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霸蜀 >

第662部分

霸蜀-第662部分

小说: 霸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羽的万人敌送给魏霸,最后还嫁给了魏霸。
    他们所在的地方,就是关羽曾经征战的地方。当年鲁肃镇益阳,关羽领兵万余,号三万人,准备夜渡,袭取益阳。鲁肃派甘宁领兵在对岸防守,关羽得知后,取消了作战计划。这个故事是铃铛有一次说出来的,后来得到了丁奉的证实。铃铛当然是以甘宁的骁勇自诩,你看连关羽都挡住了,可是从侧面来说,这也证明了关羽的威名,换了一个普通的将领,铃铛还会这么引以自豪吗。
    然而,关羽英雄一世,却以败走麦城为终,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剧。到这个世上几年,见过了不少通晓内幕的人,魏霸对这件事的了解已经超过了史书上的记载。这的确是一个悲剧,却不仅仅是关羽一个人的悲剧,更是历史上名将们都逃不脱的悲剧。就像古治子、田开疆一样,在战场上无敌,却不敌晏子的一个小小的挑拨。
    历史淹没在故纸堆里,可是有时候故纸堆都被会有心人予以清理,当见证人三缄其口,带着秘密离开这个世界,以后还有谁能发现真相。后人看到的当然只是只鳞片爪了。
    关凤的心情有些沉重,好半天没有说话,魏霸感觉到了她的心情,转而说道:“姊姊,你猜我为什么要把孙登围在益阳?”
    “孙登是太子,围住他,吴军不得不救。”关凤撇了撇嘴:“围城打援,攻其必救,这个也来考我。”
    “不对。”魏霸一本正经的摇摇头,“我围住他,是要惩戒他当年的错。”
    “他当年的错?”关凤一头雾水:“孙登和你有过什么过节?”
    “过节大了去了。”魏霸佯作愤恨:“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居然想抢我的夫人,我岂能饶他。”
    关凤“扑哧”一声笑出声来,她轻轻推了魏霸一下:“那时候他才多大,什么也不懂,你要报复,也应该去报复孙权才对。”
    “所以我劫持了他的女儿,现在还要灭他的国啊。”魏霸哈哈大笑。
    ……
    孙权暴跳如雷,碧眼变成了朱眼,充满了血丝。
    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他的想象,彻底脱离了控制。
    十月初一,魏霸六万大军包围益阳,又派大军北上攻城掠地。短短几天时间,别部到达洞庭东岸的巴丘地区,可是他的前锋轻骑却已经到了陆口,离武昌不过两百里。陆水以南,全部被魏霸收入囊中,如果他有水师,大概他还会跨过长江,攻取南郡、江夏,直取武昌。
    谁都以为魏霸会强攻益阳、临湘,谁知道他根本没有这个计划,主力围住益阳,一万人监视临湘的诸葛恪,仅用一支别部就轻松攻取了长沙的其他地方。吴军主力都在益阳、临湘,那些县城根本不是魏霸的对手,几乎是闻风而降。
    这似乎从侧面证明了孙权的失败,十多年的统治,一夜之间全部易帜,一点民心基础都没啊。要不然的话,怎么连一个反抗的都没有。
    孙权一直在猜魏霸的底线,可是他现在发现,魏霸根本没有底线。如果可能,他大概不介意直接攻到武昌,甚至直接打到吴郡,灭了吴国。事实也和这差不多,魏霸的水师已经到了吴郡,在一战全歼卫温、诸葛直的三千水师之后,那些水师趁胜追击,深入长江,在京口再次击败增援的吴军水师,目前已经在京口以西的石头城登陆,大有在那里长久发展的趋势。
    这也就罢了,孙权在此之前就知道魏霸要东西夹击,他没想到的是魏霸还派了一支人马进入庐陵,不仅取了庐陵郡,还收取了附近近十个县,煽动山中的山越,现在已经纠集了两万多人,闻风而至的山越还在不断增加,每一封军报送到,数字都会暴涨一截。
    至于庐陵太守周鲂,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儿,音信全无,生死未卜。
    三路人马,每一路都捅到了孙权的心窝子里。长沙有他的太子,吴郡是他的老巢,至于庐陵,那更是他的心腹,如果任由这一路蜀汉军发展下去,谁也不敢保证江东六郡会不会因此失守。
    仅仅五天时间,魏霸已经在吴国内外开花,捅得孙权鲜血淋漓。
    孙权彻底乱了阵脚。
    到了这时候,他再也顾不上和魏霸比谁沉得住气了,事实上,他不可能再沉得住气了。他在犹豫的每一刻,战局都在向对他不利的方向发展。孙权紧急召见了杜琼等人,质问这是怎么回事。
    老夫子杜琼难得说了一句话,一句话就把孙权给堵得哑口无言。
    “大王,这还不清楚吗?大王不肯弃暗投明,镇南将军奉大将军令,自然要替天行道。大王,我们给过你机会,是你自己不珍惜。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大王如果再不当机立断,只恐吴郡父老束手,太子被擒,江东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孙氏祖宗,从此不得血食啊。”
    孙权气得眼睛直翻,咆哮道:“你以为就凭魏霸一个人,就能灭我大吴?我孙氏父子兄弟四十年的基业,是那么好灭的吗?”
    李丰这时候心情大好,只是他不敢表现出来,生怕孙权一时火大,直接把他砍了。那样的话,别说灭了吴国,就算平定天下,和他也没什么关系了。他只能在心里高兴,表现上却是一点也没有。
    费祎却站了出来,正色说道:“大王,仅凭魏霸一人,也许不足以灭了吴国,可是若大将军出永安,诸葛丞相出武关,能灭吴国否?”
    孙权大怒:“费祎,你敢威胁我?”
    费祎摇摇头:“大王,我不是威胁你,我是郑重的提醒你。大王,识时务者为俊杰,你已经错过了很多机会,不要再错了。”……


两更奉上,最后24小时求月票!
两更已奉上。
    今天是最后一天,最后24小时,能不能如愿以偿,保住这张老脸和那一千大洋的月票奖,就看今天大伙儿给不给力,能不能支持到最后。
    辛苦了这么多天,如果最后24小时被人挤了下去,老庄会很受伤。
    所以,非常真诚的……求月票!……


第812章 形势不由人
    孙权愣了一下,听出了费祎的警告,他怔怔的站了半晌,后背一阵阵的冒冷汗。
    不管是不是盟友,蜀汉和吴国最后还是要分个胜负的。李严不用说了,如果有可能,他大概很希望现在就灭吴,就连诸葛亮大概也不会把吴国当成永远的盟友。之所以没有动手,还是因为他没有足够的实力,生怕灭不了吴,反而被魏国趁虚而入。
    如果有机会先灭吴呢?他大概不会恪守所谓的盟约,说不定会比李严还要积极。如果能在灭吴的战事中立功,压过李严,诸葛亮一定不会推辞,退而求其次,就算他对吴国有好感,也不会坐视李严独吞灭吴的功劳,肯定要来分一杯羹。
    那么,现在有灭吴的可能吗?
    你别说,还真有可能。魏霸一个人就动用了七八万大军,深入吴郡、庐陵,又在长沙包围了孙登、诸葛恪的四万大军,虽说眼下离灭吴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是魏霸占了上风,却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如果李严再出永安,诸葛亮出颍川,集结十多万大军东下,谁说没可能灭吴?
    魏霸最要命的不是夺了多少土地,而是试探出了吴国的虚实。他用自己的战绩证明了吴国的虚弱,把吴国当成了一个诱饵,诱惑李严和诸葛亮出手,一旦他们心动了,暂时放弃魏国,把主攻方向对准吴国,吴国就有可能遭受重大打击。
    费祎是诸葛亮的心腹,他说出这句话,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警告,甚至有可能代表了诸葛亮的意思。孙权能够品味出这个警告背后的提醒,所以他吓出了一身冷汗。
    他又想起了之前费祎对他的劝告。费祎劝他接受李严的要求,不要逼着魏霸和孟达发起攻击,当时他还特地提醒说一旦开战,魏霸可能会找借口阻挠继续谈判,他没有当回事,反而以为费祎是故意恐吓他,虚张声势。现在不过开战五曰,魏霸就取得了辉煌的战果,证实了费祎当初的提醒并不是空穴来风。他可能早就揣摩到了魏霸的心思,只是不好明说,只能暗地里提醒他。可惜他当时却没有意识到真正的危机。
    现在费祎再一次提醒他,他该怎么办?如果事态扩大,诸葛亮真的出兵攻吴,与李严争功,吴国可就危险了。
    孙权欲哭无泪。这算怎么回事,蜀汉内部三个大小权臣争权夺位,我大吴怎么就成了他们的猎物,任其分割?
    孙权看着费祎,眼神中充满了绝望,费祎也看着孙权,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孙权在心里长叹了一声,刹那间仿佛被抽去了全身的力气。他坐回脚后跟上,强撑着最后的精气神:“承蒙诸君良言相劝,孤感激不尽,杜君,我们来讨论一下条款吧。”
    杜琼大喜,正在迈步上前,却被李丰拉住了衣襟。杜琼这才醒悟过来,老脸一红,转过脸,看着李丰:“少将军,你……还有什么良言善策?”
    李丰很得意,正如魏霸说的那样,孙权终究还是服软了,这货就是一个不打不听话的犟种啊。既然魏霸替他挣了面子,他也不能不给魏霸要点好处,从孙权这儿多要一点,将来就可以少付出一点。
    “大王迷途知返,自是难得。不过,外臣有一言,需要提醒大王。”李丰昂首挺胸的站在孙权面前,像一只骄傲的小公鸡。“这前拟定的条款,是指十月初一以前,如果那时候大王能够首肯,双方不动刀兵,自然皆大欢喜。现在已经是十月初五,镇南将军的大军已经起动,镇东将军也枕戈待旦,情况已经与彼时不同,若要谈判,恐怕这条款还得稍做修改方可。否则,岂不是没有区别了。”
    孙权恨恨的看着李丰,哑声道:“只要条款签定,我自会派人犒劳镇南将军的雄师。这是我大吴应尽的礼节,毋需李君费心。”
    李丰笑了笑,傲然的颌首同意。“既然大王有如此美意,那我就不多言了。”他忽然有些后悔,早知道孙权这么不经打,应该让孟达也一起出兵才对。现在愿望达成了,功劳却几乎是魏霸的,将来论功行赏,岂不是让魏霸一个人占便宜?而且现在孙权答应赔偿军费,数目想来不小,肯定要超过魏霸的支出,又白白让魏霸一个人发财,孟达也做了那么多准备,却得不到什么实际的好处。
    孙权不敢再拖,每拖一个时辰,都有一大笔钱正在流入魏霸的腰包,他要求立刻谈判。杜琼倒也不反对,他恨不得现在就签了条款,自己好回成都复命。
    条款都是之前谈好的,要加上的条款也不过是关于军费的赔偿,孙权现在没有什么谈判的资本,只好打碎门牙往肚里咽,签了字,盖上印,然后请费祎从中斡旋,尽快让魏霸的部下休兵。不论是正在溯江上行的水师还在庐陵的那支偏师。
    就在谈判的这些天,孙权几乎每天都要收到紧急军报。那支水师在京口停了一天之后,再次起航,逆江而上,而且兵力更加雄厚。领兵的夏侯玄、诸葛诞不知道怎么搞的,征召了大量的海盗、湖盗,将俘获的吴军战船、武器装配给这些人,带着他们向上游进攻,现在兵力已经达到三万之巨,势如破竹,接连击败沿路的吴军水师,大有打遍长沙无敌手的架势。
    庐陵那支人马也不遑多让,领兵是的名不见经传的邓艾,据说还有点口吃,可是用兵却一点也不结巴,相反非常顺溜。他倒没有征召海盗,可是他打起了魏霸神将的大旗,周围的山寇蛮越闻风而至,兵力也接近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