说了去!”
    董鄂氏的脾气可不算好,尽管极宠弘晴,可耐心却是有限的,这一见弘晴可着劲地推脱不已,心下里可就不耐烦了,板着脸,一挥手,不容置疑地便下了决断。
    我勒个去的,都说跟女人辩论,那是自找没趣,敢情还真就是如此,晕了,不拿出杀手锏,这事儿闹不好就得玩完了去了!
    眼瞅着道理说不通,蛮缠也没用,弘晴可就急红了眼,咬了咬牙,一横心,沉着声道:“额娘明鉴,孩儿与父王此番皆已受了皇玛法的旨意,后日一早便将分头赶往河南赈灾,此一去恐多艰难,若存别样心思,凶吉难料,诸般事宜不若待孩儿与父王归来后再行计议可好?”
    “唔,若是如此,这门亲事更须得早定为宜,温家眼下圣眷正隆,想来不久必有超拔,吾儿能得此臂助,或能少些险阻,此事勿须再说,就这么定了,你且道乏罢。”
    董鄂氏可不是那么好说服的,哪怕弘晴说破了天去,董鄂氏也断然不想错过当一番媒人的乐趣,这便脸一板,不由分说地下了逐客令。
    “啊……,哦,孩儿告退!”
    一听老娘如此决绝,弘晴立马便傻了眼,待要再说,却见董鄂氏的眉头已然竖起,为自家小屁股之安全着想,纵使有着再多的不甘,弘晴也不敢去尝试一下家法的厉害,好汉不吃眼前亏,也就是先走为上了的。
    完毬了,女人一固执起来,当真比驴子都还犟,怪不得孔夫子常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我勒个去的,老子的性福啊,就要这么毁了,晕乎!
    弘晴与温达同朝为官也有些日子了,虽说并无太多的交集,可平日里应酬还是有的,自是知晓其人乃当今为数不多的干才之一,无论能力与品性都极为出众,眼下虽只任着左都御史(从一品)之职,可圣眷却是极隆,想见不久的将来,必定会名列台阁之上,若是能将其收拢在麾下,自然是好事一桩,然则要弘晴拿婚姻去换,那可就不是弘晴乐见之局面了,奈何董鄂氏“蛮不讲理”,弘晴小心眼里除了发苦之外,还真就没地儿说理去。
    没地儿说理?不成,老娘说不通,找咱老爹去,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
    弘晴可不是个轻易认输之人,既然老娘处没得商量,他自然要找有的商量的地儿去解决个人大事,这一出了主院,也没回翠山居,直接便往内院书房奔了去,打算找三爷拿个说法,至不济也得整出个联合阵线来,若不然,还真就架不住董鄂氏在府内事宜上的权威的。
    “孩儿叩见父王!”
    待得到了书房之际,入眼便见三爷正忙乎得满头大汗,弘晴本不愿在此时搅闹三爷,奈何心浮气躁之下,却是怎么也忍不住了,咬了咬牙,还是疾步抢到了近前,恭谨地行礼问了安。
    “免了,何事?”
    后日一早便要赶往河南,赈灾事宜繁琐,三爷自不敢稍有懈怠,这都已是擦黑时分了,三爷依旧端坐在文案后头,挥笔速书着明日要用的一些公文,这一听得响动,头立马便抬了起来,可也就只是扫了弘晴一眼,便即再次埋头于公文之间。
    “父王……”
    弘晴轻唤了一声,张口欲言,只是话到了嘴边,却又停了下来,不为别的,只因娃娃亲的事儿实在是有些不好出口,哪怕弘晴脸皮算是厚的了,却也一样有些个语塞了。
    “嗯?”
    三爷等了片刻,愣是没等来弘晴的下文,不由地便是一愣,再次抬起了头来,狐疑地看了看弘晴,有些个不耐地轻吭了一声。
    “父王,那个,唔,额娘说,哦,额娘说是要给孩儿定门亲事,那个,那个……”
    一见三爷面色不愉,弘晴自不好再保持沉默,无奈之下,也只好结结巴巴地将来意说了个大概。
    “哦?竟有此事,哪家的闺女有幸能配得上我家之千里驹?”
    这一听是弘晴的亲事,三爷可就来了八卦之兴趣,随手将笔往笔架上一搁,笑眯眯地上下打量了尴尬无比的弘晴一番,而后方才打趣了弘晴一句道。
    老爹啊老爹,您老少一点八卦精神好不?这可是咱一生的性福来着,敢情您老当玩笑看啊,晕乎!
    这一见三爷那八卦意味十足的笑脸,弘晴实在是有些个哭笑不得,偏生还不敢发作,心里头着实是歪腻透了,没奈何,只好硬着头皮开口道:“回父王的话,额娘说是看上了温达家的孙女,才八岁啊,孩儿也还不到十岁,这亲事未免太早了些,实非孩儿之所愿,还请父王为孩儿做主。”
    “温达家的孙女?嗯,这是好事啊,有何不可之说,阿玛看着就挺好的。”
    别看三爷在外头人五人六的,可在王府里就一甩手大掌柜,内事可是全都是董鄂氏在管着,对于给弘晴定亲的事儿,三爷还真就不知内情,不过么,却无碍于三爷对此事的判断,在他看来,能将温达这么个注定要腾飞而起的能干大臣拉进自家阵营,自然是好得不能再好的事儿,自不会反对董鄂氏的意见,至于弘晴的幸福问题么,那可就不在三爷的考虑范围之内了的。
    好?好个屁啊!老子又不是萝莉控,整个鼻涕娃哄着好玩是不?
    三爷这等态度一出,弘晴可就火大了,眉眼都竖了起来,真恨不得破口大骂上一回的,只可惜想归想,做却是没胆子这么做了去的,除非弘晴打算拿自个儿的小屁股去尝试一下家法板子的硬度究竟如何,没奈何,也就只能是强压住心头的火气,尽自委婉地进言道:“父王明鉴,后日一早孩儿便得去应了河道衙门的差使,此一去若是牵挂太多,终归不是啥好事,万事不若等孩儿归京之后再行计议可好?”
    “嗯,正事要紧,此事阿玛知道了,回头阿玛自去与你额娘分说好了。”
    对于这门亲事,三爷心中其实已是赞同了的,可一见弘晴似乎反应极大,也就没在此时催逼,这便耍了个缓兵之计。
    “谢父王宽仁。”弘晴多精明的个人,只一听,便已明了了三爷心中之思忖,心里头的歪腻自是更旺盛了几分,奈何三爷都已流露出了逐客之意味,弘晴就算是再不甘,也不敢多加啰唣,没奈何,只好不情不愿地谢了恩,丧气无比地自行回转翠山居去了。

第一百五十二章再临济宁
    距济宁城外六十里处的山道上,四百余骑簇拥着两辆马车高速地疾驰着,打头的车厢上插着数面的明黄龙旗,显示着这辆马车上主人的身份之尊贵,这队人马速度奇快无比,转瞬间便已从两山对峙的峡谷口中狂奔了出来,济宁城那高大的城墙已是遥遥可见。
    宽敞的车厢里,三爷与弘晴并肩而坐,只是都不曾开**谈,各自闭目养神不已,左右该说的,这一路行来,也早都说透,该交代的事儿,也早已交代个分明,急赶的行程十二万分的累人,父子俩自也就没了再多交谈的兴致,只是静静地等待着分手那一刻的到来——救灾如救火,父子俩三日前办妥了离京的一切手续后,丝毫没有耽搁,也不曾选择稳妥的水路,而是乘马车赶赴目的地,所不同的是三爷要去的是河南开封府,而弘晴则将独自前往济宁的河漕总督衙门,只是有段路可以同行,父子俩这才坐在了同一辆马车里。
    “禀王爷,三岔口已至!”
    急行的队伍冲出了山道之后,并不稍停,有若旋风卷地般沿着大道向前狂奔,直飞驰到一处三岔口之际,车队方才稳稳地停了下来,新任王府侍卫统领萨哈宁古跃下了马背,几个大步行到了车厢前,一躬身,恭谨万分地禀报了一句道。
    “嗯,知道了。”
    听得响动,三爷霍然睁开了眼,但身子却并未动弹,声线平和地回了一句之后,便即将视线转向了规规矩矩端坐在一旁的弘晴,沉吟着开口道:“晴儿,此去济宁,且自当小心,切莫冲动行事,万事以谨慎为要。”
    “父王教训得是,孩儿记住了。”
    三爷的交待不过是例行公事罢了,这些天来,同样的话语,他老人家都已不知说了多少回了,早听得弘晴耳朵都起了老茧,不过么,心里头可以犯嘀咕,该表现恭谦的时候,弘晴却是一点都不含糊的。
    “嗯,记住便好,去罢,等回了京,阿玛便为你定亲去!”
    三爷对弘晴的能力自是有着绝对的自信,别看其年岁不大,可真行起了事来,却是格外的老练,哪怕此番去河漕总督衙门是弘晴第一次**办差,三爷也没啥可不放心的,只是见弘晴那一本正经的小样子颇为有趣,这便起了作弄之心,交待了一句之后,突然转了口风,笑眯眯地调侃了弘晴一把。
    “……”
    一听定亲两字,弘晴的额头上顿时黑线狂冒不已,眼珠子一翻,恼火万分地给了三爷一个大大的白眼。
    “哈哈哈……”
    弘晴那副羞恼的小样子一出,三爷忍不住便狂笑了起来,笑得眼角都止不住地淌下了泪水,实在是无力再多言,也就只是胡乱地挥了下手,示意弘晴自去。
    “父王保重,孩儿告辞了!”
    这一路上,因着定亲的事儿,弘晴已不知被三爷取笑过多少回了,虽还是免不了恼火在心,可毕竟是疲了,也懒得再去分说,只是恭谨地行了个礼,自行下了马车,站在了道盘,须臾之后,四百余骑中分出三百之数,簇拥着三爷的豪华马场转上了南向的岔道,如飞般地绝尘去得远了。
    “小王爷,王爷走远了,我等也动身罢。”
    刘三儿头一回策马赶长途,这三日狂奔下来,可怜的小屁股都生生磨去了层皮,这会儿走路都相当之艰难,可精神头却依旧很足,叉着腿,就跟螃蟹似地窜到了弘晴身旁,小意地请示了一句道。
    “出发,去济宁城!”
    弘晴横了刘三儿一眼,也没多言,一转身,上了后头的那辆马车,待得车帘子一落下,刘三儿已是兴冲冲地嘶吼了一嗓子,旋即便见大队人马转向东面岔道,如旋风般向数十里外的济宁城狂奔而去……
    “阿大人快看,来了,来了!”
    济宁城北门外的五里亭处,山东巡抚阿进泰以及新任河漕总督良渚各率属官恭立于道旁,静候着钦差大驾的光临,随着一道烟尘从不远处的小山包后头扬起,激动不已的新任山东布政使孟光祖已是忍不住咋呼了一嗓子。
    “准备接驾!”
    一听又是孟光祖在那儿瞎咋呼,阿进泰心里头顿时便是好一阵的歪腻,本来么,弘晴此番到济宁公干压根儿就不关山东地面的事儿,从道理上来说,身为巡抚,阿进泰可以来接驾,也可以不来接驾,来的话是人情,不来是常理,偏生两位副手——布政使孟光祖与按察使苏纳达一个是三爷的门客,另一个是三爷的门下奴才,两家伙可着劲地捣鼓着要来接驾,愣是弄得阿进泰不想来都不行,自是打心眼里反感孟光祖的小人得志,这会儿见着孟光祖那兴奋得有若吃了春药的德性,更不免有些个气不打一处来,只是恼火归恼火,一想起弘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