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法西斯演义(youatxt.com) >

第59部分

法西斯演义(youatxt.com)-第59部分

小说: 法西斯演义(youatxt.com)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防御的一道重要屏障。日军第15军司令官牟田口调集精锐第55师团,由花谷正率领,约
4万余人,欲首先掠取东吁。
    3月10日,日军第55师团从勃因出发,向东吁推进,行至东吁以南彪关河一带,即
与中国远征军第200师的警戒部队发生遭遇战。远征军初战小捷,击毙日军500余人,
缴获一批重要文件及军用地图,使远征军初步摸清了敌情。日军遭此一击,判断遇到了强
敌,且证实远征军〃确已南下至东吁附近〃。于是向东吁阵地增兵,发动更猛烈的攻击。
    从3月18日至22日,日军出动飞机400多架对东吁城狂轰滥炸。由于远征军主力
受阻,不能及时赶到东吁增援,第200师在伤亡惨重的情况下,弃城突围,东吁之战失利。
    4月11日,蒋介石派罗卓英代替卫立煌任远征军总司令。这样,远征军的指挥就由史
迪威、林蔚、罗卓英、杜聿明等四人担任。由于四人不在一处,只靠通讯联络,文电交驰。
西路纵队英军遭日第33师团攻击;中远征军第6军一个整师陷于罗衣考地区下落不明,更
为严重的是,在仁安羌地区,7千名英军被日军围困,突围不出,形势严峻。最后远征军决
定放弃蒋介石制定的平满纳会战。
    危急时刻,蒋介石电告:战略预备队第66军,从滇西开拔,正向缅甸的曼德勒进发。
4月8日,第66军先头部队新38师已达至曼德勒。9日,新39师进驻曼德勒,新38
师师长孙立人奉命担任曼德勒卫戍司令。
    新38师是一支能打善战,训练有素的全美式装备的部队。营级以上军官,大多受过
英、美军校培训,英语水平高,军事知识丰富,训练刻苦,纪律严明。
    当孙立人率部队进驻曼德勒,动手清理战争留下来的创伤时,接到亚历山大将军的电
报,让其火速到梅茵参加军事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孙立人立下军令状,要将仁安羌地区被
日军围困7000英军解救出来。
    领命后的孙立人即刻返回驻地,命新38师第113团作好战斗准备。
    4月17日黄昏,孙立人亲自率部到达宾河北岸,在距离渡口不远处与日军展开激战,
经过十多个小时的激战,于4月18日中午消灭宾河以北的日军,占领渡口。孙立人并没有
马上乘胜渡河,而是命令部队停止进攻,亲自到渡口观察南岸敌情。经过周密部署,拟19
日拂晓发动攻势,争取一举歼灭日军。
    19日清晨,在晨雾袅袅中,攻击开始了,新38师第113团在山炮、轻重迫击炮和
轻重机枪的掩护下,向宾河以南的日军发起猛烈攻击。仁安羌油由处处是油管、油罐、油
桶,在枪炮的轰炸下,处处燃着大火。第113团官兵渡宾河,然后强占高地,直把日军逼
进火海。被围英军见援兵一到,也强行突围,日军被两面夹击在火海之中,溃不成军,弃尸
逃窜。日军自攻占缅甸以来,头一次遇到如此勇猛顽强之军队。
    3时,日军完全退出阵地,20日下午5时,孙立人率部全部收复仁安羌地区,救出被
围的7000名英军。
    仁安羌大捷,新38师以不满千人的兵力,在劣势的情况下,解救出近10倍的盟军,
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孙立人成为名噪一时的英雄。为此,英王乔治六世授予他
一枚〃丰功〃勋章,蒋介石也为他颁发了四等〃云麾〃勋章。
    仁安羌战役后,孙立人准备集合全师,反攻当面之敌,稳定西线,确保第5军彬马拉会
战,但英军经过仁安羌被围之难,精神不振,决心放弃缅甸向印度转移。并通知新38师由
仁安羌至乔克巴当附近,掩护英军撤退,4月25日,日军重又占领仁安羌。
    英军不断后撤,中国远征军也到了危亡关头,4月28日腊戍失陷,彬马拉会战流产,
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撤军也无回头之路。
    杜聿明率两个师向缅北要塞密支那撤退。日军在5月8日攻占密支那,5月9日继续推
进,中国远征军旗他各部也都各自寻路撤退,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从1942年2
月至1942年5月惨败撤退印度,在这不到4个月时间里10万精锐战死,被俘2万余
人,撤退中饿死、病死在缅北丛林中达3万余人,最后集结于印度和滇西的远征军部队,仅
剩4万余人。
    从1941年12月7日到1942年5月上旬,日本法西斯侵占了泰国、香港、马来
亚、菲律宾、荷属东印度、缅甸及达平洋上的一些有战略意义的岛屿和城市,在不到6个月
的时间里,侵占了380万平方英里的土地,人口达1亿5千万。创造了日本法西斯在东方
侵略的奇迹。
    在缅甸败阵下来的中国远征军,在印度经过调养、整顿,至1942年底已恢复原来阵
容并补足了武器。
    1943年1月,罗斯福、丘吉尔在卡萨布兰卡会晤,商定重新打开中国的陆路交通
线。在这之前,史迪威已同蒋介石商定,中印公路由美国担负建筑的主要责任。2月,中美
英军政界最高幕僚集会于加尔各答,研究对日政策。5日罗斯福、丘吉尔在华盛顿讨论西西
里作战及攻回计划,并商定雨季之后反攻缅甸。8月,美英在魁北克又一次讨论反攻缅甸方
案。新置东南亚战区,以蒙巴顿为统帅,史迪威为副统帅。10月10日,蒋介石与蒙巴
顿、史迪威在黄山开会,确定反攻缅甸时间。
    1943年10月24日,驻英盟军由雷多开始向缅北发动攻势。新38师攻占胡康河
谷,猛拱河谷入缅,29日占领了新平洋和大洛西北的战略要点——瓦南关以后,主要在大
龙河和大奈河交汇点与日军短兵相接进行一场恶战。反攻缅甸的序幕拉开后,中国远征军与
盟军呼应,强攻日军,战事激烈,捷报频传。1944年3月,占领缅北杰布山,切断日军
东翼防线,攻城掠地,使日军节节败退。5月,又攻占日军密支那机场,使日军陷入重重包
围,6月,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萨尔温江),攻击缅北补给中心加迈,进而长驱直入,围
击日军。雨季之后,中国远征军几路会师芒友。
    1945年2月,中印公路开通,在公路开通之时,缅甸境内的远征军继续与日军周
旋,先后攻克南巴卡、新维、收复南渡,占领腊戍。3月底,中、英军会师乔梅。到此中国
远征军收复城镇50多座,歼灭日军3万多人,在盟军协同作战下,胜利完成入缅抗战使
命,凯旋回国。
    中国远征军在两次入缅作战中谱写一曲曲血与火的颂歌,在历史上留下了不灭的业绩。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十三回 自沉军舰 凶德寇无可奈何 强攻失败 小日本望洋兴叹



    德军进攻土伦港,法国水兵将港内的六十多艘战舰全部炸沉。中途岛战斗中,美国的潜
艇向日本的航空母舰射出了鱼雷。〃苍龙〃号的爆炸声震彻了大海。

                      ※               ※                 ※

    话说就在英军和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上因惨败而退入印度之时,世界人民已清楚地认
识到世界范围内反法西斯的战争,必须从欧亚战场再开辟一个战场。于是丘吉尔开始在开辟
第二战场的问题上四处游说活动。
    此时,非洲战场英军与法西斯军队相持不下,展开了拉锯战。在整个非洲大陆,北非是
在许多方面显出一种与非洲其他的地方不同的地区,广袤的撒哈拉大沙漠把他从热带非洲划
分开来。许多个世纪,非洲一直被称为〃黑色大陆〃,而北非靠近地中海,其历史和发展与地
中海各国有密切的联系。北非包括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
    北非矿产丰富,阿尔及利亚富含矿产、石油、天然气资源;摩洛哥的矿产中,以磷酸盐
产量居世界第2位,出口占世界首位。这样一片富饶之地,当然成为帝国主义瓜分吞并的对
象,法国殖民者长期统治北非,控制了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驻北非的法国统治者屈服于希特勒的淫威,成为法西斯的帮凶。1
940年7月,英国人摧毁了大部分法国舰队。1942年5月,英国人又把法属马达加斯
加岛据为己有,这一切加深了法国人对英国人的不满,使丘吉尔在后来开辟第二战场问题上
受到过一些小的阻碍。这是后话,按下不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围绕一项进攻北非的作战计划(〃体操家〃计划)的实施,英国首相
丘吉尔凭三寸不烂之舌,竭尽游说鼓动之能事。其目的,不外乎得到拖延开辟第二战场的时
间,保护自身力量,又能把手伸到垂涎已久的北非领土。用丘吉尔的话说,就是〃将我们的
右手伸向法属北非,将我们的左手伸向挪威北海,只要再等一年,就不致冒险在拉芒什海峡
对岸的德国筑垒阵地上碰断我们的牙齿。”
    1942年,法西斯德国的军队在莫斯科被击溃,苏联红军又发动了冬季攻势,与大量
的德军展开激战。在这种形势下,在西欧展开积极的军事行动,与苏联红军协同作战,开辟
第二战场,从东西线打击德军的必要性日益显现出来。在欧洲,广泛流传〃1942年是开
辟第二战场的一年〃之说。普通民众要求开辟第二战场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加速准备和实施
从东西两线对德联合突击,以便将德军置于进退维谷的境地,应是1942年的主要任务。
然而英、美两国政府,尤其是英国首相丘吉尔推行的战略却是千方百计地拖延开辟第二战场。
    美、英当局先后推出向北爱尔兰布置美军的〃磁铁〃计划,把手伸向挪威的〃丘辟特〃计
划,实施进攻法国、德国的〃大铁锤〃计划及攻占北非的〃体操家〃计划。丘吉尔最为推崇的,
也最为之游说的,当属〃体操家〃计划。
    1942年5月20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和军事代表伊萨那夫少将组成的苏
联最高军事代表团,抵达英国首都伦敦,丘吉尔以前所未有的礼节接待了苏联人。苏联代表
团此次来访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在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巩固反法西斯同盟等要害问题,
并就新统一的同盟战略达成协议。
    5月21日,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和英国首相举行会谈。会谈的中心议题是开辟第二战场
的问题,苏联代表团介绍了苏德战场的形势,通报了预计在夏季进行的大会战。当时,德国
法西斯将主要人力物力集中于苏德战场已明显强于苏军。因此,苏联政府非常想知道:“苏
联的盟国,首先是英国能否在1942年夏秋,至少把德国40个师从苏德战场上引开,并
通过战线把德军40个师牵制于西欧。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打败希特勒的问题将在19
42年解决,盟国究竟能否做到这一点?”
    丘吉尔并没有给苏联人肯定的答复,他只是说登陆船不够,交通有问题,最后又说法西
斯德的空军力量强大,极力证明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是不可能的。他最后向苏联外长莫
洛托夫保证:“给英勇的俄国军队以必要之援助。”
    苏联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