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流伐清 >

第259部分

逆流伐清-第259部分

小说: 逆流伐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呀,可莫在人前瞎说。”贺九义幽幽地提醒道:“心里有数就行了,临到咱们出力报答时,当然也不能含糊。”

    “夫君说得是,妾瑟道轻重。”贺妻翻了个身,把住丈夫的胳膊,说道:“这种事情呀,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皇上在位,内有权臣,外有勋将,可也没岷殿下这么大的权势和威望吧?如今,忠心跟随殿下的都得了好处,中兴大业也有声有色,谁还会记得窝在缅甸的皇上?嗯,很多人怕是都希望皇上别回来添乱,好让岷殿下安心打败鞑虏,重复华夏呢!”

    贺九义沉默半晌,说道:“可也有人心怀怨忿,想借皇上与岷殿下为难呢!”

    “那些人怕是成不了事,有皇上也不行,老百姓对他们可是太失望了。”贺妻很快地进行了反驳,转而黯然神伤地说道:“当日从昆明撤退,情状太凄惨了。连妾身和孩子这样的军队眷属都没人管,更别说那些老百姓了。这样的皇上……”

    永历由昆明撤退,一路向西,可谓是仓惶已及,害怕清军屠戮而跟随的老百姓在沿途死伤很重。等到永历和小朝廷弃国巡狩,顿失“中外之望”。历史上,也正是如此的弃国举动,令广大军民失去了继续抵抗的决心,降清者络绎不绝。

    贺九义默默倾听着妻子讲述经历过的苦难,这并不是第一次,但每次讲来,妻子都忍不住伤悲,他也忍不住气愤。这样的皇上,这样的朝廷,与朱永兴及所领导的现任政府一比,简直是天差地别的距离。

    是岷殿下的恩典,自己才能一家团聚;是岷殿下的保全,自己才没被砍头,才只被降爵;是殿下的信任,才把自己安排在滇缅交界地区练兵组军,以图大用。而自己,能辜负这份期望和信任吗?

    国有明君,方有名臣。现在的文臣武将,正因为岷殿下在位,才能一个个绽放出光彩。马宝、吴三省、魏君重等武将自不必说,文官也有宗守义、刘佐宸、陈洪范等人,或为一方大员,或在政府中独当一面,前途光明。尽管这个论调并不科学,是吹捧封建帝王之语,但贺九义却深为笃信。

    ……………(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调整

    中华地域之广阔,文化之博大,英才之辈出,用一省之才,统一省之兵,足以霸天下,无分南北地域,只要善于调教应用,均是霸业之资。某一时段,某省人才特别出众,乃该省出一超世之杰,如刘邦、朱元璋、曾国藩等,将同乡提携而已,不足证明该省为全国英华所聚。

    而说到地域对军略的影响,朱永兴心中虽也有些偏向,但却不会进行明显的地域歧视。

    举例来讲:历史上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中,独步天下,天下大员,湘省其半,似可证明湖南人才特别出众;但李鸿章主政北洋,国务尽托淮系老乡,北洋人才之盛,不下湘系把持的南洋;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北洋政府高级要员,均出袁氏小站练兵旧部,人才也不输湘、淮两系。

    再放到更远的历史上去,刘项班底,均是楚人,刘秀又以南阳士人起家,唐文皇用垄右班底,朱洪武用淮西土著,以上帝王,文治武功,彪炳史册。

    江南土著不适合当兵,这便属于典型的地域歧视。江南人天性温良,不好与人争斗,只能说明其文雅,并不能证明其懦弱。

    湘军的精神祖师戚继光的部队,招自浙江义乌,精锐为明军之冠;清军八旗入关,北方明军纷纷瓦解,皆莫能当,倒是江南一小小典史阎应元率民众杀敌数万,战果超过整个北方。士兵的战斗力,主要在于将领调教是否得当,武器装备、军心士气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却与南人北人似无多大关系。

    “步兵多招自广西,这确实是孤说过的,但要拘泥于此。我军如何能够壮大,难道凭一省之兵便能兴复华夏了?”朱永兴停下笔想了想,又继续写道:“兵之强,在于将领指挥,在于武器装备,在于军心士气。广东人口数倍于广西。除水师招募外,陆军也足够补充。以后我军尚要招募闽兵、浙兵、湘兵、黔兵……聚全民之力,集全国之兵,荡涤腥膻,中兴大明。”

    放下笔检查了一遍,朱永兴觉得没有毛病了,这才装进信封,插进案头的文件档里。然后,这封信和其他的信件会被送到机要室。加密之后再行发出。对于保密工作,朱永兴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要重视,不仅是他的信件,军队之间的联络通信,现在也已经全部实现了密码化。可能是简单一些,但这也与这个时代的解密水平有很大关系。

    昆明的政府还未迁来,朱永兴只能在府中通过书信进行指导安排。政务上的麻烦不多,军事上的才是他最关心的。

    马宝亲率大军攻克闽省门户龙岩。将东征的战线再度前推。而郑军攻取漳浦,进逼漳州。似乎是与明军呼应,但郑家的不确定性,却使朱永兴不敢掉以轻心。

    同时,因为机会不想错过,明军改变了原定的作战计划,由以逸待劳变成了主动迎战。这其中需要调整的不仅仅是武器弹药的倾斜供应。更有整个战略的改变,影响到的甚至有政府的搬迁。

    这极有可能变成江南地区提前的决战,朱永兴是这样判断的。吴三桂不敢异动,尚可喜兵败身亡,江南最有战斗力的便属耿精忠所部的藩兵。以及南下的满蒙八旗。说实话,对于这场提前到来的决战,朱永兴是有些缺乏心理准备的。

    按照原来的战略设想,明军应该在梅、潮二州构筑防线,消耗满蒙八旗后,再图反攻。而长江水师也应该在之前便由海军配合、护送,进入长江展开牵制行动。然后,长江水师与十三家会合,水陆协同作战,作出威胁漕运的态势,使清军的注意力不得不转移。

    但现在,长江水师因为弹药不足而暂缓出发,梅、潮二州的兵力要再度增加,以确保广东的绝对安全。对郑家,朱永兴也不得不放低姿态,使其能够保持在闽省的兵力,尽量多地牵制闽省清军,以减轻马宝所率明军的压力。

    如果明军和郑军能够协调行动,精诚合作,那战胜耿藩和满蒙八旗的把握是非常大的。可郑家内讧,或者郑经的优柔善变,却使这个盟友充满了不确定,也使大战变得并不那么乐观。

    但事已至此,朱永兴也没法再作退缩,只能是全力以赴,以求胜利。当然,他也作了一旦战败的准备。滇、桂两省的兵力要加强,以防吴三桂、孙延龄的异动反扑;梅、潮二州的防御要牢固,即便在闽省战败,明军也有后退之路,有整顿反攻之基;又从晋世子李嗣兴的北路兵团调出魏君重所率的精锐部队,增援闽省战场。

    而水师在接到了澳门枪炮厂赶工制造的炮弹、火药后,也很快便要出发,与郑家水师会合后,将对海澄、漳州、泉州等闽省沿海港口进行猛烈打击,争取打残或消灭清军的最后一支水师部队。

    从两家联合的实力来看,已经大大超过清军的福建水师。而且,福建水师这个具有统一指挥的军队建制尚未成立,同安总兵施琅、海澄公黄梧等人,各有水师部队,却是互不统属,给联军造成了个个击破的可能。

    没有了福建水师,也就没有了水师提督施琅。对于这个劲敌,朱永兴与郑家都欲除之而后快,而历史的改变,也将逐渐压缩施琅的施展空间,使他登上历史舞台的机会越来越小。

    希望郑家内乱能够来得稍晚一些,起码也要在联合行动取得成功之后。朱永兴之前是唯恐郑家不乱,想借此大肆招揽壮大自身的水师力量。但基于目前的现实考虑,他开始希望郑家的内乱可千万别在关键的时候爆发,以致于失去了牵制作用。

    没办法呀,只能是暂时牵就,不加深矛盾,维持住郑家这个不太靠谱的盟友了。朱永兴很是不甘心地书写谕令,一一批准了郑家报上来的新占领地区的官员。(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九章 东征前线

    道路上人马严整,旌旗招展,正滚滚向前。

    魏君重,目前讲武堂出身,军衔最高的将领,骑马随队而行,不时地用严肃的目光扫视自己的部队。

    从最先装备燧发火枪和刺刀的样板营开始,他统领的部队越来越多,广州战役结束,他已经是一师之长,手下有三团之众。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有不断的扩充,他属下的军官也被不断调走去其他火枪部队,但在严格的训练下,魏君重依然敢拍着胸脯说自己的部队是明军最为精锐的。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从长矛火枪混杂配备,到全火枪建制,魏君重属下的部队打的仗最多,也是战术、武器改进的样板部队,更是讲武堂毕业军官实习锻炼的首选。

    当然,这支拳头部队得到了人员、装备上的优先补充,新兵在体质上是比较好的,火炮的数量是满额配备,骡马化也比其他部队先行一步。

    正因为如此,广州战役结束后,魏君重所率的第一师便随着晋世子李嗣兴北上攻掠。原因很简单,继续东征的明军在数量要超过北进兵团两倍,自然要以精锐弥补北进兵团人数上的不足。

    而事实上的北进行动比预料中还要顺利。攻克广州、尚逆授首对广东尚存的清军造成了极大的震慑,再有苗文秀、吴启镇等降兵降将的劝说,北进兵团一路猛进,却并没有发生太大规模的战斗,便轻取了韶关。

    明军攻入广东时,尚可喜曾四处派人请求援救。江西兵少将寡,仓促间难以聚集大兵,便只是派遣了南安府(府治大余)守将刘伯禄、金震率所部三千余人及赣州守军两千余人前来增援。刘伯禄、金震自知兵力不多,进入广东后便驻于南雄。观望战局变化。

    广州陷落、平藩身亡的消息传来,刘伯禄、金震便是惊骇莫名,惊惶恐惧。等到明军的北进兵团迅速逼近,不战而收降韶关后,这两位便立刻放弃南雄,率领兵马翻越梅岭逃回了自己的老家——江西南安府。

    这样一来。北进兵团的战略目的便已达到,以南雄为后盾,在大小梅岭构筑防御工事,建起了广州的北面屏障,并对江西清军构成了压力。以至于南安府的刘伯禄、金震惊魂未定,又向赣州“泣血求救,一刻四报,危在旦夕”。

    而北进兵团和东征兵团本来有着差不多的战略目的,都是建起卫护广州的防线。并暂停军事行动,囤积弹药物资,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只是东征兵团窥机而动,再度展开攻势,杀入了闽省。

    为了确保东线在迎战满蒙八旗和耿逆藩兵时拥有最大的胜算,朱永兴顺理成章地从相对稳定的北线抽调了精兵,赶往增援东线战场。而魏君重的这个师奉命抽调两个团归入东征建制,另一个团则继续留在北线充当骨干和主力。

    与汝阳王马宝一样。魏君重在得知将与满蒙八旗对阵厮杀的时候,心中不是畏惧。却是充满了自豪与渴望。这样的调动说明他的部队不愧是军中精锐,满蒙八旗这样的劲旅才能由他们来解决。同时,击败满蒙八旗的军功、荣誉、名望,更是对魏君重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殿下想得周到啊!”魏君重望着行军亦不失严整的部队,心中相当骄傲,也并不为抵达东线后没有用武之地而感到担忧。

    谕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