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海魂 >

第873部分

海魂-第873部分

小说: 海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然,古迅雷并不笨。他被调到太平洋战场上来,多少都有点“配边关”的味道在里面,最初的时候,古迅雷是相当不满的。与海军里的情况一样,陆军的年轻将领之间的竞争也相当激烈,而且古迅雷在陆军的地位比不上谈仁皓在海军的地位,怎么说,他是师出施鼐兴,而不是严定宇。因此,古迅雷当初就意识到,他好不容易在陆军建立起来的地位将受到严重打击。因此,从一开始,古迅雷就在着手培养自己新的嫡系部队。
军人之间也有斗争,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古迅雷可不想成为斗争的失败者与牺牲品,而他的安排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当然,从战争本身的角度来看,古迅雷的兵力调动也无可厚非,要想获得澳洲大陆战争的胜利,那么古迅雷就得拥有足够多的精锐部队。
相关的部队调动工作一直持续到了七月中旬,部队的调动还相对容易,而最主要的是作战物资的运送。在夺取悉尼港之前,一直都存在在物资运送困难的问题。而这也正是攻打悉尼的重要性,只要夺取了这座深水良港,那么后勤保障的问题就不会存在了!
  
七月十一日,第四批地面部队到达。这次送来的主要是补给给各作战部队的兵力,以及作战物资,而成建制的部队只有六个陆军师。另外,古迅雷也拿到了陆军司令部调配给他的新装备。至此,已经有个陆军师,14个陆战队师登上了澳洲大陆。除掉损失的兵力,现在在澳洲大陆战场上作战的地面兵力已经达到了65万左右,这还没有算上在此之前部署到了这边来的海航的岸基航空兵部队。
相关的任务分配也在七月十二日的时候送到。陆军主要负责从内陆向港口推进,并且切断美澳联军与外界的联系通道。而陆战队则先扫荡港口对面的海滩,设置炮兵阵地,然后攻占港口,颜国忠甚至计划直接让陆战队在港口内登陆,由第三特混舰队为陆战队提供直接的炮火支援。而战役的开始时间最初确定为七月十五日,而最晚不得晚于七月二十日。
古迅雷一边安排部队的调动工作,另外则着手组建了第三个骑兵师。当时,随着第四批地面部队到达的有4oo多辆坦克,其中大部分都是改进型的25式中型坦克,另外还有可以变成一个独立骑兵团的24式重型坦克。这样一来,古迅雷就有过65o辆的坦克了,而这足够让他组建三个骑兵师了。
另外,古迅雷还让恢复了战斗力的第一步兵师与第二步兵师改变为了摩步师。当时,古迅雷申请成立骑兵军的要求没有获得批准,但他却获得了足够多的摩托化步兵师的装备。而且第一步兵师与第二步兵师也都获得了补充兵力,因此古迅雷直接改编了这两个师,使其成为了第一摩步师与第二摩步师。
当然,古迅雷没有忘记炮兵的重要性。他从几个步兵师的炮兵中抽调了一部分优秀官兵。然后利用补充兵力,组建了第一炮兵师,而该炮兵师地主体就是第三步兵师。当然,这个炮兵师的装备也到位了,主要的问题还是训练工作没有到位,因此没有能够参加攻打悉尼的作战行动。
这样一来,古迅雷手里实际上已经拥有了三个骑兵师,两个摩步师,一个炮兵师。这足够组成一个强大的骑兵军了。至于陆军司令部还没有批准他成立骑兵军的事情,古迅雷早就抛到了脑后,反正他是这边的最高司令官,而且陆军元帅严定宇没有要派人来顶替他的意思,那就更不需要有什么顾忌了。
到七月十四日的时候,除了几支还在改编的部队,以及负责外围防御的部队之外。古迅雷手里的15个陆军师全部集中到了悉尼东面的利斯戈。陆战队在五天前才控制了这里,美澳联军也在收缩防线,因此陆战队没有费一枪一弹就占领了这座城镇。同日,陆战队的十个师也部署到了戈斯福德附近。摆好了进攻的架势。
攻打悉尼最重要的部队并不是地面部队。而是在海上活动地舰队。与以往不一样,这次进攻的主力不是航母特混舰队,而是常荐新的第三特混舰队。
自从第三特混舰队在21日晚上就向南转移到了悉尼附近,并且在当天晚上就炮击悉尼港。从这天开始,第三特混舰队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与第五特混舰队配合,摧毁美军在悉尼港的防御基础,除了一些重要的基础设施不在炮击地清单里之外,其他的所有建筑物都成了第三特混舰队炮击的对象。
如同常荐新这个人一样,第三特混舰队的作战行动非常有规律,而且打击计划安排得有条不紊。整支舰队就如同一台上紧了条的闹钟一样,炮击没有间断过。也没有什么高氵朝可言。从六月二十一日夜开始,到七月中旬,在二十多天的时间里,第三特混舰队在悉尼港外来来回回跑了十几趟,没有什么高氵朝可言,也没有什么低谷可言。整支舰队的行动没有给人什么惊喜,也没有什么意外。
当然,第三特混舰队的战果是绝对不可小看的。先不看其摧毁了多少目标,在这二十多天的时间里,第三特混舰队一共进行了十二次补给,几乎每次补给都是在弹药消耗到最低限度的时候才进行的。而第三特混舰队的数十艘战舰,一次性携带的弹药过了12ooo吨,按照最低剩余四成弹药计算,每次补给地弹药达到了第三特混舰队几乎向悉尼港投送了1o万吨的炮弹!
1o万吨炮弹是个什么概念呢?当时4oo毫米口径的高爆弹重11oo公斤左右,而155毫米口径的炮弹重量在4o公斤左右。平均下来,一炮弹的重量在8o到1oo公斤之间,也就是说,1o万吨炮弹,相当于1oo万以上的炮弹。而悉尼的整个面积只有12o平方公里,算是郊区的美军阵地,挨炮击的地区的面积不会过5oo平方公里。也就是说,平均每平方公里2ooo炮弹。而一155毫米炮弹的杀伤半径可以得到5o米左右,也就是覆盖25oo平方米的面积,2ooo炮弹足以在一平方公里内反复覆盖5次了!
当然这只是纯理论的计算,而在实战中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毕竟有重点炮击地区,有次要打击地区。而在这二十多天的炮击中,第三特混舰队摧毁了清单上九成以上的军事目标,至少有上万栋房屋被炸毁,美军修建的数千座防御工事被炸成了废墟。虽然没有美军伤亡的确切数字,但是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在整个炮击期间,被炸死的美澳军人不会在一万人之下。另外,悉尼城的市民中,至少有数千人死于炮击!
除了第三特混舰队之外,第五特混舰队的轰炸机,以及炮击编队也是一股重要的打击力量。与第二特混舰队。以及第一特混舰队不一样,第五特混舰队没有担负起支援地面部队作战的任务,而是在为第三特混舰队提供防空掩护的同时,重点轰炸周围的美军军事目标,要目标就是悉尼南部的那几座美军机场。
这些机场在登陆战役开始后的前三天内都被摧毁了,没有被炸掉的美军战机被迫转移到了更偏远的机场去。在夺取了制空权之后,第五特混舰队就开始全力轰炸悉尼周围的军事目标,包括美军的兵营,仓库。炮兵阵地,交通转运中心,道路桥梁,以及美军的指挥所。这些目标大部分都是第三特混舰队无法用火炮摧毁地,或者在舰炮的最大打击范围之外。虽然当时第五特混舰队只有两支航母战斗群,但是其轰炸机出动的强度并不比另外两支航母特混舰队差多少。
在第五特混舰队一共进行了八次补给。“湖”级航母可以携带12oo吨炸弹。几乎每次都是在用光了所有的炸弹之后才进行补给的。也就是说,两艘航母一共投掷了过2万吨的炸弹。另外,第五特混舰队的炮击编队也在此期间向悉尼射了至少2万吨的炮弹。
从第五特混舰队的作战记录来看,当时。第五特混舰队平均每天出动45o架次左右的轰炸机。每架次地轰炸机可以投掷5oo公斤到第五特混舰队就出动了上万架次的轰炸机,一共损失了84架战机。损失率不到百分之一,这比之前地预计少得多。而阵亡的飞行员只有42人,大部分迫降与跳伞的飞行员都被营救了回来。另外,还有十几名飞行员被陆战队给救了回来。
也正是通过这二十多天的战斗,第五特混舰队的航空兵得到了锻炼,至少在对地轰炸方面,第五特混舰队的战斗力已经不被人置疑了。也许在总体战斗力方面,第五特混舰队还远比不上第一特混舰队与第四特混舰队,甚至比第二特混舰队也有很大一截差距。可是。这样的实战锻炼机会是最为宝贵的,而姜仲民也充分的利用了这一点。他让三个航空大队地飞行员轮番上阵,另外还加强了航空勤务人员的编制,这样不但保证了飞行员有充足地休息时间,同时还保证了轰炸机的出动效率。
为了减少部队协同作战中出现的问题,同时缩短战役准备时间。颜国忠在给这几支舰队安排任务的时候,仍然按照之前的相互搭档关系进行的。
第三特混舰队仍然主要负责压制近海目标,同时在陆战队攻打港口的时候,为陆战队提供直接的火力支援。第五特混舰队负责远程遮断,主要轰炸由外围向城区与港区收缩的美军部队。第一特混舰队为陆军参战部队提供航空支援,第二特混舰队则负责为陆战队提供航空支援。另外,已经在维拉港完成了休整与维修工作的战区舰队将负责协助第五特混舰队,执行纵深遮断任务。
这些舰队在七月十三日与十四日两天内,陆续返回了豪勋爵岛,在那边获得了弹药与燃料补给,并且让官兵有了短暂的休息时间。然后在七月十五日之前陆续返回了战场。不过,作战行动并没有在七月十五日开始,主要是因为古迅雷的地面部队没有能够及时部署到位,颜国忠不得不将攻打悉尼的战役动时间推迟到了七月十八日。
相对而言,第一特混舰队的任务是比较轻松的。在接到了新的命令之后,谈仁皓就把炮击编队派到了第二特混舰队去,让其配合第二特混舰队作战,毕竟在支援陆军部队的时候,炮击编队挥不了作用,而第二特混舰队更需要一支单独的炮击编队。另外,谈仁皓也不想让郝东觉感到自己受了委屈,怎么说,第五特混舰队都有单独的炮击编队,就只有第二特混舰队没有单独的炮击编队!
任务清单在七月十七日上午送到了舰队来,谈仁皓立即让郑冠华按照目标的重要程度设计好了轰炸计划。当天,他也与古迅雷取得了联系,让古迅雷为舰队提供一份更详细的轰炸清单,这样,舰队才知道哪些目标需要重点轰炸,那些目标可以稍微放一下。
相关的部署与安排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当天下午,舰载航空兵部队还进行了两次训练,主要就是让新补充到舰队来的飞行员熟悉战场环境,安士乐与杨勤凯两人还带着这些新手飞到了悉尼港上空,直接用美军的军事目标做训练对象。结果,当天晚上,常荐新就来了电报,抗议第一特混舰队的轰炸机扰乱了他的炮击计划。谈仁皓也只能苦笑了之,他可不想因此而去责备安士乐与杨勤凯,而且幸好这次不是让秋耿波去训练新手,不然的话,恐怕常荐新就要直接登门问罪了。
打了二十多天,谈仁皓的一个总体感觉就是:疲惫。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疲惫,整个舰队的官兵都感到极为疲惫。虽然在战斗的后期,轰炸机的出动强度不是很大,但是在这二十多天里,没有人敢轻松下来。特别是那些偶尔会出现在舰队附近的美军重型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