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流伐清 >

第194部分

逆流伐清-第194部分

小说: 逆流伐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官和一营兵丁来到广西战区后,他立刻从全军中选拔精锐、调拔武器,很快便使新一团扩充完毕,并加紧训练。

    除了对朱永兴的敬畏和尊敬,以及对魏君重的高看,马宝还意识到燧发枪加刺刀的组合将成为明军的主要装备。远了用枪射击,近了用刺刀拼杀,以后的士兵将具备火枪手和肉搏兵的双重性质。战争的模式将发生改变。

    如果广西战区的两万多军队都装备上了燧发枪和刺刀?马宝认为他可以横扫广西,进逼广东……

    “王爷,属下要下去指挥队形转换了。”魏君重躬身拱手,向马宝作着请示。

    “去吧!”马宝收起思绪,笑着点了点头。

    魏君重走远了,马宝还望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好半晌,他才回转头,却看到翼国公马自德兀自盯着正在演练的战阵出神。

    “自德。”马宝伸手拍了拍这个老战友留下的孩子。他一直视马自德为子侄,说话也不忌讳。“收收急于立功之心,先去讲武堂吧!”

    马自德有些迷惑不解,眨着眼睛望着马宝。

    “你看君重,现在已经是见习少校,一团之长,也是军中军衔最高的将领了。”马宝语重心长地说道:“岷殿下对讲武堂出身的将领青眼有加。年轻一代的武将日后恐全出于此。君重看得远,始终跟着殿下,在讲武堂连学数期,认准了殿下这个君师的名义。第一团哪,日后便是第一师。第一军,殿下已视其为心腹。你也该去向殿下表示亲近投效,否则,光靠这爵禄军功,可保富贵,却难得信重。”

    马自德若有所思,好半晌轻轻点了点头,说道:“叔父教诲,侄儿铭记在心,只是殿下真的欲用军衔取代官爵吗?”

    “年轻一代便是如此。”马宝很笃定地说道:“长江后浪推前浪,岷殿下眼光深远,雄心壮志不可估量,你们建功立业、开疆拓土的机会以后可多的是呢!”

    “可是侄儿倒听闻殿下有海外称王之意?”马自德微皱眉头,不无疑虑地摇了摇头。

    “中原逐鹿也罢,海外称王也罢,总不会被清军再逼得无路可退。”马宝微微抿起嘴角,淡淡地笑道:“只是依着殿下的雄才大略,海外称王怕是下下之选,非到万不得已,殿下不会为之。”

    马自德眉头慢慢舒展,自失地一笑,说道:“就算是万不得已,去海外也不错吧?”

    “确实不错。”马宝也笑了起来,说道:“你高启隆叔叔刚来过书信,与我说到海外风物。嘿嘿,他说那里打仗轻松得很,也见到不少异国美女,待到形势平稳,便要纳美妾,享清福了。”

    ………………

    水西。

    马鬃岭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它绵亘长达数千里,满山遍岭是藤萝网布的原始箐林;岭脊上是齐刷刷的棕褐色峭壁,远望就象一匹骏马的鬃刚,因此得名马鬃岭。

    马鬃岭是水西宣慰使司所在地卧这城的西南屏障,一旦越过这道屏障,几十里丘陵平川,再也无险拒敌,清军便可直抵城下。因此,马鬃岭是兵家必争要地。

    有三条路可以翻越马鬃岭:公鸡岭、犀牛岩、猴儿关。相邻间距十里之遥。三条路中,中路犀牛岩是明朝初年开辟的驿道,石阶铺就,宽阔可通轿马。两边公鸡岭西和东边猴儿关是岭南和岭北的当地人们自古来往的小路,狭窄难行,却近捷得多。除了这三条道路,要想从原始箐林和百丈悬崖中通过。非花上数月功夫劈荆斩棘,凿岩垒石不可。

    而公鸡山因岭脊上有一山头形似公鸡而得名。一片草木稀疏的砂石坡,山势陡峭,一条山路曲里拐弯地从岭下蜿蜒而来。在此构筑阵地,居高临下,不失为易守难攻的要隘。

    前些日子,满洲八旗大意落败,一千余兵将孤军深入被水西土兵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围攻,在混战中被斩杀殆尽。

    吴之茂已经遵吴三桂的“命令”调兵他去,闻讯后急忙赶回,为了得功掩过,忙率领军队攻打马鬃岭。

    一场血战便在这公鸡岩下展开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五章 阻击,顾忌

    公鸡岭虽然也易守难攻,但整个山坡都可以供人爬行,相对于犀牛岩和猴儿关,更有利于展开兵力,全面进攻。

    “轰!轰!轰!”炮弹一发发地轰击在山坡上,由于是仰射,清军又没有重型火炮,对岭上隐蔽于战壕中的水西兵和明军几乎没有伤害。即便如此,没有见识过火炮威力的水西兵也有很多面色惊恐,呆呆地望着前方迸飞的土石和黑烟。

    赵辅举着望远镜,观察着岭下的清军,脸上露出一丝冷笑。想用火炮吓唬人,嗯,要是没有明军相助,缺乏经验的水西兵还真的不好说。

    壕沟、胸墙、梅花桩、鹿砦、铁棘藜……完备的工事使赵辅信心满满,除非水西兵不战自溃,否则,清军想攻上来,便用尸体辅路吧!

    “呜,呜——呜,呜——”随着悠长的号角,观察哨发出了信号,清军开始进攻了。

    吴之茂所率的清兵不比水西军,是经历过长期战争锻炼的。从动作上便能看出来,很多人灵活迅捷,手执盾牌、大刀和长枪,呐喊震天,向上冲锋。

    弩箭互射,清军虽然是以低攻高,但弓箭手的技艺却是优于水西兵,弓箭的品质也好,如果不是蹲下身子便有掩体、胸墙和盾牌遮掩,水西兵的伤亡要比现在高很多。

    双方都付出了伤亡,但清军依然继续向上冲击,距离越来越近,呐喊声也越来越响。

    鼓声响了起来,水西兵掀下滚木擂石,这些东西顺着山势翻滚弹跳,给清军带来的伤害和混乱远甚于弩箭。这就是倚险防御的优势,士兵甚至是普通百姓。只要有一把子力气,扔石头也能给攻击的敌人制造麻烦。

    训练有素、富有经验的清兵依旧前赴后继地往上冲,冒着箭矢和滚木擂石越冲越猛。那种必胜的气势,竟使占了地利的水西兵渐渐抵挡不住了。

    “呜——呜——呜——”

    随着苍凉的号角,阵地上的防御火力猛然加强。水西几乎没有铁炮,但铁箍木心的土炮却有不少。射程虽然只有三四十米,却正是清军已经冲击到了距离。

    一道道火光喷出,将成百上千的碎石烂铁射向清军,伴着此起彼伏的惊呼和惨叫,冲在前面的清军伤亡惨重,冲击的势头在最后一道障碍前被阻遏住了。

    土炮在近距离的杀伤力还是很大的,但有一个缺点,便是装填速度缓慢,一轮齐射之后。后续的清军又冲了上来。其中一个清军军官大声嚎叫着指挥,显然是富有经验,要抓住这个空当形成正面的突破。

    “呯,呯,呯……”一团团白雾升腾而起,久候的明军火枪手探身露出胸墙,向着清军发出密集的攒射。

    火枪的准头虽差,但在这不到四十米的距离内却正能发挥威力。疾速飞出的铅弹使清军的甲胄成了摆设,无情地射入。造成巨大的伤害。

    一百名火枪手排成三排,采用火枪传递法射击,形成不断的弹幕,将冲在前面的清军无情打倒。

    枪声、惨叫声、哀嚎声响成了一片,不时有滚木擂石裹协着泥土、草屑从岭上飞滚而下,将清兵象玩偶似的撞飞。

    吴之茂在山下几乎瞪红了眼睛。正面的冲锋行将崩溃,敌人的火枪攒射正在向前延伸,百米之内的清兵都在射程之内。敌人太阴险了,并没有在最大射程内开火,就是为了让冲上山坡后退不便的清军付出更多的死伤。

    而且——这绝不是水西兵能够拥有的武器。能够使用的战术。吴之茂的心在往下沉。尽管知道水西叛乱肯定有明朝的影子,但他没想到远隔千里,明朝也能插进手来。

    火枪攒射停止了,烟雾很快散去,阵地上的土炮再次推了出来,即便是清军再组织冲锋,也只能面对密如雨点的轰击。

    鸣金收兵,吴之茂无奈而心痛地下达了命令。

    面对败退的清兵,出击的鼓号在岭上响了起来,水西兵在各自将领的指挥下,跳出战壕,呐喊着追杀而下。

    以后的仗不好打了!吴之茂紧紧咬住了嘴唇,不仅仅是伤亡和挫败的缘故,而是得胜之后的水西兵无论在士气上,还是在经验上,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对清军的畏惧心理也会被此次胜利所冲淡。

    清兵也不过如此,水西兵经过两次胜利之后,应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吧?张辅望着战场上斩杀伤兵,剥取衣甲的水西兵,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倾尽明军全力于此,便是要取得一次防御上的胜利,既打击敌人的士气,也增加水西抵抗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下龙。

    朱永兴站在一所还未完工的大宅院前轻轻摇头,这让身旁站着的郑昭达感到忐忑不安。

    一个渡假休闲的胜地,一座富丽堂皇的别墅,朱永兴当然喜欢,当然想拥有,但却不是现在。

    “殿下若是不满意,草民马上令工匠修改。”郑昭达看着朱永兴的脸色,小心翼翼地说道。

    朱永兴再次摇了摇头,缓缓说道:“稍作下修改也好。这座大宅院建好后,将不是吾的府邸,而是疗养院,让那些有功有绩的官员前来休养。吾的意思你明白?”

    郑昭达眨着眼睛想了想,赶忙说道:“殿下若建疗养院,草民便择地另建,倒不必修改此座府邸。”

    “不,不。”朱永兴赶忙摆手,说道:“钱要花在刀刃上,虽说是商人报效,可也不是大兴土木的时候,便多买些债券好了。再者,吾还是要在滇省坐镇,哪有闲暇时间到此休养?还有——”朱永兴苦笑了一下,说道:“若是在他国之地建府盖宅,恐怕会惹起物议,让人胡乱猜想吾的心思。”

    郑昭达终于明白过来,显然是岷殿下欲往海外称王的风声越来越响,朱永兴也不得不有所担心。光在嘴上解释还不够,还要在行动上有所顾忌。(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六章 不负

    宁进一步死,勿退一尺生。不仅仅是一些仁人志士的想法,更关乎到治下百姓的稳定。所以,朱永兴即便有以防万一的打算,也不能宣之于外,更要在行动上谨慎对待。

    郑昭达清楚了朱永兴的意思,虽然拍马屁拍的没合朱永兴的心意,但也让朱永兴领了情。在海防搞商品交易所赚得越来越多,这修建一所宅院不过是些小钱,只要朱永兴高兴,改成什么样子,以什么名义,他才不在乎。

    此番朱永兴来到下龙,特意召见郑昭达,本是为了开发西贡,也没想到郑家为了巴结他,竟然在此为他建府立宅。虽然很憧憬海浪、沙滩的悠闲生活,但朱永兴知道现在还远不是携美眷、享清福的时候。

    在西贡开交易所的事情很顺利地被敲定下来,朱永兴又谈到了把鲁王的一些积蓄投进商团,赚些利钱的想法。郑昭达也一口答应,并告诉朱永兴,商团给他也留了一份干股。

    对于这种讨好和亲近,朱永兴并没有拒绝。一来也是一笔收入,二来也算安了商团众人的心。而鲁王的收益,则逐渐可以抵上他的俸禄,也就不用财政额外付出了。

    对于明朝对宗室藩王那种“养猪”似的方法,朱永兴是不赞成的,也在探索一条让他们自食其力,或者能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