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海魂 >

第763部分

海魂-第763部分

小说: 海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当时地情况下,坎宁安考虑到的不是唐帝国的舰队回科伦坡维修,而是将返回太平洋。也许唐帝国方面已经知道美国正在策划反击了,而且莫罗尼已经打了下来。英法联合远征舰队一时半会之内根本就无法威胁到北印度洋地航线。就算是最保守的估计,唐帝国都很有可能把第一特混舰队调回太平洋战场,只留下第三特混舰队在这边与英法联合远征舰队周旋。而这正是英国海军部给坎宁安的新命中所不允许生的情况。因此,坎宁安必须要采取行动,迫使第一特混舰队留下来!
最有效地办法自然是歼灭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可这在眼前是办不到的。那么,就只能想办法与第一特混舰队周旋,而当时唯一的办法就是去攻打莫罗尼,重新占领这个据点,打开前往北印度洋的通道,只要北印度洋航线受到了威胁,那么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就不能离开印度洋。然后,坎宁安可以设法与唐帝国的主力舰队周旋,就算是打不过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只要不被对手找到,而且让唐帝国感受到北印度洋航线时刻都受到了威胁,那么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从这个角度看,坎宁安的行动是有道理的,而且他也没有想过要这么快就与唐帝国的主力特混舰队决战。特别是在歌德福伊不再听从他的建议,率领法国远征舰队返回开普敦之后,坎宁安更没有获胜的希望了,别说去对付第一特混舰队,只要被第三特混舰队逮到,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战胜第三特混舰队。因此,在坎宁安的计划中,他只是想去炮击莫罗尼,甚至不需要占领莫罗尼,就可以让唐帝国感到如芒在背了。
这个计划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可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就在舰队以28节的度到达了欧罗巴岛附近海域的时候,一封新的电报来,唐帝国海军的第一特混舰队突然出现在了莫罗尼,而且好像有几艘战舰遭到过鱼雷攻击,舰体严重数损,而且进水不少,第一特混舰队的航母也回到了莫罗尼,不过没有现第三特混舰队,以及那些补给船只,登陆舰艇的踪影。而这就是莫罗尼的谍报人员出的第二封电报,也是最后一封电报。
本来这封电报的问题并不大,可坎宁安却产生了怀疑,那几艘远洋潜艇还在开普敦港里面躲避风浪呢,那么,第一特混舰队的战舰是被谁的鱼雷击伤的?肯定不是英法海军的潜艇,可问题是,在印度洋的西部海域,还有别的潜艇对第一特混舰队构成了威胁吗?显然没有,美国部署在澳洲的潜艇不过就在印度洋的东部,靠近澳洲大陆的海域活动而已,根本就无法航行到印度洋的西部来!除非这是被唐帝国海军自己的潜艇误伤的,可是这样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唐帝国海军的潜艇艇长难道识别不出自己国家的战舰?
本来谈仁皓演这出戏的目的不是要迷惑坎宁安,而是要让莫罗尼的敌谍报人员出电报,因此这出戏演得过头了。坎宁安的疑惑是可以理解的,他已经感觉到了危险。可问题是,现在第一特混舰队已经回到了莫罗尼,而第三特混舰队在哪?如果第三特混舰队返回了科伦坡的话,那就得趁这个机会,在夜间杀到莫罗尼去,炮击第一特混舰队,解决掉最大的威胁,到时候单独对付第三特混舰队的把握就更大了。如果第三特混舰队没有返回科伦坡的话,那就肯定藏在科摩罗群岛的某个地方,等着英法联合远征舰队去送死呢!
怎么办?坎宁安在分析了这两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后,做了一个新的决定,舰队放慢前进度,把预定到达莫罗尼的时间延迟十几个小时,这不但给了他更多的时间来获得更多的情报,以准确判断战场上的情况。
另外,到时候舰队将在夜色中到达莫罗尼,而这就可以避免遭到第一特混舰队轰炸机的打击,就算第三特混舰队在附近,他也可以借着夜色掩护撤退。
做出了这个新的决定后,坎宁安一边下令舰队减,一边设置了新的航线。实际上,当时第三特混舰队正在准备南下,而且,正因为坎宁安做出的新决定,导致了英国远征舰队与唐帝国的第三特混舰队于九日凌晨两点时,在莫罗尼南面大概第一特混舰队就在第三特混舰队北面大概7o多海里处!
  
第三特混舰队战舰上的雷达是在两点到两点过十分之间陆续启动的,当时,第三特混舰队的雷达装备可以说是众多特混舰队里面最好的了。
五艘战列舰在接受维修的时候,都换上了最新型号的雷达,而且,战舰上有两部雷达,一部是用来对空搜索的,而另外一部新安装的是专门负责对海搜索的雷达。这是帝国海军最新装备的对海搜索雷达,也是当时世界上第一部专用对海搜索雷达。唐帝国海军也是第一个将雷达功能细化的国家。
雷达在执行对海搜索与对空搜索时要解决的问题是不一样的,相对而言,对空搜索要简单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所有国家最先研制出来的都是对空搜索雷达(实际上,也正是因为对空探测与监视的需要,才开出了雷达)。雷达在对空搜索的时候,遇到的干扰,以及所产生的杂波是相对较少的,特别是在搜索高空目标,以及天气情况不太恶劣的时候,几乎是不需要考虑干扰问题的。相反,在执行对还搜索任务的时候,就得考虑干扰所产生的问题,以及对雷达性能的影响了。
海面本身就可以反射电磁波,特别是在海况比较恶劣的情况下,当海浪的高度过了三米时,对雷达产生的干扰是相当严重的。这也是为什么第一批舰用雷达的对海探测能力相当糟糕的原因。而随着海战的展,雷达对海上炮战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且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研制专用对海搜索雷达的要求也就自然产生了。
最初地对海搜索雷达不是装备在战舰上的,而是装备在反潜飞机上的,而且最先被用在了寻找潜艇上。接着。开始大规模装备夜间侦察机,好让侦察机在夜间也能够现海面上地战舰。也正是这些实战应用。让工程师逐步总结出了在对海搜索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对海搜索雷达应该具有什么样地性能等。
25年初,帝国海军就提出了研制专用对海搜索雷达的要求,任务很快就被下达到了几个电子研究所。而当时潘泽康上校所在的广州物理电子研究所也承担了相关的研究任务。到第一部实验型地对海搜索雷达诞生。并且立即开始进行性能测试,并且通过广泛的实验解决了在最初设计时所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到25年1o月份的时候,实验工作结束,并且通过了海军的验收,海军对新雷达的性能也很满意,并且立即就下达了订购合同。当第一批雷达生产出来的时候,先就提供给了第三特混舰队的那五艘战列舰。在为战列舰安装这批雷达的时候,工程师还将雷达与战舰的火控系统整合到了一起,因此,新雷达还具有火控能力。这要比以往通过拼装方式构建地雷达火控系统先进很多。这也算得上是第三特混舰队的一个秘密武器吧。…ap.bsp;除了这五艘战列舰上有专用对海搜索雷达之外,当时并没有其他的战舰安装专用地对海搜索雷达。
不过,第三特混舰队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有三分之一的驱逐舰上也安装了雷达,这可算得上是当时各国海军中的一个先例了。
其实,最早提出要在驱逐舰上安装雷达的不是帝国海军,而是波斯海军。波斯海军在向帝国订购第一批“城市”级大型驱逐舰的时候。
就明确提出,要在这些驱逐舰上安装雷达,这样不但可以为波斯海军的舰队增加雷达探测能力,而且还避免了让主力舰会船厂改造的麻烦。当时帝国海军也满足了波斯的要求,并且在出售给波斯的一部分驱逐舰上安装了雷达。不过,当时安装在这写外售型驱逐舰上的雷达都是简化型的,其性能要比唐帝国海军自己使用的同型号雷达差很多。
在战争初期,因为受到雷达产量,性能(主要是体积庞大,耗电量巨大),以及大批战舰战损等因素的影响,唐帝国,美国海军中,都只有巡洋舰以上级别的战舰才会安装雷达,而且当时大部分驱逐舰上都没有安装雷达的空间。而随着雷达产量的提高,性能的增强(新雷达的体积缩小了很多),以及大量新的驱逐舰服役(唐帝国的“城市”级驱逐舰在最初设计的时候就考虑过在未来加装雷达的需求),所以唐帝国也开始考虑在驱逐舰上安装雷达了。而当时就有一批驱逐舰安装了雷达,提供给了几支主力特混舰队。
在驱逐舰上安装雷达的最大好处就是让舰队可以更灵活的扩大防空范围(不是用来反潜的,驱逐舰上的雷达在反潜方面的用途并不明显)。以往,都是由安装了雷达的重巡洋舰执行前出防空警戒任务的。
可由重巡洋舰执行这一任务的弊端肯定非常多,比如重巡洋舰的数量有限,而重巡洋舰又是舰队防空的主力,如果将其分派出去执行警戒任务,必然会削弱舰队的防空力量。因此,由驱逐舰来执行防空警戒任务显然是最为合适的,这也是唐帝国海军先在驱逐舰上安装雷达的主要原因。当然,驱逐舰上安装的雷达也有对海探测能力,不但可以执行对空警戒任务,而且还可以执行对海警戒与搜索任务!
当时,先现目标的正是跑在舰队最前面的一艘驱逐舰。五分钟后,“南宁”号上的对海搜索雷达也现了南面的舰队,此时战斗警报已经响了起来。常荐新先是有点不敢相信敌舰队竟然这么快就出现了,接着,他就下令舰队立即加,同时左转,战列舰与其他战舰也迅分开。
此时,英国远征舰队距离第三特混舰队的前出驱逐舰大概第三特混舰队的战列舰编队大概3o海里。也就在“南宁”号上的雷达现了英国远征舰队里地战列舰的时候,坎宁安的旗舰“英王乔治五世”号上地雷达也探测到了那艘前出的驱逐舰。最初。坎宁安还没有想到第三特混舰队的战列舰就在北面不远处,而当第三特混舰队开始转向,战列舰的宽大正面朝向了英国远征舰队。并且距离近一步缩短到了25海里的时候,“英王乔治五世”号上的雷达才现了北面的战列舰编队。这下坎宁安不敢有丝毫怀疑了。他也立即下达了右转命令,并且拉响了战斗警报。
突然遭遇,让两位舰队指挥官都惊讶不已,常荐新没有忘记把消息给谈仁皓,警告第一特混舰队不要靠得太近。并且做好轰炸敌舰队的准备工作。可接下来,到底是迎上去打,还是尽量与敌人周旋?常荐新只知道南面是一支强大的舰队,可却并不知道,那只是英国远征舰队,法国远征舰队正在返回开普敦呢!而他的顾虑是可以理解的,离天亮还有四个小时,如果对手有十一艘主力舰的话,这四个小时就足够葬送掉第三特混舰队了,说不定还能够逮住后面的第一特混舰队。因此。常荐新做出的第一反应是,尽量拖住时间,延迟与敌舰队交火的时间。为第一特混舰队出动轰炸机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在做出了这个决定后,常荐新就下令舰队转入与敌舰队前来的垂直航向,并且让让驱逐舰编队与巡洋舰编队拉开了距离,必要时。他甚至得出动驱逐舰编队去缠住对方,同时用巡洋舰编队去挡住对方地驱逐舰。反正,常荐新当时的第一考虑就是,拖延时间,等待黎明到达。
南面坎宁安受到的震惊不比常荐新小,而且他的第一反应是,这是唐帝国舰队指挥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