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霸蜀 >

第760部分

霸蜀-第760部分

小说: 霸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方案不仅是他和陆逊互换了位置,而且有另外的功效。
    诸葛亮当初同意陆逊居中路,不仅仅是因为陆逊一直驻守在这一带,主要还是想把陆逊拉拢过来,利用陆逊来隔断魏霸和李严的联系,将来好各个击破。不料陆逊不顾诸葛亮的示好,主动和魏霸亲近,诸葛亮的计划全部落空。
    现在魏霸要让陆逊代替自己坐镇东线战场,其实就是将扬州的好处让给了陆逊,以换取他的继续支持,自己则回到荆州坐镇中路,既可以抓紧时间休养生息,又和李严靠得更近,便于从关中补给战马。将来一时实力恢复,再次出师北伐,他就是中路大军的统帅,李严、陆逊都成了他的左膀右臂。
    诸葛亮岂能容忍这种情况出现。
    “将军,彭城一战,若是司马懿及时跟进,事将奈何?”
    “若司马懿及时跟进,我现在就不能坐在这里和你说话了。”
    “司马懿错失良机,以至于张郃白白战死,彭城失守,曹魏左翼空虚,为何却没有受到惩处?”
    魏霸瞥了诸葛恪一眼,微微一笑:“丞相是怕陆逊成为第二个司马懿?”
    “将军明见。”
    “那依丞相的意思呢?”
    “另择他人负责东线战场,陆逊依然在中线,两面夹持,不让他有坐大的机会。”
    “谁?”
    “马忠。”
    “马忠啊。”魏霸呷了一口茶,沉吟不语。
    马忠是诸葛亮的死党。在诸葛亮执政之前,他的官职是汉昌长。建兴元年五月,诸葛亮开府,召他任门下督,建兴三年正月,诸葛亮准备南征,就先任命他为牂牁太守,其后一直坐镇南中。他当然有能力,能在牂牁那种蛮荒之地做太守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出大纰漏,足以证明他的手段。可是他能在两年不到的时间内升任二千石,却是诸葛亮一手提拔的结果。
    马忠还是巴西郡阆中人的代表。他和曾在李严身边做卧底的狐忠是表兄弟,和刚刚被魏霸斩杀的王平也是同郡知交。巴西郡阆中人在刘备时代曾经显赫一时,黄权就是其中的代表。夷陵一战,阆中人损失太大,一直没能缓过气来。现在,诸葛亮和他们找到了共同利益点,想借阆中人的力量破局了。
    “马忠恐怕没有指挥数万大军的经验吧,骤然上任,是不是合适?”
    “将军所虑甚是。不过,张郃战死,曹魏如今也是力不能攻,正是让马忠熟悉情况的时候,再配以良谋善士,应该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不知是什么样的良谋善士?”魏霸皮笑肉不笑的看着诸葛恪:“元逊兄是不是又技痒了?”
    诸葛恪微微一笑:“我哪有这个本事。这次先去谈判,如果立有微功,准备再到镇北大将军麾下历练几年。”
    镇北大将军是魏霸为陆逊请封的军职,诸葛亮安排诸葛恪到陆逊帐下听令,怎么听都觉得有问题。而且,东线由马忠代替,中路依然交给陆逊,以后慢慢由诸葛恪架空,魏霸干什么?在家丁忧?
    魏霸觉得好笑,但是他没有反驳,反而点了点头:“丞相的建议,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不过,一个人的道理终究不够全面,不由再请大将军议一议吧。至于我,就不参与了。你看,我实在是忙得很,把家父的丧事办完之后,只想好好的休息一段时间。”
    “将军节哀顺变。”诸葛恪客客气气的行了一礼,退了出去。
    诸葛恪退出书房之后,魏霸又想了好一阵,不禁冷笑。他让人请来了马秉。马秉是马良的儿子,马谡的侄子,这次是代马谡来吊丧的。他的从妹就是诸葛乔的遗孀马氏。
    “你来之前,有没有见过丞相?他身体怎么样?”
    马秉一听就明白了:“丞相虽然每天练习云手,服用参汤,可是公务太忙,身体一直不太好。入秋后,又添了咳血的毛病。黄夫人到处求医问药,都有些病急乱投医了。”
    “原来如此。”魏霸点了点头,打量着马秉,话锋一转:“你父亲去世之后,你好象一直在做骑都尉?”
    “是的。”
    “习惯么,想不想挪个位置?”魏霸笑道:“带兵打仗太凶险,你不怕?”
    马秉笑了起来:“我又不是叔叔那样的将才,哪有带兵的本事,只是一时没有更好的去处,只好领着骑都尉的俸禄混混。”
    “去牂牁做几年太守如何?”
    骑都尉比二千石,是个闲职,牂牁太守二千石,实权在握,两者看起来级别差不多,实际上不可同曰而语。马秉听了这句话,不禁大喜,拜服在地。“多谢将军提携。”
    。
    。
    。(未完待续。)


第933章 姜是老的辣
    “我要病了。”魏霸说道。
    李丰诧异的看着魏霸。魏霸脸色有些灰暗,眼圈也有些黑,看起来气色的确不太好。他连忙安慰道:“子玉最近太忙了,大概是累了,多休息就好了,想来是不碍事的。”
    魏霸眨了眨眼睛,重新说了一遍,一字一句:“我要病……了。”
    李丰尴尬不已,转过头,看着法邈。
    他们俩人是从关中赶来参加魏延的葬礼的,其间少不了和魏霸私下接触。魏霸在彭城之战中实力损失严重,魏家积攒多年的武卒、重甲士,以及刚刚组建的骑兵几乎损失殆尽,短时间内不可能恢复,要想加快恢复的速度,免不了要向李严求援,所以李丰这次过来是以施恩者的姿态来的。他表面上很客气,神态中的得意却表露无遗。到了义阳,第一个讨论的问题就是马铠的价格问题。
    魏霸当时没说话,但是看得出来,他很不高兴。后来有一段时间,他一直没见李丰。李丰也无所谓,他知道这时候魏霸使点小姓子是有可能的,但是让他真正和李家父子翻脸,他还不敢。
    李丰有恃无恐。
    现在听到魏霸说自己要病了,李丰下意识的以为魏霸又在耍心眼,等魏霸重复了一遍,他才意识到魏霸可能另有含义,只是他听不出来而已。
    他只好向法邈求援。
    法邈咳嗽了一声,和魏霸交换了一个眼神:“有人要对付将军?”
    魏霸点了点头,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虎落平阳。丞相否定了我的建议,要调马忠主持东线战事,又要把诸葛恪塞到陆逊帐下。为了避免更大的冲突,我只好病了。为家父治丧完毕之后,我回封地去养病,家兄会在义阳守墓。少将军,你们也有小心,战事凶险,不比成都安全,千万不要让关中有失。”
    李丰这次终于听明白了。诸葛亮要逼着魏霸兄弟守孝丁忧,把他们暂时赶出军队。以魏家兄弟的实力,完全剥夺他们的军权显然不太可能,可是利用这个机会,以道德的名义迫使他们暂时无法动弹,那却是完全可能的。魏霸暂时退隐,那李严就失去了策应,他将独自面对诸葛亮的反击。
    魏霸为什么会被迫退隐?因为他打了败仗,实力受损。以魏霸的能力都有可能失手,谁能保证李严就不会打败仗?正如魏霸所说,天下没有不败的将军,除非你不领兵作战。只要在前线,就有可能失败。只要失败,实力必然受损。
    魏霸的实力之雄厚,非李严父子敢望其项背。他受挫之后都要暂时忍一忍,何况李严。
    李丰的脸色变得很难看,现在他知道,魏霸受挫,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这次损失太大,我要重建武卒和重甲士,骑兵也要重新组建,花钱的地方太多,马铠的事一时半会的顾不上了。少将军,真不好意思,这笔生意做不成了,你的损失,我会补偿给你,还请在大将军面前美言几句,希望他不要怪罪于我。”
    李丰又急又怒,他只是要压价而已,魏霸更狠,干脆不卖了。这可怎么行,他还指望着马铠来增强关中的实力呢。现在诸葛亮要对付他们父子,如果实力不足,岂不是雪上加霜?
    “这个……子玉啊,你要用钱,可以说嘛,怎么能说反悔就反悔呢。”李丰陪着笑说道:“再说了,不要生意了,岂不是手头更紧?价钱的事,我们好商量嘛。我们父子和你合作多时,在这种时候,还能不帮衬你?”
    魏霸拱手施谢:“感激不尽,只是缺口太大,我实在不好意思向大将军伸手。我知道大将军也不容易。”他顿了顿,又道:“这次损失了两万多人,仅将士抚恤就是一笔巨款。我所辖区域的税赋怕是不够用,少不得还要丞相府再襄助一下。如果不够,再请大将军慷慨解囊。”
    李丰惊得瞠目结舌,魏霸这招够狠的啊,他不仅截流了所辖州郡所有的财税,还要向丞相府伸手要钱,这得要多少钱?要知道就目前而言,蜀汉朝廷最大的税赋来源就是魏霸治下的荆州、交州,益州的税赋仅够朝廷正常的开支,根本支援不了其他地方——当然就算有,诸葛亮也不可能拿出来给李严——关中目前就靠魏霸输血才能稳定,如果魏霸断了供应,那关中怎么办?
    李丰的额头沁出了冷汗,他后悔不迭。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为了马铠的价格和魏霸讨价还价,现在被魏霸反咬一口,这个损失可大了。
    魏霸也不看李丰,转头对法邈说道:“伯远,关中治的祭酒们来了没有?”
    “来了几个。”
    “找时间请他们来一下,我想招集天师道的祭酒,为家父招魂。”
    “这个是应该的,我去联络就是。”
    魏霸点点头,起身送客,把还没回过神来的李丰送出了大门。出了门,风一吹,李丰这才惊醒过来,连忙拉着法邈说道:“伯远,这可如何是好?”
    法邈拍拍李丰的手:“少将军,你忘啦?车骑将军的事是军务,军务要由大将军做主,大将军不点头,丞相府是做不了主的。魏车骑如今有难,大将军伸手帮忙,正是施恩的好时候啊。”
    李丰恍然大悟,抹了抹额头的冷汗,如释重负。
    过了两天,习夫人派人通知李丰,请求取消马铠的定单,并奉上了违约金。李丰哪里敢收,好言相劝,不仅没敢压价,反而主动要求,在没看到一片马铠的情况下,先全额支付所有的货款,助魏家先渡过难关再说。
    与此同时,他写信给李严,通报了诸葛亮要对付魏霸的情况。李严接到消息,又怒又气,气的是魏霸到这时候了,还不忘要挟他,怒的是诸葛亮居然这么大胆,在打击魏霸的同时还要打击他。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时候和魏霸翻脸没什么好处,李丰的决定虽然有些草率,却也不失为一个妥当的办法。他随即派人给魏霸送去了马铠的货款,同时给魏霸写了一封亲笔信,信誓旦旦的说会与魏霸共进退,一定不会让诸葛亮得逞。
    然后,他以大将军的身份,给成都发了一封公函。
    ……
    “啪”的一声,厚厚的账本被扔在了案上,诸葛亮气红了脸,怒视着廖立:“公渊,你这副丞相就这么做的?魏霸说不交赋税就不交了?”
    廖立翻了翻眼睛,抬手从腰间摘下印绶,搁在诸葛亮面前,拱了拱手,转身就走。
    “你!”诸葛亮勃然大怒,看着廖立远去的背影,却又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汉代官员辞职是最容易的,连辞职报告都不用打,印绶一交,拔腿就跑,工作自然由副职接手。廖立把印绶交给他,更是连交接工作都免了。
    直到这个时候,诸葛亮才发现廖立的态度有问题。
    廖立一直是一个功利心很重的人,他想做官,他想做**,当初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