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香港商战风云录(中) >

第58部分

香港商战风云录(中)-第58部分

小说: 香港商战风云录(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节俭,也很勤力,下班后也不愿休息,坚持继续工作,这 是张家优良的传统。不过,有时他却颇自私,不为别人着想奶奶最疼 爱玉良,他很有少爷脾气,只要有逆其意,使会掷电话,甚至将桌上的物 件全摔到地上。在家中他是 ‘小霸王’,每个人都要迁就他。”      对张玉良,香港作家何文翔这样评述他:“张玉良虽然是香港的超级富 豪,但却十分低调,除在1970年10月出席大丸百货10周年纪念的酒会外, 多年来极少公开露面,也从未接受过传媒的采访。张玉良给公众的印象, 是个拥有大量财富的神秘人物,新一辈香港人知道他家底的并不多。”      张家的灵魂是老祖母郭庚。由于她的健在,家族成员相安无事,恪守 同居共财。这在西方文化浓郁的十里洋场香港,能保持古老的家族宗法制 度,委实不易!      1977年,张祝珊夫人郭庚逝世,家族立即爆发灵堂之争。郭庚按佛教 礼仪火化后,其子张玉良向殡仪馆订了一副3000港元的棺木。三哥张玉麟 却坚持要买最好的,两兄弟立即在灵堂吵起来。这是张玉麟第一次自作主 张,为“钱”的事与其弟弟争执。张玉良退让,张玉麟买了一副5万港元的 上等棺木。      老祖母去了佛国,灵堂之战预示着留在凡间的张家后人人心涣散,家 族裂痕日益加深。                                     迫迁行动      1978年底,张玉良以家族公司张兴业堂的名义发出指令,限所有家族 成员必须在1979年3月15日前全部迁出麦当奴8号的祖屋。凡愿迁出者,每 房可得150万至300万的“分期赔偿”,每房的每名子侄可得馈赠70万至80万。 以后公司不再负担家族成员开支。 
… 页面 214…

     其中已逝的老二张玉麒一房,与张玉良一房,属200万“分期赔偿”一 档。老三张玉麟特受优待,最终可得300万元。      迫迁的理由,是公司发展地盘物业。如不执行,意味着分文补偿都得 不到。张玉良高明就高明在这里,他自己也要迁出,他并没有多得一分家 族财富。      明眼人谁不知道,赔偿总额,只是家族巨大财富冰山之一角。张玉良 鲸吞家族财富的野心昭然若揭。但家族成员都怕一贯霸道的张玉良,更怕 得不到家族公司的赔偿,先后凄凄惨惨搬了出去。      唯有老二张玉麒的遗孀崔秀英抗迁。她同子女及女婿罗德丞商量,认 为若接受建议,张玉良便会攫取家族成员齐心协力攒下的家产。罗德丞出 身于香港著名状师世家,其父罗文锦是香港最有地位的大律师,其母何锦 姿是何东爵士的长女。罗德丞在律师界的名气不亚于父亲,1974年进立法 局任议员,是最年轻的华人议员 (39岁)。      有女婿撑腰,崔秀英决定挫败张玉良的“阴谋”。      张玉良还有一个难对付的角色,就是三哥张玉麟的妻子谭爱莲。她出 身名门,亲戚多有钱有势。但所发生的事,令张玉良感到意外,三哥三嫂 并未争吵而自动搬出。张玉麟夫妇早就不愿住在清规戒律森严、满屋子封 建气息的祖屋。张玉麟一贯淡漠钱财,嗜好文娱。但听家族成员“数落” 四弟,他觉得张玉良做事太过分,尤其是对待违迁的二嫂崔秀英,其做法 令人发指。      张玉麟受此刺激,于1979年3月25日,突发心脏病去逝。张家第二代, 唯剩张玉良。      迫迁起于1979年2月10日,张玉良指示张兴业堂在祖屋各层贴出告示, 所有住客必须在限期内迁出。崔秀英即表示抗议,声明不迁,并叫来表姐 李笑、同学欧瑞仪伴她同守居室。张玉良在幕后指挥,令张兴业堂的员工 把水电、煤气、电话线截断,砸烂崔秀英居室的门窗,并派警卫看守,只 准出不准进。崔氏3人无饮水食物,只能用绳把子女送来的给养吊上来。      张玉良见崔氏“负隅顽抗”,指使人在屋外安上栏杆,使崔氏的绳钩够 不着。崔秀英被迫撤离,急电向在英国度假的女婿罗德丞求救。      崔秀英向法庭申请禁止令。经法庭调解,张兴业堂同意在原址兴建物 业后,让崔秀英居住1500平方英尺(约140M2)的单位,另有附加条件。这 意味着,崔秀英将得不到张兴业堂公司的“补偿”。                                     对簿公堂       “豪门恩怨”并未就此结束,崔秀英继续就家族财产分配问题诉诸法 庭,希望讨个公正的说法。      港九沸沸扬扬,传媒追踪报道这宗家族官司。张玉良先下手为强,委 托香港大律师行,聘请10多位御用大律师。按照规定,某家律师行接受了 诉讼一方的委托,就不得接受另一方的委托。      幸亏崔秀英女婿罗德丞拥有一间律师行,由其出面,聘请列显伦、邬 玛士及麦当奴三位大律师做崔秀英的代理人。崔秀英的律师在港府公司注 册处查册,张玉良一方采取紧急行动,控股公司一家接一家注册,速度比 查册还快,到开庭时,注册公司已逾百家,全部为张玉良幕后所控。这表 
… 页面 215…

明,家族财产实际上已暗归到张玉良私人名下。      1981年4月28日,张祝珊家族财产纠纷诉讼正式开庭。      原诉人崔秀英的入禀状长达95页。原诉人指出:1953年其夫张玉麒逝 世时,他名下的两个保险箱存有1160两黄金及有价票据(注:张玉麒在进 入家族公司前,曾长期在外读书工作)。崔秀英把它当作家族资产交给家族。 原诉人还指出,从1962年起,张玉良已控制了家族大部分物业。      入禀状要求:      一、张玉麒逝世时,名下的遗产应列为其家人所有。      二、张玉良及其代理人公司所待有的所有资产,都应列为家族所有。      三、家族公司拥有的财产不应只属于张家部分人,而应属于张家所有 成员。      四、张家所有资产应由四房人平均分配。      五、要求与讼人兼付堂费。      与讼人律师对原诉人的入禀状予以反驳。从律师阵营上讲,与讼一方 远远占上风;但原诉一方的律师,认为公理在原诉人一方。公堂唇枪舌剑, 传媒推波助澜,公众争睹为快。舆论普遍认为,崔秀英赢这场官司的呼声 最高。法律界人士亦认为原诉胜诉已成定局。      主审这宗诉讼案的,是声名赫赫的英籍法官柏嘉。柏嘉最后以禀状指 控混乱及错综复杂为理由,推翻原诉人所有的申请。      崔秀英败诉,并且要承担高昂的诉讼费。      全港哗然,倾向崔秀英的人们如被猛击一掌,膛目结舌,继而人们忿 忿不平,指责裁判不公。法律界的人士均感到愕然,他们认为原诉人的委 托律师所搜集的证据,足以证明张家每位成员都应享有家族财富的权利。 素以公正而著称的港英法律遭致严重的玷污。      张玉良胜诉后,邀请所有的受聘律师,上他的金枝玉叶号豪华游艇赴 宴庆贺。传闻,害怕后院起火的张玉良,私下给数千万港元安置背景深厚 的三嫂谭爱莲。      崔秀英败诉欲哭无泪。诉讼所花的800万港元,全由女婿罗德丞掏腰包。      何文翔先生在一篇文章中称:“柏嘉处理张氏家族案件的手法,在法律 界曾引起争议。其后柏嘉在处理佳宁案时,其办案能力备受各方面的抨击, 柏嘉以罪名重复为理由,判决包括陈松青等六名被告人无罪(详见第六十 八章),当庭释放,其后两名被告更获赔偿3600万元诉讼费,舆论哗然。”      列显伦在《香港法律季刊》发表一篇社评,认为柏嘉处理佳宁案的手 法,令人怀疑他是否适合当上诉按察司。柏嘉如此判案,有损香港声誉, 理当引咎辞职。      香港法律界及传媒纷纷指责柏嘉,1988年3月16日,港府宣布,已接受 柏嘉辞职。                                     旧事重提      崔秀英输了官司后,曾长期隐居美国,住于静思精舍,成日研究佛经, 吃素念经,偶尔去看望居美的幼子及儿媳。      1990年,崔秀英回港,表示不愿回首往事。在记者的殷切要求下,她 谈了她嫁予张家的经过,以及家财纠纷的前因后果。现摘录几段与诉讼有 
… 页面 216…

关的话。       “我过门时,夫家不很有钱,那时,老爷已死去10多年,玉麒返回家 族料理生意。结婚后我每天都要上班,为家族生意尽一点绵力。那时,我 日间在广州太平路利来药行上班,晚上则在张锦记的店子计数,每天工作16 小时,一年难得有两三天休息,更遑论每星期有一天假期。张家的兄弟及 妯娌,每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各尽所能,各取所需,都没有私产,赚 的钱都是公家所有。就这样,我们累积得来的金钱用来反复投资,家族的 财富才像雪球般愈滚愈大。”       “张家可以说是勤俭起家,财富是家族每个人血汗点滴累积而成,我 嫁入张家后直至1979打官司时,30多年间平日只是上班、下班,连电影也 没去看过一场。在广州旧铺工作时,情况更惨,我可以换的衫只有两件, 每日轮流洗换,生了孩子,不足3天,便又返回工作岗位,甚至在医院床上, 还要替公司计数。不过,我们各人都甘之如饴,从来没有怨言。”      当问到家族财产,崔秀英说:“我的大状师在10年前查得资料显示,张 玉良当时所持的资产达50至70亿元,现在而言,乘二也只是保守的估计。 我奶奶在1977年逝世时,临死也以为张家很穷,因为有人告诉她,很多生 意都亏了本,实际上奶奶死时,张家的财产也有数十亿元。”      当问到为什么不申请法律援助,要求协助解决双方的家族财产纠纷时, 崔秀英说:“初时的确有这么一个念头,但后来想通了钱财是身外之物的道 理,也就打消了这个想法柏嘉因为审讯佳宁案处理不当,被法律界的 人士抨击,引咎辞职,我的律师朋友纷纷劝我再打一场官司,但我总想息 事宁人,反正人生之路已走了一大半,争得到也享受不了多少!不过,有 时心里想到何谓公理与正义时,总有点快然,毕竟,我还是一个普通的凡 人。”      崔秀英的四个子女,全部留学美国,学有成就,或留美执业,或回港 发展。相比钱财,这才是她的最大安慰。      张玉良赢得官司后,长期隐居,回避与公众见面。      1985年除夕,他将所持会德丰股票转予包玉刚,获利数亿港元,又一 次轰动传媒。      1989年开春,他出售大批物业,套现16亿港元。数月后,北京风波发 生,香港物业大跌,张玉良似先知先觉,再次轰动传媒。      张玉良大抛物业,走资澳洲,在澳洲大举投资,还准备举家移民。他 的走资与他人的走资不同,别人走资是出于政治因素,而张玉良家的大淡 出——      有人认为与家族财产纠纷有关,他会不会觉得“有愧”呢?      他远去澳洲,至少舆论不会像香港传媒这样,忿忿不平重提那宗似不 太光彩的家族财产纠纷案。      在香港工业界,安子介是一位具有开创作用的人物。图为安子介 (左) 与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右)交谈。 
… 页面 217…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