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587部分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587部分

小说: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火上烤,逼他表了态。

“李相的话极是,本王绝不会离开汴京!”李纲的立论,无懈可击,而赵构也明白此时自己若不表现出是忠君卫国的贤臣良将。那么在群臣和太后面前不得不拿强拿调儿表明自己的立场,堵住天下人的嘴。

“极好,此时金军大部正与秦王激战,而守卫州郡的军队,多者仅有数千人,少者不过百余人,其余武装都是驱使百姓,令其剪发充作军兵。张所受命招抚之后,已派谍报与之通气。被胁迫的宋人多愿为内应。若官军出击,里应外合,数州便可指日而下。大元帅应早派兵马前往收复!”李纲见赵构认了,再接再厉道。“大王应‘批亢捣虚’,先就近克服睿、卫、怀三州,而后乘胜北上。则诸郡之围必解,真定也可收复。河北从此无事矣!”

“李相所说不错,只是军中缺少粮草。士气太弱,恐不可深入,难以出动!”赵构已经被逼到了墙角,也不得不虚以为蛇。

“大王放心,下官正多方筹措,不日便可发放,还请早日动身,以解秦王之围!”李纲说道,可心中不住叹气。

李纲可能很清楚,以今日之国事和二帝主政年间相比,相差无几,今日之事,须外御强寇,内消盗贼,修军政,变士风,裕邦财,宽民力、改弊法,省冗官。诚号令以感人心,信赏罚以振士气,择将帅以任方面,选监司、郡守以奉行新政。完成‘自治’,政事已修,然后才可以议大举,问罪金人,迎还二圣。

然而赵构虽在太上皇诸位皇子中算得上比较出色的,但是比起真正的明主来,份量要弱得多,其即缺乏历练,又少了一颗勇敢坚强的心。现在非要有一个英主才有可能革新朝中多年形成的奢靡颓唐腐朽之风气,以图中兴,而仍在河北奋战的秦王在各个方面都比这康王强的多。

秦王虽然在某些方面并不尽人意,他行为粗鲁,动辄拳脚相加,喜欢以军人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是也要看到其军政方面的才干,而且其不声不响的在西北做出了许多大事,如今独自领军在河北抵抗金军,在这乱世正需要这样一个人。既然上天给了自己一个辅政的机会,就要尽人事,为国选一良主…

散朝之后,赵构回到衙门,越想越丧气,自己要太后巡行,准备关键时刻另立政府,可是苦心积虑的商量了半天,却被李纲和宗泽二人一通鸿篇大论给毁了,还险些使自己背上了拥兵不前,妄图夺位的罪名。

“我就是要带兵进城逼宫,他们能奈我何?”赵构忽然顿足吼道。

“大王,小点声,担心隔墙有耳!”他这一喊,把一边侍候的康履给吓了一跳,急忙上前劝道。

“老天为何如此待我,给我一机会却又将他夺走,难道还看本王活的不够苦吗?”赵构失声痛哭道。

“大王,千万不要丧气,大家都等着您登基那一日呢,如今大军云集汴京城下,该早作决断!”康履捧上一杯茶,小声说道。

“呵呵…呵呵!”赵构一阵苦笑,这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自己最初本无意皇位,只想保住小命,没想到在众人的劝说下一步步走到了现在。当自己准备登上巅峰时,却又被一巴掌给打了下来,诏书也不算数了,写劝进表的那些人死的死、关的关、贬得贬,都他娘的玩儿完了,可自己还被架在火上,上又上不去,下来又不甘心了,手里捧着传国玉玺就是无法踏出那一步。

“大王,汴京城守卫皇城的就只有秦王的亲卫军不足三千人,里城也只有河中军万人,城外就剩下五六千骑军,其余皆是义勇,而我们却有大军十数万只要进的城,谁人可挡!”康履递上帕子让康王擦干眼泪道。

“你去请黄、汪两位大人到府中叙话!”这个时候有兵就是草头王,赵构听了康履的分析,信心稍振道…

稍后,赵构的两位高参来到,三人经过一夜谋划,商定让元帅府所属兵丁以讨要饷银为名进入京城,趁机夺占城门,进入皇城,然后缴了守卫宫城的中兴军的械,逼太后下旨立赵构为帝。等到秦王赶回时,大事已定,他又能怎样,难道还敢冒天下大不韪造反?即使他领兵前来,也可以皇帝的名义下诏令各地郡县勤王,那时天下可定。

这一个计划可以说是三个人拍脑门拍出来的,谁让他们没有造反的经验呢,这方面还没有宗泽有经验。根本没有考虑自己手中有几张王牌,会有多少人跟着他们走,朝中大臣会不会拥戴他,各州县会不会响应?完全没有给自己留下后路,一旦失败如何收场都没有去想,完全是几个人的想当然,只要他有了诏书,挥手间天下就已经易主。

他们发动政变的一切出发点都是建立在秦王军战斗力比他们还不如,一见他们人数众多便举手投降的基础上,却没有想想赵柽的军队走得是精兵路线,打了这么多年仗往往都是在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以少胜多。更为可怕是没有想想会有多少军队会听从帅府的号令…

从面上看,兵马大元帅府的实力真真的不弱,它集结了河北乃至河南,山东等地的兵卒十余万,相对来说对于聚集,保留宋朝地方部队起到了积极作用。纵观其军队构成,其主体为河北各府、州派遣的勤王部队,另外还有招徕的各地义军,山贼等。

这些部队追随赵构一路南下,成为康王的亲随。但是就质量而言,大部分军马都是临时拼凑而成,右军都统制刘浩麾下的部队尽是民兵队伍;丁顺、孔彦舟麾下的部队则是由降盗、军贼等组成;即便是宗泽的队伍也多是在磁州招募的乡勇。

由此可见帅府军成分复杂,吸收了各种不同性质的武装力量,其中多为招安而来的军贼、盗匪,民兵队伍,溃兵以及地方上的原驻军,造成了元帅府武力兵源混杂的特点。纪律败坏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地方官员手下的勤王军、民兵、义军同样军纪不济,临阵逃脱,抢夺战利品,拒不受命等事件经常发生。

但是这些还不是主要问题,致命的是大元帅府在组建之初就存在主战和主和两种意见,以宗泽为主战派的各军在大名府时期就被排挤出去,被派往开德府驻扎。而主和的黄潜善、汪伯彦等人受到了赵构的重用,成为其心腹,统御元帅府的主力部队,可其却一直避战从没有和金军正面交锋。

按说收复开封,太后听政后,以救援开封为使命的帅府军回到京畿地区,其任务就该结束了,可赵构不但没有解散帅府,还参与到与朝廷争夺伪楚军及各路勤王军的争夺中以增强其实力,但是效果似乎并不好。而这些不利条件却没有在其谋划的‘大事’考虑进去,便匆匆的定下了决策,准备付诸行动…

第一百三十二章缺兵少将

按说赵构一帮人选得时机不错,此刻中兴军主力都在河北与金军激战,和他们不合拍副帅宗泽的部队已经遵照秦王的命令从信德府开拔前往五马山地区参加会战,京畿地区的军队除了各地勤王军改编的河防军就是帅府的军队了,这也是赵构敢于孤注一掷的本钱。

计议已定,赵构召帅府的几员大将密商,其实帅府还真有人才,副帅之下的都提举五军‘逃跑将军’刘光世,这个不用介绍了也算名将之后,烈士家属,久经战阵,大宋几次大的战役都曾参与,就是腿长点;都统制杨惟中、中军统制张俊、还有统制官韩世忠也都是出身西军,参加过征夏和伐辽之战。

先锋都统制杨青也是河北有名的山贼;右军都统制苗傅也是名将之后,他祖父苗授曾在元丰年间担任殿前都指挥使,父亲苗履曾在崇宁年间参与熙河开边的战事,随高永年攻取湟州、鄯州。

因为这事儿事关机密,赵构也知道弄不好要掉脑袋的,所以他们也十分慎重,找他们来想试试口风,毕竟大家才相处不过多半年的时间。命令发出去了,赵构和两位高参在帅府中等着大家前来,宗泽一系他们压根就没通知。

最先到的是提举五军刘光世,接着是都统制杨惟中两位首脑,接着是先锋都统制杨青,随后来的是韩世忠,其他几个人等到日升三竿却没有到。赵构有些沉不住气了,命康履去催。

“禀大王,张统制突发疾病。上吐下泻,来不了啦!”好一阵子。康履匆匆回来禀告道。

“哦,其他人呢?”赵构心中有些腻歪。皱了皱眉头说道。

“属下去了右军,康统制出门会友,小人问了去处前去传令,却被他骂了出来!”康履哭丧着脸说道。

“你是不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赵构厉声问道。

“小的…小的见其与秦王府的人在一起,气不过训斥了他两句,没想到他拔刀要砍我!”康履被吓了一跳,小心地说道,见赵构脸色铁青知道他动气了,却不相劝。反而添油加醋的讲述了经过,“康统制太过无礼,明知我们和秦王府现在势同水火,还要去和他们饮酒作乐,还当着外人的面殴打小人,小人虽然身份卑微,可也是大王身边的人…”

“住口,不要再言!”赵构看座上的几位大将听康履所言纷纷侧目,内心已知事情多半是康履这奴才给搞砸了。他定是仗着是自己的身边人,出言不逊,苗傅在秦王府的人面前下不了台,惹得他大怒。可其与秦王府的人往来甚密,却不是好事。

“是,大王!”康履赶紧说道。本还想再说些什么,可看众将都面色不善。不敢再说了。

“范副帅为何不到,难道他也病了吗?”黄潜善知道康履这些阉人最是小人。喜欢搬弄是非,进谗污人拿手的很,自己也不敢得罪,急忙岔开道。

“哼,那范讷更是无礼,言‘皇帝还不遣饿兵’,要大王先将拖欠的军饷送去!”康履愤愤地说道,显然他在范讷那儿瘪吃的也不小。

“这…前日不是刚送过去两万贯吗?”汪伯彦急问道。

“是啊,小人也说了,可他说两万贯还不够一日开销,要我们速速补上!”康履一脸无辜地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膳后再议!”赵构听罢叹口气说道,这些军队虽说是自己的属下,但是也是自己沉重的负担,每日的开销都是巨额支出,但是自己不交权,朝廷就不给编制,不给粮饷,再这么下去自己就得喝粥度日了…

一场极为重要的‘政变’前会议结果变成了一场宴会,不过也让赵构看清了眼前的形势,自己的帅府军也不是都跟自己一条心,会亦步亦趋的为自己打天下,这些人都抱着各种目的而来,原来的计划不得不做些调整。

有重大事情决断的时候,赵构并不是同这些军将商议,而是只有黄、汪二人讨论。就是说,赵构的属下们并不是从头到尾参与其中,所以元帅府集中的只是黄、汪两人的智慧。可是这两个人私心太重,且缺少在中央的工作经验,也就是说没有战略眼光,没有经过大事件的考量。而他们的短视让他们无法对眼前复杂的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其实现在京中的政治形势其实对他们来说是十分恶劣的。

太后主政,虽然名义上她是所有皇子的妈,但也是有亲有后的,即使她在公正无私,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也不会不考虑自己亲儿子的利益;而赵构的母亲韦氏还在宫中,不但在这个问题上帮不上忙,还变相的成为了人质。

另一方面,朝中的主和派大臣大都被以‘附逆’之名清理出朝廷,再一个张邦昌的死对主和派也是个沉重的打击,不敢妄言议和。从而主战一方占据了朝堂,朝廷官员自然基本都倾向于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