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流伐清 >

第276部分

逆流伐清-第276部分

小说: 逆流伐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超过了郑家。

    马尾还是马尾,可还没被定为军港,也没有建成清末那完整的防御体系。炮台有,却是极少,火炮数量也不多,在射程和威力上更不敌明军新装备的火炮。仓促前来迎击的几十条清军舰船体小力弱,板薄炮少,更难以抵挡明军的坚船利炮。

    敌阵中,激起的水柱一个接着一个,明军依仗射程优势,第二舰队率先用加农炮开火,炮弹划过水面,掠过前锋舰队,落在敌人的军舰上,或者砸进江水中。浓烟四起,敌舰上被炸飞了的旗帜和炸断的桅杆,被抛进了水中。

    前锋舰队都是快船,相当灵活,既适近海作战,也适在这江河中冲杀。趁着敌舰被披头盖脸的炮火打得有些混乱,快船勇猛前冲,在射程内用佛朗机炮猛烈开火,然后是火枪,火箭的招呼。

    火光中,桅杆的开裂声、鼓声、呐喊声、惨嚎声、战舰的碰撞声、炮声、枪声,压过了江水的喧嚣。

    ………………

    夜幕降临,吴淞口杨家嘴口却是炮声隆隆,火光四射。

    吴淞口,地形险要,为东南国防门户。从清顺治八年(1651年)至十二年,明将张名振、张煌言的舰队曾四次进攻吴淞,三次攻入长江。顺治十六年,郑成功率大军进入长江,直逼南京,清朝政府受到极大震动。顺治十七年,江南总督郎廷佐奉命在黄埔江西岸吴淞杨家嘴口修筑炮台。

    时间不到两年,清军在杨家嘴建起炮台两座,共安火炮三十二门,其中万斤炮八门,五千斤炮四门,千斤炮二十门。炮台周围筑堤墙,堤墙之外挖壕沟,竖立木桩。

    虽然建有炮台,但炮台却是露天,这算是一个比较大的缺陷。再有便是清军炮兵的射击技术,实在是不敢恭维。

    而陈上川所率领的长江水师,则有从英国人军舰上买来的长炮四十余门。长炮口径较加农炮小,重量也轻,但炮管却长,发射十七磅炮弹,射程能达到两千五百米以外。

    这样一来,与清军杨家嘴要塞的炮战便等于“明军可以随意打你而你无法还手了”。

    数艘中型战舰在水面上往复来回,用侧弦的火炮轮番轰击清军炮台,而清军的炮弹则只能在水中激起一个个的水柱。

    明军的炮弹越打越准,清军炮台上碎石横飞,烟雾弥漫。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过后,一座炮台的火药发生了殉爆,火光耀花了人眼,浓重的黑烟升腾而起。不到一个小时,清军炮台上便哑然无声,再也没有炮弹飞来。十几艘舢板载着陆战队士兵向岸滩驶去,明军开始登陆,准备占领炮台并将其彻底摧毁。

    “用快船给舟山传信儿,让杨副指挥时不时地派军舰过来看看,不能让清军轻松地再建起炮台。”陈上川放下望远镜,对身旁的参谋人员命令道。

    虽然清军的炮台并没有给长江水师带来多大的威胁,但这个阻遏却不能不重视。毕竟这里是入长江,出大海的必经之路,如果没有装备长炮的军舰护航,其他船只想通过却是个麻烦。

    “如果能派兵占领这里,或者是崇明岛的话——”已经晋升为长江水师副指挥的段智英欲言又止,苦笑着摇了摇头。

    “是啊,可暂时却实现不了。”陈上川也很无奈,“如果郑家能听从调遣,并且专心作战的话,战船如云,再来一次南京战役,兴许整个江南便会传檄而定。如今呢,也只能耐下心来,一步一步地走了。”

    “不知道十三家的水师有多少实力?”段智英有些期待,“如果两相联手,能够纵横长江、所向无敌的话,倒也不错。”

    “呵呵。”陈上川笑了两声,调侃道:“怕是要让你失望了。十三家偏处一隅,哪有许多财力和物力建大船,造火炮?”

    段智英讪讪一笑,强辩道:“就算十三家水师不济,凭咱们的实力,也不是清军所能抵挡的。”

    “这话倒是不错。”陈上川闻听此话也是生出豪气,转头看了看海面上已经点起星星点点航灯的船队,说道:“光凭这上百艘战舰,以及犀利火炮,就算是清军把全长江各地的船只都集中起来,也未必是咱们的对手。”

    仿佛是回应着陈上川的自信豪言,岸上的炮台响起了枪声和爆炸声,但很快便平静下来。抵抗轻微,清军非死即伤,大半已经逃跑,明军陆战队轻松占领了清廷花费巨资,历时一年多建成的杨家嘴炮台。

    长江啊,那里将是自己战斗的新战场,驰骋的新天地。段智英的目光已经移向西面,微眯起眼睛,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

    舟山,背靠上海、杭州、宁波和长江三角洲辽阔腹地,具有较强的地缘优势,踞中国南北沿海航线与长江水道交汇枢纽,是长江流域和长江三角洲对外的海上门户和通道。

    而清廷的沿海迁界不仅仅是在陆地实施,连沿海岛屿上的百姓也被迫迁移于内地。这使得杨彦迪所率的这支舰队很轻松地登陆舟山,并加以占领。

    回来了,参军罗纶几步走过跳板,跳上了舟山的土地,不禁眼眶发潮,使劲眨了眨眼睛,方才止住要落入的泪珠。

    作为原鲁王系的浙东武装人员,回到这熟悉的曾数番浴血战斗过的根据地,心情的激荡是可以理解的。罗纶还能控制,有的浙东籍士兵已经哭出声来。

    浙东系的人马本已在明军中混杂安置,被吸收消化。但此番以水师为主的战略全部展开,又使一些人被挑选出来,分别派给了长江水师和杨彦迪的分舰队。

    很简单,张名振和张煌言曾三入长江,所部有很多兵将有入江作战的经验,叶金、王发等便是长江水师的前锋将领;浙东武装战斗经年,曾牵制住浙江清军不能南入福建,对浙江沿海的情况也极熟悉,罗纶等人便在杨彦迪所部担任赞画向导。

    等看到几乎被拆得成为一片废墟的舟山城的时候,罗纶终于忍不住泪水直落,他想起了清军围攻时,无数袍泽英勇作战,洒血壮烈;还有文人学士不甘受辱,自杀殉国的悲壮。

    ……………

 第二百一十七章 困局

    以海制陆的设想很早便有,朱永兴也一直在做着准备。或是拉拢,或是联合,或是购买,再逐步打击敌人、壮大自己,在分别歼灭了广东、福建的清军水师后,趁着郑家内乱的时机,水师的实力终于可以把计划变成现实了。

    三支舰队分别在福建、浙江、长江展开,或袭扰,或直捣,有效地牵制住了东南各地清军的力量,使得清廷增兵福建,抵抗明军的意图大半落空。

    杨彦迪所率舰队以舟山为基地,不待休整便杀入杭州湾,一战击溃了清军杭州水师,佯攻杭州;随后又趁夜撤走,凌晨突然在金山登陆,攻破县城,劫掠官库后带着上千自愿跟随的义民乡勇及家眷扬帆而去;第三天,在舟山安置完民众后,舰队又出现在象山湾,登陆攻破宁海县,又是象金山一般的如法炮制。

    明军水师倏忽来去、攻掠如风的打法使浙江沿海处处告急,迁界筑起的土木长垒不堪一击,负责守卫的清军既分散且无战斗力,哪里能抵挡三千装备精良的陆战队。而沿海的空白地带又给明军登陆带来了隐蔽性,往往是兵至土垒才为清兵所发觉,多数清兵仓促间点燃狼烟便逃之夭夭,根本不敢与明军接战。

    而明军攻破长垒后,只需稍加宣传,便有饱受苦难的百姓蜂拥而出,至海边登船而走。舟山很快便有了五六千百姓,筑城建屋,基地更加巩固。

    ……………

    陈上川所率的长江水师继续沿江而上,接连击败福山、杨舍、江阴、靖江、孟河、永生的沿江汛兵共两千余,进抵瓜洲。

    张名振、张煌言的几次入江作战,使清廷也意识到了长江防务的脆弱。亡羊补牢,清廷派固山额真石廷柱为镇海将军,领八旗兵驻防镇江京口;又重新设立江南福山、杨舍、江阴、靖江、孟河、永生等各营沿江汛兵,并且把储藏在江宁库中的红衣大炮移至京口。

    但在顺治十六年。郑成功率千艘战船再入长江,将清廷苦心经营的江防工事砸了个稀巴烂。郑军连克瓜洲、镇江,进抵石头城下。虽然最后因轻敌而失败,但清军也损失惨重,在江阴、瓜洲、镇江布置的火炮悉数被毁或被郑军缴获。

    这几年清军又重建江防工事,但实力并未恢复到顺治十六年的水平。特别是火炮,清廷财政一直紧张。没有太多的资金铸造,现在也只有当年的一半数量。

    陈上川所率舰队以西进为主,并不上岸攻掠,只打击江上的清军,行进速度不谓不快。在瓜洲,长江水师迎来了一场大战。面对清军的江防工事。以及瓜洲与镇江的清军水师,长江水师火力全开,奋勇厮杀,战况至为激烈。

    而明军火器的优越性在江、海水战中充分发挥,三百余门大小火炮更远超清军。在一天的激战中,长江水师截断了清军用铁链、船只连结而成的锁江防线“滚江龙”,摧毁清军江上浮营(又称木城)三座。夺得谭家洲大炮数十门,并击溃了清军的两支江上水师。

    空气中还残存着硝磺的气味,江风吹来,其中又混杂着烧焦和血腥的味道。江面上满是残破的木板碎屑,尸体或仰或趴,在水中载浮载沉,血色一缕一缕,在水中扩散。

    “我军沉没八艘。重伤九艘,轻伤二十三艘,官兵伤亡六百余。”

    听完粗略的战报,陈上川轻轻叹了口气,一场大胜,却也损失不小。长江水师共有两百多艘舰船,作战船只一百三十余艘。其他的都是运输船。而损失的都是作战船只、作战人员,由不得他不心痛。

    “加紧善后。”陈上川有些沉重地下着命令,目光转向瓜洲城,眼睛微眯。一点寒光闪过。

    江上一片忙碌,明军士兵换乘船只,收敛遗体,将重伤难行的舰船上的火炮转移。虽然船舰有所损失,但也缴获了不少清军的船只,尽管多是小船,可也使明军没有缺船的担忧。

    “清军连舢板都出动了,以后再无力阻挡我军的前进。”一个参谋军官见陈上川心情不悦,低声在旁安慰道。

    “是啊,镇江的清军也只能缩在城内了。”陈上川勉强一笑,重新振作精神,传令道:“命令前锋舰队,立刻出发,不给清军布防准备的时间。”

    突破了瓜洲,再有前面的镇江,清军的江防工事便被全部瓦解。虽然长江水师还不具备攻占岸上目标的力量,但前进路上的阻碍已经很小。长江中游地区的沿江汛兵,以及各省的弱小水师,完全不是长江水师的对手。

    一路坦途吗?当时朱永兴曾交代过,万一遇挫便退回舟山,待邓耀或杨彦迪的舰队完成牵制任务后,再合力杀入长江。

    现在,陈上川有信心达成战略目的,但也未轻敌骄傲。前锋舰队早已出发,他却等舰队完全整顿好,才在瓜洲城清兵的黯然注视下浩荡向西。

    ………………

    明军并未因为郑家内乱的退出而放缓攻势,但闽省的陆上战事却似乎放缓了。攻城掠地,步步为营,明军不慌不忙地向福州逼近,趁着耿藩兵马收缩,轻松光复了诸多县城。

    绞索慢慢收紧,耿精忠放弃四周州县,搜罗集结了近三万人马,龟缩于福州。而翘首以盼的援军却令人失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