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一卷-和战之间 >

第68部分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一卷-和战之间-第68部分

小说: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一卷-和战之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益强大起来,因而使国民政府处于很危险的军事地位,即战线过长,兵力不断地日益分散。
  马歇尔的上述批评并不错。但是,美国干了些什么,他却只字不提。就是因为美国的援蒋政策,尤其是帮助蒋介石将大批精锐部队运往东北,极大地鼓励了蒋介石,使他敢于撕毁停战协定,在关东大打出手。
  事实上,蒋介右所感兴趣的不是美国民主,而是美援,他之所以要把那么多军队运往东北,就是为了不给中共以民主,为了武力压垮共产党,为了进行内战。因此,只要美国一天不改变援蒋政策,蒋介石一天也不会改变内战政策。
  既然马帅找不到问题的症结,不改变援蒋政策,他也就无法让蒋听他的话。不论马帅如何批评、劝告、要求蒋介石停战,而蒋介石根本不理会他,相反却反过来要求马氏向中共施压。
  蒋介石告诉马歇尔,中共必须退出长春,将长春交给国军“接收”;否则,他将命令继续打下去,直到夺取长春为止。他甚至向马歇尔保证,只要占领长春,国军就停止进攻。他希望马帅去做周恩来工作,压中共让步。
  这步棋究竟如何走?对蒋介石的要求是支持,还是反对,不仅对中国局势的发展至关重要,对马歇尔本人的赴华使命的成败也将产生影响。
  而事实表明,马帅的抉择令人失望。在关键时刻他走错了棋。他没有坚持‘’公正“原则,他按照蒋介石提出的条件,转过来压迫中共让步。他轻信蒋介石占领长春后就停止进兵的许诺。
  当然,在东北局势发展的关键问题上,马帅走出了这样一步死棋,绝非偶然,这与马帅执行美国对华政策和全球战略有密切关系。由于美国在美苏交易中不得不默认苏联在中国东北的特殊权益。但是为了抵制苏联的影响并打破其对东北的垄断,美国只能把宝押在蒋介石身上,支持蒋介石尽快控制东北。美国支持蒋介石控制东北,但又不能不顾及因此而加剧的东北内战。马歇尔赴华,执行的正是白宫的这种矛盾的政策。因此,他不得不“走钢丝”,力求取得两者之间的平衡。结果,终于以难以调整支持蒋“按收”和避免内战的关系。马帅曾有个幻想,先支持蒋介石接收“主权”,再促使他停止内战。蒋介石不愿听从马歇尔的安排,马歇尔只能落了个一着走错,满盘皆输的下场。
  马歇尔正是带着这种幻想来找周恩来的。他首先抓住长春问题大喊大叫,指责中央占领长春违反停战协定,就是不谈蒋介石军队大举进攻东北的事实。马帅声言,中共如不退出长春,内战便难以停止,和平就无希望。并保证一旦蒋军占领长春,就会停止在东北的一切行为。
  周恩来不相信蒋介石的“保证”,并非是中共不肯让步,而是蒋介石得寸进尺;轻易地占领长春,将导致国民党占领更多的城市的结果。他还指出:停止美援是避免国民党内战的最可靠办法之一。
  中共的话,马歇尔是听不进去的,但中共拒绝了这位特使,他也无可奈何。
  为此,马歇尔忧心忡忡。他在给杜鲁门的报告中说:蒋委员长一再坚持,共产党若不撤离长春交由国民政府占领,他决不签署或同意任何解决办法,而且除非国民政府完全掌握满洲的主权,他绝不接受任何条件,于是满洲问题的解决越发困难了。
  走投无路的马歇尔,只好以退出“调解”对国共双方施加压力。他先后告诉蒋介石和周恩来,如果没有达成协议的希望,他不愿再作“调解人”。
  这是在长达一年多的调解过程中,马歇尔第一次掼纱帽。以后,他又多次采用这种办法来向国共两党施加压力。
  尽管周恩来和蒋介石都立即表示挽留,希望他继续担任调解人,并表示今后愿意倾听他的意见,但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蒋介石再一次玩弄拖延战术,以避开马歇尔的纠缠,同时争取时间,等待战场上较量的结果。5 月下旬,他以视察为名,带着宋美龄,乘坐马歇尔的专机,飞往东北,把马歇尔丢在南京。
  就在蒋介石动身飞往沈阳的同一天,国民党军队占领了中共主动撤出后的长春。行前,蒋介石曾与马歇尔约定,一旦国民政府控制长春,他将立即命令国民党军队停止前进,停止攻击和追击,并在长春建立军调部前进指挥所,然后国共两党重新坐下来谈判。但现在,蒋介石却不愿履行前约,而是如周恩来所说,得寸进尺,一面继续指挥国民党军队沿铁路线往北向哈尔滨、往东向吉林扩展,一面通过马歇尔,向中共提出一系列新条件,压迫中共让步。
  5 月24日,即蒋介石到达沈阳和国民党军占领长春的第二天,蒋介石让宋美龄出面,给马歇尔写了一封信,信中转达了他提出的、与共产党达成谅解的新条件。主要是:(一)依照停战令的字面规定和精神实质予以执行。
  (二)依照计划进行复员和整编军队。
  (三)恢复交通必须完成。
  (四)程序办法:(甲)共产党不得阻碍国民政府依照中苏条约接收主权;(乙)共产党不得干涉或阻碍国民政府修复中国各地铁路的努力,这些铁路在军调部规定的一定时间内开始恢复运输;(丙)在执行三项协定(停战令、军队整编方案与“恢复交通协定)中,国共双方观点有分歧时,在军调部或执行小组里的美国军官必须有决定权以及执行和解释之权。
  在这封信中,“第一夫人”还要求马帅对“共产党是否同意这些条件?”和“美国代表是否愿意‘保证’共产党的诚意?”等问题作明确表态。一马帅看到此信后十分不快,感到受了愚弄。
  他倒不是对蒋介石提出的条件有什么不满,而是对蒋介石只字不提是否愿意发布一道制止军队前进、攻击和追击的命令,只字不提是否同意设立军调部长春指挥所感到气愤。因为蒋介石到沈阳去以前,曾对马歇尔许诺,他到东北以后,如国民党军占领了长春,他将就这两件事作出决定,并把决定通知马歇尔。更有甚者,蒋介石不但食言,而且反过来要马歇尔“保证”共产党的诚意,这不啻是给中共,也给马歇尔下了一道通牒,马歇尔岂能忍受?
  马歇尔收到此信,正在考虑怎样办的时候,他又收到宋美龄的第二封信,信上所署日期仍是5 月24日。
  这封信仍然不提发布停战令和设立长春指挥所的事,只是声称,如果共产党接受前一封信所提的条件,蒋介石希望马歇尔通知共产党,他可以接受马歇尔的一些建议,如中共可在满洲驻扎三个师等等。
  马帅此时虽然十分不高兴,但还是履行职责向周恩来转答了蒋介石方面的意见。
  蒋介石还不放心,他又在5 月25日给宋子文写了一封信,让宋子文去做马歇尔的工作。
  这封信本是秘密的,但后来台湾当局将其收入《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予以公布。它把蒋介石当时的思想和盘托出,很值得作一番介绍。
  一开头,蒋介石就说:“接辞修(陈诚)电,据悉马特使对我军占领长春不甚同意,此乃其对和平之一贯政策,中之所以来东北者,亦以此故。”“中”,是蒋介石的自称。
  接着,蒋介石写道:“但此地实际情势,与吾人在南京所想象者,完全不同,将来当与其面晤时详述,照目前情势我军进入长春,实于和平统一,只有效益,而毫无阻碍,请其放心;只有东北之‘共军’主力溃败,则关内之军事必易处理,不必顾虑‘共方’之刁难与叛乱也。”
  这时,蒋介石还通过宋子文转告马帅,说什么如果中共不找马调解,亦不必理会。此外蒋介石还透露,他的做法已得到苏联的谅解,要宋子文将此也转告马。蒋介石说:“自中到此以后,某国不断作间接表示,决不对‘共方’袒助,阻碍我统一,过去如此,今后也必如此,”惟望中国能早日和平,并探询有否需要其尽力之处,此为其在我军进入长春后所表示之姿态,余尚未作答复,但据前后各方报告,某方态度确与前大不相同。至于马特使顾虑今后北宁路后方交通恐更易被‘共军’断绝一节,中已注意及之,只要东北‘共军’之主力消灭,则关内关外之事,皆易为力,以作缜密之处置,请勿过虑。“
  这封信反映出这么一个问题,就是蒋介石对在东北停战无兴趣,他关心的是将东北的中共加以消灭,然后回过头来对付关内的共军。蒋介石之所以对国内外呼吁东北停战不予理睬的原因在于此。蒋介石还在信中表露他已得到苏联的支持,而东北共军已处于孤立地位,是其放手消灭的有利时机。
  总之。蒋介石的思路非常清楚,他把解决东北问题,特别是消灭东北共军主力看成是关键的一着棋,只要这一着走好了,即可收“一着走对,满盘皆活”之效,整个中国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蒋介石的计算非常精细,但是他总是轻视对手,他完全错误地估计了形势,把自己力量估计太高,这就必然会作出不切合实际的判断。
  实际上,蒋介石根本不可能将东北共军主力消灭,“击溃”也做不到,杜聿明部已成为强弩之末。
  从军事角度看,东北问题确是关键,但蒋介石所谓的妙棋,恰恰成了“死棋”,其结果只能落得个“一着走错,满盘皆输”的下场。
  马歇尔当然比蒋介石要高明得多。他根本不相信蒋介石能把东北共军主力消灭,也不相信东北战火殃及华北和华中,对国民党政府会有什么好处。他不仅担心自己的调解使命有可能失败,更担心内战的扩大,最终会给国民党政府带来灭顶之灾。他依然拼命地呼吁蒋介石立即下停战令。
  5 月26日,在同周恩来磋商过以后,马歇尔给蒋介石写了一封复信。信中说:“在此期间,我提出下列建议和意见:(一)周将军和我建议立即在长春设立军调部前进指挥所;(二)我劝你立即发出在二十四小时内停止国民政府军队前进和追击的命令,公开宣布这一命令,并声称:这是为了促进你的结束战斗的愿望,并以谈判的和平方法解决问题。
  “如果增进你目前的军事优势,将使国民政府在满洲初期经历的不幸结果和最近在长春的共产党将领们的好战态度导致的结果重复出现。无论如何,如果你不能做到上述两点,就将违反你最近向共产党提出的建议。”
  信中马歇尔又谈到了所谓美方决定权问题,他还要求蒋介石解释宋美龄的信中关于“要美国代表保证共产党的诚意”这句话的意思。
  蒋介石最善于“过江拆桥”,在他眼里马歇尔只是一将领,而自己是国家元首,是领袖。
  对于马歇尔要他立即停战的要求。蒋介石不但置之不理,反而把马歇尔教训了一顿。
  5 月28日,蒋介石又叫宋美龄给马歇尔写了一封信。信不长,全文如下:“蒋委员长答复你5 月26日通过宋子文博士转来的信件。蒋委员长对于周将军所说的他‘原则上’同意履行三项协定感到恼怒,蒋委员长说,如果你和政府立场坚决,共产党就会让步。万一共产党不让步,蒋委员长说,剩下的唯一办法是占领满洲各战略中心,这样共产党就将被迫履行协定。”
  收到蒋介石的信后,马帅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蒋介石用这样的口气同他说话,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