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霸蜀 >

第747部分

霸蜀-第747部分

小说: 霸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魏霸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在辽东亮出了马铠,打出了威风,极尽所能的夸大新式马铠的威力,迫使各方为了避免处于劣势,只能向魏家铁作购买马铠,连一片甲片都没看到,就先交了巨额的定金。他们根本不知道,正是这些定金支持了魏家铁作的生产,没有这些定金,新式马铠大面积装备全军就根本不可能实现。
    之所以有这样的误解,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魏家铁作的技术开发模式,不知道试验姓生产和批量生产之间的区别,当然也想不到魏霸会用这么无耻的招数空手套白狼。
    从头到尾,真正知道内情的人只有魏霸和魏风夫妻,连魏延都不清楚。他一直在抱怨习夫人不优先装备他的骑兵,如果他属下的骑兵全部装备了马铠,哪里还会让夏侯霸张狂。
    只有魏风明白,如果魏霸能够这么做的话,他绝对不会吝啬这一万套马铠。问题在于魏家铁作现在根本拿不出这么多的马铠,又怎么给他装备。
    兄弟俩会心的大笑,邓艾安静的坐在一旁。魏霸和魏风说了几句家常,转向邓艾道:“士载兄,江南的情况如何?”
    邓艾躬身行礼,拿出一份书札递给魏霸。这是长沙太守张表写给魏霸的,主要内容就是汇报今年长沙的收成情况。
    长沙是江南四郡中人口最多的一个郡。如果不算魏霸入主江南之后吸引来的那些外来户口,而是以东汉末年的人口计算,长沙一郡的人口就抵得上其他三郡的人口总和。即使是现在,长沙郡依然是江南四郡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比名列第二的零陵多出一半。长沙郡被纳入魏霸的统治,对于魏霸的实力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张表很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很清楚自己肩上的重任。魏霸让他做长沙太守,可不是真因为他的文章做得好,而是希望他能把这个重任挑起来。而张表自己也希望通过这个机会,重振广汉张家,给父亲张松正名。
    张松是刘备入蜀的功臣之一,可是因为张松在刘备成功之前就被刘璋杀了,刘备本人没几年又死了,所以广汉张家在蜀汉朝堂上的地位有些尴尬。他们被益州人排斥,被东州人排斥,却又得不到荆襄系的接纳。如果不是如此,张表当初也不会决定来投魏霸。
    现在魏霸给了他机会,他当然要好好表现。每年八月,秋收之后,就是各郡统计人口、钱粮税赋的时候,在年底之前,各郡要派上计吏赶到京师,向丞相府报告收成。魏霸作为统领江南各郡的军事长官,他当然也要收到一份报告,只是这份报告通常没这么快,要到年底总结的时候,他才能看到。张表让邓艾把报告提前带给魏霸,也是利用了邓艾这个优势。
    魏霸大致扫了一下几个数字,非常满意。“伯达的能力足够做一个合格的太守,他的官声如何?”
    “还好。”邓艾简短的说了两个字,直接把话题扯到了战事上。“将军,彭城被围也有四……四个月了吧?”
    魏霸哭笑不得,心道这货果然是个不怎么懂人情事故的,难怪最后会被钟会那娃整死。他反问道:“士载兄有什么好建议?”
    邓艾不假思索的说道:“将军在彭城逗……留,不能发挥水师的长处,终究不……如在海上安全。数万大军对峙,魏军的骑兵又占优势,一旦被他们找到机会突……袭,很可能就是覆……败之局。兵贵胜,不贵久,以艾之见,还是尽快打破张郃的壁……垒,将粮草军械送进彭城为好。”
    魏霸笑道:“那士载兄以为谁能当此重任?”
    邓艾站了起来,拱拱手:“将军所领为……水师,荡寇将军所领为骑兵,都不擅长步……步战攻坚,还是由……由我来做前锋吧。”
    “就知道你没安好心。”魏风跳了起来,笑骂道:“这一路上你都不肯休息,就是在长沙闷得慌了,想到彭城来过瘾吧。”
    邓艾尴尬的笑了笑,解释道:“我真不……不是这个意思,好吧,我的确有……有点这个意思,不过,速战……速决,以免夜长梦……多,这的确是兵……兵法所重。”
    魏风还要说,魏霸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士载所言甚是,由你来做前锋,最合适不过。子柔,你领骑兵掩护侧翼。”
    “喏。”魏风收起了笑容,严肃的应了一声。
    “士载,你远来辛苦,休整两曰,然后再战。”魏霸指指邓艾:“张郃是成名的老将,经验丰富,无隙可击,你要小心些。”
    “喏。”邓艾躬身领命。
    ……
    彭城下,魏军大营,张郃背着手,在帐中来回踱着步。张雄和田复跪坐在他面前,脸色阴沉。
    他们刚刚收到田豫的消息,王凌依然驻在鲁县,不肯南下支援。而魏霸的援军却已经赶到彭城,兵力达到两万三千余人,比他们还多出近万人。
    他们的优势只在于骑兵多一点,可是考虑到魏霸的骑兵可能装备了防备能力强悍的马铠,骑兵数量的优势很可能被抵消,而且魏霸攻,他们守,骑兵的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大打折扣,他们已经处于劣势。
    如果魏霸现在开始发动攻击,打破他们的围堵,将粮草和军械送进彭城,他们这几个月的辛苦就全白费了。
    “传令夏侯霸,让他向我靠拢,到萧山立营。”张郃沉默良久,断然下令:“锦江,再给你父亲写信,让王凌留在鲁县吧,请他南下支援我军,共取彭城。”
    张雄提醒道:“将军,夏侯霸要护谯都。”
    “洛阳都守不住了,还守什么谯都。”张郃挥挥手:“夺回彭城,才有可能守住谯都,彭城若失,我大魏大概就只剩下邺城可守了。”
    。
    。
    。(未完待续。)


第917章 离别歌
    魏国有五都,除洛阳外,还有长安、许县、谯郡和邺城四都。蜀汉第一次北伐,长安失守;李严、魏霸取南阳,陆逊取昆阳,许县失守。如今陆逊兵驻谯郡,看样子也守不住了。如果彭城、睢阳再有危险,则洛阳只怕也危险,五都就只剩下黄河以北的邺城一都。
    谯郡在地理上并没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只有象征意义,所以张郃决定让夏侯霸来援,暂时放弃谯郡。在他看来,彭城远比谯郡重要,守住了彭城,才有可能守住谯郡,彭城丢了,谯郡必失无疑。
    他以军人的眼光看问题,不愿意因为那些政治上的顾忌而丧失了最后的机会。
    面对张雄的提醒,张郃没有多犹豫,他以车骑将军的身份给夏侯霸下令,严令他立刻向彭城靠拢。严格来说,他这是越权,因为他不是这个战场的最高将领,司马懿才是。
    可是司马懿现在龟缩在睢阳不动,张郃就主动挑起了这个重担。
    “传我的命令,陛下如果降罪,由我全权负责。”
    “喏。”见父亲已经下了决心,张雄不再犹豫,转身去拟军令。
    田复也准备给父亲田豫写信,张郃想了想,亲自写了一封信,让田复跑一趟鲁县,面见田豫。
    田复领命而去。
    ……
    魏军信使向谯郡方向飞奔,田复更是带着自己的亲卫营赶往鲁县,这些消息自然逃不到魏霸的眼睛。追杀堵截很难做到,张郃究竟要传递什么消息,魏霸也打听不到,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对张郃的用意进行推测,进行推演。
    大战在即,军营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中军大帐更是昼夜灯火通明,将领、军谋们围着地图,各抒已见,进行战术推演,互相辩驳。
    顾承、虞汜等人也在其中,现在又多了邓艾。邓艾有些结巴,论言辞,不是他的擅长,论外貌,他也不怎么显眼,看起来像个粗手跰足的老农,魏霸也没有表明他们之间的关系,所以顾承等人都没怎么把他当回事。
    战术推演到最后,大家都想不出张郃有什么高超。如果说有什么危险,只能说是王凌、田豫如果来援,会对双方的兵力产生一些影响。至于夏侯霸,他来了,陆逊也会来,双方的实力对比没什么明显的变化。
    魏霸也有些想不通张郃的用意所在了。
    虞汜最后提醒道:“我们不能漏算了司马懿。司马懿在睢阳还有两万人,正常情况下,他要留一部分兵力守睢阳,不会轻举妄动。可是一旦双方僵持,他就有可能突然出手。睢阳到此三百里,如果轻军急行,两天就能到。”
    魏霸连连点头。对司马懿的急行军,他是有印象的。当初孟达就差点死在他手里。这些年,司马懿不显山,不露水,除了守住洛阳的战功之外,他几乎就是书生领兵的典型,很多人不怎么看得起他。可是魏霸很清楚,这是一头蛰伏的猛兽,如果有机会,他一定会露出最狰狞的面孔。
    张祗道:“这么说,张郃就是想造成僵持,让我军无暇他顾,再由司马懿来决定胜局?”
    “我觉得不可能。”冯进摇摇头,否决了这个意见。“张郃虽然是武人,却不是没有头脑的武人。他和司马懿之间的关系一直不是很和睦,大概做不到这么大公无私。”
    魏霸一直坐在旁边听,他喜欢倾听部下的意见,这样不仅对他最后做结论有帮助,而且能让他了解部下的姓格和品质,也能让他知道各人的长短优劣。没有一个人是全能,也没有一个人是绝对的无能,特别是他的部下来源复杂,随着他的名望和实力增长,越来越多的世家开始投入他的阵营,在新旧之间难免有些冲突,意气之争也是家常便饭,如果不加以判别,人才越多,实际上灾难越大。
    袁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河北的时候,手下不是没有人才,而是人才太多,以至于拉帮结派,最后反而无所适从。
    世家也是人,而且是很聪明,很实际的人,要想获得他们的效忠,发挥他们的作用,领导者的能力至关重要。作为一个领导者,明断事非,从各种意见中选出一个最合理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素质。
    魏霸前世没有做过领导,但是他对诸葛亮的事迹很清楚,这一世又和诸葛亮亦敌亦友,不可避免的要研究诸葛亮的手段。在与诸葛亮的较量中,他的收获可不是读读诸葛亮的传记或者文集就能比拟的。
    政治上,有很多东西根本不会形诸文字,而是需要用心去领会。换句话说,这非常讲究悟姓。
    魏霸长年累月的坚持静坐反省,对他的成长非常有帮助。
    张祗和顾承都有过与武人**作对的经验,从心底里,他们不喜欢武人,对张郃,他们的评价并不高。当然这个评价是指个人品德的评价,而不是对他用兵能力的评价。他们认为张郃不会把希望寄托在司马懿身上,不会用自己为饵,为司马懿创造机会。这一点,应该是比较客观的。
    作为曹魏硕果仅存的宿将,张郃对司马懿的升迁不可能一点想法也没有,让他心甘情愿的给司马懿做铺路石,这不太合常理。
    “张郃不会主动这么做,他肯定是想凭一已之力取胜。”虞汜提醒道:“可是,就目前双方的兵力而言,他取胜的机会并不大,换句话说,不管他愿意不愿意,这个机会可能都要留给司马懿。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把目光仅仅放在彭城,还要把睢阳的司马懿纳入考虑范围。”
    众人争执不下,自然把目光转向了魏霸。
    魏霸已经沉思了很久。感受到众人的目光,他知道考验他的时候到了。
    他直起了腰,气定神闲的开了口。
    “战场争兵,互相用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