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十九路军战记 >

第134部分

十九路军战记-第134部分

小说: 十九路军战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百里首先说道:“连日来日军的轰炸机一直在福建上空肆虐,屠杀我们的人民,焚毁我们的家园,近万人在空袭中丧生,数十万人无家可归,可是我们却没有足够的力量来保护民众,简直是我们这些军人的耻辱!”说到这里他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双手撑着桌面,凌厉的目光扫视着自己的部下们:“日军虽然暂时变换了攻击目标,但是肯定还会再来的,所以我们必须尽快想出妥善的解决办法!”然后他指着黄镇和蔡思强说道:“我特意把黄处长和思强老弟请了过来,可以随时解答诸位在武器装备上的问题。”

孙百里的话音刚落,钟武就‘噌’地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军长,小鬼子都打到家门口了,还有什么好商量的!照我看,马上停止对广东的军事行动,把部队集中到东部沿海,渡海攻台,彻底铲除这颗毒瘤!”

为了证实计划的可行性,钟武几步走到地图前面,指着台湾岛说道:“日本驻扎在台湾的陆军原本有三个旅团和一个炮兵联队,分别驻扎在台南、台中和台北地区,在淞沪会战当中,日本大本营从上述三个步兵旅团当中抽调兵力组成台湾步兵旅团,调到大陆参战,后来又把‘波田’支队投入到武汉战场,结果被我军全歼,所以台湾的守备部队只剩下一个旅团,就是加上炮兵联队也不到两万人!这么点兵力却要防御这么大的地方,肯定到处都是漏洞,我军绝对可以轻松登陆。”

林翼如问道:“咱们是渡海作战,台湾海峡最窄的地方也有数十公里,怎样输送部队和重型装备呢?”

钟武胸有成竹地说道:“军部在制作浮动炮台的时候从美国买回一批废旧军舰,其中有两艘运输舰还勉强能用,可以用它们来运送重型装备,部队用帆船就可以了——当年郑成功收复台湾不就是用帆船吗?”

很明显,钟武在福建的几个月时间里一直在悄悄地做着收复台湾的准备工作。

犹太军团的指挥官斯兹皮尔曼也是个崇尚进攻的军人,对钟武的计划是非常赞同:“钟师长的计划非常好——日军分散在如此广阔的地域里面,很难集中兵力,我们只要输送一个师的兵力上岛,就可以轻松地击溃他们!”

白月海的看法却没有这么乐观,他问道:“假设我军顺利登陆,成功歼灭守军,可是以后怎么办?”

钟武用奇怪的眼光看着白月海:“什么以后怎么办?消灭了敌人,收复了国土,自然是把这里建设成牢固的后方基地,用物资和人员支援抗战啊!你不要望了,台湾有将近六百万人口,而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白月海见钟武没有理解自己的问题,就直接问道:“我是问如何固守台湾?”然后他详细解释自己的问题:“众所周知,日本海军实力强横,虽然已经连续派出三支舰队支援陆军作战,可是其本土仍然聚集着数百艘大型战舰,其中不但有重型巡洋舰、战列舰,而且有航空母舰,敌人随时可以集中大批军舰封锁台湾海峡,把登陆的部队变成孤军,然后再抽调陆军进行登陆作战。咱们还没有自己的海军部队,根本无法在大海上与日军抗衡,也无法输送物资过去,这样一来,在岛上的部队怎么坚持得住!”

钟武轻松地笑了笑,回答道:“怎么会坚持不住呢?你想想,有岛上六百万民众的支持,即使不能御敌于海外,也可以用游击战的方式坚持下来,慢慢发展壮大!第三团在江北不就是用这种策略发展起来的吗?日本海军再厉害也不能整天呆在台湾吧,等舰队撤退以后,咱们不照样可以吃掉他们的陆军?”

孙百里本来对钟武的计划非常感兴趣,可是听了他的这番话却突然想起了在武汉会战中被俘虏的台湾士兵,立时皱起了眉头:“钟武,这个计划有致命的缺陷,行不通!”

钟武被说得一愣,问道:“什么致命的缺陷?”

孙百里用沉痛的语气说道:“台湾的六百万民众不一定会支持我们的!台湾已经被日本统治了将近半个世纪,在连续不断的洗脑和奴化教育下,对祖国的认同感非常淡薄,尤其是那些在甲午战争以后出生的台湾人,自幼生长在日本人的统治下,说的是日语,接受的也是日本的教育,早就忘记了自己的祖先是谁了!”然后他长长地叹了口气,说道:“日军当中已经有很多台湾籍的士兵,我军在武汉战场就俘虏过一名!”

其他几个师长都参加了武汉会战,知道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丝毫也不感到意外,可是钟武就不同了:宛如突然挨了一棍子似的,立即蔫了下去,低声说道:“这么说不但要和日本人打,还要和自己的同胞打!”

会议室里突然安静了下来。

十几秒钟之后,钟武好像突然想通了,激动地说道:“既然他们已经不把自己当中国人了,那么他们就是日本人,对小鬼子有什么客气的,打就是了!”

孙百里反问道:“那你准备动用多少兵力来征服台湾?你不要忘了——守军的背后还有六百万支持者!”

钟武气得往椅子上一倒,骂道:“丢他老母!”再也不出声了。

最有效的办法却实行不了,与会者不得不考虑其他办法。

孙百里望着蔡思强说道:“煤炼油的实验已经成功了,坦克、飞机的燃油问题算是解决了,那么你的飞机什么时候可以飞上蓝天呢?坦克什么时候可以在陆地上驰骋呢?”

蔡思强感觉到军长的语气明显不如以前那么客气,知道他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急忙回答道:“目前战斗机的飞行试验已经通过了,正在测试火控系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可以在两个月之内完成。坦克的进度要慢一些,还要半年的时间。”

听了他的话孙百里的心情稍微好了点,继续问道:“这么说只要再坚持两个月就有飞机来保卫福建的领空了?”

军官们也都用热切的目光望着蔡思强,希望听到肯定的答复。

蔡思强轻声回答道:“再过两个月的确可以生产战斗机,但是飞机工厂的建设也需要时间,刚开始的时候产量肯定很低,每个月只能生产几架,恐怕不能马上满足军队的需要。另外,咱们用的原型机是美国的P…26型,性能不如日军的‘零式’战斗机,还需要不断的改进才行。”

钟武不满地说道:“照这样搞下去,猴年马月才能有自己的空军?”

黄镇急忙说道:“钟师长,我们已经尽力了!研究所的小伙子们每天夜以继日的工作,很多人年纪轻轻就白了头发,他们付出的汗水不比你们少!”

此时,孙百里的心情反而平静了下来,心平气和地说道:“黄处长,我们并不是责怪你们,兵器研究所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研制出飞机和坦克,的确不容易,研究人员肯定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我代表集团军司令部向你们表示感谢!”

黄镇和蔡思强被他说得非常不好意思,急忙谦虚地说道:“哪里,哪里!”

接着孙百里语重心长地说道:“我已经想通了,任何事情都要按部就班地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想一夜之间就拥有强大的空军是不现实的!我决定先从美国购买五十架战斗机和八架教练机,暂时应付一下,你们就安心工作吧!”

蔡思强问道:“买飞机也要一个多月才能运过来,这段时间怎么办?”

孙百里回答道:“暂时只有尽量疏松没有放开能力的小城市的居民,同时,部队会大规模向广东进发,把日军的轰炸机吸引过去!”

蔡思强担心地说道:“这样做不是太冒险了吗?”

孙百里说道:“集团军下面有一个高炮旅,各师的炮兵团都有高炮营,防空火力还是很强的!再说,与其让手无寸铁的民众面对危险,还不如由军队来单独承担,军人毕竟受过专门的训练,知道如何应付,损失不会很大的!”

钟武恶狠狠地说道:“轰炸机给咱们造成的伤亡就让广东的日军来偿还吧!小鬼子也该尝尝装甲部队的滋味了!”

第一百九十三章 兵不厌诈(下)

孙百里听了钟武的话感到非常奇怪:犹太军团是从美国购买的坦克,第78师虽然也是坦克师,但是要等兵工厂的坦克研制成功以后才能装备,他现在大言不惭地要用装甲部队来教训日军,莫非坦克是变出来的!

孙百里问道:“钟武,你的部队什么时候装备上坦克的?我怎么不知道!”

钟武笑着说道:“我的部队是没有坦克,可是斯兹皮尔曼有啊!现在我们两个师混在一起,共同训练,不分彼此,他的也就是我的!”然后得意地问斯兹皮尔曼:“你说是不是?”

斯兹皮尔曼点了点头,对孙百里解释道:“我的部下当中有些人曾经在德国的装甲部队中服役,训练起来相对要容易一些,就通过共同训练的方式来使第78师能够尽快熟悉坦克的性能和战术。另外,犹太军团的基本任务是本土守卫,作战任务相对来说肯定比第78师少的多,所以我就想由钟将军指挥坦克部队进行第一次战斗。”

斯兹皮尔曼如此识大体使孙百里非常欣慰,他感慨地说道:“你做的很好,抗战时期就需要各部队之间通力合作!”

确定了部队出动的日期和行军路线之后,孙百里就准备宣布会议结束,可是白月海却突然想起了什么,对孙百里说道:“军长,你还记不记得咱们在大渡口用假大炮吸引日军轰炸机的事情?”

孙百里说道:“这是司令部在作战会议上制定的计划,我怎么会不记得呢!”他意识到白月海肯定不是提醒自己这么简单,就问道:“你是不是有什么建议?”

白月海说道:“我想,咱们既然用这么多部队来吸引敌人的轰炸机,为什么不乘机消灭它们呢?”接着他把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我军从龙岩南下,梅州就必经之路,可是韩江上上面的大桥已经被日军摧毁,必须架设浮桥才能通过。咱们可以把高炮旅和各师的高炮全部集中起来,在韩江一侧选择合适的地点设下埋伏,然后派工兵部队在河道上架设几座假浮桥作为诱饵,引敌人来轰炸。另外,再建立一个假的高炮阵地,故意暴露出来,等敌人确认彻底摧毁了我军的防空阵地,就会失去戒心,咱们的防空部队乘机猛烈攻击,肯定可以重创日军,这样一来,日军就没有多余的力量来骚扰福建了!”

他的话音刚落,钟武就大声叫好:“好办法!等敌人恢复了元气,咱们买的飞机也回来了,就不用再做缩头乌龟了!”

孙百里用力点了点头,说道:“的确不错!”接着他对黄镇说道:“黄处长,你们兵工厂马上组织力量赶制一批假的高射炮和弹药箱,假人也做一批,尽量逼真一点!另外,弹药箱里面放些火药进取,这样炸起来的效果才好,日军才不会疑心!”

黄镇笑着说道:“那就多做一些,以后说不定还会用到呢!”

想到了妥善的解决办法,众人的心情总算放松了下来,开始讨论伏击的具体细节问题,一个多小时以后终于敲定了整个方案。

韩江是广东境内仅次于珠江的第二大河,它的上游分汀江和梅江两支:汀江发源于福建省长汀县和宁化县交界的木马山,汇众山之水,过长汀,奔上杭,出永定,进入广东境内;梅江的上游是琴江,发源于广东紫金县白山,北流过五华,至兴宁水口才开始叫梅江;梅、汀两江在梅州东北的大埔三河坝汇合,称为韩江。

军事会议结束以后,早已整装待发的第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