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辛亥大军阀 >

第419部分

辛亥大军阀-第419部分

小说: 辛亥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参谋部为例,参谋部当中拥有了超过十名中将衔、数十名少将衔的高级将领,而这些人的工作虽然不是直接指挥部队作战,但是他们所做的工作对于国民军整个体系而言同样重要。比如通讯司的人,里面的人都是各军校的通讯科出身,不少还是理科的专业人才,他们这些人即便是在各部队里任职,但是通常也是常年呆在团级以上的指挥部,属于那种连枪都没有开过的人,然而在国民军大量装备了无线电报以及战地有线电话这两种通讯设备后,谁也不能否认通讯科这些人的重要姓。最新小说“”
    除了这些搞技术的高级将领外,还有相当多一部分是搞纯军事理论的人,比如教育司的蒋方震。
    蒋方震自从投入国民军中后,就一直担任了教育司司长一职,两年来军衔虽然没有晋升过,但是他的名字却是出现在众多的国民军内部书籍当中,包括‘1913年版步兵艹典’‘步炮协同概要’‘防守作战当中的机枪与铁丝网的配合要点’这些军事理论的书籍大多数是蒋方震主持编写的。最新小说“”
    如果单纯讨论理论水平,蒋方震在国民军内的水平应该是排在前三之列,此人不但在曰‘本陆士进修过,还在德国留学过,并且还有着在德国陆军服役的经历,这些经验就直接导致了蒋方震的眼光水平要远超过其他国民军将领。此人担任教育司司长后,可谓是一手建立了福州军校,并为福州军校编写了诸多教材,国民军中的步兵艹典就是此人根据曰‘本和德军两国的步兵艹典改进而来。
    另外,此人还是国民军历次编制改进的主导者,并与去年为国民军提出了标准化师旅编制,而这也就是国民军现行采用的1914年编制。
    国民军所采用的1914年编制虽然已经不错,但是在实战当中依旧暴露出了诸多问题。比如1914年编制中,是采用骡马化的标准。然而实际上国民军中的军用骡马严重不足,不管是驮马还是拉炮的挽马都是严重不足,虽然国民军大量征用了民间的骡子、马匹甚至是驴子,但是先不提这些民间牲口的素质远远无比和各国的军用标准的牲口相提并论,但是更现实的问题就是这些牲口依旧无法满足国民军庞大的后勤运输需求。
    如此情况下就导致了国民军中装备了众多火炮的主力师部队一脱离铁路后,不管是机动能力还是作战持续力都大幅度下降,最明显的就是在进攻河南当中,进攻信阳的第二军各部队由于全部依靠陆地运输,导致在作战中几个主力师的炮兵部队机动困难,而且炮弹的补给也是严重不足,而如此一来国民军相对于北洋所拥有的火力优势也就荡然无存,在进攻河南期间第二军各部队基本上就只能发挥出轻步兵的战斗力,这也是第二军在得到北部南下部队的增援前无法攻克河南,甚至一度损兵折将的主要原因所在。
    而国民军中骡马不足的情况在短时间内是无法解决,国民军虽然已经控制了直隶和东北地区,也取得了马匹的来源,尤其是蒙古马开始大量进入国民军的军用马序列当中,但是要短时间内完全让国民军实现骡马化也是不太现实的。
    所以根据这一问题,蒋方震等国民军的将领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那就是进一步加大辎重部队的兵力外,分化国民军主力部队的种类,建立起用于平原和交通便利地区的重装部队,另外建立起用于山地和交通不便利地区的轻装部队,也就是目前国民军所实行的驮马师和挽马师的进一步两极化。
    除了分化建立重装部队和轻装部队外,蒋方震提出了加大机枪火力的要求。目前国民军的机枪密度可以算是不小了,在辛亥革命之前,世界各国的师一级别所装备的机枪数量为二十四挺,这一点不管是北洋军还是曰军还是说英法德等列强部队都是一样的,然而中国内战爆发后,国内各部队的机枪数量急速攀升,国民军的一个师目前所装备的重机枪是二十七挺,但是另外还有四十挺的轻机枪,机枪总数已经达到了六十七挺之多。
    而中国所爆发的内战由于持续时间长,战斗规模也不小,并相继出现了迫击炮、飞机等新式武器,而重机枪和铁丝网在防御作战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也是被列'***'队所重视。随着一战爆发,世界各国都是迅速加大了机枪的装备数量,尤其是德国陆军几乎是成倍的增加机枪火力的密度,在战争爆发短短一个月内,前线德军的机枪密度已经达到了每万人超过一百挺,而且这个密度还是继续攀升当中。在近代战争时期,基本上各'***'队的编制是一边打仗一边修改,这一点不管是其他国家军队还是国民军都是一样的,而这种编制的修改大多也是集中在增加火力之上,比如国民军的历次编制修改当中,对于部队的基本构架是从来都没有变过,一个步兵班从清末时期的14人到现在还是14人,而步兵班没有变化那么就代表着部队的基本构架没有改变。而得到改变的只是其他支援武器的不断加强,具体表现为就是机枪和迫击炮的数量不断增加,而这些改变也是国民军在短短数年时间里就从清末新军标准编制发展到1912年编制,再发展为1914年编制。而1914年还没有过去,陆军就已经提出了新一轮的编制。
    作为一直关注着欧洲占据发展的蒋方震也就顺势提出了紧跟列强部队,进一步加大部队机枪火力的要求。
    为了增加机枪密度和扩大后勤力量,同时为了细分出重装部队和轻装部队来应用于不同地区的作战,为此蒋方震等人提出了“陆军整编方案”
    当然,这个陆军整编方案并不涉及到其他诸省军阀,而只限于中央嫡系部队也就是国民军,其他的滇军和桂军以及晋军和四川军阀部队和国民军不是一个体系,自然也就不会把他们也纳入陆军整编方案当中。
    在这个计划中,蒋方震等人提出了建立重装部队和轻装部队,也就是目前的挽马制和驮马制的进一步两极化。
    对于重装部队,由于计划中的重装部队是用于铁路周边以及交通便利或者平原地区,所以对部队中的重武器装备的重量没有太大限制,所以可以装备长身管火炮以及配属更多的重武器。
    为此在提出的陆军整编方案中,重装部队的炮兵团将装备两个七十五毫米的野炮营,一个七十五毫米的山炮营,不过这个山炮营所装备的山炮乃是曰制41年式或者防曰的美制或者国产版本,届时所装备的野炮重量会为九百到一千公斤左右,而所装备的41式山炮重量在六百公斤左右。这些重量的武器如果是在山区地形的话根本就无法有效机动,然而是平原地区和铁路网延伸地区的话,机动姓还是可以接受的。
    和重装部队相对应的损失轻装部队,为了能够让轻装部队在山地以及交通不便利地区快速机动作战,严格控制装备的重量,其炮兵团将装备三个山炮营,其中一个装备和重装部队一样的十七倍口径山炮,而剩余的两个炮兵营则是装备目前国民军中大量留存的十四倍口径山炮。如此一来,其炮兵团中最重的就是十七倍口径的七十五毫米山炮为六百公斤,而十四倍口径的山炮略轻一些只有五百公斤五十公斤,这些山炮如果可能的话就采用马驮运,如果实在不行分拆了用人扛着走也是勉强可行。
    这些细分大体上就是将目前国民军中火炮装备混乱的情况改变,使得各部队更适合任务地形的作战。
    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部队的火力,不管是重装部队还是轻装部队,都再加编一个编有十二门的一百二十毫米重型迫击炮营,此重迫击炮营在战时直接分拆配属给步兵团,平时集中在师部加强训练和管理。
    而不管是重装部队还是轻装部队,在团级以下的配置乃是相同的,都是装备重机枪、八十毫米迫击炮、六十毫米迫击炮等。而实际上这两种部队的分类对火力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唯一不同的就是,重装部队的火炮更重一些,射程更远,而轻装部队的火炮要轻便一些,射程也相对的较短。
    除了炮兵部队进一步细分外,陆军整编方案还对部队的辎重人员进一步扩编,将工程营和辎重营的兵力分别扩编到了近一千人和一千五百人,这个扩编是应对新编制的火力加强后对后勤物资的需求也进一步提高。
    比如机枪,在青岛战役中,前线主力部队大多是1914年标准编制,所属重机枪是二十七挺,这一次蒋方震再一次提高加大机枪火力,直接要求重机枪编制到各步兵营,要求给各营编入一个九挺重机枪的机枪连。如此一整个师算下来,重机枪的装备数量就会攀升到五十四挺,换句简单的话说就是把重机枪数量翻倍。
    轻机枪方面,虽然轻机枪在防守战当中表现平平,远不如重机枪那么有威胁力,但是轻机枪在部队实施进攻战当中,却是前线步兵们唯一可以得到的支援火力了,在北伐战役和青岛战役中,国民军的基层军官经常把所属的轻机枪集中起来,然后配属给尖刀部队,发起进攻冲锋的时候,轻机枪也是伴随步兵冲锋提供最直接的火力支援。
    ==========
    读者q群里有详细的1914年编制,等会我也会把陆军整编方案的详细编制上传到群共享,有兴趣的同学可直接去看看!
    ♂♂


第四百八十四章 陆军整编方案(二)
    所以面对这一情况,在新的陆军整编方案中,也是提出了进一步增加轻机枪火力的计划,在原有的1914年编制当中,步兵师所属的轻机枪数量为四十挺,而在新计划当中,将把轻机枪直接配属到步兵排,按照每个步兵排都编制一挺轻机枪的构想,那么每个步兵师的轻机枪数量将会超过一百挺,达到一百零八挺。
    机枪数量的攀升基本是成倍增长的,而之所以增加这么多,这并不是因为蒋方震等人异想天开,更不是因为唐继饶等国内其他军阀部队的机枪火力再增加,而是因为欧展爆发后,列强国家的部队的机枪数量也在成倍增加,其中就包括曰‘本陆军,曰‘本陆军现在虽然在国内被海军压制的死死的,但是给部队增加机枪数量还是可以办到的,军事情报处的人员已经是得知曰‘本陆军的重机枪数量已经成倍增长,如果国民军不跟上这一步伐的话,那么在未来一旦和曰军爆发军事冲突,那么国民军各部队的机枪数量将会严重不足。而一直以来都把曰‘本当成敌对国家的中国,不管是海军建设上还是陆军建设上,都把曰‘本海军和陆军当成了对手,曰‘本陆军大规模装备机枪,那么国民军自然不能落于人后。
    机枪数量增加了外,国民军的另外一项重要武器迫击炮的数量也是增加了一部分,六十毫米的迫击炮将按照每个连两门配备,八十毫米迫击炮除了团级配属一个四门制的迫击炮连外,在步兵营也配备一个两门制的迫击炮排。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轻机枪和迫击炮的火力大大增加,这就使得了国民军的额外人员数量扩大,如果继续保持四个步兵连为一营的话,那么一个步兵营的人数将会达到一千二百多人,到时候就造成了整个步兵营指挥不顺畅,而整个步兵团的人数将会攀升到四千人以上,到时候一个步兵师的人数可能会达到一万七千人左右。而国民军以前没有采用四团制就是为了避免师一级的编制过大,师旅级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