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霸蜀 >

第77部分

霸蜀-第77部分

小说: 霸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靳东流刚刚放松的脸色顿时绷得紧紧的,眼角不受控制的抽搐了两下,恶狠狠的说道:“就算你是天纵之才,逆蜀也不是我大魏的对手。诸葛亮一介书生,打打南蛮也就罢了,要想和我大魏作战,他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你别忘了,你的恩主司马懿也是书生领兵。”靳东流越着急,魏霸越淡定。看着这个魏将恼羞成怒,他有一种恶趣味的快感。虽然他知道司马懿是真正的名将,但事实上他到现在为止就是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就和靳东流看诸葛亮一样,世人看司马懿也是如此。
    “骠骑将军虽然是刚刚领兵,却久经兵机,他只是缺少一个机会罢了,又岂是诸葛亮能比的。”
    “有人可能是个好军谋,但未必就能成为好将军。”魏霸嗤之以鼻,“如果你连这个都搞不懂,那我就更不好意思把你送去请功了。而司马懿用你这样的无能之辈,可见不是什么聪明人,他又焉能不败?”
    靳东流哑口无言,他再能说,也否认不了一个事实。他这个被司马懿慧眼识中的人才,不是诸葛亮丞相府中一个混饭吃的纨绔的对手,不仅安桥塞被攻破,自己还被对方生擒了。
    靳东流悔恨交加,他不仅悔恨自己的失败,更懊恼于自己给司马懿抹了黑。魏霸既然到了这里,攻破安桥塞,那前往木兰塞阻拦蜀军的胡遵必然也是败了。如此一来,魏蜀的联军都到了,骠骑将军又岂能不败?
    靳东流仰天长叹,神情颓丧。
    魏霸脸上挂着促狭的笑容,心里却非常恼怒。司马懿由抚军大将军升任骠骑将军这样的大事,丞相府肯定收到了消息,而诸葛乔肯定也知道,可是这么长时间,诸葛乔连提都没有提一句,这绝对是对我魏霸赤裸裸的无视。这种事都不通报我,可想而知有多少干系重大的事瞒着我。
    臭小子,我把你当人,你把我当空气?
    ……
    诸葛乔忽然打了个寒颤,握着笔的手半天没动弹,毛笔从手里慢慢的滑了下来,“啪嗒”一声落在案上。
    “你说什么?”
    傅兴看着目瞪口呆的诸葛乔,莫名其妙。不就是魏风攻破了木兰塞吗?虽然有些意外,但这都是计划之中的事,有必要这么惊讶吗?
    “魏校尉……攻破了木兰塞,现在已经赶到申仪身后待命,请求夹击申仪。”
    “真的攻破了木兰塞?”诸葛乔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魏风只有四千人,而木兰塞的魏军有三千人,又是守塞,优势很明显,他怎么可能一举攻克?
    “真的。要是都尉不信,我把斥候叫来,当面向都尉汇报?”
    诸葛乔连连点头。傅兴无奈,让人把魏风派来的斥候叫来,当面向诸葛乔陈述作战经过。诸葛乔打量着这个年轻人。“你叫什么名字,在魏校尉帐下身任何职?”
    “我叫陈祥,字星睿,原本是魏参军的亲卫。上庸分兵时,奉命协助魏校尉攻取木兰塞,接应都尉。”
    诸葛乔哦了一声,似乎明白了什么。原来这些都是魏霸的安排。他突然有些不快起来。魏霸自行其事,不让魏风来和他汇合,反而绕行到木兰塞背后,那也就罢了,怎么他人去了房陵,还派人控制魏风?
    听陈祥说完了魏风奇袭木兰塞,魏军狼狈而逃的经过之后,诸葛乔眉头紧锁,沉思半晌:“魏校尉长途奔袭,又与魏军苦战一场,现在还有余力作战吗?”
    陈祥躬身道:“我军大胜一场,此刻士气正旺。洵口没有了援兵,人心惶惶,正是大好时机。再者,司马懿包围房陵已经半个月,魏参军只有千余人,只能做疑兵,如果都尉不及时支援,房陵必破。一旦司马懿获得了孟达积累的粮草、军资,他就能在房陵站稳脚跟,于我军非常不利。请都尉三思。”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诸葛乔挥挥手,示意陈祥出去。傅兴不太明白他的意思,站着没动。诸葛乔看了他一眼:“仲简,申仪心乱,很可能会有异动,你们前军要留神些,不要大意。”
    傅兴明白了,暗自叹了一声,转身出帐。
    诸葛乔随即和杨伟商议了一番。要不要和魏风夹击申仪,攻破洵口大营,有两个问题要考虑。一是能不能顺利攻克,一是攻克洵口后,应该不应该去支援房陵?求孟达不是目的,拖住司马懿才是目的。可是如果不救,孟达被司马懿攻克,那他们的目的也无法完成。
    不救,孟达有可能速败。救,万一孟达缓过这口气,反而成了蜀汉的肘腋之患,那怎么办?
    诸葛乔拿不定主意,杨伟虽然能说会道,引经据典,涉及到这么敏感的问题,他也不敢轻易下结论。他是诸葛乔的亲信,他父亲杨仪是丞相身边的亲信,对他们父子之间的微妙感情是再清楚不过了。
    诸葛乔不能有任何失误,他杨伟同样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请宗参军来商议吧?”杨伟提议道。他实在不敢替诸葛乔做这个决定。
    诸葛乔无声的苦笑,点头同意。
    宗预很快赶来了,一听说魏风已经攻破木兰塞,准备与诸葛乔夹击洵口,他诧异的扫了诸葛乔一眼。“都尉,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立刻发动攻击,拿下洵口,驰援孟达。孟达占据东三县,只是隐患,不会立刻生变,还有时间来解决。如果司马懿攻克房陵,那我们来东三县的任务就是失败了。丞相还怎么发兵陇右?”
    诸葛乔愕然,半晌无语。
    宗预又道:“攻破洵口大营,我军可直抵房陵城外,以后上庸、西城两县,皆是我有,孟达还能赶我走?如果现在迟疑不前,司马懿攻克房陵后,利用孟达积累的军资,反攻西城、上庸,我们抵挡得住吗?进攻,立刻进攻!”
    诸葛乔看着声色俱厉的宗预,不敢再有任何犹豫,立刻下令开始攻击。
    在此之前,宗预又出了一计,让人去劝降申仪。申家根基在上庸,现在孟达已经叛魏,申仪如果不降,就夹在蜀汉和孟达之间。孟达和申仪不和,迟早会起兵灭了申仪,而魏军却救援不及。此刻你如果投降,不仅可以保有你的利益,而且你和孟达还是同僚,有丞相府保你,他就算有什么不满,也不敢光明正大的攻击你。
    申仪据守洵口大营,见蜀汉军从自己的背后冲出来,还押着一大堆魏军的俘虏,就知道木兰塞失守了,魏军已经败了。他不知道房陵的情况如何,但是他对司马懿没什么信心,生怕孟达胜了,自已会如宗预所说两面受敌,被孟达公报私仇。左思右想之下,干脆投降了。
    申仪一降,魏风和诸葛乔合兵一处,立刻交出了自己代管的那些人。诸葛乔留下少量的人接收洵口大营和木兰塞,自己带着八千大军,裹胁着申仪的两千多人,一起向房陵赶去。
    ——————求推荐,求收藏!


第097章 功亏一篑
    孟达无力的扶着城墙,嗓子干得要冒烟。他低着头,翻着眼睛,看着远处山头上的那个飘浮在空中的汉字,露出无奈的苦笑。这个蓦然出现的援军曾经一度鼓起了士气,不过随之而来的却是一场真正的苦战。司马懿像是发了疯,接连攻打了两天两夜,房陵几度告急,不得已之下,他只得派人升起双兔战旗向山头上求援。不知道是实在太远,对方看不清,还是对方不肯救,反正山头上除了那个汉字不分曰夜的在空中飘荡之外,没有看到一个援兵。
    士气来得快,去得也快。看不到援兵,城里的人再度陷入绝境,在司马懿不计代价的猛攻下,快要撑不住了。孟达已经感受到那种绝望的气氛下隐藏的危险暗流,他虽然不知道究竟来自于谁,但他能感觉得到。
    他是几次背叛故主的人,又怎么会感觉不到部下即将背叛的危险味道?
    然而对于这种还没有发作的危险,他只能预先提防,却不能先下手为强。没有真凭实据就杀人,只会激起更多的恐惧,加速自己的灭亡。
    看着那个“汉”字,孟达嘴里发苦。他相信,这是自己酿下的苦酒,只能由自己喝下。不管对面有没有真正的援军,他相信自己都看不到了。他自己做的事,他自己再清楚不过,也不会奢望能瞒过诸葛亮。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他太清楚不过了。从建安十六年认识诸葛亮开始,到现在十八年,他们之间的互相了解远非常人可比。
    所以他没有奢望真能回到蜀汉,正如诸葛亮也从来没有奢望他能够真正的回蜀汉一样,这都是心照不宣的默契。互相利用,本就是官场上的惯例。
    不过,现在看起来他孟达要输了。司马懿来得太快,又不计代价的猛攻,不攻克房陵誓不罢休。他的部下人心不稳,援军又指望不上,除了决一死战,他只有坐以待毙。
    他相信,司马懿不会再给他投降的机会。当初他投降曹魏,到洛阳拜见魏文帝曹丕时,司马懿就建议把他扣留在洛阳,而不是让他回到新城。现在魏文帝已经死了,夏侯尚也死了,司马懿又抓住了这个绝佳的借口,怎么可能不斩草除根。
    老天,我命休矣。孟达看向巍峨的秦岭,忽然悲从中来。飘泊万里,我再也看不到家乡了。
    ……
    魏军中军大帐,司马懿沉默的坐在案后,一手托着腮,死死的盯着跪在他面前的胡遵。胡遵奉命镇守木兰塞,不料一支蜀汉军队从他背后杀了出来,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一把火将木兰塞烧成灰烬。
    木兰塞被攻破,胡遵的三千人只回来两百多,连胡遵本人都受了伤。那洵口的结果会如何就不言而喻了,区别只在于是被打败还是被劝降,以申仪那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心理,投降是最有可能的结果。
    换句话,蜀汉的援军很快就会到,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一万人,看起来不多,可是司马懿自己清楚,经过这半个月的猛攻,他的损失也非常惊人。三万大军现在折损近一万,久攻不下,士气低落,更要命的是,他的粮草已经告罄了。
    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立刻撤军,饿着肚子回襄阳,虽说狼狈一点,还不至于崩溃。只是这样一来,他这一次就是彻底的惨败而归。之前击败诸葛瑾的战功将成为一个笑话。他面对的将是无数人或惋惜,或鄙视的目光。前者如陈群,或者如张郃。
    另一条路:继续猛攻,在蜀汉援军到来之前攻克房陵。他知道孟达准备了很长时间,房陵的粮食很充足。只要他攻克房陵,不仅可以得到粮食的补充,还可以恢复士气,然后据城而守,击败蜀军只是意料之中的事。蜀军领兵的将军是诸葛乔,那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根本不可能是自己的对手。
    这个办法风险很大,但是一旦成功,回报也非常丰厚。更重要的是,经过半个月的猛攻,房陵离破城只有一步之遥。两天两夜的攻击不仅击溃了房陵城里因为援军到来而激起的士气,而且破坏了房陵的城防,他相信,只要再咬牙攻击一天甚至半天,他就可能进入房陵城。
    战,还是撤,这是盘旋在司马懿心头的两只乌鸦,聒噪得他心神不宁。
    “胡将军,你先下去休息吧。”司马师见父亲沉默不语,知道他正在权衡利弊。他不想让胡遵等人发现父亲的犹豫,立刻把他们赶了出去。胡遵一声也不敢吭,行了一礼,退了出去。
    “子元,是战,还是撤?”
    “战亦可,撤亦可。”司马师淡淡的说道:“要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