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香港商战风云录(中) >

第53部分

香港商战风云录(中)-第53部分

小说: 香港商战风云录(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会议,研究有关 收购建议。置地主席亨利·凯瑟克曾于上周未,拜会牛奶主席周锡年爵士, 商谈收购事宜。凯瑟克对收购极表诚意,认为开发牛奶剩余地盘,对双方 股东大有裨益。凯瑟克还大赞周锡年德高望重,希望成功收购后,周爵士 能继续留任主席一职,而自己则居副位。但周氏不为所动。                                   奋起反击      11月3日,牛奶董事局发布新闻,宣称继续聘请国际知名的财务公司— —罗富齐父子 (伦敦)有限公司为财经顾问。次日,牛奶与罗富齐在《星 岛日报》刊登全版广告,呼吁股东慎作决定,等董事局进一步通知。同时 报传牛奶执行董事柯伦 (总经理)已匆匆返港。双方磨刀霍霍,准备正面 搏杀。      11月8日,牛奶刊出广告,旗帜鲜明表示拒绝胃地的收购计划,继续呼 吁股东不要接受置地的收购建议。      置地反应急速,接招拆解——同日上午11时,由怡富和获多利出面, 在告罗士打行的置地公司董事会议室举行记者招待会,发布收购事项,敦 促牛奶新股东从速过户,接受收购者必须在11月29日前至毕打街“中央登 记处”登记。      牛奶抗拒,置地猛攻,股市立即作出反应,风传置地为得手而抛出更 诱人的收购条件,股市刹时疯狂,牛奶股直冲霄汉,置地股便“拽紧牛尾 巴升天”。倾刻间,大市也水涨船高,恒指冲破700点大关——港九为之震 撼,欲入市的投资者纷至沓来。      牛奶再次反击,于11月9日晚举行记者招待会。除牛奶公司的要员周锡 年爵士、执行董事柯伦、董事祈德尊爵士外,特邀会德丰洋行主席马登列 席。罗富齐公司首席董事李柱,代表牛奶董事局提出反对收购的三大理由。      首先,以1972年计算,牛奶每股股息3港元,置地两股股息合共才2。4 港元,悬殊甚巨,若牛奶公司接受收购,将有损股东的利益。其次,1972 年,牛奶每股盈利3。65港元,置地两股合计才2。58港元,罗富齐在全世界 办理过很多换股协议,对这种损及对方股东利益的收购,唯有拒绝。再次, 牛奶信誉卓著,实力雄厚,能够保障股东的利益。      李柱自信地表示:置地不会成功,会德丰洋行主席马登,和记洋行主 席祈德尊未发言,毋须置疑,他们是站在牛奶公司一边的。      翌日(11月10日),港民给报章上的牛奶广告“吓了一跳”:牛奶董事 局宣布把股份拆细,1股拆为5股,然后每1新股送一红股。这样,现有股票 每股就变成新股10股;同时宣布该年度预计派息每股增幅达67%。      如同温度计掉入火盆,甫开股市,牛奶股如灼热的温度计扶摇直上, 炒高至290港元。该公司每股盈利才3。65港元,市盈率高达73倍,而全年息 率才1。1厘。股民发烧发热,已到了疯狂。      置地股又一次“拽紧牛尾巴升天”,被炒到127港元的历史新高峰,市 盈率更高达98倍,实际上全年息率不足1厘。当时市场毫无警觉,人们只顾 
… 页面 195…

仰望空中楼阁的绚丽金顶,殊不知楼阁竟是用一根芦杆撑着。      对炒股高手来说,他们盼的就是疯狂,怕的就是冷静。从中渔利者, 不知凡几;那么,惨遭损失者,更是数不胜数。                                     广告大战      你有飞檐术,我有过墙梯。面对牛奶1股拆10的高招,置地使出绝妙解 术。      次日 (11月11日),置地在报章大刊广告,自诩“股王”,标题是“牛 奶公司股东应考虑下列事项”,提醒牛奶股东谨防上当,1股变10,乃无稽 之谈。牛奶公司资产额并没增加一厘,股份如何得以膨胀10倍?这好比把 做一块饼的料,做成10块小饼,数目增了10倍,份量仍旧是1。      出了一枪,再砍一刀。置地再提质询,牛奶今年派息,何能增幅67%? 至今年5月前,牛奶的股息增幅才21%,下半年奶牛挤出的仍旧是牛奶,而 不是金液!      置牛大战成为全港市民津津乐道的话题,股民更是斗志昂扬,欲入股 海搏击一番。然而,11月13日周一开市,大市狂跌87点,幅度达11,5%。 跌幅最惨的自然是牛奶置地,牛奶暴跌20%,置地狂泻23%。      究其原因,是汇丰银行大班桑达士向公众提出警告:“香港股市已形成 了纯投机活动,许多股份已计到超过合理的程度。”这是导致大市下跌的直 接原因,置地牛奶,双双摘取跌幅最大的“冠亚军”,正是因为两者互相低 毁、两败俱伤的结果。      这次大跌只持续短短的一天,次日便反弹,成为19721973年初股市狂 热中的小插曲。没有人听桑达士爵士的正言忠告,这种狂热埋下的危机, 终于在1973年春总爆发,大部分投资者倾家荡产,股市低迷,百业萧条— —此乃后话。      从11月14日起,各大报章连续3天刊登置地的全版广告。文辞犀利尖酸, 自吹自擂,又极尽讥讽挖苦之能事。      14日的广告道:“人尽皆知,荒山野岭只能长青草(注:指牛奶公 司的青饲料地),绝对不会生长盈利,阁下当然深知其中道理能在地皮 上建筑向高空发展的摩天大厦,方能使股东盈利直冲霄汉”15日言:  “过去5年业绩每年直线上升,所以论已往业绩,是置地;论将来寄托, 也是置地!”16日称:“今后3年大发展,谁人能与共比肩?”      牛奶以牙还牙,芒刺对针尖,把广告铺满香港中文大报章,敦促股东 不要误入置地“圈套”,否则悔之莫及。      双方的广告大战,喜煞了各大报章的大亨们。各报还另配社评、快讯、 综述,为置牛大战推波助澜,各报一纸风行,读者争睹为快,急盼好戏连 台。      11月18日,牛奶抛出个杀手锏,在各报刊出大幅广告。栏中画了一根 粗柱,两根细柱。粗柱代表牛奶,上面标出“80”,代表牛奶的每股资产值 力80港元;另两根细柱为置地,每根细柱代表置地每股资产值为28港元, 以两股置地股计,才56港元。两股置地换1股牛奶,牛奶股东将会白白损失 24港元!      广告词简扼写下:“请细心填密衡量事实:每股收益减少;每股股息减 
… 页面 196…

少;每股资产值减少。”      是夜,置地新闻发布人“谴责”牛奶自估资产“煲水”(夸大),不足 为信。      11月20日,周一,置地仅隔一天便推出重估资产值的广告,声称由测 计师重估贤产后每股资产值是51港元。这样,两股换一,就会以102港元对 80港元的优势把牛奶比下去。且不论置地是否煲水,仅一天时间估算出资 产,只有街头的夫妻档方可如此神速。而号称全球最大的地产公司,怎么 可能在一天内估算出全部资产?这种国际玩笑,只可能发生在法律不健全 的年代。如在今日,必会控其“造假市”。      那年头,上市公司吹牛都不犯法。牛奶一方,亦有过之而无不及。      11月21日,广告战升级到空前炽热的阶段。是日,各报均出现二整版 广告,其中置地两版,牛奶一版。双方互相指责对方资产估算堡水。牛奶 的广告是董事会致置地股东的公开信,信中主要质疑置地公司:按置地昨 日重估出的每股资产值51港元计,流动资产约为32亿港元。而三星期前置 地公布的数据,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17。5亿港元,约合每股28港元。置地 如何解释这凭空生出的14亿港元?      双方唇枪舌剑,杀得天昏地昏,难分胜负。真正的赢家是报馆老板, 赚得盘满钵满。可惜这种好年景以后再不会常有,收购战仍此起彼伏,可 股市收购,已不兴以股换股,而是动真格——现金交易,看谁的银纸撒得 多,方能取胜。故没有必要连登广告大花冤枉钱。      置地虽未在广告上压倒牛奶的气焰,但实际效果,令凯瑟克喜不自禁。 每天前来毕打街“中央登记处”换股的人,络绎不绝。为方便牛奶股东, 置地在九龙梳士巴利道星光行另设分处。                                     华懋救援      11月24日,各大报章除了刊登置地的广告外,还有一整版鲜见的华懋 置业有限公司的广告。广告词道:“你知道和牛奶公司发展地产的是谁?”      是谁呢?牛奶董事会宣布在当日下午2时在利园酒家召开记者招待会, 宣布重大发展计划。消息传到股市,牛奶股再次攀升,置地水涨船高,也 跟着攀升,整个大市再次兴旺。      在下午的记者招待会上,牛奶宣布已和香港“权威地产集团”华懋置 业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合组的新公司为牛奶地产有限公司,新公司股票的25 %将分送给牛奶公司股东,不日将在港九交易所挂牌上市。      华愈将注资1。24亿港元,换取新公司24。9%的股份。而牛奶将以地皮 换取新公司75。1%的股份,免费派给股东的股份将于此出。      华懋的老板,即是在八九十年代三次被绑架的地产巨子王德辉。不过, 那时的华懋,并不是牛奶声称的香港“权威地产集团”。      周锡年另组地产公司,乃大势所趋,当时的投资者均看好盈利大的地 产业,而对奶业兴趣不大——这可以从前往置地登记处踊跃换股的人流, 便能知其趋向。置地贬低牛奶,主要是抓住牛奶不善利用剩余地盘发展地 产的弱点。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会德丰洋行、和记洋行在地产业赫赫有名,和 记主席兼牛奶董事祈德尊表示,他坚决支持牛奶拒绝置地收购,但不会过 
… 页面 197…

于卷入两者间的纠纷。马登与祈德尊一样,都不想“英人打英人”。至于牛 奶力何不邀已颇具名气的“华资地产五虎将”入伙,内幕不详。      牛奶地产的成立,确实对遏制换股入流起了一定的作用。亨利·凯瑟 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泰然自若,声称换股一定会成功。他十分自信他说 道:       “对于这个刚成立的新公司,我们认为毫不足虑,他们是不会成功的, 因为华懋公司对发展牛奶现时所掌握的地皮毫无经验,这家公司过去只是 在葵涌、九龙以及新界一些偏僻地方发展房地产。牛奶这次可以说是找错 了对象,无形中也是把这些地皮浪费了。这种做法对牛奶公司本身毫无利 益,甚至有损。故此,我们深信这次牛奶董事局的交易一定不会成功。事 实上,作为牛奶公司大股东的置地公司也会阻止这项交易,因为已接纳转 让的股份已足够加以否决。”      凯瑟克一语击中要害,股民中风传华懋只会在新界乡下建低档楼宇, 这样的地产建筑商,如何能在寸土寸金的港岛发展高档物业?牛奶地产公 司前景不容乐观。      一些犹豫不决的牛奶股东,终于去换股。      牛奶于11月26日,刊广告予以反击,声称华懋大有专门人才,牛奶地 产前途非常乐观。      11月27日,置地再撒“香饵”——宣布派红股,不是股市盛传的二股 送一,而是一股送五!股东虽知必以现持股票释稀,但名义上增加五倍, 皆欣喜若狂。      11月28日,换股截止日的最后一天,眼青回天无力的牛奶,仍作最后 一搏,在各大报章刊登整版广告,详言牛奶的光辉前景,最后一句话是:“牛 奶公司董事局仍然深信牛奶公司股票每股价值远超过置地公司股票两股加 起来的价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