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104部分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104部分

小说: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队的作战方式十分陌生。

赵柽把这些人集中在一起,就是想打造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特种兵部队。根据需要,赵柽要让他们学会利用小船、独木舟、徒步或是骑马进行两栖渗透作战、战场侦察和情报收集、利用太阳和指南针在野外辨别方向、还要学会敌后破坏刺杀、掌握徒手搏斗、爆破和各种武器的使用,反情报、反暗杀警卫重要目标的训练。

通过这段时间的训练要使队员们在运用智力和体力的本领都进一步的提高,要求每个士兵都要擅长一种特技、懂契丹或西夏语,有很强的单兵作战能力。赵柽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当然自己也重温了一次做特种兵的感觉。

三个月后,赵柽对亲卫队进行了重组,采用加强营编制,分成三都一队。营设指挥使和副指挥使各一人,置司法参军、记事参军和主薄各二人,直属亲卫一伙十人,负责掌旗传令,计十八人,马二十匹,步骑枪十八支,左轮手枪十八支,马刀十八把;每都一百三十五人,置都头、副都头各一人,记事参军和主薄各一人,传令兵五人,共计九人,下辖三队,每队四十二人,设队正和队副,分四伙,配备马匹一百五十匹,步骑枪一百三十五支,左轮手枪三十五支、马刀一百三十五把。

一队为辎重队,由营部的主簿管理,编有医士六人、兽医六人、火兵十五人、匠作二十人、运输兵二十人,配备步骑枪三十五支,左轮手枪三十六支,马一百二十匹,大车二十辆。他们的任务,平时负责全营人员的伙食、战士和战马的防疫治病,修理损坏的兵器和训练器具的维护和修造,同时参加军事训练;战时就要承担全营的后勤补给,征集粮草,救护伤员,安营扎寨等,必要时也可以作为后备力量投入战斗。匠作们都是从工坊中抽调的有制作枪支弹药经验的工匠,在材料具备的条件下他们甚至可以转换为一支小型兵工厂。他们平时分归各都管理,战时统一由营根据任务统一调配。

全营共计五百人,马六百匹,一旦达到每人双马的水平,依靠自己的后勤补给可以连续作战一个月以上。他们将负责整个王府的安全和重要部门的警卫,平时作为一支处理突发事件的快反部队,战时将作为突击力量随王爷出征,每日只有一队在王府值班,平时驻扎在北府训练待命。

另有王爷直属近卫队八十人,二十人为王爷贴身卫士,负责他的起居饮食和内院的警卫,由见喜和赵信领导。其余六十人常驻王府,负责王府范围内外的警戒,反特锄奸,收集情报,由赵义领导,他们的装备最好,武器根据不同的任务随时选用,平时只携带手枪短刀或短柄霰弹枪这些贴身装备,身着便服,以王府的护院身份出现。

另外一支装备火力更加强劲武器的部队已经开始组建,队员多从义学中选取,现在已经开始基础训练,秘密研制的武器也已经进入实验阶段,赵柽已经着手编制训练计划和作战守则,只待武器定型后便可投入实训。

社丁经过系统训练后,已经熟知战阵,部分人精通骑射,大部分都会骑马,已经达到常备禁军的作战水平,可以作为亲军的补充力量随时出征,但是依然使用冷兵器,毕竟人多嘴杂,他们不集中管理,难免会出现泄密现象,所以只能等到合适的时机再装备,而火器的使用要比弓弩简单的多,能很快形成战斗力。

经过五六年的筹划,两年多的训练,赵柽终于拉起了一支千余人的队伍。他们除了能完成轻重骑兵惯常使用的追击、侦察、掩护交通线、冲击战阵等常规任务以外,还可以下马作战,成为一支具有综合作战能力的高机动,强火力的新军。

……

安排完这一切,时间已经进入五月,按照历史的发展,今年此时应该立皇长子赵桓为太子,入主东宫了,可现在太子之位悬而未决,各方力量依然在展开争夺。据京里传来的情报显示,定王府赞读耿南仲正月联络一班朝臣联合上表请立赵桓为太子。

宋代重大政事的决策执行,有一套合理的程序:宰执议定,面奏获旨,再下中书省起草政令,经过门下省审议,凡有不当者,中书舍人和门下省的给事中都有权封驳(即说明理由拒绝通过),然后交付尚书省执行,与此同时,侍从官还可以提不同意见,台谏官可以论谏弹劾。虽然此时蔡京经常通过皇上的御笔绕过了封驳、论谏等制约程序,导致了君权恶性膨胀,但是立太子乃是关系到国家千秋万代的大事,赵佶还是要在朝会上进行廷辩。

现在朝廷上,以蔡攸、王黼、何执中、高俅为首笼络同党坚决反对,上表要求立嘉王赵楷为太子,内廷以杨戬、梁师成为首跟着起哄,在皇上耳边灌输赵恒的坏话,宰相蔡京却拥护立嫡长,太尉童贯态度暧昧,没有明确表态。双方争执不下,激辩一个多月都没能决断。进入三月,知枢密院事郑居中请立兖王赵柽为太子,这时太尉童贯站出来表示拥护,朝中上演了一出三国演义。

赵柽与黄经臣、何去非就此事议论了几次,分析当前的形势,认为此事可能会久拖难决,导致立太子之事流产,朝中分歧会更加严重,一个不好就将导致天下大乱。赵柽却明白历史在这里由于自己的到来发生了变化,可能历史的转折点就要出现了,也许新的历史将要由自己来书写啦。

第一卷我的地盘我做主第一百三十三章种豆得瓜

第一百三十三章种豆得瓜

一连两个月,满朝文武没有心思干别的事情了,今天他上表,明天他弹劾,三方此时各有优势,一时也难分伯仲。皇上也被此事闹得心烦,连出去找小蜜、逛夜市都没了兴趣。

赵恒天生好命占了嫡长,但是他为朝臣不喜,主要还是皇上因为厌恶其母,也捎带着对这个大儿子爱搭不理的;二皇子赵柽虽不占长,但还占个嫡字,也就是按道理他是第二顺位继承人,他因为违旨进京、赈济灾民两事,又将属地治理的井井有条,在民间声誉甚好,占了为君之人仁孝两大优势,但是他在朝臣中心中没有什么地位,更兼有妖孽的名声,让人望而却步,再说郑居中是他堂舅由他上表保荐,反落了外戚干政的话柄;三皇子赵楷优势在于类父,很得皇上欢心,也得朝中那班奸佞的看中,但是他却在大义上失分严重,如果两个大的都死了,才能轮到他。

这日,郑居中再次上表,请皇上下旨迎二皇子兖亲王进京,立刻引来其他两方的攻击,“兖亲王命犯灾星,如若进京妨主害民,怎能回京”郑居中的话刚说完,耿南仲立刻出列说道。

“兖亲王身在襄邑,开渠修路,赈济灾民,造福一方,现在王府驻所百姓安居乐业,无不感皇上圣恩,怎能是灾星”郑居中辩道。

“兖亲王滥施恩典,蛊惑百姓,愚弄那些乡野村夫,恐早怀不臣之心吧?”耿南仲冷哼一声道。

“只怕是你想当帝师想疯了吧,这种话也说的出来,兖亲王赈济收留灾民,受皇上褒奖,难道皇上也如同乡野村夫,受其愚弄吗?”郑居中向宝座上的皇上拱拱手道。

“耿赞读,你当朝讥讽执政,污蔑亲王,藐视皇威居心何在,恐怀不臣之心的是你自己”这时童贯出列说道,这话说得重,赵佶冷冷地瞪了他一眼,耿南仲赶紧讪讪退下。

“郑少保,恐怕你保荐兖亲王是想学王莽吧,胁天子揽朝纲,其心可诛”‘金毛狮子’王黼看到干爹使的眼色,站出来指着郑居中喝道,他是御史中丞,这话说出来就很有分量了。

“外戚干政,贻害无穷,郑少保手握兵权,又有拥立之功,恐为祸天下,请圣上明察”

“臣要联名弹劾郑少保”

“臣愿署名”领导说话了,一帮御史立刻将矛头对准了郑居中,纷纷出列弹劾。

“臣之忠心日月可鉴,圣人云:举贤不辟亲,兖亲王忠孝仁义,为民表率,可为仁君,还请圣上明察”郑居中躬身说道,但是碍于身份,他的辩解显得惨白无力,在双方的夹攻下败下阵来。

“退朝”赵佶听得心烦,自己还春秋鼎盛,刚过而立之年,这帮孙子就想给我找接替人,真他**的不知好歹,老子给你们封官加薪还不如给小姐呢,他心中骂道,打了个哈欠,站在他身旁的杨戬立刻明白了,高声喊道。

赵佶随后甩袖离座,回后殿换下朝服,穿上了身道袍,准备到凌霄宫去逛会儿。“这不是童太尉吗,怎能让您清扫啊”刚出殿上了辇,没走两步就听引路的杨戬跟一个扫地的小黄门说道。

“老朽本就是伺候官家的,怎敢忘本”扫地的小黄门躬身不卑不亢的说道,他正是当朝武官之首童贯,下了朝没有回家,而是马上换下朝服穿上内侍的服装打扫御道。

“童贯,你过来”赵佶很喜欢这个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身边人,又会用兵,又忠心,挥手招他到自己近前,“你一味保举兖亲王,不知当年之事吗?”

“官家,小的知道,但是当年之事,兖亲王为何落水一直未能查清,而刘真人当年可是和王贵妃往来甚密,现妙观先生正在京中,能预言休戚,是灾是福请他卜一卦便知”童贯俯首说道。

“此言甚妙,你跟眹一同走一遭吧”赵佶颔首笑道,皇后没事就在我耳边唠叨,而自己的儿子是妖孽,自己那是神马东西啊,正好找他问清楚。

“愿侍奉官家左右”童贯赶紧扶住辇说道,赵佶挥手让杨戬自去,颠颠的找人去了。

……

京里折腾的乌烟瘴气,乡下王爷也是忙得脚不沾地,赵柽预感到不管立太子的事情如何,自己回京的日子也不会太远了,他要在自己离开这里前将这里的事情安排好,还没有做完的事情尽快完成,否则自己一旦回京,恐怕就像关进笼子中的老虎,再也不能露出爪牙了。

北府中赵柽的跟前堆着一堆铁件,他指挥着辎重队的几个匠作将它们组装在一起,半天的功夫才把鼓捣出一个怪模怪样的家伙,两支硕大的车轮上架着个碗口粗的铁管子,一帮人谁也看不出这个是做什么用的,“二爷,京里来人了”这时旺福走过来在他耳边轻声说道。

“哦,谁派来的?”赵柽摩挲着炮筒子说道。

“王老志,王道长”旺福说道。

“他还没死啊?”赵柽惊诧地说道,按照历史发展他去年就该辞职回家,年底病死故里了。

“二爷,他活着好好的呢,派人来送信啦”旺福傻傻的回答道,将一封信递给王爷,纳闷王爷为啥盼着他死。

“呵呵,这牛鼻子吃上瘾了,想着他活不了几天了才给他的,没想到反而救了他的命”赵柽有些好笑的说道。

去年王老志奉诏进京,路过他们这,赵柽也想见见这位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老神仙,看看是不是和他一样也是误入时光隧道的‘同道’,于是敲锣打鼓的把他迎进府中,一聊之下,他根本没听说过什么‘朱毛’‘普京’‘春哥’‘芙蓉’这些名人,更没玩过‘QQ’‘魔兽’这些东西,乃是个地道的宋朝人。

失望之余赵柽和他斗了回‘法’,毫无防备的王老神仙着了道,中了王爷的催眠**,痛哭流涕的跟赵柽诉说了心事儿,原来他不过是官场失意,熬了多年还是个小吏,觉得自己没啥前途了,就另辟蹊径,跟赵柽似的玩起了‘遇仙’的把戏。不过他没赵柽来自未来的底气和肚子里那些新鲜玩意儿,只能搞点心理暗示,弄点行为艺术,住草庐吃素斋,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