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一卷-和战之间 >

第59部分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一卷-和战之间-第59部分

小说: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一卷-和战之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 月24日,新38师又以1 个营兵力向三道林子、北山我第7 旅第21团阵地进攻。第3 连官兵跃出工事,与敌短兵肉搏。激战1 小时,先后3 次反冲锋,该部歼敌cd余名,击伤新38师副师长,使该师进攻受挫。
  25日,战事更为激烈。新38师再次向三道林子及北山发起残酷进攻。第7 旅和第20旅指战员抱着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连续打退新38师在坦克掩护下的5 次冲击,共毙伤其300 余人。当日晚,趁新38师疲惫之机,第7 旅和第20旅主动联合出击。第7 旅第19团攻夺小孤榆树,连克3 座碉堡,收复1 座村庄。第20团亦占领任家屯,歼其一部。第20旅第58、第59团也驱逐了三道林子附近的西太平沟之国民党军。此次出击,共毙伤新38师300 余人。
  新38师遭到夜袭后,26日没敢进攻。当日晚,我第7 师一部在第19团配合下,袭击了驻任家屯、牛城子新38师部队,歼其一部。新38师连遭打击后,战局呈对峙状态。
  在四平北面激烈战斗的同时,新1 军在四平东南面也发动了猛烈进攻。
  4 月20日,新50师在四平东南向第56国阵地发起进攻。21日,第7 旅第21团向第56团接合部防御。由于鸭湖泡防线后缩,其两侧的玻林子阵地即形成凸出。新50师为打开攻城缺口,自20日始的4 天时间里,集中100 门大小火炮,以每分钟25发炮弹的火力,向玻林子阵地猛烈轰击,其步兵在密集火力掩护下反复冲击,均被保1 团击退。为缩短第56团之防御正面以增加其机动兵力,第7 旅第21团第2 、3 营于23日进入铁路以东,协同守备四平东南阵地。
  在我守城部队的顽强抗击下,新50师几天进攻均无大的进展,并遭致很大伤亡。24日,新50师第150 团集中至平东车站,由南向东迂回,冯以一部伸至半拉山门一带活动。新30师1 个也由南向东迂回,企图攻占四平东南小高地,遭打击后退回。
  26日,新50师第150 团两个营约700 余人在炮火掩护下,分两路向我第56团东南高地进攻,遭第56团迎头痛击,毙伤其400 余人。此次战斗,打击了国民党军的嚣张气焰,粉碎了其从东南侧寻找弱点进占城区之企图。
  至此,四平保卫战第一阶段战斗结束。
  在第一阶段战斗中,国民党军集中力量先后从南、西、西北、东南多方面进攻四平,均遭到东北民主联军的沉重打击,初次尝到了“老八路”的厉害,以惨重之伤亡获得微小进展,只好转攻为防,固守待援。而在9 天保卫战的同时,东北民主联军大部队已相继到达四平地区,从东至西组成几十公里防线,保障了四平侧翼安全,调整了部署,增加了守城部队力量。
  4 月26日,中共中央致电林彪、彭真:马歇尔已提出停战方案,有停战之可能。望加强四平守备兵力,鼓励坚守,挫敌锐气,争取时间。对四平守军望传令嘉奖。
  就在同日,郑洞国指挥新1 军向四平城东再次攻击。但没占到便宜,丢下百余具尸体,退了回去。在城北三道林子,杨国夫指挥第7 师对新1 军的攻击进行反冲锋,这一战术在抗日战争中打日本人和打国民党杂牌军十分有效。然而对付新1 军这样装备精良、火力极强的“王牌”部队(新1 军在1944年缅北反攻作战中,就是使用这种美式装备及袭击战术打得日本最精锐的第56师团全军覆灭。当时日本人惊呼孙立人军火力强过其数倍)就没能奏效。结果在新1 军强大火力下,以双方伤亡500 人告终。
  在第一阶段的四平保卫战中,民主联军的成功的经验和失利的教训是很多的。
  第一阶段的较量成功地挫伤了进攻的国民党军锐气,使其再也不敢小视这些装备破旧的“老八路”了。但是经过第一阶段的作战,民主联军不善于打正规战,阵地战的弱点也完全暴露无遗。比如,不懂得正确的火力配置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民主联军只知道向正前方射击,不知道组织交叉火力网;在防御时只管自己眼前的敌人,不知道照顾两侧的友邻部队;不懂得武器保养方法。民主联军只知道拼命的使用武器,不知道枪筒温度过高就不能使用的道理。还有就是不注意及时抢修工事造成不必要的伤亡;部队换防不巧妙,结果国民党军摸到规律,因此常遭炮击。
  对比之下,新1 军则完全不同。新1 军善于步炮协同作战,炮兵火力运用十分熟练,时而打在阵地上,时而打在民主联军纵深预备队头上。但是,通过第一阶段的较量,民主联军也抓住了新1 军的致命弱点。这个弱点就是怕死,不敢近战,害怕白刃格斗(新1 军步枪大多使用冲锋枪和机枪,步兵极少),只要面对面的干上了,新1 军往往掉头就跑,根本不敢与民主联军刺刀见红。而恰恰相反的是,“老八路”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士气使得新军这只“王牌军”官兵为之胆寒。
  48.四平决战之二:四平不是马德里
  4 月27日,四平保卫战进入第二阶段。此时的四平前线国共两军已形成对峙状态。对方都在进行新的战斗准备。
  4 月27日,毛泽东致电林彪:(一)四平守军甚为英勇,望传令奖励;(二)请考虑增加一部分守军(例如1 至2 个团),化四平街为马德里。
  此份电报说明,毛泽东为了全国和战全局,决心将四平和长春变为马德里,坚决死守了。
  毛泽东关于“化四平街为马德里”的口号,岂止用在四平一地,也非他一人所提出,林彪也有一份。自1945年11月初后,毛泽东和林彪之间就曾3 次研究关于“保卫马德里”的问题。
  第一次是11月4 日,林彪即致电毛泽东为保卫沈阳拟以一部守城,将主力控制在适当位置,专打敌之攻城军队的“保卫马德里”式的作战。该电文全文如下:毛主席:昨发之作战意见谅达,兹补充如下,根据你的指示作内线作战的打算。
  第一期作战即我主力未到达,新部队尚不能作战时之作战,拟以四个环节组成。即第一个环节为坚守海口,但海口不止三个,还另有三个不知顽攻哪一个,故无绝对把握完全做到使他不上陆。故第二个环节为集中主力消灭其一路,但其他路则只有迟滞钳制。故第三个环节为迟滞敌人。第四个环节为进行沈阳大保卫战,故沈阳为马德里(以一部守城主力控制适当位置,打敌之攻城军),拟据此方针以布置一切工作,望中央速考虑批示电复。
  林彪1945年11月4 日同日,林彪又将这一设想告知彭真、陈云,并补充意见更加明确地提出准备保卫沈阳约两个月,该电指出:彭、陈:第一次作战计划,除原定的四个环节外,拟加上第四个环节,即决在沈阳进行坚持持久的(约两个月)保卫战,一部守城,主动野战,变沈阳为马德里,使每坚固房屋起堡垒的作用,此一点如你们同意,即请告XX给城防的诸兵器的帮助,对长春及其他大城市,亦当有守城思想与具体准备,林彪1945年11月4 日11月8 日,毛泽东批准了林彪的设想和部署。后由于人民自治军放军放弃了沈阳,该部署未予实施。
  第二次是1946年4 月18日12时,由于长春地位突出,毛泽东于长春解放后第二天致电彭真,指出“应力争保持长春于我手中,4 月19日7 时,毛泽东再电彭、林并转周、陈、高,指出:长春占领,对东北及全国大局有极大影响。用全力夺取哈、齐两市用全力发动长、哈、市三市及长、哈、齐线东西两侧各200 里左右地区的数百万群众,帮助他们组织起来与武装起来,作为控制全满之中心区域,迅速准备一切为保卫长春而战。
  为全面实施以上部署,4 月20日,毛泽东发出关于南满抽两旅北开变长春为马德里问题给东北局林的指示。该电文主要内容为:东北局及林:准备于必要时把长春变为马德里,
  毛泽东以上两次“保卫马德里”部署,只是由于形势的变化而未能实施。只有第三次在保卫四平的“马德里”式的保卫战中,才得到实施。
  4 月28日,毛泽东指示林彪,电文曰:从长春及南满调来的主力军集中后,我们意见只有花充分把握,能击溃新1 军并歼灭一大部,根本改变战争局面这样的条件下,才应当使用主力军,否则不宜轻易使用,留待将来使用为有利。
  从这份电报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对于坚守四平的战略主张没有改变,还是要将四平变为马德里。但在使用力量问题上,希望林彪尽可能不要将主力立即全部投入战斗,以备下一步使用。
  林彪对四平战地情况了解得最清楚、就民主联军的装备和战术技术水平而言,根本不具备和国民党王牌部队进行正规的阵地防御战的条件,于是他于29日致电毛泽东,委婉地向毛泽东反映了四平前线所面临的严重困难。该电指出:28日亥时电悉。近十日内恰值夜间无月亮,不便于我大军的夜间进攻。又因地形平坦及新1 军已构筑阵地,且71军及52军、60军各一个师已与该军靠拢,故在十日内歼灭或击溃该军可能性不大。进入东北之敌;为国民党最精锐的,新1 军又为其最强者。
  故我军虽英勇奋战,伤亡重大,弹药消耗甚多,但只能作部分的消灭与击溃敌人,而难于全部击溃与消灭。四平仍在我方,敌攻势受挫,但正在调防,准备向我作新的进攻。以上情况供你们研究参考。
  困难要反映,但仗还要准备打。29日这一天,东北局以林彪、彭真、罗荣桓名义通令嘉奖有功部队和将士。
  此时,东北民主联军在四平地区作战部队,除原有的保安第1 旅,万毅纵队,第1 师,第2 师和第3 师第7 、第8 、第9 旅,第7 师第20、第21旅外,第359 旅,第7 师炮兵旅亦于解放长春、哈尔滨后先后赶到,总兵力在14个师(旅)。按照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指示,东总认真分折第一阶段战斗后国共双方态势认为,坚持死守四平是可以求得在四平城下大量杀伤国民党军,造成今后作战之有利条件。故又调南满第3 纵队第7 、第8 旅经四梅路车运北援,准备由四平东侧向昌图、开原间国民党军侧后开辟第二战场。保安第3 旅则在沈阳、铁岭间向国民党军侧后袭扰,以牵制其兵力,掩护四平作战。
  此时的四平一片寂静,战场基本上是平静的,国民党军暂时停止了大规模进攻。四平城内秩序井然,水电供应充足,部队中坚守思想树立得很牢。但是暂时的平静和胜利也助长了和平思想和轻敌的心态。许多人认为新二军也不过如此,我们守住四平不成问题,东北的和平很快就将来到了。
  林彪比较善于独立思考,他不这样认为。为此,在梨树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召开的东北第一次政治工作会议上,林彪说:“全国有无和平,因为不了解情况,不敢说。但是东北肯定没有和平,和平是打出来的。我们现在的情况只是略好了一些,敌人给了我们一个喘息时间,使我们能在四平街守下来,我们决不能就因此产生错觉。敌人新的进攻还会到来的。当前最主要的是决不要为国民党的和平触角所麻痹,这纯粹是一种缓兵之计。只要南满他们一抽出手,四平前线更大的战斗就会爆发起来。”
  果然不出所料,杜聿明自带病指挥后,首先部署攻占本溪,以图更好地进攻四平。当时负责守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