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辛亥大军阀 >

第739部分

辛亥大军阀-第739部分

小说: 辛亥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李上士他们十个人则是按照三排中尉排长的命令增援到了西线。
    等到了地头后李上士才发现这情形比自己想象的还要糟糕许多,这一个班竟然只剩了六个人,而且个个带伤。
    “你们是二排增援过来的?”他们之中为首的是一个军士,比李上士高一级。
    当即李上士就是回道:“我们是二排的,不过兄弟你们情况好像不太好啊!”
    “这能好吗?对面的俄军整整一排对着我这个小阵地进攻,如果不是靠着这挺机枪,早就撑不下去了!”说话的时候,军士指了指前头的那挺机枪,这机枪并不是普通的班组机枪,而是一挺重机枪,而且看型号似乎也是属于老旧的1915年式重机枪,也就是MG08重机枪,这种机枪在中国陆军里头可早已经是退役了的,目前中国陆军中的重机枪以1932年式重机枪系列为主,这款机枪口径为七点九毫米,采用风冷式冷却,不但是步兵的重机枪,同时其众多改型也是各种装甲车上的车载机枪,比如各式坦克中包括T12、T15以及各步兵战车甚至普通的卡车,吉普上上搭载的都是清一色的1932年式重机枪。
    虽然某些细节会不一样,但是核弹还是1932年式重机枪的核心,这也就形成了一个重机枪的家族。
    眼下这款重机枪却是属于水冷的1915年式重机枪,不用说这机枪肯定是从俄军手中缴获过来的,不过虽然机枪不同,但是所用的子弹却是通用的,所以也不用担心子弹口径对不上。
    “现在你们过来了,我们也就能够轻松些!”军士叹了口气道:“这半天打下来,我这里都折了七八个人了,如果你们不来的话,估计我们连下午都支撑不下去了。”
    正说话的时候,前头的一个士兵突然大喊:“敌人又来了!”
    随即,这个街头上的小阵地上的人迅速进入了战斗状态,军士探出头去看看了外头,只见数十个俄军士兵已经开始零零散散的沿着大街上的废墟建筑过来了。
    “李上士,我这还是以重机枪组压阵,只要我这边不破,他们就过不来,不过我要你掩护我们的侧翼,别让他们从侧后绕过来!”
    李上士道:“没问题!”
    他知道有着重机枪的火力压制,别说这几十个俄军了,就算是上百个俄军也不可能通过前面的开阔街道冲过来,但是就和李上士之前打击俄军的那个机枪火力点一样,他们正面打不过来,但是却可以从侧面绕过来啊,巷战的时候,对于侧面和后方的定位是非常模糊的,复杂的地形一个搞不好就让敌军溜到了侧后和后头来。
    而从营级战斗规模来说,他们的这个三排以及李上士的这个二班何尝又不是在俄军的后方呢。
    “张子,你的机枪组去左翼,我带人去右翼,别让他们绕过来!”李上士带着手下的人很快兵分两路,而李上士带着六个人去了右翼,占据了一个废墟小楼后就开始静待俄军的进攻了。
    随着俄军的身影越来越近,大部分人还没有开火呢,二虎已经是开始瞄准进行精确射击,他射击的速度不算快,有时候几十秒甚至几分钟才开一枪,但是往往开枪后就会取得一定的战果,小半个小时后,二虎就已经击中了三个俄军士兵,只是是死是伤就只有俄军他们自己才知道了。
    随着俄军越来越近,一场兵力对比悬殊的战斗即将展开!


第八百一十五章 战争需要英雄
    二虎刚开了一枪,却是见子打在了一个俄军士兵身边的墙上,让二虎低声咒骂了声:“这龟儿子的运气真好,连续三枪都没打中他!”
    连续三枪都没有击中目标,手中步枪的弹夹子弹也已经没有了,从射击的隐蔽缺口里滑了下来后,二虎开始换弹夹,换好了弹夹后又是拿出军用水壶想要喝水,但是一摇晃手中的水壶却是发现里头已经干了。
    此时,旁边的章七递过来了水壶:“我这里还有!”
    二虎没有客气的接过来,他们这伙人虽然位于俄军的后方作战,但是也没有被断绝补给通道,弹药和食物饮用水都还保持着供应,不是那种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二虎也就没有客气的拒绝章七的水,喝了一口后降降心中的火气,二虎再一次带着手中的步枪转向了另外一道废墟下,找了个隐蔽的射击窗口后发现原先他连续打了三枪都没打中的那个俄军士兵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很显然那人倒也不傻,知道有狙击手瞄准了他很快就跑掉了。
    漫长的战斗时间里自然不可能每时每刻都能够遇上目标了,不然以二虎的枪法,还不每天都射杀百人以上啊。
    这一场大战中虽然双方都惨重无比,经常是数万人甚至数十万人的伤亡,但是在实战中造成这些伤亡的主要还是坦克和大炮甚至飞机的轰炸。步兵之间各自使用轻武器交战的时候想要杀死一个敌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经常是双方各自打了好几千发的子弹也一无所获,哪怕是二虎这样的精确射手,平时作战想要取得战绩也是不容易的事情,毕竟不是每天都有傻乎乎的敌人冲上来让你杀的。
    随部队进攻巴尔瑙尔之后,巷战的交战模式让二虎这种精确射手可谓是如鱼得水,加之巴尔瑙尔尽管是向巷战的模式,但是双方投入的兵力众多,数十万规模的巷战自然也就不可能和后世里那样以零星战斗为主,而是以大量重型武器为先导,用一种平推的模式稳步前进,对于一些重要区域双方往往是反复争夺,死在机枪和火炮之下的士兵远远要比死在狙击手中的士兵要多。
    不过今天二虎的运气还算不错,占据的地形比较高,居高临下可以看到远处两三百米外的俄军身影,于此同时这些俄军还得大规模对中国陆军这个三排驻守的街区发动进攻,如此大规模的行动总有那么几个俄军士兵藏得不够好的,而这些人也就是二虎的射杀目标了。
    不过在二虎优哉游哉的进行自由射杀的时候,下头为他进行掩护的章七却是爬到了二虎身边:“虎哥,俄军那边有个狙击手!”
    二虎一听是敌军狙击手,立马滑了下来问道:“在那里?你怎么知道的!”
    狙击手的位置并不是那么好发现的,很多人被狙击手击中后,只能是盲目的对一些可疑的目标建筑窗口进行射击,但是大多时候都是无用之功,毕竟人家狙击手又不是孤军奋战,身前身后还有着众多的战友呢,战场的主旋律还是普通步兵之间的对决,狙击手虽然听上去很骇人,对普通士兵的威慑也很大,但实际上很难凭借一己改变战局,哪怕是小规模的战局都无法改变。
    “刚才李上士那边有个兄弟殉国了,还有一个重伤,李上士说打的又狠又准,肯定是敌人的狙击手,后来又试探出了他的位置,诺,就在前头的那栋大楼上!”
    顺着章七的指示,二虎看到了远方六百余米外的一栋高楼,那楼显然也是历尽了炮火的摧残,显得遥遥欲摧,不过主体建筑依旧完好,也比较高有着四层高。
    “那我们就把他干掉!”既然发现了敌人狙击手的位置,那么就把他干掉好了。
    睁大了眼睛观察了好半天后,二虎终于是从那栋楼里的一个窗口看见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反光,作为一个同样适用瞄准镜的精确射手来说,二虎非常清楚那就是瞄准镜的反光。
    不过二虎并没有第一时间出手,因为那边的光线也不太好,加上俄军的那个狙击手的射击口非常小,二虎想要把子弹从射击口送进去从而击中那个俄军狙击手,难度可是非常大的。
    这个时候,二虎心中开始默默计算着此时因为风速、温度、重力所带来的弹道变化,这种达到数百米距离的狙杀并不像那种只在百米左右距离的射杀,在百米距离上,二虎甚至都不用管这些因素,直接瞄准了开枪就是。然而此时距离过远,同时又因为目标太小,所以他必须很谨慎,因为他知道他只有一次机会,一但没有击中就会被对方察觉,对方立马就会逃的无影无踪。
    半晌后,二虎才是扣动了扳机,清脆的枪声响起,从这把1916年式F型步枪射出的6。5*50步枪弹弹头旋转的高速飞向了目标,尽管这看上去是一条直线,但这实际上并不是,因为重力以及风速所带来的弹道变化使得这发子弹先是往左上方向飞行,然后在风速以及重力的双重影响下,划出了一到小小的弧线,最后飞行了一小段时间后成功钻进了那个俄军狙击手的射击口中,之后的情况如何二虎根本就不知道,甚至他都不知道自己是否击中了那个俄军士兵。
    开完枪后,二虎就是再一次转移阵地,然后对准那些俄军普通士兵扣动了扳机。
    十一月二十六号这天里,二虎的大名响遍了整个巴尔瑙尔战区!在这一天里,全名秦二虎的二虎一人一枪,射杀了俄军高达五十三人。
    要知道这可是一天时间啊,不是整个大战期间,甚至都不是一场战役中,只是那么一天而已。
    当三排的中尉军官把这个情况汇报上去的时候,上头的那些军官们都是被惊呆啊,如果这五十多个是被一个排或者一个连消灭的,都不算什么,但这可不是啊,这可是一个人的战绩,甚至上头的那些军官怀疑是虚报战绩,他们认为一名精确射手在一天里射杀三五名敌军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一天里射杀五十多人则是属于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而更惊人的是,第二天也能就是十一月的二十七号,三排面临着俄军高达两个连的兵力进攻时,虽然三排经过苦战后因为那挺MG08重机枪被摧毁而被迫撤退,但是他们却是杀伤了至少上百人的俄军,而里头二虎一人又是单独射杀了高达三十余人。
    如果说昨天的情况还只是巧合的话,那么第二天还出现同样的情况,那么就绝对属于不正常了,很快营部就是派人亲自闻讯当时的指挥官,也就是三排的中尉,那中尉虽然神情严肃,但是却是信誓旦旦的说此事绝对属实,而且当时的数十名官兵都是证明的。
    二虎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高的射杀数,和当时的战况也是分不开的,当时三排所驻防的街区位于俄军的侧后方,严重威胁了俄军的侧翼,所以俄军是无论如何都要拿下这里的,加上当时两军的交战区域属于开阔地带,俄军没有太多的掩护可供容身,往往是冒着三排的火力发起决死冲锋,这种情况下枪法高超的二虎甚至连瞄准都不用,基本开枪就能够收获战果。
    不管当时的事情如何,但是二虎在两天之内射杀了高达八十余名俄军却是事实,当这份耀眼的战绩摆上了诸位军官的台面上时,就是迅速引起了上头的重视。
    最后竟然一直汇报到了方大山面前,哪怕是位高权重的方大山面对这样的事情也是有些惊讶:“这人倒是个人才,两天八十多人,这战绩已经是超过了我军在第二次中曰战争时期的射杀记录了吧!”
    “我听说芬兰和德国以及苏俄都有着很多大名鼎鼎的狙击手,现在我们不也是出了个嘛!”中国陆军里严格来说是没有狙击手这种类别的,陆军中步兵班中往往有一名枪法最好的那个士兵装备一支1916年式步枪,并配属瞄准镜,军内称呼之位精确射手。
    此时站在方大山身边一个同样身穿着和其他将官不太一样的将官服饰的中将道:“这人我看可以大大宣传,树立为我军的典型形象,提高我军士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