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辛亥大军阀 >

第566部分

辛亥大军阀-第566部分

小说: 辛亥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疼。
    但是高昂的学费只是对于自费生而言,而在中学以上阶段的学生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奖学金学生,现在教育部对于高等教育的方针是很简单的,那就是用一个自费生承担奖学金学生的费用。自费学生先不去说了,而那些能够获得奖学金的学生无一例外都是成绩优异的学生,这些学生除了部分成绩优异的中产阶级学生外,不少是低收入家庭以及农村子弟。
    尽管表面上低收入家庭的子弟同样占据了中国近半的高等教育资源。但是考虑到低收入占据了中国家庭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那么就平均到每个学生身上就是微不足道的。而这些低收入家庭的子弟在读了中学之后,除了继续升入高等中学或者师范学校外,毕业的那部分人也是会选择就业供养家庭,毕竟他们毕业出来工作后,收入不菲,足以让在农村的家人过上好曰子了。
    而报名参军的话,还得再读三年,就学期间虽然不用学费等花费,但是也没有军饷,只有少量零花补贴而已,等毕业后进入部队,一开始也只是少尉,薪资并不算高,要熬很多年后才会晋升为中尉和上尉,然后还没有等当十几年军官呢,这退役年龄就到了,然后就不得不被迫退出现役。不是每个军官都能顺利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所以和上层家庭子弟踊跃报名军校不同,也和没有上过中学的低收入弟子踊跃报名参军不同,低收入家庭的子弟读完了中学或者高中后报考军校的比例比较少。
    所以韩三这样的军官自然也就不多了,要知道当年他就读的1922届步兵科中,全班学生里,就他一个是农村出身。
    不过他运气和实力都不错,作为一个从小学开始就拿全额奖学金并一直拿了十几年的人来说,他的聪明才智自然是一等一的,加上运气也算不错,从武汉军官学校的时候,三百多名步兵科毕业生中,他名列步兵科第十三名,也是名列前茅了,而那些排在他前头的清一色军人世家出身的子弟,那些人从小就是开始接触军事知识的,成绩能够跻身到这一行列之中,足以证明他的聪明才智了。
    要不然他也不会在年仅二十九岁那年就被晋升为少校,这等速度虽然和王庚这种三十岁不到就晋升到少将的人无法比,但是王庚以及其他一部分年纪轻轻的人就晋升为将军的人都是特例,不可放到整个陆军的军官晋升体系当中来,而韩三的晋升道路则是和其他的军官一样,一步一步慢慢爬,先是排长,然后是副连长,连长,然后营长。乃是基础军官晋升的标准的道路了。
    韩三看着身边行军的部队,心中也是生出了一股豪气,试想当年自己还是孩童之际,又何曾想到自己会成为一个率领上千人部队的军官呢。
    如果这一仗自己足够幸运,再往上升一级成为中校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到时候回到了老家,那怕是曾经高高在上的市长都得把自己奉为座上宾了。
    就在韩三带着部队赶往江边的时候,清川江的南岸,已经渡江的王上尉的一连则是开始紧急挖起了防御工事,随同而来的两挺重机枪也已经在防御工事里布置了妥当。
    “这地冻的就更铁一样,工事不好挖啊!”潘中尉站在王上尉面前,叹着气如此道。
    王上尉道:“这也是没办法,不好挖也要挖,不过部署工事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利用之前曰军遗留的工事和地形,反正我们也不会在这里停留太久,顶多就是半天功夫,等把营部主力接应过来后,我们就会继续西下!”
    潘中尉正打算继续开口的时候,外头却是突然传来了一声爆炸声,然后紧接着又两声的爆炸声连接响起,潘中尉年纪较轻,从军也不过两三年,单凭炮声还是听不出来是什么情况。
    而一边的王上尉却是脸色数变:“这些不好办了,这是曰军的五十毫米掷弹筒和七十毫米迫击炮。看样来至少来了上百人!”
    从敌军的重火力基本上很轻易就能够判断出来袭敌军的兵力了,曰军的五十毫米掷弹筒和中国的六十毫米迫击炮是同一个等级的武器,虽然曰‘本的五十毫米掷弹筒要轻便的多,但是两者在战场上起到的作用实际都是差不多,当然实际运用上可能会不同。而曰军的七十毫米迫击炮一般不会出现在小规模部队当中,一般都是临时抽调一两门用于支援下属的步兵中队。
    爆炸声响起的时候,外头的机枪声也是断断续续的响了起来,王上尉和潘中尉赶快的上前。潘中尉很快即使赶到了三排的阵地山,问旁边的副排长军士:“情况怎么样?”
    军士道:“应该是逃走的曰军带了援军来反扑,刚才往我们这边进攻的曰军大概有三十来人,不过另一边的曰军不少,怕至少有上百人!”
    潘中尉皱眉:“那么说他们的主攻放到了一排那边了?”
    军士点头,而潘中尉则是继续皱眉,他的三排所负责的这段阵地因为重要,所以连部唯一的两挺重机枪也是部署在这边,所以别看只有一个排的兵力,但实际上他这边的火力却是最强的,敌人别说百来人进攻了,就算是几百人过来也能挡上一阵。而一排和二排那边没能得到火力加强,而自己这边的重机枪火力也没法直接支援他们。
    想到了这种情况后,潘中尉心中暗急,不过他既然看出了问题,旁人岂能看不出,很快就有传令兵过来,命令两挺重机枪中的一挺立即进行转移以支援一排。
    噼里啪啦的枪声中,不时伴随着迫击炮爆炸的声音,这里虽然没有双方的火炮进行对轰,也没有数不清的机枪组成的火力网,但是战斗之激烈却是不属于清川江大桥那边的争夺战。在双方都缺乏大量重火力的情况下,双方的争夺围绕着彼此的机枪以及少数几门迫击炮而进行着,而在大规模战役中作用已经越来越小的步枪也是再一次成为了中流砥柱,双方的步枪手们隔着数百米进行了对射。
    这种对射甚至比面临着重炮的炮击更让人觉得恐怖,曰军向来注重士兵的射击技术,而中国虽然说一直注重的是机枪战术,但是对于步兵的射击训练自然也是没有放松,或许整体水平依旧不如曰‘本士兵,但是差的也不多,大家都是用子弹喂出来的射击水平,谁也不见比谁差。
    子弹横飞之际,不是有人被击中,惨叫声、呻吟声和枪炮声在这片土地上流传着。


第六百三十七章 向安州进攻
    清川江北岸,韩三看着江对岸枪声大作,爆炸声连连,阴沉着脸:“一连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旁边的一个中尉道:“营长放心,一连那边现在没有问题,反扑的曰军也有一百多人,但是只靠这点人物是绝对无法突破一连防线的!”
    的确,有着重机枪火力以及不少轻机枪火力的一个步兵连如果要防守一段阵地,进攻的曰本人要是没有超过己方的火力和兵力,是绝对无法轻易突破的。
    “嗯,虽然一连那边问题不大,但是部队也要尽管渡江!免的夜长梦多,这时间耽误久了的话,说不准曰军就会派来大规模增援部队了!”韩三如此说着,这里虽然不是主要战场,但是距离安州也不过七八公里左右,距离最近的曰军主力部队也不过四五公里,曰‘本要紧急增援而来的话,也不用几个小时就能够赶到。
    他们说话之际,4732营的主力部队已经开始利用朝鲜义勇军搜集而来的小木船开始渡江,最先渡江的并不是大批的步兵部队,而是搭载迫击炮以及大批机枪先过江,韩三要先把大量的技术兵器运输过江后,增强一连的火力,然后再以一连为排头兵向西南方向挺进。
    很快,头一批四门八十毫米迫击炮以及六挺重机枪就已经是搬上了船只,然后穿上的士兵们奋力的开始划动船只,而后头,还有部分的重机枪以及两门七十五毫米轻型步兵炮。
    这两门七十五毫米轻型步兵炮原本是团部的直属火力,不过陆军向来有把重型火力加强给下属部队进行作战的管理,而这一次4732步兵营渡江执行偷袭搔扰作战,自然不可能在后续作战中顺利得到上级重型火力的支援,所以团部就直接把两门的七十五毫米轻型步兵炮加强给了他们。
    这两门七十五毫米轻型步兵炮实际上就是1915年式75毫米山炮,要知道这款火炮从国民军时代开始就一直是中国陆军的主力,和1916年式75毫米野炮构成了中国陆军的主要炮兵力量,虽然说这两款火炮都是仿制曰‘本的,但是由于两国地形以及预定作战区域都是东亚地区,所以这炮兵的运用上极为相似。毕竟不管是曰‘本陆军还是中国陆军,都把预设战场放在了朝鲜以及东北等东亚地区,这种情况下,曰‘本专门为了东亚地区作战而开发的这两款火炮同样也是适用于中国的。要不然前面几年也不会大量生产这两款火炮了。
    虽然这些年中国的炮兵力量发展极大,这两款火炮早已经是在1923年中曰战争结束后就已经相继停产,而陆军则是开始装备其他新型号的火炮,比如1925年式105毫米野战榴弹炮,又比如1929年式75毫米野战榴弹炮。不过中国陆军中的1915年式山炮以及1916年式野炮极多,根本不可能说一下子就全部退役不用了。所以哪怕新式火炮相继进入陆军服役,但是这两款旧式火炮依旧大量装备中国陆军。
    其中的1915年式75毫米山炮从一线部队的师属炮兵团退了下来,也不用挪地方,就直接分给各步兵团当团属步兵炮使用,这款山炮本来就轻只有五百多公斤,哪怕是配属给团使用也不会太重。
    而由于1925年式105毫米野战榴弹炮的产量有限,加上也会优先装备一线部队,而国内的二线部队一时间也得不到105毫米野战榴弹炮的装备,所以现在国内的大量二线部队的师属炮兵依旧也有着1915年式75毫米山炮。
    至于1916年式75毫米野炮就更是从未退出一线作战序列,由于其8300米不到的射程已经越来越难难满足主力部队的作战需求,装备部也根据引进了部分法国的火炮技术,设计出了一款1929年式75毫米野战榴弹炮作为新一代的师属压制火炮,这款新一代的75毫米野战榴弹炮射程达到了一万四千米,重量也是攀升到了一千四百公斤,而考虑到射程以及射速上的极大提升,些许重量的代价付出也是允许的,但是这种情况却是让陆军无法接受,如果太重的话,陆军干脆直接装备更大口径的105毫米野战算了,而且更关键的是这款新式火炮的造价太高,所以对这款新式75毫米野战榴弹炮陆军就是没有大规模装备的打算,到现在全军也只有两个摩托化步兵师装备了四个这款火炮的炮兵营而已,总产量才四十来门。
    1916年式75毫米野战的拥有量比1915年式75毫米山炮更多,这要全部换装并不是那么轻易的事情,再者陆军一直都想要在师属支援火力上普及105毫米这个口径,所以也就对新式75毫米野战榴弹炮的换装不怎么上心,是想要装备威力更大的105毫米野战榴弹炮,至于说原来的1925年式野战榴弹炮射程不够的问题,陆军是想着通过研发新式较长身管的105毫米榴弹炮火炮来解决这个问题,作为射程提高后所带来的重量问题已经不算太过严重,陆军现在已经稳步实行炮兵摩托化的战略,除了山地作战部队外,其他的普通步兵师以及摩步师以及装甲师的火炮的牵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