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辛亥大军阀 >

第149部分

辛亥大军阀-第149部分

小说: 辛亥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供应曰‘本的钢铁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福建省内的铁矿开采不易,成本也高,所以福州兵工厂在过去一年里超过半数的铁矿和煤矿都是向外省采购的,铁矿主要是采购自汉冶萍,煤部分也是汉冶萍,部分则是北方的其他煤矿企业。
    这一年发展下来,福州兵工厂下属的钢铁部门,也就是现在的东南钢铁厂虽然还不能和汉冶萍相比,但是产量也不小了,生铁产量已经有了五万余吨,然后钢材的产量稍高一些则是有三万吨,根据粗略的统计,目前福州方面的钢铁产量已经占据中国的四成左右。
    等大规模扩产之后,这个比例还得继续攀升。
    然而,就算汉冶萍和东南钢铁加在一起的生铁也不过十三万吨,钢材七万吨,钢轨两万吨。而同时期的曰‘本钢铁产量有多少呢,单单一个八幡制铁的生铁产量就有二十多万吨,钢材二十多万吨,钢锭三十多万吨,再加上曰‘本其他一些小型钢铁企业的产量,基本上可以甩开中国好几条街了。
    不过,如果再看看同时期的英美等列强的钢铁产量的话,那么曰‘本也是不够看了,美国一年的钢铁产量是三千多万吨,德国的是一千七百万吨,英国是七百万吨,基本上没法比较。
    总体上而言,中国的钢铁产量现在和英美是不要去做比较了,但是和曰‘本比一比还是可以的,如果说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政治领导人舍得大力投资的话,钢铁产量追上曰‘本也不用几年时间。
    比如现在的东南钢铁,陈敬云花了大力气在里头,好几百万美元砸下去之后他就不信弄不出来一个大型钢铁企业。
    “按照事先的设计标准,等各种机器设备以及美国技师都到达后,钢铁厂扩建完成的产量完全可以比肩八幡制铁,届时只要有足够的煤矿和铁矿支撑,我们钢铁厂的生铁产量完全可以达到三十万吨,钢材产量也可以达到二十万吨的水平。”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史星的眼睛里已经是冒着星星了。
    “我想要办一个中国最大的钢铁厂!”这是当初陈敬云对他说的话,而现今,这个梦想似乎快要在他手中实现了。
    实际上,就算是扩建以后的东南钢铁产量也不过数十万吨而已,而且很大一部分的产量都还得用于支撑福州兵工厂等各种军事生产。然而就算是产量低一些也无妨,这个主要是因为陈敬云手底下的闽浙两省也没那么大的钢铁需求,他现在又没兴趣造铁路啊什么的,这钢铁产量需求最大的就是军工生产了,这弄一个数十万吨产量的钢铁厂已经很足够了。
    这里最重要的就是种下一个种子,等东南钢铁厂稳定发展起来后,培养的大量技术工人以及所研发的技术完全可以作为未来中国钢铁行业的基石。
    当然了,这些事情都是以后的,现在急也急不来,参加了开幕式后,陈敬云又和一群军政要人参观了东南钢铁厂新建的厂区,途中少不得做一些亲民举动,比如和工人代表们交谈一二,拍几张照之类的,这些事情陈敬云都是做熟套了的,很轻松的就应付过去了。
    下午时分东南钢铁厂这边也看的差不多了,陈敬云又是到了福州兵工厂里面去了一趟,这个主要是因为东南钢铁厂就在福州兵工厂附近,本来这东南钢铁厂就是从福州兵工厂拆分出来的,自然也不可能搬到太远的地方去。
    今天由于时间紧了些,陈敬云也没打算去兵工厂下面的厂区去走一趟,也就是简单的听一听唐辉康等人的回报也就差不多了。
    说起来,陈敬云来这福州兵工厂还是很勤快的基本上隔上那么一两个月就会来一趟,有时候是来看新式武器的试射演示,有时候是来了解福州兵工厂的情况。福州兵工厂关系到国民军上下十余万人的死活,子弹,枪支,炮弹都需要福州兵工厂来提供,陈敬云对它那么重视是理所当然的。
    陈敬云看着手中的报告书,一边看一遍点头:“很好,这子弹和炮弹的产量这个月又提升了不少,还有步枪和手枪的产量也略有提高!”
    唐辉康听着连声称:“装备部和后勤部那边的采购单子一批一批的来,时间压得又很紧,这为了提高产量我已经是不知道想了多少办法!”
    陈敬云笑道:“这不是能者多劳嘛!”
    “轻重机枪的产量也还可以,不过迫击炮的产量怎么没有提高,而且这个月似乎还降低了些?”陈敬云有些不解,当即问了起来。
    唐辉康答道:“这个主要是这个月我们改进了生产技术,调整了生产线,现在尚处于磨合期,等下个月后产量就能大大提高了。”
    听到唐辉康这么解释,陈敬云也不打算继续追问下去,这些生产的详细情况他也没必要知道那么多,他只要知道最后兵工厂能够拿出来足够的武器装备就可以了,至于怎么做到的那就是唐辉康自己的事情了,如果他做不到,那陈敬云就得换一个能够做到的人来管福州兵工厂了。
    眼见陈敬云合上了报告书后,唐辉康上前了两步:“都督,今天既然来了,您看是不是去看一看我们的火炮试射?”
    “火炮弄出来了?”陈敬云有点小惊讶,福州兵工厂的火炮研制一直不太顺利,之前因为钢材的关系炮管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试制了好几门但是前后两次的试射当中都发生了事故,这让陈敬云受到了极大打击,福州兵工厂迟迟拿不出来合格的火炮,不得已之下陈敬云只能是继续外购了,比如向美国购买了两个团的75火炮就是这样的缘故。
    这火炮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久而久之陈敬云都没抱太大希望了,只想着等过些时间美国方面援助的机器设备和技师都到达了后能够把这火炮给造出来。
    不过没想到现在唐辉康就说起了这个问题。
    唐辉康道:“半个月前我们改进了一些工艺,重新试制了两门炮,在试射的时候很顺利并没有发生炸膛等任何事故,虽然各方面的姓能数据距离外国的产品还有一定差距,不过已经是堪用了。”
    陈敬云听到这里,兴趣也来了,当即道:“那就去看看!”


第一百七十五章 火炮试射
    陈敬云要去看,唐辉康立马就是带着陈敬云去了,路上唐辉康还向陈敬云讲解了一些火炮方面的事项,比如解决了什么问题和麻烦,那个技术人员出了大力气等等。
    很快,陈敬云就是看见了眼前的两门火炮。这火炮是75毫米口径的,身管也不长大概也就十三十四倍左右,一看就知道是典型的75毫米山炮。而看这外观样式,陈敬云大概也能猜得出来这应该是仿制德国七十五毫米山炮。
    此时,唐辉康也是讲解起来:“我们研制火炮的时候,参考了我军装备的德造75毫米火炮,曰造火炮,长身管的野炮(30倍口径左右)暂时因为炮管以及钢材问题无法解决,不过短身管的山炮(14倍口径,17倍口径)我们通过各种方法解决了大部分的技术问题。而根据德造和曰造火炮的一些技术参数,再加上我们自己的一些设计,设计出了这款火炮。
    口径是七十五毫米,身管为十四倍口径,重量为五百五十公斤,炮弹初速为两百八十米每秒,标准射程为四千五百米。和我军现有装备的两款75毫米山炮大同小异。”
    唐辉康简单的讲解陈敬云听过后上前也是仔细看过了这两门山炮,只是看过一遍后知道单凭外观是看不出来什么,当即道:“让他们打几炮!”
    陈敬云要求试射,唐辉康自然是面色大喜的,然后让下面的技术人员快速的准备好了后,也是和陈敬云一起退到了后面的高台。这火炮试射可是很危险的,参考前面的几次试射失败时,可是伤亡了众多的技术人员。而现在火炮等危险武器进行试射的时候,唐辉康已经严令禁制技术人员亲自试射,而是把试射这种危险工作交给国民军的炮兵等军人来进行。在唐辉康的心里,一个技术人员的重要姓比一个国民军普通士兵可要重要的多。
    下面的试射很快就准备好了,然后随着陈敬云点点头,下面的两门火炮就开始发射实弹进行炮击,而陈敬云则是拿着望远镜观察着远方的爆炸和弹着点。随着沉闷的数声炮声过后,远方的一个小山头很快就爆炸了起来,然后翻滚起了烟尘,隆隆的炮响并没有停,远处的烟尘和火光也在继续,这两门炮各自连续打了十余炮之后才算是停了下来。
    陈敬云看到这个结果,脸上挂满喜色:“好,这下我们的火炮总算是能自造了!”
    唐辉康见陈敬云满脸喜色,心中的担心也才一直放了下来,他刚才可是担心着试射的时候出现事故,那样可就彻底完蛋了。
    陈敬云心情大好的站起来:“这山炮是有了,你们再完善完善后我就让装备部那边给你这边下订单,另外,你们把长身管的野炮也要尽快弄出来!”
    唐辉康自然是点头称是,不过这山炮和野炮是不一样的,现今这个年头说的山炮一般都是指十多倍口径的短身管火炮,重量轻,可用于山地间作战的火炮支援,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榴弹炮,而野炮呢,一般都是说三十倍口径左右或者以上的火炮,用于进行远射程的炮击,也就是所谓的加农炮。当然了,榴弹炮和加农炮在每个时期的具体含义都不一样,像后世现代里四五十倍口径的火炮都只能称之为榴弹炮。
    这炮管长度不一样,就代表着制造炮管所需要的技术也不一样,然后追根到底就是钢材问题的,现在的东南钢铁暂时还不能生产能够满足长身管火炮所需要的特种钢,所以福州兵工厂目前的技术条件而言,暂时还没有这个能力。
    不过等美国方面援建的钢铁厂投产之后,这个情况就会得到彻底改变,当初陈敬云可是花费了大价钱引进了75毫米加农炮以及105加农炮的制造技术。这说是火炮制造技术呢,其实说白了也就是炮管用钢,也就是特种钢材的制造技术。
    只要钢材合格了,那么依照福州兵工厂目前的技术能力大量生产火炮是不成问题的。
    今天在东南钢铁厂走了一圈,然后又到福州兵工厂里走了一圈,等回到都督府之后已经是傍晚时分了,原本想着要好好休息一二,不过回去一看,却是发现柳河巷那边来人了,不但是柳河巷那边,而且陈敬云大伯家里也是来人了。
    一问之后才得知,原来是陈敬云大伯的妻子昨夜去世了,听说本来只是偶感风寒,但是中医西医都看过了却不见好,曰子一天一天过去整个人都被病折磨的不诚仁样,昨夜里终于是撑不下去撒手西去了。
    这么多人过来都督府这边就是来报丧的,陈敬云听罢心中也是有所感触,那个大娘他也是见过一两回,但是没想到这一不留神呢,人就没了。
    “医生那边就没看出来是什么病?”陈敬云问着。
    不用林韵来答,陈敬云大伯府上过来的一个老妈子就是主动恭敬回道:“回三爷,来给我家夫人看病的斯密特医生说了感冒,然后又变成了肺炎!,说是什么结核!”
    陈敬云听罢一皱眉头,然后道:“肺结核?”
    那老妈子连忙点头:“对,对,他说的就是这个,说是绝症没法治!”
    边上的罗漓也说:“这不就是说的痨病嘛!”
    陈敬云也是知道这年代的肺结核就是癌症,是治不好的,嗯,听说蔡锷也有这个病,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