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流伐清 >

第191部分

逆流伐清-第191部分

小说: 逆流伐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形中,即使在很近的距离发现敌人,也几乎无法追赶,甚至无从还击。

    清将阿达哈哈番沙布可登高而望,这里是一片宽阔的草坪,一条清溪银线似地在绿茵上爬行,遍地斑驳陆离地开放着黄、蓝、白、红各色花朵。云空射下来的一抹夕阳照射在寨旁盛花的梨园里,竟展现出一种胭脂色。

    景色不错,但沙布可却无心欣赏,他有些后悔,又有些担忧。后悔的是屠戮了一个寨子后,被水西兵不堪一击的假象所迷惑,没有迅速撤退,而是在杀戮和抢掠的冲动下,继续深入。而接下来的战斗,或者是骚扰袭击,让他感到了忧虑,在滇省他领教过这种烦不胜烦的战术。

    但现在后悔也好,担忧也罢,夜晚却是不能在地形复杂的地区行进。沙布可只能率领千余人马熬过一夜,天亮后再继续后撤。不知道津珲的人马在哪里,应该是离得不远吧?沙布可瞭望良久,才回到寨子,出于谨慎,他做了一番相对细致的布置。

    敌人已入殻矣!陈相鹏在离寨子数里外的一座山峰上,于夜色朦胧中见清兵进了彝寨,露出了一丝冷笑。

    “立刻传信四方,召集附近各部人马,向这里集结。”陈相鹏在彝人将领羡慕的目光中收起了望远镜,大声说道。

    那自慕魁点了点头,大声重复了一遍命令。他们的人马并不多,只有两千多,要消灭寨子里的千余清兵,显然力有未逮。赵辅带领着另两千多府军在牵制和扰袭另一路清军,无法及时赶到。而皮熊率领的府军主力在阿扎屯防御,距此不到二十里,要是急速赶来的话,再加上周围各部土兵,要尽歼清军还是有希望的。

    时逢月黑头,黝空沉沉,能见度极差。清军吃过晚饭之后,一天的行军和小战不断,早已困倦,纷纷躺下休息。很多清兵刚刚进入梦乡,周围的山峦上突然亮起灯球火把,号角声此起彼伏,鸾铃乱响,喊杀之声不绝。

    沙布可以为水西军劫营,急忙披挂整齐,率军准备迎战。但锣鼓号角过了一阵便不响了,火把也尽数熄灭,却不见水西军打来。清军戒备了片刻,方才回去休息。等他们刚刚睡着,又是鼓号齐鸣,喊杀声四起。清军又起身戒备,直等动静消失,依然是没人来攻。

    就这么闹闹停停,水西兵还以小队靠近四下袭击,弄得清兵分不清真假,一夜就在惊惊诈诈中过去,几乎夜不成寐。

    夜空开始微微发亮,细小的云片在灰蒙蒙的夜空中逐渐清晰,水西军的总攻便在此时开始了。

    没有什么穿插迂回之类的高级战术,集聚起来的八千多水西人马从四面八方猛攻向小寨子。要说战术的话,那便是人海战术,用人数的绝对优势将八旗碾碎在这片洼地内。

    寨内寨外杀声震天。水西军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杀来,顶着箭矢的射击,推倒清军设置的简易障碍,留下一路尸体也在所不惜。沙布可挥舞着大刀,骑着战马四下督战,但敌人实在太多了,寨子西面先被突破,陈相鹏和慕魁那自率领着府军冲进了寨子;寨子北面被攻破了,归集部的土兵杀红了眼,心中只有报仇的念头,舍生忘死地与清兵厮杀。

    如果是在平地,满洲八旗足以击溃数倍,甚至十倍以上的敌人。但在这片洼地内,在寨子里的战斗,却难以发挥所长。到处都是成群结队的土兵,箭矢、标枪乱飞,刀枪并举,血肉横飞,清军虽然战技高超,但却寡不敌众,在混战中不断被分隔,士兵是越来越少。

    沙布可挥舞着大刀,勇不可挡,东突右杀,但对军队的控制却逐渐失去,身边的亲兵也不断落马,被蜂拥而上的土兵砍成肉酱。眼见到处是水西土兵,战局已经无法挽回,沙布可只好在亲兵的保护下冲杀突围。

    头盔被打掉了,衣甲被划开了,鲜血不断地流出,战马也倒下了两次,沙布可再次换上了一个亲兵的马匹,嘶哑着,象一只饿狼,疯狂地砍杀,逼得拦路的水西兵纷纷后退,躲避不及的都一一死在他的刀下。

    终于杀出了重围,沙布可身边只剩下了五六个亲兵,慌不择路,向东边冲入了山区。初升的太阳晃花了他的眼睛,隐约可见前方是一马平川,沙布可快马加鞭跑得更急了。

    岂知这片地势虽然平坦,中间却横切了一道深涧,宽仅十余丈,深达数十丈,即使是白昼,稍离远些也难见到这道深涧,贵州岩溶山区的地形便是如此,险象迭生。沙布可岂能明白其中究竟?五六名亲兵在他的率领下,都奔驰如飞,待到近前,已经来不及收步,连人带马泻下深涧,只留下隐隐回荡的惊呼和马嘶。(未完待续。。)

 第一百章 再唔晋王

    以湖广填四川,以沿海移民充湄公。由于战乱中人口的大量减少,使得朱永兴只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将敌战区的百姓迁到自己的统治区,成为在抗清大业中贡献力量的一份子。

    湄公省的移民暂时不用他考虑,沿海迁界的风声已经放出,加上清廷的暴戾统治,再有沿海抗清武装的帮助和接应,会有很多沿海地区的百姓伺机逃离,以后更有以渔民周玉为首的起义爆发。

    四川省的移民便要费些脑筋,关键是滇省的人力并不充足,而且从已经相对稳固的地方向刚刚占领的地方迁移,百姓也心中忐忑,有抵触的情绪。就连滇省土司也不愿意去四川开枝散叶,而更倾向于在明军的屏护下向境外夺取土地。

    特别是安南都统使司府所属的联合部队,由于各个安南都统使的雄厚家底,装备新武器的速度已经超过了明军。朱永兴一方面需要把他们的注意力转到境外,一方面也需要他们的武力震慑安南郑氏,另一方面则高价卖军火,从中赚钱来装备明军。

    联军每装备两支燧发枪,则明军可以从中赚取一枝;每装备三门至四门火炮,则明军又可以多添一门。

    装备好了,战力强了,很多退役的明军老兵和军官被聘请到联军部队中,也提高了军队的指挥能力。而对外扩张的冲动和企图则更加强烈,朱永兴权衡之下,终于松口,准许联军对南掌用兵,并暂且定下了有限度的目标。同时,朱永兴要求联军尽量善待占领区的百姓,准备将部分寮人、蛮人迁徙至四川,暂时解决四川人口缺乏的问题。

    五十八个民族显然是不够了,现在华夏的民族列表中已经多了越、高棉两个民族,马上又会有寮族成为户籍上的记录。将来呢,占人,嗯,等到占城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也将成为内附华夏的一分子。

    太阳不错,但还不需要戴墨镜遮挡阳光。朱永兴没有显得过于另类,但杨国骧却始终不摘新赏的墨镜,在队前队后查看,倒有几分后世特工保安的派头。

    晋王李定国的信使到了,朱永兴才知道这件事情,急忙派人沿路寻找。没等派出的人回来报信儿,元江城的官员便在停靠的商船上发现了李定国一行,赶紧派水师护送,并让人急速送来消息。

    今天应该是晋王李定国抵达蒙自的时间,得到加急快马的通报,朱永兴率领官员们迎出城。能够大概猜出李定国此行的目的,朱永兴便先给足晋王面子,谁让自己更改了进川的策略,对李定国的疑虑是显而易见的。况且,明军此时刚刚呈现出jing诚团结的模样,朱永兴也不想轻易改变。毕竟李定国曾是大西军的实际统帅,在军中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你老在吾面前晃什么?”朱永兴本来坐得好好的,可黑塔似的尼那仆支老是遮掩住他的视线。

    “保护殿下呀!”尼那仆支理所当然地回答,一脸无辜的样子。

    朱永兴无奈地翻了翻眼睛,伸手点了点,示意他站在旁边。这家伙外表象是个憨人,但从他能蹲在挖出的土坑里等待大半天,只为能袭杀敌人,却又不象。

    尼那仆支乖乖地站在朱永兴身旁,还不时地东张西望。

    “你的亲事定下没?”朱永兴等得无聊,便随口问道。

    “回殿下,定下来了,下个月便要成亲。”尼那仆支露出了欢喜的神情,说道:“是汉家姑娘,俺也要改个好听的名字,还请殿下给取一个。”

    “成亲和改名字有什么关系?”朱永兴有些奇怪地问道。

    “俺不是彝人,俺是汉人,当然要改汉人的名字。”尼那仆支说出的理由让朱永兴感到很迷惑,便让尼那仆支解释一番。

    原来在彝族社会中,分为奴隶主阶层和奴隶阶层!奴隶主阶层分为兹莫,诺合二种,其中兹莫就是受zhongyangzhengfu册封的世袭土司,诺合就是彝族自封的贵族。这二种又统称为黑彝,他们是世袭的彝族贵族,就算之后家族破败衰落,他们仍然具有很高地位。

    而奴隶阶层又分为三种:曲诺,阿加和呷西,他们又通称为白彝。其中曲诺地位最高,虽然人身权属于奴隶主,但是有自己的土地,奴隶主不也得随便买卖和虐待他们。曲诺多为彝族人,或者几代都是一个家族奴隶的人,只是出身比较卑贱就是了。

    除了曲诺以外,另外二种白彝可就惨了。阿加汉语也叫做娃子,他们多是俘虏来得时间较长的外族人,比如汉人,藏人,苗人等。这些人没有什么权力,也没有财产,全年为主子做田里和家里的各种苦工,但是主子并不管他们的衣食。阿加强制住在主人附近,如果一旦离开这个区域就会遭到杀害。阿加经常会被主人买卖,生命安全也没有保障。如果其他黑彝杀死另一个黑彝的阿加,只需要陪点钱就行了!

    至于呷西就更惨了,他们数量不少,多是刚被俘虏不久的外族人。这些人和牲口差不多,他们平时从事最苦最脏的活,没有一刻休息的时间。白彝对呷西可以随意买卖,虐待和杀戮,只要主子看着不顺眼或者心情不好,就可以随手杀死,家族里面根本不会过问。

    彝族对于白彝和黑彝的划分非常明确,白彝世代都是奴隶,永世不得超升。也不能和黑彝又任何亲缘接触!而奴隶制度的特点除了以上以外,还有就是抢夺和劫掠。

    按照尼那仆支的说法,其实也是他猜测,他的母亲应该是被彝人掠夺的汉女,生下他后不久便死了。他由一个阿加养大,现在要认祖归宗,重回汉籍了。

    从尼那仆支的话语中,朱永兴听出他对彝人目前的奴隶制度十分痛恨,对自己受过的歧视和虐待还记忆犹新,对和自己曾经差不多的阿加和呷西十分同情。

    “你想让那些阿加和呷西也过上好ri子?”朱永兴沉吟了一下,心中约略有了些想法,便开口问道:“可他们是这么想吗?或许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呢?”

    尼那仆支把脑袋摇得跟拔浪鼓似的,说道:“不能,不能,谁也不是傻子。象俺这样的笨脑壳都知道舍命为将来赚个好,他们只是被看得紧,没有机会。”

    朱永兴微笑着点了点头,这个不难理解,谁会甘心被奴役,被压迫,只是没有机会,没人引导罢了。况且,彝族在各个地区的情况也并不相同,有的处于奴隶制,有的处于半奴隶半封建制,有的已经过渡到了封建领主制。

    制度的变化,与各地区彝族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有很大关系。越是生产力落后的彝族部落,奴隶制越严密,因为单靠刀耕火种是无法糊口的,需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